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合集下载

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与管理制度(4篇)

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与管理制度(4篇)

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与管理制度预防和隔离煤尘爆炸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为了保障煤矿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本文将介绍预防和隔离煤尘爆炸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一、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1. 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对煤矿内部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煤尘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一旦发现煤矿内空气中煤尘浓度过高,及时采取措施清除煤尘。

2. 加强通风设备管理:煤矿通风设备是保证矿井空气流通,防止煤尘积聚的重要手段。

煤矿应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通风设计中应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以及矿井排放煤尘的位置,保证通风设备正常工作。

3. 加强煤尘防护措施:煤矿应采取措施防止煤尘扩散,如加装防尘网、增加煤尘隔离层等。

同时,加强对运输过程中的煤尘防护,避免煤尘外扩。

4. 加强火源管理:在煤矿中,火源是引发煤尘爆炸的一个重要因素。

煤矿应加强火源的管理,包括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检验防火设施的完好性。

5. 增加湿煤比例:湿煤对煤尘爆炸的影响较小,因此煤矿可以适量增加湿煤的使用比例,减少煤尘爆炸的风险。

二、隔离煤尘爆炸的措施1. 采用防爆设备:在易发生煤尘爆炸的区域,应采用防爆设备。

例如,防爆照明、防爆电气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器设备引发火花,从而减少煤尘爆炸的风险。

2. 定期清理煤尘:煤矿应定期清理煤尘,特别是易积尘区域。

定期清理煤尘可以减少煤尘爆炸的风险。

3. 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煤矿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宣传,让员工了解煤尘爆炸的危害以及预防和隔离的方法。

员工应具备防范煤尘爆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加强巡检和监测:煤矿应加强对煤尘爆炸隐患的巡检和监测工作。

定期检查易积尘区域,并及时采取措施清除煤尘。

5. 建立应急预案: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煤尘爆炸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路线和避险地点。

同时,组织定期演习,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三、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预防和隔离煤尘爆炸的有效执行,煤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设立专门部门管理煤尘爆炸防控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煤尘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二十五项反措

二十五项反措
6、根据我厂110KV系统220KV系统的接线方式,系统振荡时解环点、合环点,
检修部
赵长城
策划部生技处电气专工
十六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1、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分析,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
2、各变压器的保护要完善
3、对不合格的变压器、互感器和线路的耦合电容要及时进行更换。
4、加强变压器、互感器油质的定期检测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做好跟踪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各单位要认真学习省局“关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十五条规定,凡使用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3、各级人员必须学习掌握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要定期举办培训班。
4、各级人员进入现场严格执行“安规”有关规定,要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
5、各级领导和安监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纠正和制止违章违纪和习惯性违章现象,继续执行2009规定的加大安全考核力度。
检修部
运行部
赵长城
王伟民
策划部
电气专工
十五
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
1、每年按计划完成变电所设备绝缘预试率100%,掌握设备绝缘状况。
2、加强设备检查维护,发现设备缺陷及时停电处理。
3、利用春、秋检对应修的开关、设备进行大修,保证检修质量。
4、安装必要的在线监测系统,时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5、做好变电所充油设备的色谱分析,发现问题跟踪分析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9、公司经保大队消防专业人员对公司所属员工进行消防培训,为参加培训人员讲解了消防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逃生等方面的知识。
检修部
运行部
策划部
安监室
经保大队
赵长城
王伟民
赵庆春
蒋利佳
李爱军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及预防措施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及预防措施

1952—1979年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 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 1965—1980年间,联邦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 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1980—2005年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 718人。 新西兰:奶制品冷库爆炸 马来西亚:面粉厂爆炸
2010/2/24,秦皇岛骊骅淀粉厂发生淀粉爆炸,造成 20人死亡48人受伤
1987/3/15,哈尔滨亚麻纺织厂静电引起亚麻粉尘爆炸,造成 58人死亡177人受伤
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事故现场
秦皇岛骊骅淀粉厂 事故现场
6
其中仅金属粉尘引发的事故就有(2009-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期 2014/8/2 2014/7/11 2013/11/12 2012/11/20 2012/8/5 2011/11/11 2010/12/1 2010/11/25 2010/8/5 2009/10/29 2009/9/7 2009/8/23 事故地点 江苏昆山 河北石家庄 河北唐山 广东深圳 浙江温州 浙江温州 浙江温州 江苏盐城 广东深圳 浙江金华 广东揭阳 湖南长沙 1 13 1 1 2 1 2 2 2 2 死亡人数 81 1 1 6 15 重伤人数 179 1 事故简要情况 铝粉粉尘爆炸 镁铝合金粉尘爆炸 镁粉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爆燃 铝粉粉尘爆燃 金属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爆炸 铝粉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燃爆 抛光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爆炸 金属粉尘爆炸
美国1980-2005年不同粉尘爆炸事故比例
2.5 发生粉尘爆炸的五要素
空间受限
点火源 可燃粉尘
粉尘形成云状

煤粉爆炸的原因及措施

煤粉爆炸的原因及措施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及措施针对我司近期的生产状况,对锅炉制粉系统的爆炸做了具体的分析,并做出了相关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一、制粉系统自燃及爆炸的原因1、制粉系统内积煤与积粉。

比如在制粉系统停止时,没有抽尽磨煤机中的煤粉或是磨煤机入口存在积煤等等,不论制粉系统是否运行,都有可能将积煤引燃。

2、磨煤机出口温度过高。

由于磨煤机出口温度高,可能引燃煤粉3、磨煤机断煤。

如磨煤机断煤,可能倒至出口温度超温。

4、煤粉过细,水分过低。

5、粉仓严重漏风。

粉仓漏风,进入粉仓的氧气可能引起煤粉自燃6、高挥发分的煤粉在煤粉仓内存积过久。

高挥发份的煤如果存积时间过长,可能蓄积的热量导致煤粉自燃7、煤中含有油质或有易爆品物等。

8、一次风管因磨损漏粉或法兰连接漏粉。

9、热风门内漏由于热风门内漏,导致大量热风进入磨煤机内,造成存煤自燃,再次启动时引起制粉系统爆炸。

10、粗粉分离器内堆积煤粉自燃粗粉分离器的细粉内锥体下部和固定帽锥之间的环形缝隙有时被杂物堵塞而造成大量的积粉,可能导致煤粉自燃11、磨煤机夹球或摩擦。

12、有外来火源。

二、自燃及爆炸的预防措施1、消除系统内的积煤与积粉。

2、锅炉停用时间较长时,将煤粉仓内煤粉用净。

3、按规程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

4、经常检查来煤与煤质情况,清除煤中引燃物。

5、保持煤粉细度和水分在规定范围内。

6、消除粉仓漏风,定期进行降粉。

7、保持一次风压稳定,防止炉膛正压产生回火。

8、及时清理打焦孔内积粉及焦块,同时保持打焦孔门密闭,杜绝开门运行。

9、防止外来火源。

10、消除热风内漏三、自燃及爆炸和处理1、制粉系统煤粉自燃时的处理:(1)磨煤机入口发现火源时,加大给煤量,同时压住回粉管锁气器。

(2)减少或切断磨煤机的通风。

(3)必要时用灭火装臵灭火。

(4)停止磨煤机,停止给煤机;在启动前应打开人孔门和检查孔,全面检查系统内确无火源后,再行干燥启动。

(5)一次风管严重自燃时,应停止相应给粉机运行并关闭一次风挡板,待燃着的煤粉熄灭后再处理,或者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措施为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应严格执行《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以及《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要求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一、防止制粉系统爆炸1、在锅炉设计和制粉系统设计选型时期,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程要求,保证制粉系统设计和磨煤机的选型,与燃用煤种特性和锅炉机组性能要求相匹配和适应,必须体现出制粉系统防爆设计。

2、不论是新建机组设计还是由于改烧煤种等原因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都不能忽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于25%(或煤的爆炸性指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如必要时宜抽取炉烟干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

3、对于制粉系统,应设计可靠足够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和完备的连锁保护逻辑,以保证对制粉系统状态测量指示准确、监控全面、动作合理。

中间储仓制粉系统的粉仓和直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应设置足够的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4、制粉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减少水平管段,整个系统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

5、煤仓、粉仓、制粉和送粉管道、制粉系统阀门、制粉系统防爆压力和防爆门的防爆设计符合DL/T5121和DL/T5145。

6、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部位,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7、对于爆炸特性较强煤种,制粉系统应配套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和充惰系统。

8、保证系统安装质量,保证连接部位严密、光滑、无死角,避免出现局部积粉。

9、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

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10、制粉系统应设计配置齐全的磨煤机出口隔离门和热风隔绝门。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要求》国能安全精选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要求》国能安全精选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自2000年9月发布以来,在防范电力生产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电厂和电网安全运行以及可靠供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类事故均呈下降趋势。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投运,特高压、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新能源、新技术不断发展,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电力安全生产面临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对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防范各类事故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2006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7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重新划分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和调查处理权限;2011年9月,《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进一步规定了电力安全事故的定义、等级划分标准、调查处理权限,强化了发生事故的法律责任;2013年11月,《国家能源局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13]427号),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为进一步适应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电力生产事故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国家能源局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电力企业近些年来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反事故措施经验,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在内容上增加了“防止机网协调及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防止发电机励磁系统事故”、“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防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网及信息系统事故”、“防止水轮发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事故”、“防止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事故”、“防止直流换流站设备损坏和单双极强迫停运事故”的要求,修编了“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等其他18项重点要求的条款和内容,并在附录中列出了对应各项重点要求应遵循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煤粉制备系统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煤粉制备系统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煤粉制备系统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煤粉制备系统的工作环境安全,预防和控制粉尘防爆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要求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粉制备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环节。

三、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责任1.单位负责人应对煤粉制备系统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负总责,并明确相应责任人。

2.责任人应具备相关安全知识,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

3.责任人应定期组织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四、粉尘防爆安全风险评估1.单位应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安全隐患及其等级。

2.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相关记录应做到真实、完整、准确。

五、安全操作规程1.煤粉制备系统使用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获取相应操作证书。

2.使用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使用人员应对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4.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六、粉尘防爆安全装置1.煤粉制备系统应配备合适的粉尘防爆安全装置,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安全装置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粉尘防爆安全防护措施1.煤粉制备系统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定期清除积尘。

2.系统设备应定期清洗和维护,防止粉尘积聚和堆积。

3.工作区域应进行粉尘防爆安全标示,明确相关安全警示和禁止标志。

八、事故应急预案1.单位应制定煤粉制备系统粉尘防爆事故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措施、逃生和疏散方案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九、安全检查和报告1.单位应定期对煤粉制备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2.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十、安全培训和教育1.单位应定期组织煤粉制备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

制粉系统爆炸应急预案
制粉系统爆炸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份制粉系统爆炸的应急预案,供参考:
1. 发生爆炸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启动紧急撤离程序,引导员工迅速撤离工作现场,并进行身体检查。

2. 撤离时,请确保人员远离火源和燃烧区域,并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泄漏的化学物品或气体。

3. 拨打紧急电话,向消防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报告事故,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等待专业人员的支援。

4. 如果有火灾,立即启动灭火设备,并确保紧急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加速烟雾的排放。

5. 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或安全区域,确保人员不要靠近事故现场,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6. 与现场相邻的场地或设备,要立即停止生产,并相应地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势蔓延或波及到其他区域。

7. 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评估和清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处置措施。

8. 针对爆炸事故,及时进行事故分析和教训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

制粉系统爆炸是极其危险的,应急预案只能提供初步指导,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指导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应加强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确保制粉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
事故的预防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1防止制粉系统爆炸
1.1要坚持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和停炉前煤粉仓空仓制度。

1.2根据煤种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制粉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实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

1.3加强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对燃用易自燃的煤种应及早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加强监视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4当发现粉仓内温度异常升高或确认粉仓内有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投入灭火系统,防止因自燃引起粉仓爆炸。

1.5根据粉仓的结构特点,应设置足够的粉仓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1.6设计制粉系统时,要尽量减少制粉系统的水平管段,煤粉仓要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抗爆能力应符合规程要求。

1.7热风道与制粉系统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应达到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1.8加强防爆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

防爆门动作后喷出的火焰和高温气体,要改变排放方向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和烧损电缆。

1.9定期检查仓壁内衬钢板,严防补板磨漏、夹层积粉自燃。

每次大修煤粉仓应清仓,并检查粉仓的严密性及有无死角,特别要注意仓顶板KK大梁搁置部位有无积粉死角。

1.10粉仓、绞龙的吸潮管应完好,管内通畅无阻,运行中粉仓要保持适当负压。

1.11制粉系统煤粉爆炸事故后,要找到积粉着火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和积粉。

必要时可改造管路。

2防止煤尘爆炸
2.1消除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的粉尘泄漏点,降低煤粉浓度。

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防止煤尘爆炸。

2.2煤粉仓、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附近应有消防设施,并备有专用的灭火器材,消防系统水源应充足、水压符合要求。

消防灭火设施应保持完好,按期进行试验(试验时灭火剂不进入粉仓)。

2.3煤粉仓投运前应做严密性试验。

凡基建投产时未作过严密性试验的要补做漏风试验,如发策有漏风、漏粉现象要及时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