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的方法
常用的六种描写方法

常用的六种描写方法
1. 描述外观特征:通过详细地描绘人物、物品的外表,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例句:她浅蓝色的短发微微地向外翘着,略带凌乱,看起来像是刚从沙滩上玩耍回来的孩子。
2. 描述感官体验:通过描写身体感受和情感反应,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情境或场景。
例句:他用手捂住嘴巴,感到心脏在格格作响,呼吸急促,好像要炸开了一样。
3. 描述声音特征:通过语气、音调和节奏等方面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和情绪状态。
例句:他的声音像是沙沙的海浪声,在那个安静的夜晚里回荡。
4. 描述气氛:通过环境、天气、氛围等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影响读者的情感反应。
例句:一缕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显得特别的温暖和舒适。
5. 描述动态特征:通过描写人物、物品或场景的运动、变化等方面的特征,增强视觉效果,使读者感受到生动的画面感。
例句: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飞驰而过,一阵阵极速的旋转和加速打得车身剧烈颤动。
6. 描述心理状态: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内心的变化等
方面的特征,深入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例句:她望着眼前的大海,既是放松又是思考,内心里的波涛汹涌像是海浪一样不停地翻涌着。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有多种不同的分法、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等。
描写手法作用描绘手法主要分后负面描绘和侧面描绘。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绘:阐明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整体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绘:抒发人物情感,充分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神态描绘:就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可以侧面整体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注重人物性格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统称肖像描写二、侧面描绘: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描述和描绘中图形气氛、衬托人物的性格,或通过别人的旁述去描绘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去达至以“虚”写下“实”的目的。
所以侧面描绘又称间接描绘。
1)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绘:衬托人物心情;图形某某气氛;带出下文或为后文搞铺垫伏击笔;代普雷时令、地点、人物;整体表现人物关系;整体表现人物性格;承上启下。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绘:从狭义上谈,社会环境就是指人物活动的除此、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谈,就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绘:把握住生活中微小而具体内容的典型情节,予以生动精细的描写。
促进作用就是多样人物形象、并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存有灵魂。
写下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细描:采用大量生动、直白的比喻,绚烂的文字,斑斓的色彩,展开浓笔涂抹;或者就是指把握住生活中的粗而又具体内容的典型情节,展开生动精细的描写。
常见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描写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好的描写能够使得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以下是常见的描写方法。
一、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将特定人物特征鲜明的描绘出来,以便读者清晰地看到这个人物的形象。
一般来说,肖像描写要把人物的外貌、气质、性格或者其他特征都唯美而准确地呈现出来,从而让读者能够形象鲜明地了解人物,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描写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天空、大地、海洋等;人类环境则包括城市、村庄、家庭等。
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特定的氛围,塑造作品的意境和情境,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三、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描写文学人物的心理状态,包括想法、情感、行动、生理反应等。
透过心理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更深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能够共情,代入作品,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
四、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描写文学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包括言语、动作和非言语表情等等。
通过动作描写,作者可以将人物的动态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力。
五、比喻描写比喻描写是将所描写的物品拟人化、抽象化或富有象征性意义的方式来进行描写。
作者通过将与原来物品不同的描述方式运用于描写,以求得恰当的象征意义。
这种描写方法常被用来表达比较深邃的思想或者情感。
六、意象描写意象描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描写。
通过比喻的方式,展现出人物内心世界、本质和特殊的语言效果。
意象描写更加侧重于意象的治学效果,使得作品更加行文有力,形象丰满。
以上就是常见的描写方法,每一种描写方法都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手段,产生出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五种描写方法

五种描写方法
1. 直接描写:使用生动的语言直接描述所要描写的事物或情景。
例如:“她越过人群,迈着轻快的步伐,仿佛犹如一只蝴蝶在
花丛中飞舞。
”
2. 隐喻描写:使用隐喻比喻的手法,通过对比或类比来描绘所要描述的事物或情景。
例如:“天空中的云彩像一幅巨大的画卷,绚丽多彩地展示着自然的奇观。
”
3. 比较描写: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突显所要描写的事物或情景的特点。
例如:“他的眼睛像深邃的湖水,清澈而幽深,宛如镜中的明月。
”
4. 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事物的细节来展示整体形象。
例如:“那只小猫毛绒绒的身体上有一块白色的胸膛,它的尾巴在空
中摇晃,眼神中透露出调皮的光芒。
”
5. 情感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变化来传递情感信息。
例如:“他紧紧握着拳头,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如暴风雨前的天空,
似乎要爆发出一阵强烈的怒火。
”。
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1. 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可以通过详细描述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结构等特征来描写事物。
例如:“这
个花瓶是透明的玻璃,呈圆柱形,高约30厘米,直径约10厘米。
”
2. 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或人类行为进行比较,以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他的笑
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
3. 运用感官描述:通过运用五感描述事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气味、味道、声音、触感等。
例如:“空气中弥漫着新
鲜的花香,清甜而芬芳。
”
4. 利用空间描写:通过描写事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如地理位置、氛围、气候等因素,来衬托事物的特点和特征。
例如:“这座
城市位于山脚之间,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似乎与世隔绝。
”
5. 运用动态描写:通过描写事物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知事物的动态特征。
例如:“小溪水清澈见底,不断流淌着,仿佛欢快的儿歌一般。
”
6. 利用情感描写:通过描述事物给人带来的情感和情绪变化,使读者产生共鸣,并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涵和特征。
例如:
“这幅画散发出深邃的哲思,令人沉醉其中,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
”。
写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写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描写是一种语言运用的方法,它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丰富,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描写来使句子更加丰富、有感染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关于写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一、形象描写形象描写是描写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
形象描写通过对感官的描述来使读者感知更加真实地情境。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所描绘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些形象,比如描述外貌、气质、颜色、声音等,这种描写手法可以让文章显得更加真实、自然、有感染力。
二、比喻描写比喻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类比来表达所要描述的事物,使读者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比喻描写可以加深读者对句子的理解,使句子更加精神化,形象化,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三、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描写中最具有生动色彩的一种描写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能够使读者对人物产生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包括他们的性格、语言、行为、外貌等,人物描写是真实性、形象性的有力保证。
四、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来增强文章的气氛和情感。
它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气氛,从而更深入地体验文章的情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
五、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增强句子所传递的情感。
它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更深入地体验文章的情感,使句子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运用方法。
在写句子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被描绘对象和情感,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说服。
通过描写,句子不仅可以呈现出更加生动的情境和具体的情感,同时还能够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和感情,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十种常见的描写方法

十种常见的描写方法许多作家通常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添加情感色彩文字和形象。
这可以增强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立场。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描写方法:一、比喻比喻是一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或物体放在一起对比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使用户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例如“她的话就像利剑一样刺穿我的心”。
这句话表达出作者被她的话伤害了,而把话比喻成利剑,就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了这一情感。
二、类比类比是把不同的事物比作一样的事物,比如“他的声音就像风者一样凄美”。
这句话隐喻出他的声音充满了哀伤而又有力量。
在文学中使用类比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让读者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拟人拟人法是把一种物体、事物或概念比作一个具有人性的物体,从而使文字变得更生动。
它可以让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容易理解,例如“智慧就像一位声音清晰的老师”,这句话把智慧比作一位老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智慧。
四、象征象征是用一种物体或状态来暗示某种情感、思想或行为。
它可以使文字更有力,例如“危险就像一只无头蝙蝠,可以从暗处出现”,这句话把危险比作一只无头蝙蝠,让读者有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
五、悬念悬念是使用分手把文章中的内容隐藏起来,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例如“他想要弹奏一首令人难忘的曲子,但是他会不会成功呢?”这里的悬念可以让读者悬着心,更好地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六、夸张夸张是把一种情况放大,使之变得更有力,例如“山顶上的景色宛如仙境一般”,这句话把山顶的景色放大为仙境,让读者更加难忘。
七、描绘描绘是一种将物体或状态描写得清楚的技巧,例如“绿草如海般的平缓,白云卷起的慵懒浪漫”,这段文字把绿草和白云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让人有一种获得自由的感觉。
八、闪现闪现是把文字突然中断,然后描述另一种精彩的情况,例如“他正准备弹奏第一首曲子,突然……”这句话中的闪现会让读者产生悬念,更加紧张地等待下文。
九、虚构虚构是把文章中不存在的事物描绘出来,例如“一种魔法般的力量让他能够飞上天空”。
描写句子的十种方法

描写句子的十种方法
1. 细节描写呀!比如说“他那乱糟糟的头发像个鸟窝”,这就很生动形象,让你一下子就感觉到他头发的样子,就像你看到那种很邋遢的人,你不也会这么觉得嘛!
2. 直接描写可少不了!像“她很美,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简单直白地告诉你她的模样,多清楚呀!比如看到一个漂亮妹子,你不就会这样形容嘛!
3. 侧面描写挺重要呢!“别人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就知道他肯定很凶啦”,通过别人的反应来突出他的特点,嘿,这感觉是不是很妙!就好比周围人都怕某个人,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人凶巴巴的!
4. 语言描写超实用哟!“他大喊一声:‘给我站住!’”,哇,是不是一下就有画面感了,就像有人冲你喊这句话时,多有冲击力呀!
5. 动作描写不能忘哇!“她踮起脚尖,轻轻地去够那个东西”,多么具体的动作,感觉她就在你眼前这样做似的,你想想你自己踮脚够东西不也是这样嘛!
6. 心理描写也很关键哒!“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事儿到底能不能成呢”,是不是把那种纠结的心理表现出来了,就好像你自己心里犹豫的时候一样!
7. 环境描写也可以有呀!“黑夜笼罩着整个村子,安静得可怕”,这氛围一下就出来了,就像你处在那种黑黢黢又很安静的环境中一样呢!我的观点就是,这些描写方法都超有用,能让句子变得鲜活有趣,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的方法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的渲染、观察角度的变化。
一、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例1:李白《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例2: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动的景物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例3: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
以动衬静。
例4:“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例5: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二、虚实结合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像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
例2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
“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3: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例4: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例5: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
三、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常常起到以乐衬哀的作用。
例1: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例2: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
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例3: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例4: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
四、观察角度的变化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例1: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写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后两句描绘的秋山近景。
例2: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抓住人物典型特征例如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出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于细微处见精神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音乐巨人贝多芬》妙用修辞修饰语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那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凤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
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来使用。
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
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
”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景中藏情式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
诗人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比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
作者如椽之笔,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地”“风”“雁”的最突出特点——“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的背景。
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细看来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情中见景式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情中见景秉笔书”说的就是写景中适时用几句或几段文字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直接写出自己的感情、想法,不隐瞒、不隐讳。
看似并未写景,却神奇的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全诗未见景物之描写,但是当你了解了诗人当时险恶的处境和痛苦的心情之后,在你的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副闪耀着血泪的图画: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楼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
在诗人的悲怆中,你会体味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
这些历史与现实,宇宙和人生,都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喷发变成感人的色彩和旋律,也为读者开创了一个情中见景的审美空间。
三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明喻,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梦回故都,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不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