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人物动作描写的段落

人物动作描写的段落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人物动作描写的段落,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物动作描写的段落:1、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我的妈妈》2.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3.从谈话开始,他一直是两只手盖住他右边的衣襟的角。
当他拿手套作证时,他那两只长时间没离开衣襟角的手掌已是满是汗水。
“这是他的致命处!”少剑波心里想,所以从开始谈话,少剑波并没有看这家伙的眼睛,而是不住地用眼瞟着他那僵直不正常的两只手。
少剑波越看,这家伙越盖得紧,甚至偶尔有点微微的抖动。
4.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5.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
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6.在郎平排球生涯的头一次冬训里,教练们开始给郎平吃“小灶”。
人物描写作文至少运用四种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作文至少运用四种描写手法我的奶奶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她中等个子,总喜欢穿一件棕色的外套,腰上常系着一条绿色的围裙。
那布满皱纹的眼睛。
她只要一笑就合不拢嘴,这时候你可以看见她嘴里只剩下几个“卫兵”——门牙。
我的奶奶可爱唠叨了,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奶奶这种唠叨伴随着成长,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奶奶的唠叨。
奶奶虽然爱唠叨,但我从来就不讨厌她。
有一次,奶奶出去买东西,稍稍回来晚了一点,回到家后,爷爷说了奶奶几句,奶奶又不厌其烦地开始“念经”了,,“今天去买东西,那可叫个累呀!路上又塞车,好不容易才买到那么多东西,你也不去帮忙,专叫我这个老太婆去拿那么多东西,可把我累坏了。
现在人老了,动作不利索了,什么事都干不好了,今天回来晚了,本来想回来吃个热乎饭,可你什么也不干,我还得自己做,全家什么事都让我干,不知哪一天也会累个毛病来就好喽!这时,妹妹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放学回来了。
写了一会儿作业便嚷着要看电视,爷爷不允许,奶奶便出来帮腔:“小孩子,要以学习为重!”你才上三年级,以后要上初中,要上高中,还要上大学,路还长着呢!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知识,长大了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现在考大学的人从来不看电视,怪不得人家学习那么好。
写完作业看书,复习复习功课,做做练习题,把学习搞好,再去研究电视,听见没有。
妹妹早把耳朵堵的紧紧的,见奶奶没有了,才把塞进去的棉花拿出来,说:“真唠叨!”这句话被奶奶听见了,又开始唠叨了,如果你不听奶奶的话,就不是好孩子,大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你应该听大人的话,妹妹听了,只好不情愿地又把头埋进书堆里,接着学习。
自古以来,忠言逆耳。
虽然奶奶有点爱唠叨,但那唠叨倾注着她对我们的感情。
我希望奶奶的“唠叨”,永远陪伴我度过一生一世!天才刚刚亮,窗外云雾迷蒙,我揉揉朦胧的双眼,开始起床……过了一会儿,一切都准备完毕了。
我踏上轻盈的步伐,背着漂亮可爱的小书包,哼着愉快的歌儿:“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
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的句子

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的句子1. 那姑娘长得像朵盛开的桃花儿似的,脸蛋粉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呢。
就像清晨里最娇艳的花朵,让人看一眼就挪不开眼。
(描写人物外貌,将姑娘比作盛开的桃花,形象地写出外貌的美丽动人)2. 风“呼呼”地刮着,像一头愤怒的野兽在咆哮,那声音大得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我缩在被窝里,心里直发毛,这风咋就这么吓人呢?(描写环境,运用拟人和比喻,把风声比作野兽咆哮,体现风大,以及“我”害怕的心理)3. 他的声音就像破了的锣,沙哑又难听,一说话就跟锯木头似的,刺啦刺啦的。
“你就不能好好清清嗓子再说话?”我忍不住皱着眉头抱怨道。
(描写人物声音,使用比喻和人物对话,生动地表现声音的难听)4. 这屋子乱得像个垃圾场,衣服扔得到处都是,书也在地上七零八落的,桌子上堆满了杂物,都没个下脚的地方。
我一进去就惊叫道:“哎呀,你这是遭贼了还是咋的?”(描写环境,用比喻和对话,突出屋子的杂乱)5. 妈妈做的菜可香啦,那香味就像有无数只小手,一个劲儿地把我往餐桌那儿拽。
每次闻到这味儿,我就忍不住流口水,大喊:“妈妈,我要吃好多好多!”(描写食物的香味,采用比喻和对话,表现食物诱人)6. 那个小男孩跑得像一阵风,两条小腿儿飞快地交替着,头发都被吹得往后飘。
我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喊:“你等等我呀,跑那么快干嘛!”(描写人物动作,比喻小男孩跑得快,还有人物对话,很有画面感)7. 夜晚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上面镶满了钻石似的星星。
我躺在草坪上,仰望着星空,心里想:这世界可真美啊!(描写夜景,将天空比作黑色绸缎,星星比作钻石,同时写出自己的感受)8. 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上面满是裂痕和茧子。
我轻轻摸着她的手,心疼地问:“奶奶,您这手得受了多少苦啊?”(描写人物的手,使用比喻和对话,表现手的粗糙和对奶奶的心疼)9. 雨“滴答滴答”地下着,就像有人在轻轻敲打着窗户。
我坐在窗前,看着雨滴滑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静。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作文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作文篇1我是在一次早自习遇到她的,当时教室只有我们两个,她穿着一身淡蓝色工作服,是很不透气的那种。
她有很多白头发,但是声音却如豆蔻年华的少女,她一边熟练的打扫卫生一边和我讨论她的孩子与家庭。
能想象她的家是在城市的边上,平房,过于破旧的家具,年久失修的各种家电,狭窄的窗户。
她脸上还不时的泛着些许羞涩,许是因为她的身份?但是谈到她的孩子时,侃侃而谈的她俨然忘记自己在工作,那表情像是孩子已经上了领奖台,有一种掩盖不住的自豪感与期望。
她说她在我们学校找了一个大二的学生给她的儿子补习英语和数学,一个小时45块钱。
从那以后很多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在超市又见到了她,可能她不记得我了,但我记得她。
她的工作就是将别人不要的货品再摆回货架上重新归类。
我以为她会和其他的家庭妇女一样,由于生活的艰难会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但是她没有,倒像一个初入社会的青涩妇人,抑或是一个受过伤的惊弓之鸟。
在小心翼翼的融入这个世界。
我以为她换工作了,但是后来在学校遇到过她。
我才知道,她是在,到处兼职。
或许,你会可怜她,可是她并不觉得自己可怜,反而会享受她的生活带给她的乐趣,生活的艰难没有击垮她,反而使她越挫越勇。
生活,最重要的是一个过程。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品质作文篇2她不是我的启蒙老师,也不是我的老师中学历最高的。
然而,却是让人见一面,便此生无法忘怀的人。
十年前,记得来学校报道第一天,是第一次进我们的教室,却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一股暖风扑面而来,让我这颗初次离家而孤独无助的心得到安定,很不可思议。
她在讲台上,着一身黑色半身裙套装,白皙的面庞让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孩子被深深吸引,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气质非常的人呢?!仪静体闲,端庄如兰这些词都逊色于她。
被一群学生和家长包围着,大家喋喋不休的问东问西,她都细心的一一解答,对于处事从容的她仿佛从来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对比学生的事来说。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的语段80字左右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的语段80字左右
1、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
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
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
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2、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脸上,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梦中常常笑出声来。
3、他已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了,精神矍铄,气色甚佳,蓄着一撮像著名的俄罗斯爱国诗人尼克拉索夫那样的银髯,性格爽朗、豁达,谈吐不凡。
4、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
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
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
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精选180句)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精选180句)人物描写在作文中有很重要的部分,但凡大家,笔下的人物总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么,人物描写要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篇1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
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2、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
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喊她“长劲鹿”。
她剪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起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3、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
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
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
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
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
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
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
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
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
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
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5、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
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
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6、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
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太好,有时让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卖得快,周围的商贩都佩服他。
请你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一个人物提现其鲜明的个性特征200字左右

请你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一个人物提现其鲜明的个
性特征200字左右
在人群中,有一个身材瘦弱的小个子男子引人注目。
他那双眼睛恍若明星,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一切。
蓬松的头发像一只刚从洗衣机中拎出来的湿海绵,杂乱无章却别具一格。
平日里,他总是衣衫褴褛,永远只有那一套破旧的夹克好伴侣。
然而,这样的穿着却并不能掩饰他那颇具张力的步伐和强大的气场。
他总是面带微笑,乐观向前。
他的语言既幽默又尖刻,总能时时刺中众人笑点,却又引来一阵不满之声。
他好奇心极强,对一切事物都抱着独特的观察角度。
他聪明得令人心生羡慕,用科学知识分析周遭的一切,丝毫不为外界所动。
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让人大开眼界,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幻世界。
然而,与他相处也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他喜欢与人争论,宛如战场上的狂热斗士,总是力争顶嘴,让人难以招架。
他常以自己的道理为根据,对别人的意见总是嗤之以鼻。
他的固执和自负令人难以容忍,但却也使人无法不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就这样,这个人物以他独特的形象和个性伴随在人们的生活中,时而给人带来欢乐和奇思妙想,时而又让人欲言又止,对他又爱又恨。
无论他是友是敌,千奇百怪的他都是那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内心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内心示例文章篇一:《走进人物内心:多种描写方法的奇妙之旅》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呀,人物描写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门呢。
就拿我们课文里的人物来说吧。
比如说《军神》这篇课文中的刘伯承爷爷。
课文里有好多描写方法来展现他的内心呢。
你看那动作描写,刘伯承爷爷做手术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从这动作描写里,我仿佛能看到他强忍着巨大的疼痛,可他就是一声不吭。
我就想啊,这得多疼呀,要是换了我,我可能早就哭天喊地了。
这就说明刘伯承爷爷的内心是多么的坚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
再说说语言描写。
他在手术前和医生的对话。
医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平静地回答:“刘伯承。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能让我感觉到他的镇定。
他心里肯定想着,这点手术算什么,我可不能让敌人看扁了,我要像个真正的军人一样去面对。
还有外貌描写呢。
“他头缠绷带,脸色苍白。
”这外貌描写也能体现他的内心状态呀。
他刚经历了那么痛苦的手术,身体肯定很虚弱,可他的眼神里一定还是透着坚定。
我就在想,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是不是心里还在盘算着怎么回到战场上,怎么带着战士们继续打仗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我的同桌小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跑步比赛。
在比赛前,我看到他双手握拳,不停地在原地跳动,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跑道。
这就是动作描写啦。
我就知道他心里很紧张,同时又充满了斗志。
我就问他:“小明,你紧张不?”他说:“有点,但是我一定要跑个好成绩。
”这就是语言描写。
从他的话里,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决心。
再看他那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红彤彤的。
这外貌描写也能看出他很重视这次比赛呢。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
有一回我参加演讲比赛。
我站在后台的时候,我的脚不停地在地上蹭来蹭去,这就是动作描写,反映出我内心的紧张。
我心里想:“台下那么多人,我要是讲不好可咋办呀?”这是心理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可谓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生动鲜活的人物,整个文章才会有灵气如何把人物写活呢,一般有以下方法:一、直接/ 正面描写法1、语言描写——言为心声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的窗户。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文学语言包括人物的语言(包含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和叙述人的语言。
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有:A、以白描写语言白描本是绘画技法之一,指全部用线条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
用在文学创作上,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 (《作文秘诀》)即用极其简练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
虽不着笔墨,却能穷形尽相。
白描语言的主要特点是:(1)不写背景,只凸现主体;(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3)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他拨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里,鲁智深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的确是在犯下命案后“急急”出逃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B、以个性写语言“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李渔)”,写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话,使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并通过人物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出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思想、感情、品质、作风和性格等特点。
例如: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那半文半白的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就是他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十分迂腐,表现了他卖弄学问,滑稽可笑的个性。
C、以独白写语言独白,指的是一个人独自说话。
独白大体分两类,即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
①内心独白。
指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国的野蛮。
②相对泛说。
有时似乎是对某人说话,但听话的某人并不出现。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渴望发了财后的于勒归来改变他们拮据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中的“竟”和“多么”写出了人物的焦灼心理。
D以对话写语言人的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不可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而认真地以对话描写人物语言,须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鲁迅语)例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几句话,就可以表现胡屠户胆小而又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外貌描写一肖像描写一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而言,由大到小)一一以形传神/ 貌如其人外貌描写是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材、衣饰、仪表、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这句话道出了肖像描写的意义。
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故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描写人物应当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
”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
其主要方法有:a、从作者或他人观察的角度写。
例如:“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里从头写到脚,语言上是直截了当的。
它把杨二嫂既可鄙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c、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同一特点。
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d、工笔描绘法。
此法讲究的是笔笔精雕细刻,处处细致入微,追求的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效果。
例1: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绣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
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丝尘垢。
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
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
(曹禺《雷雨》)例2 :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
额角隆起,宽广无比。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因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
编者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
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
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
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得不对称。
这里作者对贝多芬的“面”的描写可谓精雕细刻,让我们通过这张脸的病态”看到贝多芬晚年所遭受的痛苦以及他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外貌描写与肖像描写一样,都指对人物的五官衣着进行描绘,神态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绘。
几个注意点:①写容貌扣心灵的窗户——眼睛,写体态扣住手,写神态扣脸部细微的表情及其变化,写服饰既要扣穿的更要扣戴的及手里拿的。
②何时进行肖像描写?a、在需要向读者介绍人物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特征。
b、在叙述人物和最初接触人物时,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特点,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回忆和想象人物形象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心理描写——情动于中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
所以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
它对揭示人物性格、开掘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是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其主要方法有:①独白式(内心独白吐心理)。
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全盘托出,让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读者面前曝光,给人以亲切感。
例1:都德《最后一课》:“ 我还几乎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小弗郎士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了。
例2:鲁迅《一件小事》:“ 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②披露式(直接感受绘心理)。
即常常采用“他想”、“他回忆”、“他默念”、“他沉思”、“心里嘀咕”等词语或句式来描述心理。
例如《穷人》:“‘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这种直接的心理刻画,真实、自然、读来令人信服。
③梦幻式(梦境幻觉透心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
常常用“似乎”、“仿佛”、“好像”等词语。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④神态式(神态描摹展心理)。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从人物的表情中可以反应出来, 因而抓住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心理,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法。
《故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⑤景物式(景物描写衬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即绘景而显情。
因为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景物”,渗透着人物的特定心情。
例如:鲁迅的《药》“……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前面写老栓买到“药”后移植生命的自信和幸福感,后边的景物描写就更烘托出老栓的愚昧麻木。
⑥侧面式(侧面描写映心理)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开头点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种天气寒冷的特殊环境,衬托出了首都人民无比悲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