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

合集下载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展示(部分)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展示(部分)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展示(部分)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第03期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除诗歌外皆可,1500字左右。

人们都知道,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但很少有人知道,赫拉克利特还说过,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

2.请以“得失寸心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3.有人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也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

岛屿往往是不为人知的所在。

大洋一些岛屿,距离任何一块大陆都非常遥远,只是偶尔出现在地图中。

因为距离,岛屿又总是承载着人们的想象,比如蓬莱,古人认为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请以“岛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

4.请以“与2048年的自己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诗歌亦可。

5.请以“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诗歌亦可。

6.如果你是一所学校的校长,现在接受了筹建“理想学校”的任务,请你写下作为校长的思考和设想。

题目自拟,诗歌除外,1500字左右。

7.有著名导演想拍一部关于三国的电影,请你给他提供三个连续相关的场景。

题目自拟,1500字左右。

8.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曾经说:“‘单独’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

你要发现你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

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

你要发现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

”请以“单独”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9.前不久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苹果CEO库克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很多人都在谈论AI(人工智能),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

10.下面是甲乙丙三人的对话。

一篇作文上名校r——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参赛指南及初赛写作范本

一篇作文上名校r——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参赛指南及初赛写作范本

一篇作文上名校r——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参赛指南
及初赛写作范本
佚名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17(000)012
【总页数】17页(P4-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拒绝被套路我有真性情——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写作秘籍 [J], 彭治旗
2.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r文学素养测试样题及答案 [J],
3.生活的思考和思考的生活——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解读及写作指导 [J], 赵昱
4.基于真实的青春写作r——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命题说明 [J],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委员会
5.一篇作文上名校r——第十二届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写作秘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的思考和思考的生活——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解读及写作指导

生活的思考和思考的生活——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解读及写作指导

72——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试题解读及写作指导截至2018年1月21日,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已进行了20余场网上限时竞赛,每场竞赛时间为3个小时,考核内容包含文学素养测试和在线写作两部分,其中文学素养测试题为随机抽取,作文题目每场不一样。

相比往届大赛初赛提前公布试题,本届大赛的新赛制让写作难度增加了不少。

为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新赛制下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的命题规律,更全面地掌握创新作文的写作方法,在本期杂志中,我们特邀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赵昱老师为大家解读已公布的初赛试题,并进行权威的写作指导。

■ 文/北京大学中文系 赵 昱生活的思考和思考的生活创新作文大赛专栏CXZW73“写什么”和“怎么写”或许都是困扰学生的两大难题,而参加创新作文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记得早先少年时,仿佛那些曾经的过往,无论怎样都挥“曾经的过往”,笼统地概括,即谓之“旧”;与“旧”相对而言,刚刚出现的事物,。

“新”与“旧”,是一组富有辩证关系的反义词。

就像《老子》第二章所言:3,斯恶3已;皆知善之为善3,斯不善33已。

故有无33相生,难易33相成,长短33相形,33相和,前后33相随。

……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新旧之间”确实好像披上了一层哲学思年,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

这便是一张将该校老图书馆新旧照片左右拼接的10年、年前,只要这座图书馆存在,它的外观就一直是那样。

不过一旦在图片中辅以从传统到74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QQ 是人们网络交流时最方便也最时尚的聊天软件,那只微胖的企鹅成就了一个永恒的经典。

而2010年之后不久,适应了智能手机的微信开始出现,并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群体日渐扩大而广泛普及;到了2018年的今天,全中国有了几亿的微信用户,通过打字、发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人与人之间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联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文学素养题汇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文学素养题汇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文学素养题汇总摘要本文整理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25道文学素养题,看看你又有多少把握呢?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

本文整理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25道文学素养题,测测你能得多少分?1、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达生》)依照纪渻子的驯养方法,下面哪句话表达的内容更接近斗鸡所应具有的精神气质?()A.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原文强调好的斗鸡要精神凝聚,不为外物所感,也就不会被外物所动所伤。

A 强调傲骨,C强调个人品德的自我垂范,D强调坚守节操,只有B强调不为外物所动。

2、古代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礼记·檀弓》、《礼记·王制》中记有以初熟五谷或时鲜果物祭献的“荐新”之祭。

下列属于“荐新”之祭的是()A.除夕夜以酒肉祭祖先B.元宵节祭送祖先C.夏至以麦面食品祭祖D.中秋节以月饼祭祖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夏至小麦刚刚收获,故C项正确。

3、如果回到古希腊,我们在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剧作演出中,通常可以看到几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A.1个B.2个C.3个D.4个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索福克勒斯在埃斯库罗斯悲剧艺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演员,从而使对话和动作真正成为了戏剧最重要的部分,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使戏剧的矛盾冲突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因素。

此前悲剧中只有两名演员演出。

4、古代男人的头饰有多种名称和样式,它往往是阶级、基层和身份的标志,下列头饰演变为现代男人戴的帽子的是()A.巾B.冠C.弁D.冕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本草纲目·服器部》载:“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曰巾,圆者曰帽。

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测评答案

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测评答案

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测评答案《创新,让世界闪闪发光》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创新到底是什么呀?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了一场小小的发明比赛。

大家都兴奋极了,那场面,就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小花一组。

小明眨巴着眼睛说:“咱们得搞个厉害的发明,让大家都刮目相看!”小花也连连点头:“对呀对呀,可不能输给别人!”我心里也暗暗较劲:那是必须的!我们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点子。

一开始,我们想做一个自动浇水的花盆,可后来发现这个点子好像太普通啦,好多人都能想到。

那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放弃?才不呢!这就好比爬山,刚遇到一点小坡就打退堂鼓,那怎么能看到山顶的美景?就在我们愁眉苦脸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每次下雨天,妈妈收雨伞总是弄得地上到处是水。

“要不,咱们发明一个能快速把雨伞弄干的东西?”我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想法。

“好呀好呀!”小明和小花齐声叫好。

说干就干!我们找来了各种材料,有小风扇、电池、电线,还有一些塑料板。

制作的过程可不容易,一会儿电线接错了,风扇不转;一会儿塑料板裁剪得不合适,装不上去。

哎呀,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这也太难了吧,要不咱们别弄了?”小明有点泄气地说。

“不行不行!”我和小花坚决反对,“都到这一步了,怎么能放弃?”经过好多次的尝试和修改,我们的“雨伞快速干燥器”终于做好啦!当我们拿着它在班上展示的时候,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老师也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我们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明白了,创新就是勇敢地去尝试,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一扇扇未知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惊喜的世界。

难道不是吗?如果没有创新,我们还在点着蜡烛照明;如果没有创新,我们还只能靠写信来传递消息;如果没有创新,我们怎么能坐上飞机翱翔蓝天?所以呀,同学们,让我们大胆地去创新吧,让我们的世界因为创新而闪闪发光!。

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试题

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试题

第13届全国中⼩学⽣⽂化作⽂⼤赛试题第13届全国中⼩学⽣⽂化作⽂⼤赛试题⼀、⾼中组(3选1)1、(社会⽂化)阅读材料,⾃选⾓度,⾃拟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2016年8⽉26⽇,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个关于娱乐圈的专题,很少见。

这个专题是“演员天价⽚酬”,直指娱乐圈最令⼈关⼼的财富问题。

专题中⾮常具体地指出:演员天价⽚酬给影视制作其他⽅⾯带来了巨⼤的风险和压⼒。

还特别提到了还在拍摄中的《如懿传》,批评“霍建华和周迅共拿⾛1.5亿⽚酬”,还点名批评了《致青春2》《幻城》等,演员天价但电影质量不⾼。

【1】相反,韩国明星收⼊却不⾼,相当于中国普通⽩领,公司更愿意将资⾦投⼊到制作上,保证制⽚质量。

⽐如,韩⼥团出道两年,零收⼊【2】。

韩国明星黄致列透露他在中国的出场费是在韩国的100倍。

【3】不仅如此,演员王宝强和马蓉离婚案,牵扯出王宝强上亿资产。

【4】导演张纪中婚姻案,妻⼦樊馨蔓深夜召开记者会:张纪中有3亿财产。

【5】不仅如此,黄晓明baby⼤婚花2亿;【6】刘诗诗结婚,吴奇隆以10.8亿做聘礼【7】……与此形成对⽐的是科学家收⼊。

屠呦呦⼀句“诺奖奖⾦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的笑谈,【8】已经定下了中国科技界收⼊的基调。

中科院院⼠、清华⼤学教授、国际知名焊接专家潘际銮,这位将近九⼗岁的⽼派院⼠⾄今每天骑⾃⾏车上下班,⽉收⼊只有1万元【9】;2010年⼈民⽹报道:内地科学家⾃曝年收⼊15万仍难养家,夫妻6年未买新⾐服【10】;2015年⼈民⽇报刊发《科学家该挣多少钱?》介绍北京某研究所博⼠⽣王林,⽉收⼊7000元,除掉房租⽇⼦过得紧巴巴……中国国家最⾼科技奖成⽴于2000年,获奖者的奖⾦额为500万元⼈民币,450万元由获奖者⾃主选题,⽤做科研经费,50万元属获奖者个⼈所属。

有⼈提出疑问:为什么明星这种⽂化程度不⾼的⼈反⽽⽐科学家更加赚钱呢?8⽉30⽇,全国⼈⼤常委会在分组审议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时,不少⼈建议限制明星“天价⽚酬”。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试题分析及作品总评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试题分析及作品总评

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试题分析及作品总评作者:漆永祥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第10期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的命题委员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与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的5位专家组成,经多方商议后决定以“穷”为今年高中组总决赛的题目,要求文体不限,总字数在2000字以内。

之所以会出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无甚奥妙的题目,一方面是我们想与高考作文近十年来总是以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为主的定型化的命题有所区别,有所创新;二是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字的作文题目,却包含了诸多的寓意,要想写好这个题目并不容易。

我们知道,“穷”最表象化、形式化与简化的认识就是“穷困”“贫穷”,但“穷”还包含着更多更广泛的含义。

穷有穷尽义,如《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还有我们熟悉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边远的意思,如穷城、穷边、穷泽、穷乡僻壤;有穷迫固结、郁郁寡欢而不得志之义;有寻根究源、穷究极则的含义,如《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因此,这个题目如果只是揪着“贫穷”来写,搂着贫穷说贫穷,抹泪哭号诉贫穷,未免就如佛家所言是落入第二义甚至第三义了。

因为穷并不一定就是代表贫穷,这不是唯一的选项。

就着贫穷说穷,也不是不可以,但你的论说与故事就要讲得特别精彩,才能得到评委的认可,否则此类作文就不可能得很高的分数。

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我们担心的这点也的确成了事实。

不少同学揪着贫穷说穷,要么把自己说得家徒四壁,要么把故事中的主人公描绘成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无所有的乞丐,或者是说自己富有,给穷人钱如同施舍等等。

也有同学将穷扩大到地球的穷、人类的穷、人心的穷、精神的穷,即物质穷困与精神贫穷两大类,然后进行分析,相较只知喊穷的而言,算是进了一步。

此外,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城市、农村似乎是两极,一代表富有,一代表贫穷,或者倒过来说富有又是别样的贫穷,贫穷又成清闲的富有。

多数同学都是把自己打扮成道德的先知者,或者理道的说教者,板着面孔,做出成人模样,用严肃的口气说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试题及优秀例文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试题及优秀例文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试题及优秀例文【大赛试题】《谈美》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谈美》一书中,朱先生谈到审美需要“免俗”的观点,认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请结合你的亲历或者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评论朱光潜先生这一段话,并说说人生“美感培养”的意义。

要求: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多于2000字,不能写成诗歌。

【特等奖作文展示】孟秋与魔鬼夜谈(节选)重庆市一中高2010级(25)班斯维孟秋之夜,残月依然可以朗照,我伏案读《谈美》也入了神。

俄而旋风乍至,一个黑影跃然于案旁:是魔鬼来访了。

“好伙计,我今夜突来拜访诚然不礼貌,但你也知道我的苦处,”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道,“我身处地狱忍耐清苦已经太久了,却从未体味到一点美好。

我听说人间是华灯喧街熙熙攘攘,混得好还有功名利禄,实在乐极。

故我偷渡于此,决定不再回去。

”我搁下书本,笑问:“世俗浮躁哪有真乐啊?”“嘿,老兄你身处人间,竟然不晓得世间快乐。

我看你周围同学奇装异服,染发文身,你重庆市民流连霓虹、歌舞达旦,你国中人物精悉利害、绸缪得失,这些都是人生的真乐啊!”“此言差矣。

纵欲于世俗只是在追求肉身的快感,哪里是什么真乐。

人生的真乐,的确是美感的体验啊。

”“美?”魔鬼跳上案来,两只深绿的眼睛鼓得老大,流露出些不解来。

“美可以启真,可以储善,可以怡情,可以净化灵魂。

我曾略读孟石《谈美》,深契于心。

譬如同一棵古松,我们看它却有三种态度。

以木制具,实用也;觉茎叶之纹理,科学也;我若摒弃古松于我的利害关系,眼里只有其苍然绿意、遒然骨气,寂然凝神,然后物我两忘而达到人生至乐,便是美感的境界了。

“而美感的境界所以能达到人生至乐,正因为美不是肉体的快感而是心灵的慰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
(一)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诞生》。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
《诞生》,1500字左右。

(二)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选择》。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选择》
(三)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心灵的童年》。

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心灵的童年》
(四)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新旧之间》。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新旧之间》
(五)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我宁愿失去......,也不愿失去......》。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半命题作文题目:
《我宁愿失去......,也不愿失去......》
(六)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坐在酒杯中》。

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坐在酒杯中》
(七)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2018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分多场进行,并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本文特此整理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题目,供大家参考练习。

命题作文题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