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评价分析论文

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评价分析【摘要】目的:对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5月间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并对快速评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次活动中第一轮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770剂次,实际强化免疫接种751剂次,接种率为97.53%。
<1岁儿童423,上卡423.上卡率100%;第二轮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1040剂次,实际强化免疫接种1023剂次,接种率为98.37%。
<1岁儿童477,上卡475.上卡率99.58%;麻疹疫苗查漏补种624剂次,实际补种600剂次,补种率为96.15%。
结论: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获得效果显著,使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接种率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强化;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82-01目前在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为儿童接种的六种疫苗中的最为重要的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强化效果和接种率将会对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的发病与流行产生显著的影响[1]。
为了对无脊灰状态予以维持,加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的,盐城市建湖县在今年1月-5月间实施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本次研究中对这次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盐城市建湖县各个预防接种单位上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登记表和统计表,人口资料为我县免疫规划年报表。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针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和麻疹疫苗补种率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
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总结

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总结为巩固我地区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成果,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阻止脊灰野病毒病例的传播。
根据永卫字【2012】42号文件《关于下发2012年新左旗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年4月13-16日.2012年5月13-16日,在我管辖区开展二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实施永新县卫生局和永新县控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专门安排布署。
接到通知后2012年4月12日制定了《2012年度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计划》。
由院长任组长、展开全院人员培训.参与,与苏木政府及各机关紧密配合,顺利完成了本次活动。
二.宣传动员为了让所有的服苗对象都得到免疫接种,我卫生院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乡、村利用横幅、标语、板报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强化免疫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此次强化免疫活动的时间、范围、对象,动员适龄儿童家长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使社会各界及儿童家长及时得到强化免疫信息,提高了家长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印发宣传单200份三.培训和接种落实情况为了保证接种质量,2012年4月13日,卫生院召开了由防疫专职人员、以及各兼职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
培训的内容是: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总体要求,学习了《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四.接种情况(一)我卫生院脊灰强化免疫首轮活动应种儿童20人,实种19人,报告接种率95﹪;其中常住儿童应种7人,实种6人,流动儿童应种13人,实种13人。
第二轮活动应种儿童22人,实种20人,报告接种率90﹪;其中常住儿童应种7人,实种7人,流动儿童应种15人,实种13人。
(二)“零剂次”儿童免疫情况未发现零剂次儿童免疫情况。
五.附:活动图片芦溪乡卫生院2012年5月2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3.11.15•【文号】•【施行日期】1993.11.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报告的通知(1993年11月15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卫生部《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国务院: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一种不能有效治疗,却可用疫苗彻底预防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的存在和传播,威胁着每个儿童,一旦发病将导致儿童肢体损伤、残疾乃至死亡;未接受免疫的儿童,不仅自己可能受害,而且还会作为污染源危及他人。
鉴于该病危害大、传染性强以及“可防不可治”的特点,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把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继消灭天花后人类限期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要求各国采取全球性的统一行动。
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一九九五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决定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一、自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高,发病率显著下降,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部分地区计划免疫工作落实不力,目前全国仍有一些地区出现疫情,时有暴发流行。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强化免疫工作切实纳入议程,实行目标管理并依据全国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工作计划,落实经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卫生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疫苗的生产、储运、供应、发放和指导服务工作。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要做好所属范围的强化免疫工作,每位家长应主动促使孩子服用疫苗。
中疾控疫发[2012]208号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中疾控疫发[2012]208号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e09970403d8ce2f00662382.png)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为落实卫生部《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11]60号)的要求,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处置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相关事件,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并规范相关事件调查处置方法,快速阻断病毒的传播。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方案适用于脊灰野病毒、VDPV、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相关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定义脊灰野病毒、VDPV、免疫缺陷者疫苗衍生脊灰病毒(iVDPV)、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及相关病例,以及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cVDPVs)、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循环的定义参照相关诊断标准。
四、监测与报告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常规监测,并开展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和环境脊灰病毒监测。
1. 脊灰野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环境或健康人群、AFP病例标本中发现脊灰野病毒,应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部,并通报相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
2. VDPV和cVDPV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VDPV病例或携带者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部,并通报相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cVDPVs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
3. 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及其循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将检测结果录入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通报相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24小时内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城区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1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和晋城市城区卫生局《关于城区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努力保持无脊灰状态,于今冬明春在我区开展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现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如下:一、目的和指标1、目的:切实消除免疫空白人群,防止脊灰野病毒输入和VDPV的发生与循环,巩固消灭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成果。
2、指标: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疫苗接种率常住儿童应达到95%以上,流动儿童应达到95%以上。
二、强化免疫范围、对象和时间1、范围:xx办事处所管辖11个社区。
2、对象:东街办事处范围内所有2月龄—4周岁儿童,即所有于2007年1月1日至强化免疫当日出生满两个月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无论以往免疫接种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一律接种两剂次脊髓灰质炎疫苗,两次间隔一个月。
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是免疫空白人群和“零”剂次儿童,对于边远社区、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存在免疫空白的地区,要给予特别的重点关注。
3.时间:第一轮:2011年12月5—6日(周一、周二)第二轮:2012年1月5—6日(周四、周五)三、组织领导1、在区卫生局、区疾控的统一领导下,中心负责本辖区内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做好活动的计划、协调、摸底登记。
中心负责疫苗的运输分发、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2、每个社区、托幼机构至少保证有两名卫生人员做技术指导工作,负责本社区、托幼机构强化免疫活动具体工作。
3、突出重点区域,狠抓薄弱环节。
特别要注重对集贸市场,车站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力量投入,保证免疫接种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意见1、行动计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落实人员,分社区及托幼机构负责,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2、宣传动员和培训:(1)12月1召开全中心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本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参加本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
活动方案 世界强化免疫日_世界强化免疫日活动策划书

世界强化免疫日_世界强化免疫日活动策划书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世界强化免疫日活动策划书,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世界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1】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取常规免疫、群众运动、监测、扫荡式接种等四大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尤为突出的是为强化免疫而采取群众运动形式——国家免疫日。
一、目标和工作指标(一)目标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巩固免疫屏障,防止脊灰野病毒和VDPV输入发生疾病传播和流行,维持和巩固我县无脊灰状态。
(二)工作指标1.下发强化免疫用脊灰糖丸疫苗有效使用率大于95%。
2.OPV接种率快速评估:在城区龙泉市场以及雨露乡、沙桥镇赶街天各调查30名xx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2月龄以上儿童,共调查90名。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大于95%;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6~12月龄儿童,OPV“0”剂次儿童小于1%,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12月龄以上儿童,OPV无“0”剂次。
3.入户调查:每个乡镇抽查2个村,以乡卫生院为中心在近、远距离各选1个村,每个村随机入户调查15名xx年1月1日后出生适龄儿童。
每个乡共调查30名,且保证满18月龄以上儿童总数不低于10名。
12月龄以上儿童,OPV3剂次接种率在95%以上。
二、活动范围、时间和对象(一)范围全县10个乡镇、128个村委会(社区)。
(二)时间xx年12月1~2日,3~4日进行查漏补服,5~6进行服苗率评估。
(三)对象2月龄~4岁儿童,即xx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日期间出生的2月龄以上儿童,只要无接种禁忌症,无论既往免疫史如何,均喂服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在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对于境外适龄儿童和任何年龄没有免疫史的入境儿童,一律按要求给予服苗。
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有关部门:针对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有传入我区的潜在可能,为做好防范工作,结我区实际,定于10月-11月在全区对0-3岁儿童开展两次免费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区流动人口数量较大,赴新疆务工人员较多,存在着脊灰野病毒输入的潜在危险。
对适龄儿童实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的重要措施,我区已经连续数年保持无脊灰状态。
各地、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此次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二、部门联动,落实责任此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事件紧,任务重,各地、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强化免疫工作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确保辖区内0-3岁儿童应种尽种;区卫生局全面负责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业务指导和督导评估等工作。
要成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置小组,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辖区内疫苗储运及疫苗质量的监管工作;区教育局要积极开展强化免疫工作的宣传,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对托幼机构适龄儿童开展接种工作;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强化人民群众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提高自觉接种意识;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要求,保障强化免疫工作所需经费。
三、完善保障,加强监督各地要将辖区内疫苗接种点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联系人、免疫对象、免疫程序、工作规范等信息向公布。
强化免疫工作所用疫苗由省卫生厅统一采购,区疾控中心统一配发,接种所需工作经费由区财政提供,任何部门不得向儿童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不出问题。
附件:1、顺庆区2011年脊灰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2、顺庆区2011年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南充市顺庆区2011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公布日期】2012.03.02•【字号】内卫疾字[2012]204号•【施行日期】201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卫疾字〔2012〕204号)各盟市卫生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卫生局,自治区疾控中心: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印发《2011年中央补助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和《2012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要点》安排,自治区卫生厅决定在2012年4月和5月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所辖的62个旗县(市区)的2月龄~3周岁儿童开展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其余盟市在免疫规划薄弱地区和流动儿童聚居区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为实施好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和查漏补种工作,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疫情,对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带来严峻挑战。
开展高质量的脊随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是维持我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举措。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意义,克服厌战、松懈思想,切实加强对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成效。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部门支持,向当地政府财政部门汇报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和查漏补种工作,保证强化免疫活动和查漏补种工作所需经费。
乡村级接种人员接种补助费,由统一下达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付,每名适龄儿童接种1剂次补助3元,保证接种补助经费足额及时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卫生院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及隆阳区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接种,为保持我乡儿童维持无脊灰状态,决定在全乡0-4岁儿童范围内开展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为保证强化免疫活动顺利进行,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时间和目标人群
(一)实施范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二)实施时间:
2012年8月底。
(三)目标人群:
0-4岁的人群无论以往是否服过糖丸,无论现居住地是否是其户籍所在地或出生地,一律口服一次脊灰疫苗,接种间隔一个月。
二、工作指标
辖区内所有接种目标人群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率达90%。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脊灰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次强化免
疫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我院负责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协调、监督和评价工作,包括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的分发、现场监督及副反应处理、辖区接种率调查等,同时做好人力、物资、车辆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乡内主要道路、车站、等人口密集地悬挂宣传标语,同时开展广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直至本次活动结束。
2.各村:各村卫生室做好辖区内常住、流动人口的摸底登记工作,将未入托、入学的散居儿童资料填写到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登记情况统计表,同时,要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地点和接种的注意事项。
四、技术措施
(一)人员培训
1、我院在8月11日完成对参与强化免疫活动的工作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安排、措施和时间进度要求、任务、程序、规范及负责辖区;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服苗规范等,真正做到带冰接种,看服到肚,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能吃热食物和不能喂奶。
(二)疫苗运输和后勤保障
疫苗由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送到XX卫生院,医院做好疫苗出入帐及疫苗温度监测记录,具体工作由XXX负责。
(四)接种工作安排
强化免疫接种工作采取以本院结合XX乡实际情况,各村
卫生室进行接种工作。
1、现场接种工作。
在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做到与其它一、二类疫苗间隔接种28天。
2、做好接种现场安排工作,要有明显的标记和有关宣传资料,包括:服苗方法、对象、时间,保证充足冷藏设备、疫苗、冷开水、服苗用具等。
(五)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操作,认真做好现场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
由我院成立强化免疫技术指导和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小组、负责接种服务跟踪、现场监督、异常反应的处理、家长沟通疏导、自我监测评估等工作。
(六)资料总结上报
各接种单位应于强化免疫活动结束后2天内将报表上报我院,医院审核、汇总后在一个工作日前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XX卫生院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