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课件
化工工艺学第5章烧碱-ppt课件

10.3 电解法制烧碱技术
(2)阴极材料 ➢ 对阴极材料的要求:
❖ 耐氢氧化钠、氯化钠的腐蚀; ❖ 导电性能好; ❖ 氢在电极上的过电位低。
➢ 低碳钢 ➢ 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
❖ φ2.6的铁丝编织成孔眼尺寸3×3钢丝网 ❖ 打孔的铁板
10.3 电解法制烧碱技术
(3)隔膜材料 ① 隔膜材料的选择
(2)电解法及发展概况
➢ 据电解槽结构、电极材料和隔膜材料的不同
隔膜法 水银法 离子交换膜法
➢ 将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气和氢氧化钠
分开
阳极室和阴极 通过生成钠汞 选择透过性的阳离
室间设置多孔 齐来使氯气分 子交换膜分隔阳极
渗透性隔层
开
室与阴极室
离子交换膜法:实质上也是一种隔膜法。用有 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来分隔阳极和阴极。这种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半透膜,只允许钠离子和水 通过。
(3)稳定的操作性能。为适应生产变化,必须能在较大电流波 动范围内正常工作,且操作条件变化时能迅速恢复其电化学 性能。
(4)较高的机械强度。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膜 薄但不易破,柔韧性好但不易变形。由于要长时 间在盐水中工作,要具有较小的膨胀率。
离子交换膜的种类
根据离子交换基团的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 P132。
① 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放电时过电位不大,可忽略; ② 当电极上发生气体,如Cl2、H2等的反应时,过电位比较大,
不可忽略。 过电位的数值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性质,电流密度、电解液
温度、电极表面特性等也过电位的大小有不同程度影响。 注:过电位虽然消耗了一部分电能,但在电解技术中作用重要
。由于过电位的存在,结合选择适当的电解条件可使电解过 程按照要求进行。
离子膜是离子交换法制碱的核心部位,应具备以下特性:
氢氧化钠课件

-
13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3)与酸发生反应
稀盐酸
稀硫酸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酚酞
酚酞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
14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4)与盐发生反应
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Na2SO4+Cu(OH)2↓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
25
实验探究3
• 向倒预入先Na收OH集溶好液CO,2振的荡矿后泉,水观瓶察中 现象
• 现象: 瓶变瘪了
分析原因?
⑴ CO2与NaOH反应
⑵ CO2溶于NaOH溶液中的水中,与水反应
-
26
你能否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 白色
片状固体 无味
溶解性
易溶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
表面出现潮湿,这个现象称为潮解。 同时氢氧化钠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发生 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钠。
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具有滑腻感。
-
18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能与酸反应 能与CuSO4、FeCl3等某些盐反应
-
7
一、氢氧化钠(NaOH)
具有强烈 的腐蚀性。
皮肤沾上NaOH 溶液,应立即用 较多水冲洗,然 后用硼酸溶液冲 洗。
-
8
氢氧化钠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六、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稀液)/用布擦干(浓液),再用 5~10%硫酸镁、或3%硼酸溶液清洗并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 呼吸,就医。 4、食入: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 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 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
第2页/共14页
二、氢氧化钠危害性
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 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氢氧化钠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 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3页/共14页
三、现场氢氧化钠主要分布点
离子膜电解槽
阴极液罐
第4页/共14页
氢氧化钠成品罐区
第5页/共14页
四、防护措施
1、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2、使用场所要求全面通风。 3、在车间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第6页/共14页
五、防护用品
1、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小心溅落到衣物、 口鼻中。 4、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5、其它:工作后,及时淋浴,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9页/共14页
(二)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蒋某在排放清液时,思想麻痹大意, 阀门开得过大,致使牵入清液回收池的消防水带摆动出池外, 溅出的热清液致其烫灼伤;蒋某违反了操作规程,冒险蛮干, 不是先关小或关住排清液的阀门再去固定消防水带,而是在 阀门开大、消防水带摆动剧烈的情况下去牵拉消防水带;蒋 某没有按规定穿劳动防护用品,在不佩戴安全防护面罩和穿 防护靴的情况下,就去处理正在摆动的排清液消防水带的异 常情况。
九年级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课件(共16张PPT)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
问题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如何呢? 猜测1 :_局__部__变__质__(_N_a_O__H__、__N_a_2_C__O3) 猜测2 :_全__部__变__质__(_N__a_2C__O__3)______
Na2CO3+2HCl=2NaCl+H2O
〔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C、Ba(OH)2
D_________
猜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学案环节二探究2,4分钟后同学汇报展示。
〔2〕乙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C、Ba(OH)2
❖ C、Ba(OH)2 D_________
Ca(OH)2
拓展迁移
如何检验一瓶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变质 ?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
可小组内讨论3min〕
探究实验的根本思路
❖提出问题 ❖假设、猜测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分析得出结论 ❖交流评价
小试牛刀
甲、乙两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
合作探究2
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呢?
〔完成学案环节二探究2,4分钟后同学汇报展 示。〕
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其实质是检验 有无__N_a_O_H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待测
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过量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Cl2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氢氧化钠的性质ppt课件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 因此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在使用时必 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 服被它腐蚀。
.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 皮肤上,怎么办?
①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②再涂上硼酸溶液
.
一、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友情提示: NaOH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接触!)
1、观察小烧杯内的固体NaOH的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2、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小烧杯内的固体 NaOH的表面与试剂瓶内的有什么不同。
潮解 吸水性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3、向盛有固体NaOH的小烧杯内加入少量水,用玻璃
棒搅拌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并观察他们在水中的溶解
情况。
易溶
溶解时放热 .
俗名 颜色、 吸水性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俗称 ____火__碱__、_烧__碱_____、_苛__性__钠___,如果不慎 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水 冲洗,再 涂上 硼酸 溶液。
.
◆2、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蓝色不溶于水的碱_C__u_(O__H_)_2__; 红褐色不溶于水的碱_F_e_(_O_H__)3__; 用烧碱(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 余硫酸 。 __2__N__a_O__H___+__H___2_S_O__4__=___N__a_2_S__O__4__+___2_H__2_O__________
FeCl3溶液
2滴管 NaOH溶液
加入NaOH溶液后的现象
Na2CO3溶液
不反应
2滴管 NaOH溶液
2滴管 NaOH溶液
化学方程式
CuCl2溶液 FeCl3溶液
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大连市沙河口区第七十九中学姓名冯军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采用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引出,通过实验观察进行归纳和比较,将知识的应用分散穿插与最后集中陈述相结合的方式出现。
本节内容实验较多、现象鲜明,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一定难度,这又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入手,增加感知实例,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并充分应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实验现象比较,从而认识碱的性质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对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中学生对于抓住知识的规律性来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还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入手,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验,让学生能根据已知来主动探究未知,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有较深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提高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2、会用氢氧化钠的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过程与方法]1、用氢氧化钠的性质并联系物理及生物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认识规律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
3、学会观察、实验、记录、探索、设计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以实验为载体,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氢氧化钠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课前准备:[教师]药品: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一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仪器:试管、表面皿、点滴板、胶头滴管、气球、双孔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
常见的碱ppt课件

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 钙溶液
滴入 碳酸钠溶液
有关化学方程式 不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探究实践
思考 1.为什么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能显示出不同的性质?
组成不同: NaOH = Na+ + OH–
性质不同
Ca(OH)2= Ca2+ +2OH– 2.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表示相同的物质是( B )
A.熟石灰、消石灰 CaO
B.苛性钠、烧碱 NaOH
C.铁锈、氢氧化铁 Fe(OH)3 D.石灰石、石灰水 Ca(OH)2
3.下列气体其中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B )
A.CO2
B.O2
C.SO3
D.HCl
迁移应用
4.下列物质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 )
Ca2+ CO32- CaCO3↓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粉刷墙壁; 制漂白粉Ca(ClO)2; 建筑材料-三合土; 改良酸性土壤; 杀菌消毒; 污水处理;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钠。
探究实践
氢氧化钙是怎样制取出来的? (1)现象: 块状变粉末,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探究实践
活动 1.用药匙取少许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它的颜色、状
态等,几分钟后再观察这些氢氧化钠,你发现有什么变化?记录观察到 的现象。
(1)颜色、状态:白色片状固体。 (2)观察到的现象: 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并逐渐溶解。
探究实践
思考 (1)为什么氢氧化钠表面会变潮湿并逐渐溶解?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这种现象叫潮解。
氢氧化钠变质PPT课件

牛刀小试:
题1、四位同学分别用下列四种方法检验NaOH溶液是否已经变质(含有 Na2CO3) 1、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放出,则一定不含有Na2CO3 2、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2CO3 3、加入少量C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2CO3 4、加入少量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Na2CO3
第8页/共17页
大展身手:小明想用图像表示加入足
量的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你能
帮助小明完成吗?
二氧化碳的质量
O
第9页/共17页
盐酸的质量
NaOH变质后还能 用吗?
除NaOH中的Na2C03杂质:取样品溶于水____ 为止,
过滤,得到 NaOH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反应原理:
。
(注意):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因为稀盐酸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的同时也会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 引入新的杂质;不用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钡等,是因为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
第10页/共17页
测定纯度: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可分别向其中滴加足 量的酸、碱、盐溶液中的一种。通过计算生成的气体或_沉__淀 的质量, 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纯度。
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 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