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尿常规十一联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十一联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十一联检查的临床意义作者:徐静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7期根据当前我国医疗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尿常规检查活动是医学检验中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人体的肾脏病变在早期便能尿液中体现,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除此之外,对于患者全身性病变或者脏器病变直接影响尿液的,也能及时作出诊断,例如肝胆疾患、血液病以及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症的诊断活动,尿常规检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尿常规检查活动还能有效反映出众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

由此可见,尿常规检验在我国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尿常规十一联检查活动中,包含的检查项目分别为维C、隐血、尿蛋白、尿比重、尿液硝酸盐、尿白细胞、尿酸碱度、尿胆红素、尿酮体、尿胆原以及葡萄糖这十一种项目。

结合我国尿常规项目的检测结果来看,隐血与尿蛋白在检查活动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检查结果中的隐血项目、尿蛋白项目出现+、++、++++等情况时,证明检查对象的肾脏已经出现了损伤现象,需要立即开展积极治疗活动,以便贻误病情,导致检查对象患上尿毒症,危害患者生命。

针对于尿白细胞而言,正常人体的尿液中含有少数白细胞成分,在检查过程中离心尿每高倍镜下肉眼可观察的白细胞数量不超过五个(这一句有问题),但是如果检查对象存在有异常现象,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物质,则表明检查对象的泌尿道存在有化脓性的病变,例如尿道炎、膀胱炎以及肾盂肾炎、尿结核等。

针对于尿常规检查活动中的尿酮体项目而言,该项目一旦出现阳性,那么应该考虑检查对象是否患有糖尿病酮症、中毒、子痫、麻疹、败血症、猩红热以及急性风湿热等症状,除此之外,如果检查对象在分娩过后或者饥饿状态下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那么该项目的检查结果也会表现为阳性。

尿亚硝酸盐这一项目正常的情况下显示为阴性,当显示为阳性时,那么应该考虑检查对象是否患膀胱炎、尿路感染等。

此外,尿胆原项目也是一样,正常参考数值为弱阳性,一旦出现阳性,那么应该考虑检查对象是否出现了溶血性肝病等,如果项目出现阴性,那么检查对象常见于梗阻性黄疽(这一句也没说清楚溶血性梗阻性黄疸尿胆原表现差异)。

尿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尿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尿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尿常规主要是指尿液中常规检查项目所测值与正常值对比来看看被测者身体是否存在问题的一种实验室检查。

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查莫过于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检验.这些检验费用低廉,速度快,可以了解到疾病的许多情况。

因此,被昵称为“三大常规”。

这三大常规一般可以初步反映人体系统的一些疾病。

尿量的正常范围:参考值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4:1,夜尿量<750ml。

尿常规正常范围:pH 5~7;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RBC)阴性;维生素C 20~100mg/L。

临床意义:1.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

pH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pH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等。

2.比重:正常人一天中尿比重为1.015~1.025之间,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之间;新生儿在1.002~1.004之间。

尿比重最高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少于0.009。

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增高则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3.蛋白质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等。

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

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4.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

服用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

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

5.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

6.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

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甲硫哒嗪、丙氯拉嗪等酚噻嗪类药物可出现假阳性。

尿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一般检查:1、尿量:[正常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1 .尿量减少(1) 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 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㈡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2、颜色:[正常参考值]透明,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灰白色云雾状混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混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服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疽;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

3、密度:[正常参考值]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 1.15-1.025之间,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 1.003-1.030之间; 新生儿在1.002-1.004 之间。

[临床意义]尿密度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密度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4、酸碱性:[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性)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 6.5左右。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二、尿沉渣检查:1、尿沉渣检查:[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3个/HPF ;白细胞:0-5个/HPF。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

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

三、化学检验:1、尿蛋白: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

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

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有什么临床意义?

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有什么临床意义?

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有什么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很多工作单位以及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常规体检,而尿常规就是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是人们检查身体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检查项目,虽然很多人进行常规检查时会遇到尿常规检查,但是部分人对于尿常规相关的知识还是不太了解,只知道每次进行常规检查都会有尿常规检查,并不知道尿常规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尿常规的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以及尿常规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一、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1、尿液颜色正常人尿液的颜色是草绿色或者淡黄色的,有时候会出现异常与平时的饮食、运动等有着一些关系,比如吃完红心火龙果后,尿液可能就会由于天然植物色素的原因发红。

但是有时候尿液的颜色发生变化是由于受到某些疾病的影响造成的,比如会造成血尿的疾病有急性膀胱炎、泌尿道结石等,会造成乳白色尿液的疾病有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会造成深茶色尿液的疾病有阻塞性黄疸等。

2、红细胞进行尿沉渣镜检查后如果红细胞>3个/HP,就说明患者是镜下血尿。

肾小球源性血尿就是患者尿中红细胞的畸形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如果尿中出现了红细胞就说明是患上了肾小球疾病,日常中比较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有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

患上肾小球疾病后,如果发现尿中存在着大量的红细胞,就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往往这种时候会有大量的正常形态红细胞混入其中,畸形红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3、白细胞大多数情况下,尿中存在大量的白细胞时,就说明可能是泌尿系统受到了感染,比如患上肾结核、膀胱炎等疾病的时候尿液中就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白细胞。

4、蛋白质进行尿常规检查后,如果呈阳性,就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可能是患上了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炎等疾病;如果呈阴性,就说明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是正常的。

5、尿比重一般情况下,尿比重在1.005到1.030之间的是正常的,但是也会受到年龄、饮水量等情况的影响。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尿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肾病检查项目之一。

通常情况下,一旦尿常规检查指标项目中出现异常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常是肾脏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随着肾病发病率逐年增多,定期做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及早排查肾脏疾病,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肾病恶化,发展到尿毒症。

那么,尿常规检查指标都有哪些?尿常规检查指标异常有代表什么呢?一般来说尿常规指标中尿蛋白阳性1+、2+甚至是3+说明尿中有蛋白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尿,一旦出现蛋白尿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疾病;另外一旦尿蛋白与潜血同时出现,则更有可能说明肾脏出现问题。

所以一旦其中一项或是两项都出现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明确病情,以免耽误治疗。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常规检查指标——酸碱度及临床意义: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2)尿常规检查指标——尿比重及临床意义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3)尿常规检查指标——细胞及临床意义(白细胞、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

①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②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圆形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前言尿常规是除血常规以外,我们在检验科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

尿液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食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机体的消化吸收,会在血液中形成尿素、尿酸、肌酐等“毒素”,这些毒素就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

尿常规检查方便、快捷,对许多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检查尿常规?尿常规能够具体反映哪些疾病?如何正确留取尿液样本?取样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就以上几个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 为什么要检查尿常规?众所周知,尿液是人体排出的废物,通过检测尿液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生判断受检者的健康状况。

这要从尿液的产生机制上来说明,尿液首先是在肾脏中,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超滤液,超滤液中的有用物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被重吸收回血液,最后不能吸收的部分就形成尿液。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异常有形成分。

对于某些全身性疾病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辅助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尿液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但尿液检查因为过于简单、快捷、方便、便宜,所以常常被人忽视。

事实上,医学检验项目中不是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能够检查出更多的疾病或是更准确的判定疾病。

2 尿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尿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液化学检查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两大类。

具体来讲包括尿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尿隐血(BLD)、尿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尿酮体(KET)、尿亚硝酸盐(NIT)、尿液颜色(COL)及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是帮助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因素引起的疾病及辅助诊断某些职业病,同时还能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检查尿常规呢?答案是每个人。

尿液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脂肪管型类脂性肾病,慢性肾小球
上皮细胞管型肾病,毒素反应,长期高热,重金属中毒及肾淀粉样变性
红细胞管型伴有出血的肾脏炎症。
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
采集标本要求
1.尿常规(URT):取晨起第一次小便中段尿,或第二次小便中段尿约20ml置洁净器皿内,30min内送检。如急诊可取随机尿。
2.尿淀粉酶(UAMY):晨尿或随机尿约10ml,30min内送检。
降低:阿狄林病,腺垂体功能低下症,肝硬化
尿17-酮类固醇
小儿: (00.3-3.6) mg/d;女性: (2.9-11.1) mg/d ;男性:(5.5-14.5)
增高:柯兴综合症,睾丸肿瘤,卵巢肿瘤,异位性ACTH综合症。
降低、:腺垂体功能低下,阿狄森病,肝硬化,肾上腺危象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尿FDP)
3.子宫外孕可呈阳性,但阳性率较低。
4.绒毛膜上皮瘤、葡萄状胎块或睾丸畸胎瘤时亦可呈阳性。
尿本周氏蛋白定性
尿液
阴性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肾淀粉样变、慢性肾孟肾炎及恶性淋巴瘤病人亦可出现阳性。
乳糜尿检查
尿液
阴性
乳糜尿多因丝虫或其它原因阻塞淋巴管使尿路淋巴破裂而形成。
1小时尿沉渣计数
尿液
RBC
2.流产的诊断及治疗:不完全流产,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定性为阳性,完全流产或死胎时HCG可阴性,如HCG在2500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或死胎可能;当降到600U/L,则难免流产,如尿中HCG不断下降,表示保胎无效,反之则提示保胎成功。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尿本-周蛋白(Bence-Jones):取晨尿20ml,30min内送检。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该检验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指标,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指标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中,主要评估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液pH值: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性,可以帮助判断肾脏功能和代谢状况。

2. 尿比重:尿比重可以反映尿液的浓缩程度,是评估肾脏浓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 尿蛋白:尿蛋白的异常增加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指示。

4.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检测尿路感染和炎症等情况。

5.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异常增加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6. 尿糖: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

7.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功能和溶血情况。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意义:1. 评估肾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的pH值和尿比重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酸碱平衡功能,帮助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2. 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异常增加可以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和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3. 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早期诊断糖尿病,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4. 评估肝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的代谢功能和溶血情况,帮助评估肝脏疾病的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快速、简便和非侵入性的检验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检测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管理。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利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尿标本制备prepare of urine specimen: 1.离心centrifugation
离心 10ml 尿(离心管)水平离心机 有效半径为 15cm , 相对离心力为378G 1500转5分钟 弃上清液,取剩余约0.2ml混匀 吸取混匀液0.02ml于载玻片上
盖片(18*18mm或22*22mm),防止产生气泡
2.形态form(质quality)
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肾小球源 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价值。异形 红细胞 >30%肯定诊断为肾小球性; 15%~30%初步诊断; <15%肯定诊断为非肾小球性。
结果判断 -
相当含量 0
±
+ ++
<0.1
0.1~0.5 0.5~2.0
+++
++++
2.0~5.0
>5.0
2.加热醋酸法 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 加酸使尿液pH接近尿蛋白质等电点,在 含有适量无机盐状况下,蛋白质更易于 变性沉淀。
3.试带法 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 蛋白质具有两性离子的电荷性,在溶 液中,能被指示剂相反电荷的静电吸 引,而生成蛋白指示剂复合物,引起 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从而使其所显 示的pH颜色发生转变,这种色泽变化 的差别,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组合型试带
肾病型四联试带:pH、蛋白、带:胆红素、尿胆原
结果分析:
干化学(+) 镜检(-) WBC 细胞破坏 干化学(-) 镜检(+) 以淋巴细胞为主
RBC 为Hb、Mb尿, 大量VitC,试带失效 含热不稳定酶、 菌尿 NIT 标本放置时间 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过久或被污染 无硝酸盐的存在、 尿液标本留取的时间、 药物
肾功能 食物
生理活动
药物 疾病
常见影响尿液pH的因素
影响因素
肾功能
尿液酸性
尿液碱性
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肾小 肾小管保碱能力 管保碱能力丧失 正常 肉类及混合性食 蔬菜、水果 物 剧烈运动、大汗、饭后、消化高潮 应激、饥饿
食物 生理活动
药物
疾病
氯化钙、氯化铵、小苏打、碳酸钾、碳酸镁、 稀盐酸等 枸橼酸钠、酵母制剂等
维生素C
试带法:VitC在酸性条件下使 染料还原,模块颜色发生改变。
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
亚硝酸盐
尿液分析试纸
项目 缩写符号
pH PRO GLU BLD BIL URO KET NIT LEU d(SG) ASG
反应原理
pH指示剂 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偶氮反应法 醛反应法、重氮反应法 硝基铁氰化钠法 亚硝酸盐还原法 酯酶法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还原法

1.冷藏refrigeration 2. 防腐antisepsis
尿液的理学检查
ur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尿量volume 颜色colourh混浊度
turbidity

气味odour
尿量urine volume

多尿polyuria 少尿oliguria 无尿anuria
按测试项目分类
8项尿液分析仪
尿蛋白、尿糖、尿pH、 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潜血和 尿亚硝酸盐
9项尿液分析仪
尿白细胞 尿比重
10项尿液分析仪
11项尿液分析仪
12项尿液分析仪
颜色或维生素C
颜色和浊度
尿液分析仪原理
尿液pH
试带法:酸碱指示剂法,测试模块中含有 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 (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 配合可反映尿pH5.0~9.0的变异范围。
[reference interval] 定性:阴性 定量:<0.1g/L
尿蛋白
血浆蛋白 组织蛋白 泌尿系统、泌 尿外系统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混合性 溢出性 组织性 肾小管间 质病变、 中毒性肾 病
肾病 综合征、 肾病性 蛋白尿 原发、 继发肾 小球疾 病
浆细胞病、 肾脏疾病、 血管内溶 炎症、中 血、肌肉 毒、泌尿 损伤 道结石 泌尿道、 生殖道炎症、 出血、排泌 物污染
低倍镜下:全片观察,计数管型(20个视野) 高倍镜下:细胞计数、复查管型、结晶(10个视野)
2.不离心not centrifugate 3.染色 stain
二.尿细胞成分检查及临床意义
urinary cell element examination and clinic significance
2.试带法: 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 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 呈现紫色。
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 不同病程酮体成分的变化会给检测结
果带来差异。
尿亚硝酸盐
试带法:当尿液中有大肠埃希氏菌增 加时,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其 可将模中的氨基磺胺重氮化而成重氮盐, 后者与1,2,3,4-四氢并喹啉-3偶 联,使模块产生红色,借以诊断患者是 否被肠杆菌科细胞感染。
尿胆红素
试带法 在强酸的介质中直接胆红素与二 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的 复和物。
尿胆原
试带法:
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
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 合物,模块发生从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 化。
在强酸条件下尿胆原和对-甲氧基重氮
四氟化硼发生重氮盐偶联反应,生成胭 脂红色化合物。
尿蛋白定性
1.磺柳酸法:在酸性条件下,磺基水 杨酸的阴离子和蛋白氨基酸阳离子结 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
敏感度 0.05~0.1g/L NCCLS将其定为干化学检查蛋 白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为检查尿蛋 白的确证试验。
加尿液1ml
加磺硫酸2滴
判断结果
实验结果 (g/L) 清晰透明无 改变 黑色背景下, 极轻度混浊 明显白色混浊, 但无颗粒 明显混浊, 出现颗粒 大量絮状沉淀 但无凝块 严重混浊, 有大凝块
(一)红细胞red cell
参考值reference interval:
混匀一滴尿 0~偶见/高倍视野 离心尿 0~3个/高倍视野
1.量quantity

肉眼血尿:如果每100ml尿液中含 有 0.1ml 以上的血液时,肉眼能看 到不同程度的浑浊红色,称为肉眼 血尿。
Visual hematuria: Excretion of urine containing blood, which can be demonstrated by eyes. Usually RBCs are more than 50/HPF by the microscope.
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
体内适量硝酸盐的存在
尿液标本留取的时间 药物的影响
菌尿症常见微生物及致病率
分类
含硝酸盐还原酶
菌名
大肠杆菌属 Klebs氏杆菌属 变形杆菌 葡萄球菌属 假单胞菌属 粪链球菌属
致病率 (%)
72.0 16.0 5.0 5.0 1.0 1.0
不含硝酸盐还原酶
白细胞计数
试带法: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有的 酯酶作用于模块中吲哚酚酯,使其产 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 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细胞的多 少呈比例关系。
摄食性糖尿、神经、 精神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 妊娠期糖尿 葡萄糖尿 病理性糖尿 真性糖尿病 肾性糖尿 胰岛外性糖尿 半乳糖尿 胰岛外性高 血糖性糖尿
糖尿
非葡萄糖尿
果糖尿 戊糖尿 其他糖尿
尿糖定性试验
1.班氏法(Benedict法)含有醛基的葡 萄糖,在高热及碱性溶液中能将蓝色的 硫酸铜还原为黄色的氢氧化亚铜及红色 氧化亚铜,出现黄色至砖红色沉淀物。
试带法影响因素:

尿液pH值 尿液所含蛋白成分 尿液中的干扰物 尿液存放的时间及污染
隐血
试带法: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 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 后者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 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O],[O]能使 无色的邻甲联苯胺变成蓝色。
尿酮体
1.湿化学法:
酸碱度 蛋白质 葡萄糖 隐血 胆红素 尿胆原 酮体 亚硝酸 白细胞 比密 抗坏血酸
中华医学会提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筛检的标准: 当干化学尿液试带质量合格、尿 液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试验结 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 酸盐全部为阴性时,可以免去显微 镜检查。
干化学过筛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2.试带法:
试带模块中主要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 物酶和色源及其他物质。
葡萄糖氧化酶( glucose oxidase ,GOD)作用于尿液中葡萄糖,使 其形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H2O2),后 者在过氧化氢酶(POD)的催化释放出[O], 后者使色源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
蛋白质protein

显微镜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100ml尿液中含有0.1ml以下的血 液,肉眼看不见,只有通过显微镜 才能发现,称显微镜血尿。
Microscopic hematuria: Excretion of urine containing blood, which can be demonstrated only by the microscope and usually equal or more than 3/HPF.




1956年,美国Ames和Lilly两家公司几乎同时 创建了测定尿糖的Clinistix和TesTape试剂带。 1957年,美国Ames推出测定尿液蛋白 Albustix试剂带。 1958年,推出尿糖和尿蛋白的二联Uristix试剂 带,次年有推出尿糖、尿蛋白、和尿pH的三联 Combistix试剂带。Multistix试剂带。 20世纪70年代,半自动尿液分析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