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方剂学第八单元补益剂一、A11、七宝美髯丹中体现“阳中求阴”的是A、赤白何首乌B、赤白茯苓C、牛膝D、补骨脂E、当归2、体现“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方剂是A、归脾汤B、当归补血汤C、炙甘草汤D、八珍汤E、四物散3、能培土生金,补益肺气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B、参苓白术散C、补中益气汤D、生脉散E、玉屏风散4、患者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大便稀薄,宜选用A、补中益气汤B、生脉散C、玉屏风散D、完带汤E、四物汤5、参苓白术散的服用方法是A、枣汤调下B、水煎服C、研末,枣汤送服D、加生姜、大枣,水煎服E、用黑豆汁调服6、以下不是地黄饮子的功用是A、滋肾阴B、补肾阳C、开窍D、化痰E、疏肝7、治疗脾虚湿盛证的最佳选方是A、参苓白术散B、四君子汤C、补中益气汤D、六君子汤E、理中丸8、能体现“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方剂是A、当归补血汤B、归脾汤C、炙甘草汤D、补中益气汤E、生脉散9、六味地黄丸原方中泽泻与熟地的用量比例是A、3:8B、9:5C、8:3D、3:4E、4:310、地黄饮子主治的病证是A、肝肾阴虚证B、阴虚火旺证C、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D、肾阳不足证E、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11、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A、养血和营B、补气行水C、补气活血D、补气消肿E、补气升阳12、以下哪项是生脉散的功用A、益气生津,敛阴止汗B、益气养阴,通阳复脉C、补脾疏肝,化湿止带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二、B1、A.白术、人参B.升麻、柴胡C.黄芪、陈皮D.远志、黄芪E.人参、板蓝根<1> 、补中益气汤与普济消毒饮组成中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 B C D E<2> 、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七宝美髯丹中少佐补骨脂补肾温阳,固精止遗,寓“阳中求阴”之意。

【该题针对“补气、补血及气血双补”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当归四物汤:方中重用黄芪(五倍于当归),一为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血生,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二则固护肌表,摄纳浮阳。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方剂学-补益剂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方剂学-补益剂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方剂学-补益剂[单选题]1.下列关于补益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配伍时应重视阴阳互根的关系B.肺气虚而补脾采用的是“虚则补其母”的方法C.不可滥用D.宜文火久煎(江南博哥),饭后服E.使用时应首先辨别虚证的类型和具体脏腑,还要辨清虚证之真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补益剂药多味厚滋腻,宜文火久煎,空腹服用。

掌握“补气、补血及气血双补”知识点。

[单选题]2.以下哪项是生脉散的功用A.益气生津,养阴敛汗B.益气养阴,通阳复脉C.补脾疏肝,化湿止带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脉散【功用】益气生津,养阴敛汗。

掌握“补气、补血及气血双补”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组方中不含有茯苓的是A.半夏厚朴汤B.杏苏散C.酸枣仁汤D.肾气丸E.炙甘草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半夏厚朴汤的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杏苏散的组成: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陈皮、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

酸枣仁汤的组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肾气丸的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

泽泻、茯苓、牡丹皮。

炙甘草汤的组成: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掌握“补气、补血及气血双补”知识点。

[单选题]5.参苓白术散和归脾汤中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山药、薏苡仁B.砂仁、陈皮C.山药、薏苡仁D.白茯苓、白术E.人参、山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炒)、白术、山药。

归脾汤【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炙)。

掌握“补气、补血及气血双补”知识点。

[单选题]6.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A.养血和营B.补气行水C.补气活血D.补气消肿E.补气升阳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臣以人参、炙草、白术补气健脾,以增黄芪补益中气之功。

中医中药方剂学补益剂试题

中医中药方剂学补益剂试题

第八章补益剂一、选择题A型题1、四君子汤加上何药为异功散A.半夏B.桔梗C.陈皮D.枳壳E.木香2、参苓白术散的组成中有A.人参、麦芽B.茯苓、山药C.白术、神曲D.茯苓、半夏E.人参、黄芪3、生脉散的配伍特点是A.补养、清润、收敛B.补血、清润、收敛C.清热、润燥、收敛D.清热、养血、收敛E.清热、养血、润燥4、四物汤的药物组成中含有A.熟地、当归、白芍、川芎B.生地、当归、白芍、川芎C.熟地、当归、赤芍、川芎D.熟地、川芎、白芍、红花E.熟地、当归、白芍、人参5、归脾汤中的理气药是A.香附B.陈皮C.砂仁D.枳壳E.木香6、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A.人参、白术、茯苓B.人参、干姜、甘草C.人参、干姜、白术D.人参、白术、甘草E.人参、茯苓、甘草7、川楝子在一贯煎中的作用之一是A.驱杀蛔虫B.清泄肝火C.疏肝泄热D.泻火坚阴 D.行气消痞8、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是A.6︰1B.5︰1C.4︰1D.3︰1E.2︰19、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

治宜选用A.六味地黄丸B.一贯煎C.逍遥散D.金铃子散E.四逆散10、生脉散证的病机特点是A.肺肾不足,阴虚火旺B.温热暑邪,气阴耗伤C.肺肾虚衰,气逆不降D.津伤气耗,虚火内盛E.风热犯肺,肺失肃降11、玉屏风散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A.补益正气,托脓外出B.益气固表,行水消肿C.内补脾肺,固表止汗D.大补元气,气旺血行E.补气健脾,化生气血12、六味地黄丸加何药为都气丸A.枸杞子B.五味子C.麦冬D.知母E.黄柏13、阴虚气滞所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是A.百合固金丸B.一贯煎C.补肺阿胶汤D.炙甘草汤E.益胃汤14、主治阴虚火旺证的方剂是A.大补阴丸B.地黄饮子C.加减复脉汤D.右归丸E.龟鹿二仙胶15、四物汤和当归补血汤共有的药物是A.干地黄B.黄芪C.川芎D.芍药E.当归16、疮疡溃后,久不愈合,应当选用的方剂是A.当归补血汤B.四物汤C.八珍汤D.胶艾汤E.归脾汤17、四物汤组成中的“地”是A.鲜地黄B.生地黄C.熟地黄D.地骨皮E.地肤子18、补气生血的代表方是A.当归补血汤B.当归四逆汤C.实脾散D.温脾汤E.健脾丸19、主治脾虚湿盛证的方剂是A.完带汤B.易黄汤C.生脉散D.补中益气汤E.参苓白术散20、一贯煎中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药物是A.柴胡B.香附C.川楝子D.生地黄E.北沙参21、属于补血剂的是A.温脾汤B.归脾汤C.实脾散D.健脾丸E.温胆汤22、四君子汤主治A.湿滞脾胃证B.心经热盛证C.阳虚失血证D.脾胃气虚证E.脾虚湿盛证23、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方剂是A.小建中汤B.炙甘草汤C.大承气汤D.吴茱萸汤E.参苓白术散24、组成中有川楝子的是A.一贯煎B.二陈汤C.三仁汤D.四物汤E.五苓散25、“阴中求阳”的代表方剂是A.理中丸B.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大补阴丸E.银翘散26、生脉散的药物组成为A.人参、白术、甘草B.五味子、麦门冬、甘草C.知母、人参、甘草D.人参、麦门冬、五味子E.人参、天门冬、五味子27、肾气丸中起到温补肾阳作用的药味是A.附子、桂枝B.附子、干姜C.附子、鹿角胶D.鹿角胶、肉桂E.补骨脂、鹿茸28、人参、白术、炙甘草加哪味药组成四君子汤A.茯苓B.陈皮C.半夏D.干姜E.砂仁29、主治营血虚滞证的方剂是A.归脾汤B.当归补血汤C.四物汤D.逍遥散E.补阳还五汤30、玉屏风散的功用是A.温阳利水B.益气固表止汗C.祛风行水D.行气祛湿止痛E.健脾利湿化饮31、参苓白术散属于A.温里剂B.理气剂C.和解剂D.补益剂E.驱虫剂32、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A.解肌退热B.疏肝解郁C.升阳举陷D.和解少阳E.解肌透疹33、一贯煎的功用为A.滋补肝肾B.滋阴降火C.滋阴疏肝D.填阴补精E.疏肝健脾34、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习题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习题

第七章补益剂习题一、选择题1. 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方剂是()A参苓白术散 B 四君子汤 C玉屏风散 D补中益气汤 E 归脾汤2. “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是()A 四君子汤 B参苓白术散 C归脾汤 D补中益气汤 E 生脉散3.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为()A 6:1B 5:2C 7:1D 2:1E 5:14. 炙甘草汤中君药是()A 炙甘草B 麦冬C 生地黄 D炙甘草、生地黄 E 桂枝5. 体现“阳中求阴”之义的方剂是()A大补阴丸 B左归丸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 一贯煎6. 阴虚肝郁而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剂是()A 百合固金汤B 一贯煎C 补肺阿胶汤D 炙甘草汤E 天王补心丹7. 体现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剂是()A龟鹿二仙胶 B左归丸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 一贯煎8. 主治喑痱证的方剂是()A 龟鹿二仙胶B 右归丸C 大补阴丸D 地黄饮子E 右归饮二、多选题1. 下列方剂包含有四君子汤的是( )( )( )( )( )A 补中益气汤B 归脾汤C 八珍汤D 参苓白术散E 泰山磐石散2.补中益气汤的主治病证有( )( )( )( )( )A 心脾气血两虚证B 脾虚挟湿证C 中气不足证D 气虚下陷证E 气虚发热证3.以下药物为玉屏风散与痛泻要方共有的是( )( )( )( )( )A 白芍B 防风C 白术D 黄芪E 陈皮4. 药物组成中包含有四物汤的方剂是( )( )( )( )( )A 一贯煎B 泰山磐石散C 八珍汤D 归脾汤E 当归四逆汤5.肾气丸的主治有( )( )( )( )( )A 肾阳虚B 痰饮C 水肿D 消渴E 转胞三、填空1. 桔梗在参苓白术散中的作用是、、。

2. 补中益气汤中有升阳举陷作用的药物是,。

四、名词解释1.培土生金2.甘温除热3.滋水涵木4.阴中求阳5.阳中求阴五、简答题1.归脾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2.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治自汗,两方有何不同?3.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均能益气补脾,两方如何区别?4.从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用药分析其配伍特点。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补益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补益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补益剂不属于补中益气汤组成药物的是()A.人参黄芪B.白术炙甘草C.茯苓砂仁D.当归橘皮E.升麻柴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不包括茯苓、砂仁。

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A.生脉散B.清暑益气汤C.六一散D.竹叶石膏汤E.白虎汤『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生脉散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治疗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的首选方剂是()A.四物汤B.归脾汤C.黄土汤D.固冲汤E.逍遥散『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

炙甘草汤的组成中含有()A.阿胶、麦冬、麻仁B.桃仁、干姜、当归C.阿胶、麦冬、白芍D.黄芪、天冬、薏苡仁E.熟地、当归、白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属于六味地黄丸中“三补”的药物是()A.熟地、山茱萸、丹皮B.熟地、山药、泽泻C.熟地、山茱萸、山药D.茯苓、泽泻、丹皮E.山药、山茱萸、丹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中“三补”为熟地、山茱萸、山药。

A.阴中求阳B.填精化血C.补气生血D.壮水制火E.滋水涵木1.当归补血汤的方药配伍体现()2.金匮肾气丸的方药配伍体现()『正确答案』C、A『答案解析』当归补血汤的方药配伍体现补气生血。

金匮肾气丸的方药配伍体现阴中求阳。

固涩剂概述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固涩剂主要适用于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

凡是气、血、精、津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表现为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均可使用固涩剂治疗。

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皆因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病情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2)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同脱,而非单纯固涩剂所能治疗。

2021方剂学-补益剂-单元测试(带答案) (17)

2021方剂学-补益剂-单元测试(带答案) (17)

2021方剂学-补益剂-单元测试(带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地黄饮子中薄荷的作用是( )A 清利头目B 清利咽喉C 疏肝解郁D 上行开郁E 疏散风热答案: D2、下列方剂中,柴胡用量宜小的是()A 补中益气汤B 小柴胡汤C 逍遥散D 四逆散E 以上均不是答案: A3、地黄饮子除滋肾阴,补肾阳,还具有的功用是( )A 清热开窍B 活血通络 C清热化痰 D 开窍化痰 E 开窍安神答案: D4、以下为一贯煎的药物组成的有()A 当归身B 玄参C 茵陈D 熟地E 柴胡答案: A5、营血虚滞证者,宜选用()A 桃红四物B 当归补血C 四物汤D 胶艾汤E 归脾汤答案: C6、一贯煎的君药是()A 当归B 麦冬C 生地 D北沙参 E 枸杞子答案: C7、下列除哪项均为是生脉散的主治证()A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B 气阴两虚证C 暑热耗气伤阴证D 温热气阴两伤证E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答案: E8、炙甘草汤中君药是()A 炙甘草B 麦冬C 生地D 麻子仁E 桂枝答案: C (答案分析:炙甘草汤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及虚劳肺痿,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血。

”)9、生脉散的组成药物是()A 人参当归五味子B 人参生地五味子C 人参麦冬五味子D 人参黄芪附子E 人参生地玄参答案: C10、大补阴丸的脉象特点()A 尺脉数而无力B 尺脉数而有力C 尺脉细数D 脉沉细数E 脉虚数答案: B11、当归补血汤的组成()A 当归、黄芪B 当归、川芎C 人参、当归D 当归、熟地E 人参、黄芪答案: A12、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为( )A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B 人参、茯苓、干姜、炙甘草C 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D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E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答案:D13、下列不属于四君子汤组成的是()A 人参 B茯苓 C 附子 D 白术 E 甘草答案:C14、肾气丸中桂枝,附子的配伍意义主要是()A 温肾暖脾,扶助阳气B 温通经脉,以助血行C 助阳散寒,以除痼冷D 温补肾阳,散寒止痛E 温补肾阳,以助气化答案: E15、下列方剂体现了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者兼顾的配伍特点的是()A 左归丸B 黄连解毒汤C 大补阴丸D 炙甘草汤E 六味地黄丸答案: C16、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的作用为()A 辛行温通B 温肾暖脾C 温阳化气D 温阳通脉E 温阳利水答案: D (答案分析:左归丸主治肾阴不足证,方中在补阴药中配伍补阳药,阳中求阴,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补益剂)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补益剂)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补益剂)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中的药物不包含A.陈皮B.半夏C.砂仁D.木香正确答案:D解析: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即四君子汤加香附、砂仁、陈皮、半夏。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寒湿滞于中焦。

知识模块:补益剂2.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在功用方面的共同点是A.益气健脾B.燥湿化痰C.行气化痰D.渗湿止泻正确答案:A解析: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虚的基本方,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参苓白术散的主治:脾虚湿盛证,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知识模块:补益剂3.完带汤的功用是A.益气健脾,渗湿止泻B.补脾疏肝,化湿止带C.益气升阳,清热除湿D.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正确答案:B解析: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升阳益胃汤的功用是益气升阳,清热除湿;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知识模块:补益剂4.生脉散的功用是A.益气健脾,渗湿止泻B.益气生津,敛阴止汗C.益气升阳,清热除湿D.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正确答案:B解析: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升阳益胃汤的功用是益气升阳,清热除湿;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知识模块:补益剂5.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的良方是A.四物汤B.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四君子汤正确答案:B解析: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四物汤是补血的基本方,补中益气汤是气虚发热,甘温除大热的基本方。

知识模块:补益剂6.当归补血汤中的脉象是A.脉洪大B.脉弱无力C.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D.脉沉弱正确答案:C解析:当归补血汤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这个脉象是血虚发热的辩证关键。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方剂学》章节练习:补益剂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方剂学》章节练习:补益剂

2020初级中药师考试《方剂学》章节练习补益剂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比例为A.1:1B.1:2C.1:5D.2:1E.5:1『正确答案』C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A.补气健脾,燥湿化痰B.益气健脾,行气化滞C.益气健脾,固表止汗D.益气健脾,渗湿止泻E.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正确答案』D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的作用是A.升举中气B.疏散风邪C.载药上行D.火郁发之E.解肌退热『正确答案』A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虚发热的临床表现A.身热B.口渴C.喜热饮D.面红E.脉洪大有力『正确答案』C大补阴丸的组成A.熟地、山药、山茱萸、黄柏、知母B.熟地、龟板、黄柏、知母C.熟地、龟角胶、鹿角胶、菟丝子、枸杞子D.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黄柏、知母E.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子『正确答案』B炙甘草汤的功用是A.滋阴养血,生津润燥,息风止痉B.滋阴养血,益气安神C.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D.益气温阳,安神定悸E.益气温阳,养血安神,镇惊止悸『正确答案』C体现了“培土生金”法的方剂是A.参苓白术散B.补中益气汤C.四君子汤D.玉屏风散E.八珍汤『正确答案』A体现了“少火生气”之义的方剂是A.六味地黄丸B.地黄饮子C.大补阴丸D.一贯煎E.肾气丸『正确答案』E地黄饮子中薄荷的作用是A.解郁开窍B.疏散风热C.疏肝解郁D.清利头目E.利咽消肿『正确答案』A治疗肾虚喑痱的主方是A.七宝美髯丹B.地黄饮子C.六味地黄丸D.大补阴丸E.炙甘草汤『正确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补益剂
一、A1
1、归脾汤的功用是
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升阳举陷
B、益气补脾
C、补脾养心
D、益气退热
E、养心安神
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4、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5、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6、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
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
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10、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温肾补阳药
B、滋补肾阴药
C、养阴润肺药
D、化痰开窍药
E、平肝息风药
11、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12、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13、完带汤的臣药为
A、苍术、人参、车前子、白芍
B、白术、人参、车前子、陈皮
C、苍术、白芍、黑荆芥、柴胡
D、白术、白芍、黑荆芥、陈皮
E、苍术、白术、车前子、白芍
14、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宜加
A、干姜、盐茴香
B、干姜、盐丁香
C、炮姜、煅龙骨
D、炮姜、盐茴香
E、干姜、杜仲
二、B
1、A.肾气丸
B.归脾汤
C.炙甘草汤
D.地黄饮子
E.六味地黄丸
<1> 、主治虚劳肺痿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A.白术
B.黄芪
C.当归
D.柴胡
E.茯苓
<1>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B C D E
<2>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B C D E
3、A.丹皮、山药
B.黄芪、人参
C.白术、当归
D.远志、菖蒲
E.人参、麦冬
<1> 、六味地黄丸和肾气丸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B C D E
<2> 、炙甘草汤和生脉散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归脾汤的功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归脾汤擅长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补中益气汤功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归脾汤中用茯苓宁心安神,使血足而神有所舍,血旺而气有所依。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功用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分清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并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

(2)注意虚实真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3)补益剂常易壅中滞气,宜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而使补而不滞。

(4)注意煎服法,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

以空腹或饭前服药为佳,急症则不受此限。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所治病证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

李东垣《脾胃论》提出:“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即因烦劳则虚而生热,采用甘温之品以补元气,而虚热自退,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地黄饮子的组成是熟干地黄、巴戟天、炒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

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金匮肾气丸五次出现于《金匮要略》,其组成是:干地黄8两,山药、山茱萸各4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3两,桂枝、附子(炮)各1两。

主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或小便反多,短气(痰饮所致),消渴,烦热不得卧,脐下急痛(不得溺所致)以及脚气上入,少腹不仁等。

以熟地黄易干地黄,而药物份量仍承宗仲景。

干地黄苦、甘、寒,在方中处君药地位,在决定方剂的寒热属性方面起了主要作用。

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

方中重用熟地,性温味甘,主入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完带汤中以苍术燥湿醒脾,合白术燥湿止带;以人参益气固摄止带;以车前子利湿泄湿止带;以白芍柔肝理脾。

四药共为臣药。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

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地黄饮子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补中益气汤的组成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逍遥散的组成是炙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烧生姜、薄荷。

方歌: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熟地、山萸、干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肾气丸的组成:干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生脉散的组成是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该题针对“补益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