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与联合体习题含答案

结构体与联合体习题含答案
结构体与联合体习题含答案

2013年结构体与联合体习题

选择题

1、若程序中有以下的说明和定义:

struct abc

{ int x;char y; } 花括号后少了分号。

struct abc s1,s2;

则会发生的情况是______。

A) 编译时错B) 程序将顺序编译、连接、执行

C) 能顺序通过编译、连接、但不能执行D) 能顺序通过编译、但连

接出错

2、有以下程序段

struct st

{ int x; int *y;}*pt;

int a[]={1,2};b[]={3,4};

struct st c[2]={10,a,20,b};

pt=c;

以下选项中表达式的值为11的是

A) *pt->y B) pt->x C) ++pt->x D)

(pt++)->x

3、有以下说明和定义语句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char num[8];};

struct student stu[3]={{20,"200401"},{21,"200402"},{19,"200403"}};

struct student *p=stu;

以下选项中引用结构体变量成员的表达式错误的是______。

A) (p++)->num B) p->num C) (*p).num D) stu[3].age

4、设有如下枚举类型定义

enum language {Basic=3,Assembly=6,Ada=100,COBOL,Fortran};

枚举量Fortran的值为______。

A) 4 B) 7 C) 102 D) 103

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可以通过typedef增加新的类型

B)可以用typedef将已存在的类型用一个新的名字来代表

C)用typedef定义新的类型名后,原有类型名仍有效

D)用typedef可以为各种类型起别名,但不能为变量起别名

6、有以下程序段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num; struct NODE *next;

} OLD;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上的说明形式非法B) NODE是一个结构体类型

C) OLD是一个结构体类型D) OLD是一个结构体变量

7、以下选项中不能正确把cl定义成结构体变量的是______。

1.typedef struct

{int red;

int green;

int blue;

} COLOR;

COLOR cl;

2.struct color cl

{ int red;

int green;

int blue;

};

3.struct color

{ int red;

int green;

int blue;

}cl;

4.struct

{int red;

int green;

int blue;

}c1;

A) 1 B) 2C) 3 D) 4

8、设有以下语句

typedef struct S

{ int g; char h;} T;

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可用S定义结构体变量

B)可以用T定义结构体变量

C) S是struct类型的变量

D) T是struct S类型的变量

9、设有如下说明

typedef struct ST

{long a;int b;char c[2];} NEW;

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以上的说明形式非法

B) ST是一个结构体类型

C) NEW是一个结构体类型

D) NEW是一个结构体变量

10、以下对结构体类型变量td的定义中,错误的是______。

A) typedef struct aa B) struct aa { int n; { int n;

float m; float m;

}AA; };

AA td; struct aa td;

C) struct D) struct

{ int n; { int n;

float m; float m;

}aa; }td;

struct aa td;

11、根据下面的定义,能打印出字母M的语句是_____。

struct person { char name[9]; int age;};

struct person class[10]={"John",17, "Paul",19,"Mary",18, "Adam",16};

A) printf("%c\n",class[3].name); B)

printf("%c\n",class[3].name[1]);

C) printf("%c\n",class[2].name[1]); D)

printf("%c\n",class[2].name[0]);

12、设有以下语句:

struct st {int n; struct st *next;};

static struct st a[3]={5,&a[1],7,&a[2],9,'\0'},*p;

p=&a[0];

则表达式的值是6。

A) p++ ->n B) p->n++ C) (*p).n++ D) ++p->n

13、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 *p;

int dt[4]={10,20,30,40};

main()

{ p=aa;

printf("%d\n", ++( *p->y));

}

A) 10 B) 50 C) 51 D) 60

20 60 60 70

20 21 21 31 14、若已建立下面的链表结构,指针p、s分别指向图中所示的结点,则不能将s所指的结点插入到链表末尾的语句组是__________。

A) s->next=NULL; p=p->next; p->next=s;

B) p=p->next; s->next=p->next; p->next=s;

C) p=p->next; s->next=p; p->next=s;

D) p=(*p).next; (*s).next=(*p).next; (*p).next=s;

15、下面程序的输出是

main()

{ enum team {my,your=4,his,her=his+10};

printf("%d %d %d %d\n",my,your,his,her);}

A) 0 1 2 3 B) 0 4 0 10 C) 0 4 5 15 D) 1 4 5 15

16、下面程序的输出是

main()

{ struct cmplx { int x; int y; } cnum[2]={1,3,2,7};

printf("%d\n",cnum[0].y /cnum[0].x * cnum[1].x);}

A) 0 B) 1 C) 3 D) 6

17、设有如下定义:

struct sk

{int a;float b;}data,*p;

若有p=&data;,则对data中的a域的正确引用是__________。

A) (*p).data.a B)(*p).a C) p->data.a D) p.data.a

18、有以下程序: *

#include

union pw

{ int i; char ch[2]; } a;

main()

{ a.ch[0]=13; a.ch[1]=0; printf("%d\n",a.i);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注意: ch[0]在低字节,ch[1]在高字节。)

A) 13 B) 14 C) 208 D) 209

19、已知字符0的ASCII码为十六进制的30,下面程序的输出是___________。main()

{ union { unsigned char c;

unsigned int i[4];

} z;

z.i[0]=0x39;

z.i[1]=0x36;

printf("%c\n",z.c);}

A) 6 B) 9 C) 0 D) 3

20、字符'0'的ASCII码的十进制数为48,且数组的第0个元素在低位,则以下程

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

#include

main( )

{ union { int i[2]; long k; char c[4]; }r,*s=&r;

s->i[0]=0x39;

s->i[1]=0x38;

printf("%c\n",s->c[0]) ; }

A) 39 B) 9 C) 38 D) 8

填空题

1、以下函数creat用来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向链表,新产生的结点总是插在

链表的末尾。单向链表的头指针作为函数值返回.请填空:

#include

struct list { char data; struct list * next; };

struct list * creat()

{ struct list * h,* p,* q;

char ch;

h=(struct list *) malloc(sizeof(struct list));

p=q=h;

ch=getchar();

while(ch!='?')

{ p=(struct list *)malloc(sizeof(struct list));

p->data=ch;

p->next=p;

q=p;

ch=getchar();

}

p->next='\0';

return(h);

}

2、有以下说明定义和语句,可用a.day引用结构体成员day, 请写出引用结构体成员 a.day的其它两种形式(*b).day、b->day 。

struct{int day;char mouth;int year;}a,*b; b=&a;

3、现有如图所示的存储结构,每个结点含两个域,data是指向字符串的指针

hea

域,next是指向结点的指针域。请填空完成此结构的类型定义和说明。

struct link

{ char *data ; struct link *next;} *head;

4、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语句,则变量w在内存中所占的字节数是40。

union aa

{ float x, y;

char c[6];

};

struct st { union aa v; float w[5]; double ave; } w;//32

5、设有以下结构类型说明和变量定义,则变量a在内存所占字节数是32__ 。

Struct stud

{ char num[6];

int s[4];

double ave;

} a,*p;

6、以下程序用来输出结构体变量ex所占存储单元的字节数,请填空。

struct st

{ char name[20]; double score; };

main()

{ struct st ex;

printf(“ex size: %d\n”,sizeof( _ex_____ ));

}

7、以下程序段用于构成一个简单的单向链表,请填空。

struct STRU

{ int x, y ;

float rate;

_struct STRU_* p;

} a, b;

a.x=0; a.y=0; a.rate=0; a.p=&b;

b.x=0; b.y=0; b.rate=0; b.p=NULL;

8、若有如下结构体说明:

struct STRU

{ int a, b ; char c; double d:

struct STRU p1,p2;

};

请填空,以完成对t 数组的定义,t 数组的每个元素为该结构体类型 _ struct STRU _____ t[20];

9、若以下定义和语句,则sizeof(a)的值是 ____12_____ ,而sizeof(b)的值是 __4______

struct { int day; char mouth; int year;} a, *b; b=&a;

10、变量root 有如图所示有存储结构,其中sp 是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域,next 是指向该结构的指针域,data 用以存放整型数. 请填空 , 完成此结构的类型说明和变量root 的定义 struct list

{ char *sp;

_ struct list *next______; _int data______;

}root;

11、设有以下定义

struct ss

{ int info; struct ss *link;}x,y,z;

且已建立如下图所示链表结构:

_____ _____ _____

| | | | | | | | |

| | -|→| | -|→| | |

sp next data ┌─┬─┬─┐ root │ │ │ │

|__|__| |__|__| |__|__|

x y z

请写出删除结点y的赋值语句_ x.link=z;_____。

12、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2002Shangxian

#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tudent{

char name[10];

long sno;

float score;

}STU;

main( )

{ STU

a={“zhangsan”,2001,95},b={“Shangxian”,2002,90},c={“Anhua”,2003 ,95},d,*p=&d;

d=a;

if(strcmp(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878381.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878381.html,)>0) d=b;

if(strcmp(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878381.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878381.html,)>0) d=c;

printf(“%ld%s\n”,d.sno,p->name); }

13、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13431

struct NODE

{ int k;

struct NODE *link;

};

main()

{

struct NODE m[5],*p=m,*q=m+4;

int i=0;

while(p!=q)

{ p->k=++i; p++;

q->k=i++; q--;

}

q->k=i;

for(i=0;i<5;i++)

printf("%d",m[i].k);

printf("\n"); }

人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选修2-2第十一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改编 在高台跳水中,t s 时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单位:m )是105.69.4)(2 ++-=t t t h 则t=2 s 时的速度是_______. 解:5.68.9)(+-='t t h 由导数的概念知:t=2 s 时的速度为 )/(1.135.628.9)2(s m h -=+?-=' 2.原题(选修 2-2 第十九页习题 1.2B 组第一题)改编记 21 sin 23sin ,23cos ,21cos -===c B A ,则A,B,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 B A C >> D. C B A >> 解:时的导数值,,在分别表示,2321sin 23cos 21 cos = x x 记)2 3 sin 23(,21sin 21,),(N M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A 表示sinx 在点M 处的切线的斜率,B 表示sinx 在点N 处的切线的斜率,C 表示直线MN 的斜率, 根据正弦的图像可知A >C >B 故选B 32.5 2 1.5 1 0.5 0.5 1 1.5 2 2.5 3 54321 1 2 3 4 5 f x () = sin x () M N 3.原题(选修2-2第二十九页练习第一题)改编 如图是导函数/ ()y f x =的图象,那么函数 ()y f x =在下面哪个区间是减函数

A. 13(,)x x B. 24(,)x x C.46(,)x x D.56(,)x x 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就是其导函数小于零的区间,故选B 4.原题(选修2-2第三十二页习题 1.3B 组第1题(4))改编 设02 x π << ,记 s i n ln sin ,sin ,x a x b x c e === 试比较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b c a << 解:先证明不等式ln x x x e << x>0 设()ln ,0f x x x x =-> 因为1 ()1,f x x '= -所以,当01x <<时,1()10, f x x '=->()f x 单调递增,()ln (1)10f x x x f =-<=-<;当1x >时1 ()10,f x x '=-<()f x 单调递减, ()l n (1)1f x x x f =-< =-<;当x=1时,显然ln11<,因此ln x x < 设(),0x g x x e x =-> ()1x g x e '=- 当0()0x g x '><时 ()(0,+g x ∴∞在)单调递减 ∴()(0)0g x g <= 即x x e < 综上:有ln x x x e <<,x>0成立 02 x π << ∴0sin 1x << ∴ sin ln sin sin x x x e << 故选A 5.原题(选修2-2第三十七页习题1.4A 组第1题)改编 用长为18 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_________. 解:设长方体的宽为x m ,则长为2x m ,高??? ?? -=-=230(m)35.441218<<x x x h .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2 30)((m 69)35.4(2)(3322<<x x x x x x V -=-= 从而2 ()181818(1).V x x x x x '=-=- 令0(X)V =',解得x =0(舍去)或x =1,因此x =1. 当0<x <1时,(X)V '>0;当1<x < 3 2 时,(X)V '<0, 故在x =1处V (x )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 (x )的最大值. 从而最大体积V =3(m 3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 m ,高为1.5 m. 答:当长方体的长为2 m 时,宽为1 m ,高为1.5 m 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 m 3 . 6.原题(选修2-2第四十五页练习第二题)改编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变速行驶,设

结构体与共用体

试卷编号:825 所属语言:C语言 试卷方案:结构体与共用体 试卷总分:90分 共有题型:5种 ━━━━━━━━━━━━━━ 一、填空共5题(共计10分) ━━━━━━━━━━━━━━ 第1题(2.0分)题号:205 结构体是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集合,作为数据类型, 必须先说明结构体【1】,再说明结构体变量. 答案: =======(答案1)======= 类型 第2题(2.0分)题号:208 将函数funl 的入口地址赋给指针变量p的语句是【1】. 答案: =======(答案1)======= p=funl; 第3题(2.0分)题号:232 设有以下结构类型说明和变量定义,且sizeof(int)=2,则变量a在内存所占字节数是【1】. struct stud { char num[6]; int s[4]; double ave; } a,*p; 答案: =======(答案1)======= 22

第4题(2.0分)题号:345 若在程序中用到"strlen()"函数时,应在程序开头写上包含命令# include "【1】". 答案: =======(答案1)======= string.h 第5题(2.0分)题号:803 预处理命令行都必须以【1】号开始. 答案: =======(答案1)======= # ━━━━━━━━━━━━━━━━━ 二、单项选择共20题(共计40分) ━━━━━━━━━━━━━━━━━ 第1题(2.0分)题号:464 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预处理是指完成宏替换和文件包含中指定的文件的调用 B:预处理指令只能位于C源文件的开始 C:C源程序中凡是行首以#标识的控制行都是预处理指令 D:预处理就是完成C编译程序对C源程序第一遍扫描,为编译词法和语法分析作准备答案:C 第2题(2.0分)题号:472 下列程序运行结果为: #define P 3 #define S(a) P*a*a main() {int ar; ar=S(3+5); printf("\n%d",ar); } A:192 B:29 C:27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 2CO 2(g)+N 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 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 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解析: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 或CO ,C 错误;改变浓度对平衡常数无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 答案:A 2.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 - 3(aq)。测得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A.反应I 2(aq)+I - (aq) I - 3(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 3)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 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解析:A 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错误;B 项,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I -3 )减小,正确;C 项,K =c (I -3) c (I 2)· c (I -) ,错误;D 项,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仍然是689,错误。 答案:B 3.(2019·深圳质检)对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反应特点 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解析

O O O ' O ' 2 2O O 人教A 版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必修2第28页例3)如图,已知几何 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改编 如图,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 (Ⅰ)画出它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1cm ,高为2cm ) ,它的上部 是一个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母线长为2cm ,高为 ). 所以所求表面积2 1212127S ππππ=?+??+? ?=2 (cm ), 所求体积2 2 112123 V πππ=??+??=+ 3(cm ). 2.原题(必修2第30页习题1.3B 组第二题)已知三棱柱ABC- A B C '''的侧面均是矩形,求证:它的任意两个侧面的面积和大于第三个侧面的面积。(提示:依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证) 改编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其三边分为a,b,c,(a>b>c )。分别以三角形的a 边,b 边,c 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S 1,S 2,S 3和V 1,V 2,V 3.则它们的关系为 ( ) A.S 1>S 2>S 3, V 1>V 2>V 3 B.S 1S 2>S 3, V 1=V 2=V 3 D.S 1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1.O 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 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O 3 2 +[O] ΔH >0 平衡常数为K 1; 反应② [O]+O 3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2; 总反应:2O 3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总反应K 减小 B .K =K 1+K 2 C .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 .压强增大,K 2减小 解析:选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 增大,A 项错误;K 1= c 2 c c 3 、 K 2= c 2 2 c c 3 、K =c 3 2c 2 3 =K 1·K 2,B 项错误;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②平衡向左移动,c ([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 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错误。 2.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 2COONH 4 3 (g)+CO 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 数(-lg K )值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 >0 B .NH 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A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 (A)的值为10-2.294 D .30 ℃时,B 点对应状态的v 正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七年级数学上册精选例题变式全解析

讲次01 有理数的分类及数轴 考点一、有理数分类 按照整数和分数的分类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按正数、负数、和零的关系分类 有理数分类注意事项: 1.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不是有理数,比如:圆周率。 2.无限循环的小数是有理数,比如:0.6666666… 3.如200%,6/3能约分成整数的数不能算做分数 考点二、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重点) 画数轴步骤:画直线-取原点-规定正方向-单位长度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 实心点表示包括本数,空心点表示不包括本数。

命题角度一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1.如果向东走2m 记为2m +,则向西走3m 可记为( ) A .3m + B .2m + C .3m - D .2m - 【解析】若向东走2m 记作+2m ,则向西走3m 记作-3m ,选C . 变式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 .增加14% B .增加6% C .减少6% D .减少26% 【解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所以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减少6%.选C . 变式2.四个足球与足球规定质量偏差如下:﹣3,+5,+10,﹣20(超过为正,不足为负).质量相对最合规定的是( ) A .+10 B .﹣20 C .﹣3 D .+5 【分析】质量偏差越少越好,最符合规定的是﹣3. 【解析】最符合规定的是﹣3,选C .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负数的意义. 变式3.花店、书店、学校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花店位于书店西边100米处,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2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3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 ) A .在书店 B .在花店 C .在学校 D .不在上述地方 【分析】由题意知,可看作书店为原点,花店位于书店西边100米处,即-100米,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即+50米,解答出即可. 【解析】根据题意: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2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30米,即向东走了50米,而学校位于书店东边50米处,故此时小明的位置在学校.选C . 【小结】本题考查类比点的坐标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正负坐标的理解.

结构体与共用体

第十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一、选择题 1.在说明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存储空间是。(0级) A)该结构体中第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B)该结构体中最后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C)该结构体中占用最大存储空间的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D)该结构体中所有成员所需存储空间的总和 2.若有以下说明和语句: struct worker { int no; char ﹡name; }work, ﹡p=&work; 则以下引用方式不正确的是。(1级) A) work.no B) (﹡p).no C) p->no D)work->no 3.有如下定义: struct date { int year, month, day; }; struct worklist { char name[20]; char sex; struct date birthday; }person; 对结构体变量person的出生年份进行赋值时,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1级) A) year=1958 B) birthday.year=1958 C) person.birthday.year=1958 D) person.year=1958 4.以下对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中不正确的是。(1级) A)#define STUDENT struct student B) struct student STUDENT { int num; { int num; float age; float age; }std1; }std1; C) struct D) struct { int num; { int num; float age; float age; } student; }std1; struct student std1; 5.设有以下说明语句 struct stu { int a; float b; }stutype; 则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级) A)struct是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 B)struct stu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 C)stutype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 D)a和b都是结构体成员名 6.C语言结构体类型变量在程序执行期间。(0级) A)所有成员一直驻留在内存中 B)只有一个成员主留在内存中 C)部分成员驻留在内存中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也叫)。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化率; 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化率。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C p(C)·C q(D)/C m(A)·C 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K ,反应向进行 Q c=K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Q c>K ,反应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CO(g)+H2(g),K= _________________ Fe(s)+CO(g)Fe(s)+CO2(g),K=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 写出K1和K2的关系式:。 写出K2和K3的关系式:。 写出K1和K3的关系式:。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 【课堂练习】: 1、设在某温度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把氮气和氢气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生成氨气。实验测得,

题(小学生数学报改编题目)

策略问题(小学生数学报改编题目) (仅供内部参考) 1、下面九个格子里放了八枚棋子(如图),现要求把四枚黑棋子 移到最左边四格,把四枚白棋子移到最右边,中间一格为空格。 移动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棋 子只能放到空格里,移动的棋子最多只能跳过三个棋子。问:至少需几步呢?(答案:13步)(本题根据《小学生数学报》第598期A3版“移棋子”改编。) 2、商场的货柜上有两种铅笔:“米奇”牌铅笔6支一袋,每袋5.4 元,:“中华”牌铅笔4支一袋,每袋2.8元。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每买两袋可便宜1元。王强买18支铅笔,至少需多少钱?(答案: 11.80元)(本题根据《小学生数学报》第600期A4版“设计购买 方案”改编。) 3、甲公司:开始年薪8000元,以后每年增薪1000元;乙公司; 开始半年4000元,以后每半年增薪400元。甲公司哪一年的年薪与乙公司的哪一年的年薪第二次相同?(答案:甲第十一年与乙公司第七年。)(本题根据《小学生数学报》第603期A1版“张师傅应聘”改编。) 4、任意箱零件,有一箱因材料问题,每个零件比原来的重量轻 100克,成了次品,按规定不能出厂。但管理员粗心,标错了箱号,一时难以分辨,由于用户急等待装货,因此需要马上找出这箱次品。现在只有一把秤,你能帮助管理员用这把秤,秤一次,便把

那箱次品零件找出来吗?(答案:能。把各箱依次编上连续的自 然数号,再依次从各连续自然数号的箱中取出相对应的零件个数, 放在一起秤即可。)(本题根据《小学生数学报》第603期A3版“粗 心的管理员”和第612期A2版“巧称苹果还可更巧”改编。) 5、某合唱团晚上经过一座桥去演出,他们只有一只手电筒。一次 同时最多可以有两人一起过桥,而过桥的时候必须有手电筒,所 以就得有人把手电筒带来带去,两人同行时以较慢者的速度为准。 四人过桥的时间分别是1分、2分、5分、10分,他们最少需多少 分?有几种不同的走法?(答案:17分,走法略)(本题根据《小 学生数学报》第604期A1版“微软招聘题”改编。) 6、某车间有30名工人,计划要加工A、B两种零件。这些工人 甲、乙、丙三类 人员,其中甲类 人员有6人,乙 类有16人,丙类有8人。各类人员每人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如表 所示。如果要求加工A、B两种零件各3000个,那么最少要用几 天?(本题是《小学生数学报》第606期A3版“三人合作”。) 7、有一辆三轮车,前轮和后轮都是新的,并且可以互换。轮胎在 前轮位置可以行驶5000千米,在后轮位置可以行驶3000千米。 那么,使用这些轮胎,这辆三轮车最多可以行驶多远?(参考答 案:3461.8461┄千米)(本题根据《小学生数学报》第607期A1

数列求和方法大全例题变式解析答案——强烈推荐

1.7 数列前n 项和求法 知识点一 倒序相加法 特征描述:此种方法主要针对类似等差数列中 112n n a a a a -+=+= ,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列. 思考: 你能区分这类特征吗? 知识点二 错位相减法 特征描述: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数列}{n n b a 的求和,其中}{n a 为等差数列,}{n b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只需用n n S qS -便可转化为等比数列的求和,但要注意讨论q=1和q ≠1两种情况. 思考:错位时是怎样的对应关系? 知识点三 分组划归法 特征描述:此方法主要用于无法整体求和的数列,例如1,112+ ,11 124 ++,……, 11124+ ++……+11 2 n -,可将其通项写成等比、等差等我们熟悉的数列分别进行求和,再综合求出所有项的和. 思考:求出通项公式后如何分组? 知识点四 奇偶求合法 特征描述:此种方法是针对于奇、偶数项,要讨论的数列 例如1 1357(1)(21)n n S n -=-++++-- , 要求S n ,就必须分奇偶来讨论,最后进行综合. 思考:如何讨论?

知识点五 裂项相消法 特征描述:此方法主要针对 12231111 n n a a a a a a -+++ 这样的求和,其中{a n }是等差数列. 思考:裂项公式你知道几个? 知识点六 分类讨论法 特征描述:此方法是针对数列{n a }的其中几项符号与另外的项不同,而求各项绝对值的和的问题,主要是要分段求. 思考:如何表示分段求和? 考点一 倒序相加法 例题1:等差数列求和12n n S a a a =+++ 变式1:求证:n n n n n n n C n C C C 2)1()12(53210+=+++++ 变式2:数列求和2222sin 1sin 2sin 3sin 89++++ 考点二 错位相减法 例题2:试化简下列和式: 2 1 123(0)n n S x x nx x -=++++≠ 变式1:已知数列)0()12(,,5,3,11 2 ≠--a a n a a n ,求前n 项和。

练习题-第十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有答案)

一、填空题 1.若有如下结构体定义: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float age; char sex; }stud; 则stud所占的内存空间是9 字节。 2.已有定义和语句: union data { int i; char c; float f; }a,*p; p=a; 则对a中成员c的正确访问形式可以是 a.c 或: p->c或:(*p).c。(只需 写出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 1.若有下列定义: struct b { float a[5]; double c; int d;}x; 则变量x在内存中所占的字节为下列哪一个:( C ) A.6 B. 10 C. 30 D. 14 2.设有以下说明语句,则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struct stu { int a; float b; } stutype; A. struct 是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 B. struct stu 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 C. stutype是用户定义的结构体类型名。 D. a和b都是结构体成员名。 3.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include main( ) { struct date { int year, month, day;

}today; printf(“%d\n”,sizeof(struct date)); } A. 6 B. 8 C. 10 D. 12 4.设有以下说明语句,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typedef struct { int a; float b; } stutype; A. stutype是结构体变量名。 B. stutype 是结构体类型名。 C. struct是结构体类型名。 D. typedef struct是结构体类型名。 三、填程序 1.结构数组中存有三人的姓名和年龄,以下程序输出三人中最年长者的姓名和年龄。请填 空。 static struct man { char name[20]; int age; }person[ ]={{“LiMing”,18},{“WangHua”,19},{“ZhangPing”,20}}; main( ) { struct man *p,*q; int old=0; p=person; for(; p age){ q=p; old=p->age ;} printf(“%s %d”, q->name,q->age ); }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作者: ————————————————————————————————日期:

化学平衡常数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 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 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 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 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 qD(g)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 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1-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 人教A 版选修1-1,1-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 原题(选修1-1第三十五页例3)改编 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0,-1),B (0,1),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t ,t ∈(0,1].求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的类型. 解:设M (x ,y ),则10BM y k x -= - (x ≠0),(1)0AM y k x --=-(x ≠0),BM AM k k =-t ,10y x -- ?(1) y x ---=-t(x ≠0),整理得2 2 1x y t +=1(x ≠0)(1)当t ∈(0,1)时,M 的轨迹为椭圆(除去A 和B 两点);(2)当t=1时,M 的轨迹为圆(除去A 和B 两点). 2.原题(选修1-1第五十四页习题2.2A 组第一题)改编 1F 、2F 是双曲线 22 11620 x y -=的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若点P 到焦点1F 的距离等于9,则点P 到焦点2F 的距离等于 解:∵双曲线 22 11620 x y -=得:a=4,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 1F |-|P 2F ||=2a=8,|P 1F |=9, ∴|P 2F |=1<(不合,舍去)或|P 2F |=17,故|P 2F |=17. 3. 原题(选修1-1第六十八页复习参考题B 组第一题)改编 已知F 1、F 2分别为椭圆 19 162 2=+y x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求21F PF ?的面积. 解:依题意,可知当以F 1或F 2为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点P 的坐标为97,4? ? ±± ??? ,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49,此时2 1F PF ?的面积为479;当以点P 为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点P 的坐标为37 7 9>,舍去。故21F PF ?的面积为 4 7 9. 4. 原题(选修1-2第五十五页习题3.1B 组第二题)改编 设,C z ∈满足条件.12 141log 2 1 ->--+-z z 的复数 z 所对应的点z 的集合表示什么图形?

结构体和共用体习题

习题六 1. 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入括号中。 (1)在说明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存储空间是(D)。 A该结构体中第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B该结构体中最后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C该结构体中占用最大存储空间的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D该结构体中所有成员所需存储空间的总和 (2)在说明一个共用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存储空间是(D )。 A该共用体中第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B该共用体中最后一个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C该共用体中占用最大存储空间的成员所需存储空间 D该共用体中所有成员所需存储空间的总和 (3)共用体类型在任何给定时刻, (B)。 A所有成员一直驻留在内存中 B只有一个成员驻留在内存中 C部分成员驻留在内存中 D没有成员驻留在内存中 (4)以下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st1,其中不正确的是(A ) A typedef stuct student { int num; int age; }STD; STD st1; B struct student { int num,age; }st1; C struct { int num; float age; }st1; D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int age; }; struct student st1; (5)已知职工记录描述为: struct workers {

int no; char name[20]; char sex; struct { int day; int month; int year; }birth; }; struct workers w; 设变量w中的”生日”应是”1993年10月25日”,下列对”生日”的正确赋值方式是(C)。 A day=25; month=10; year=1993; B w.day=25w.month=10; w.year=1993; C w.birth.day=25; w.birth.month=10; w.birth.year=1993; D birth.day=25; birth.month=10; birth.year=1993; (6)设有如下定义: struct sk { int a; float b; }data,*p; 若有p=&data;则对data中的a成员的正确引用是(B)。 A (*p).data.a B (*p).a C p->data.a D p.data.a 2.填空 (1)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且数组w和变量k已正确赋值,则对w数组中第k个元素中各成员的正确引用形式是w[k-1].b、w[k-1].c 、w[k-1].d 。 struct aa { int b; char c; double d; }; struct aa w[10]; int k=3; (2)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则对x.b成员的另外两种引用形式是x->b-> 和p.b. 。 struct st { int a; struct st *b; }*p, x;

2019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人教版) 人教A 版必修1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必修1第七页练习第三题(3))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A={} {}|410|20,x x x N B x x m m N ++∈==∈是与的公倍数,, 改编 已知集合4x x M x N N **??=∈∈????且10,集合40x N x Z ?? =∈???? ,则( ) A .M N = B .N M ? C .20x M N x Z ?? =∈???? D .40x M N x N *?? =∈???? 解:{}20,M x x k k N * ==∈, {} 40,N x x k k Z ==∈,故选D . 2.原题(必修1第十二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已知集合A={1,2},集合B 满足A ∪B={1,2},则这样的集合B 有 个. 改编1 已知集合A 、B 满足A ∪B={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多少对?请一一写出来. 解:∵A ∪B={1,2},∴集合A ,B 可以是:?,{1,2};{1},{1,2};{1},{2};{2},{1,2};{2},{1};{1,2},{1,2};{1,2},{1};{1,2},{2};{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9对. 改编2 已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个 解:子集个数有2n 个,真子集个数有21n -个 改编3 满足条件 {}{} 1,21,2,3A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个 解:3必须在集合A 里面,A 的个数相当于2元素集合的子集个数,所以有4个. 3.原题(必修1第十三页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改编 用C(A)表示非空集合A 中的元素个 数,定义?? ?<-≥-=*C(B) C(A)当C(A),C(B)C(B) C(A)当C(B),C(A)B A ,若{ }{} 02)ax ax)(x (x x B ,1,2A 22=+++==,且1B A =*,则由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S = . 解:由{ }2C(A)1,2A ==得,而1B A =*,故3C(B)1C(B)==或.由02)ax ax)(x (x 2 2 =+++得02)ax (x 0ax)(x 2 2=++=+或. 当1C(B)=时,方程02)ax ax)(x (x 2 2=+++只有实根0x =,这时0a =. 当3C(B)=时,必有0a ≠,这时0a x )(x 2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a x 0,x 21-==,方程 02)ax (x 2=++必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异于a x 0,x 21-==,有0,8a Δ2=-=∴22a ±=,

初中数学例题变式教学的探究

初中数学例题变式教学的探究 初中数学例题变式教学的探究,学法指导, 许立均约3191字 例题、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例题、习题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紧,教学内容多,教师往往把例题草率处理,这样做使得学生偏重记忆一些方法和发展一些具体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数学思考。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例题、习题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掘例、习题的潜在因素,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探求题目的结论、改变情境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1. 精选范例 范例的来源可以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也可以是其它的题目。选取的范例应具有“四性”:针对性、基础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在精选范例的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题目,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探索氛围。学生的活动表现在:自主审题为实施解法变式、题目变式和主动探索、尝试发现作好感情准备。 2. 解法变式 通过对范例实施解法变式,追求一题多解,解法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在解法变式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引导点拨。?评价鼓励。学生的活动表现在:?自主探索解法,求得问题解决。?求新求异,多角度思考问题。?相互交

流,相互启发,扩大探索成果。?自主总结各种解法的规律与技巧,形成解题技能。 3. 方法应用 总结范例的解题规律、方法,并能把它运用到其它题目的解决过程,使解题方法得到迁移,形成技能技巧。 在方法应用的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设计方法训练变式题组或引导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变式而得到方法训练题组。?引导学生运用解决范例的方法解答变式训练题组,并对学生给予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活动表现在:自主解答变式训练题目,使方法得以迁移,形成技能技巧。 4. 题目变式 通过师生对范例的共同探索(包括条件变化、结论变化、等价变化、逆向探索、图形变化、推广拓广等),获得题目的一类或几类变式,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在探索变式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诱导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欲望。?适时引导、点拨,指引学生的探索方向。?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继续探索的勇气。学生的活动表现在:?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探索,挖掘题目变式。?小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人人参与,自由发言。 5( 问题解决 对范例变式得到的数学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法。 在问题解决的环节中,教师的活动表现在:?对变式题的分类处理。?引导点拨,适时启发。?适时作鼓励性评价。学生的活动体现在:?自主探索,按教师要求,探求题目的求解策略与方法。?相互探讨,对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探讨。?注意解题规律、方法的积累与总结。 6( 总结反思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3.某温度下H2(g)+I2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 C.0.54mol·L-1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 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 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3(g)+HI(g), 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 NH3的浓度为( ) A.3.5mol·L-1 B.4mol·L-1 C.4.5mol·L-1D.5mol·L-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 D.50% 12.已知CO(g)+H22(g)+H2(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50℃时K=1。 (1)若温度升高到900°C,达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1,c(H2O)=0.03mol·L-1,c(CO2)=0.01mol·L-1,c(H2)=0.05mol·L-1。则反应开始时,H2O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