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村庄》教案

合集下载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

第三单元美丽的村庄第1课时一、教学时间:第六周二、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德涅泊尔》2.通过教唱、听赏等方法,让学生学唱会歌曲。

3.能参照本课的音乐知识说出音阶、大调式和小调式基本概念,能排列出歌曲《德涅泊尔》的调式音阶。

在曲调听辨活动中能分辨大小调式的音乐。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2.教学难点:用声音表现《阳春三月》的场景。

四、学法指导:教唱、听赏、讲解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二)导入新课:今天的课前热身我们要从一首儿歌开始——《两只老虎》面孔一:1.分组练习2.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

3.根据演唱的感受辨析。

4.音乐知识:音阶、调式。

(三)歌曲《德涅泊尔》1、聆听范唱(1)听音乐,用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随音乐挥拍,并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2)、歌曲介绍:歌曲旋律深沉、宽广,深刻的体现了乌克兰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来越传越广,许多影片和大型音乐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为乌克兰的象征。

(3)、复听歌曲,手传丝巾,要求从乐句的开始挥动丝巾,乐句结束的时候传到下一位同学的手中。

2、歌曲学唱:(1)分乐句轮流演唱,老师唱一、三乐句,学生唱二、四乐句。

(2)、重点难点句辅以柯尔文手势教唱。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一个乐句,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唱。

(注意气息、感情、音量以及整齐度)(4)全体学生齐唱歌曲。

(四)音阶与调式:1.要求学生吧歌曲中所用到的音符按从高到底的顺序排列起来。

2.唱大小调式音阶,对比感受。

板书第2课时一、教学时间:第七周二、教学目标:1.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了解重唱、轮唱、领唱合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2.通过听唱法、手势辅助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合唱作品,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美丽的村庄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的村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村庄教案1《美丽的村庄》意大利民歌,歌曲采用D大调,2/4拍子,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

歌曲的节奏轻快、活泼,旋律流畅、优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村庄的美好画卷,表现了人民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无比热爱的快乐心情。

因此,表现歌曲的情感、美感是这节课的核心。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欧洲部分国家的音乐已有初步了解,基本学会了《美丽的村庄》第一声部的歌谱,并对具有浓郁民族民间特色和异国风情的音乐产生了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性学习、歌唱等活动,体验欧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培养对欧洲音乐的兴趣。

2、经历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尝试歌曲处理,培养收集、整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作、表演能力。

3、学习和掌握用跳音、连音的方法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提高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欧洲音乐的风格特征,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

2.用调音和连音的方法演唱歌曲。

3.具有和声效果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正确坐姿。

二、常规音高训练三、教学导入1、展示与评议2、活动与实践3、表演与创作四、教学小结美丽的村庄教案2教学目的: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2、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

(从环境方面写歌词)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编创歌词教学用具:钢琴、投影机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美丽风景图片。

2、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村庄的自然风光:山、水、树木、花草等。

2. 村庄的人文景观:房屋、桥梁、古迹、民俗等。

3. 保护环境: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化村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村庄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村庄风光和人文景观运用到绘画和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绘画和写作的工具材料。

3. 准备相关环保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村庄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新课内容:介绍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村庄的特色和魅力。

3. 实践活动:a. 观察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用画笔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b. write a paragraph describing the beauty of the village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4. 小组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写作作品,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5. 环保教育:介绍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化村庄等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村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认知和描述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村庄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

3.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村庄风光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下家乡的美丽。

2.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

3. 组织学生开展村庄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村庄环境保护工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唱歌 《美丽的村庄》-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美丽的村庄》-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美丽的村庄》-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丽的村庄》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通过唱歌练习音准和节奏感
3.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的赞颂
二、教学内容
1.《美丽的村庄》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异地学生唱纯音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欣赏原版歌曲
1.在电子设备中播放《美丽的村庄》的原版歌曲,让学生听一遍。

(时间:3
分钟)
第二步:分配纯音唱唱
1.教师不放原版歌曲,以单节为最小单位,把歌词念一遍,以“1 2 3 4”的方式
提示学生唱纯音。

(时间:2分钟)
第三步:跟着原版歌曲唱
1.教师放原版歌曲,所有学生跟着唱三遍,关注音准和节奏感。

(时间:10
分钟)
第四步:分小组唱
1.将学生分成小组,声部多则分成更多小组,声部少则分成更少小组。

(时间:3分钟)
第五步:现场表演
1.小组一同唱出曲调和旋律,教师可用拍子、节奏、音色等多角度评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
《美丽的村庄》这首歌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对于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的赞颂。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步骤来帮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和曲调,并通过唱歌来提高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感的认识。

唱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踊跃,整个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教案美丽的村庄

美术教学教案美丽的村庄

美术教学教案美丽的村庄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美丽的村庄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展示一些美丽的村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村庄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村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观察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描述村庄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美丽的村庄图片。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步骤:1. 展示村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村庄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4.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后续的创作做好准备。

第二章:村庄的轮廓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村庄的轮廓特点。

2. 学习如何描绘村庄的轮廓。

3. 创作自己的村庄轮廓作品。

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村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村庄轮廓的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描绘村庄轮廓,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 创作法:学生根据观察和学习的轮廓特点,创作自己的村庄轮廓作品。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美丽的村庄轮廓图片。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3. 准备画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1. 展示村庄轮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引导学生发现村庄轮廓的特点。

3. 教师示范如何描绘村庄轮廓,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4. 学生根据观察和学习的轮廓特点,创作自己的村庄轮廓作品。

5.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章:村庄的色彩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村庄的色彩特点。

2. 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村庄。

3. 创作自己的村庄色彩作品。

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村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村庄色彩的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村庄,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美术教案-美丽的村庄

美术教案-美丽的村庄

美术教案-美丽的村庄【教学目标】1. 了解村庄的特点和美丽村庄的标准;2. 观察和感受村庄的美丽之处;3. 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和表达能力;4. 通过绘画表达对美丽村庄的感受。

【教学重点】1. 观察、感受村庄的美丽之处;2. 运用艺术语言表达对美丽村庄的感受。

【教学准备】1. 展示材料:美丽村庄的图片、绘画作品等;2. 色彩画笔、彩纸、水彩、画布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美丽村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对美丽村庄的认识和感受。

2.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一幅美丽村庄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绘画作品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并带领学生讨论“美丽村庄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标准?”。

3. 观察村庄(15分钟)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村庄或城市郊区观察村庄,让学生仔细观察村庄的建筑、环境和人文特色等,注意观察美丽之处。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观察到的村庄美丽之处,并列出他们认为的美丽村庄的标准。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 绘画创作(30分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和材料表达对美丽村庄的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6. 展示作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论。

【教学拓展】1. 可以邀请一些懂美术的专业人士或当地美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指导学生绘画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和认识。

2. 组织学生到当地美丽村庄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美丽村庄的特点和标准。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村庄和讨论时的表现;2. 学生的绘画作品能否准确表达对美丽村庄的感受和理解。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美丽村庄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图片,展示一个美丽的村庄。

2. 引导学生描述村庄的景色和氛围。

3. 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想象,让学生对美丽村庄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活动:1. 展示村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激发学生对美丽村庄的兴趣。

3.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村庄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村庄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村庄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村庄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村庄的自然环境,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村庄的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探讨自然环境对村庄的重要性。

第三章:村庄的文化特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村庄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村庄的文化特色,包括建筑风格、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特色对村庄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村庄的文化特色,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村庄的文化特色。

3. 小组讨论,探讨文化特色对村庄的重要性。

4. 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或民俗活动,体验村庄的文化魅力。

第四章:村庄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村庄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村庄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动物、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村庄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村庄的生态环境,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村庄的生态环境。

3. 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环境对村庄的重要性。

4. 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

美丽的村庄教案教案:美丽的村庄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美丽的村庄;2.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培养对美丽村庄的认知和表达能力;3.学生能够通过参观实地村庄,增加对美丽村庄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美丽的村庄;2.培养学生对美丽村庄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村庄;2.美丽村庄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村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Step 2: 导入新词汇(10分钟)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新词汇,如使用图片或单词卡片,让学生说出对应词汇的中文意思。

然后教师板书相关词汇并帮助学生进行发音和记忆。

Step 3: 听说读写(20分钟)教师提供一篇关于美丽的村庄的短文或对话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教师可以逐句教学,教给学生相关的句型和表达,并帮助学生正确运用。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村庄进行描述和讨论。

学生可以利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

Step 5: 实地参观(30分钟)安排学生到附近的美丽村庄进行实地参观。

学生可以观察、感受、拍照,并记录下自己在村庄中观察到的美丽之处。

Step 6: 分享与展示(15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后,各小组进行分享与展示。

学生可以用图片、口头描述或写作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村庄中所观察到的美丽之处,并向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展示。

Step 7: 小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在实地参观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美丽之处是学习描述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延伸学习的任务,如写一篇关于美丽村庄的文章或制作一个关于美丽村庄的展板等。

Step 8: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针对美丽村庄的相关话题,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个PPT展示,分享自己对美丽村庄的理解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村庄》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学会简单的分析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二拍子指挥动作。

教学重点:
歌曲《美丽的村庄》的学唱,用欢快、活泼、热情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有弹性的演唱歌曲。

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法,比较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同学们的心中一个美丽的村庄是什么样的?
小桥,溪水,绿树,鲜花遍地。

这里有一副学生的绘画作品,描绘的他心目中美丽的村庄,如果我请同学们用音乐来表现这个美丽的村庄,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呢?
(提示:节奏—轻快的,旋律紧凑的。


如果让你们来演唱这样的歌曲,会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的音乐呢?
(欢快、活泼、热情、有活力的。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意大利的民歌,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么样来歌唱自己美丽的村庄的?(播放歌曲)
二、歌曲学唱。

.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童声合唱。

. 找出一句最能体现歌曲轻快,活泼风格的句子。

“啦啦啦……”
.曲谱分析视唱: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这个乐句以弱起开始,速度较快,强弱为中强。

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平均,第一个音是重音,有弹性的演唱,热情的欢快的情绪。

. 找一找,歌曲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弱起和附点节奏。

(引出第一段。


. 歌曲第一句学唱。

弱起小节;—的跳进—有一个推动的作用;高音“”的演唱—轻快的点一下;
附点节奏的分析比较增强了歌曲的律动性,轻快,活泼;切分音的分析;
第二小句与第一小句的比较,表现出赞美的感情。

(可以通过指挥动作示范。


. 后两句与前面的基本一致,整段一起唱一唱,注意从声音中表现欢快,活泼,有弹性的演唱。

.刚才老师通过两种指挥动作来表现音乐,一种是动感的,一种是抒情的,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的后面部分,试着思考一下哪些地方适合表现动感,哪些地方适合表现抒情。

前半部分是抒情的,后半部分是动感的。

重复的三个小节,强调;附点节奏把一二两段连接起来,首尾呼应;强音记号唱出动感,激昂的情绪。

高音“”,长切分,与第一段的切分对比。

能不能不要那么长?不能,表现情绪更加激昂,振奋,感情更加激动,由衷的表达出对家乡的赞美。

. 再次聆听音乐,对进行歌曲的分析,想一想这些情绪是如何通过歌声来表达的。

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歌曲的第一乐段:由弱拍起始,节奏比较密集。

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在向大家描述美丽的村庄。

歌曲的第二乐段:开始部分节奏疏密相间,其中切分节奏加长。

旋律线主要呈上扬的趋势,使人情绪激昂、振奋,感情更加激动,由衷地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简单介绍意大利民歌的知识。

【意大利民歌】
意大利人的性格热情豪放,喜欢歌唱,意大利的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美声唱法的
发源地。

意大利民歌美丽动人,丰富多彩,意大利民歌的种类有:船歌、恋歌、牧歌、
叙事歌、情歌、小夜曲、饮酒歌等,意大利民歌流利生动,极富歌唱性和浪漫色彩。

【代表作品】
、《桑塔•露琪亚》、《重归苏莲托》、《我的太阳》、《啊!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