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耳与听觉 学案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人体的感觉2耳与听觉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一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人体的感觉2耳与听觉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外耳道【答案】:A【解析】:【分忻】(1)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夕卜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解答】A、鼓膜能够将声波的刺激转化为振动,A正确;B、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B错误;C、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D、外耳道能够将声波传到鼓膜,D错误.故答案为:A>第2题【单选题】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与性激素有关B、鼓膜传递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答案】:A【解析】:【解答】:A,在性激森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A1E确;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不能产生神经冲动.B错误;C、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D错误.8^:A[分析】(1)青春期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人体性器官开始发育.辜丸和卵巢开始逐步发育.(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夕卜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4)泌廉统师胃脏、输尿管、膀第3题【单选题】听觉的形成部位是()A、鼓膜B、大脑的特定区域C、半规管D、听觉神经【答案】:B【解析】:【解答】A、鼓膜的作用是把声波振动转为机礁动,A错误;B、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正确;C、半规管内有感受头动的疝(平衡觉)感受器.C能;D、听神经r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错误.蜒:B【分析】(1)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蜒,把声嘛动转为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第4题【单选题】引起不能治愈的失聪的可能原因有()A、外耳道阻塞B、鼓膜、咽鼓管受到损伤C、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D、耳蜗、听神经受到损伤【答案】:D【解析】:【分析】此昧一道基础知理,具体可结合听觉形成的曝来新。
2016春八年级科学下册 3.2《耳与听觉》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3.2耳与听觉一、要点梳理一) 耳的构造和功能1、耳总体可分为:————耳、——————耳和————耳三部分;2、耳的结构中有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是,将耳与咽部相通的结构是3、鼓膜位于————耳中;它上面有丰富的——————细胞;这是声音的————器;4、耳廓和外耳道的是主要作用是——————;中耳的作用主要是————;内耳的作用是————;二)听觉的形成1、任何物体的——————都能使空气产生————。
耳廓收集到的声波,经——————传入,冲击——————;产生的振动波沿着——————通过鼓室传导进入————,刺激耳蜗中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送到——————的-————————,形成听觉。
2、声波进入耳中的途径有——————传导和————————传导两种,正常听力的人平时一般都是依靠——————传导。
3、最舒服的听觉频率一般为————————;三)听力障碍1、听力障碍主要是——————;一般表现为——————或————————;2、耳聋主要有——————耳聋和——————耳聋;3、老年性耳聋属于——————性耳聋;二、温馨提示1、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而不是耳蜗中;视觉和听觉都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2、耳结构功能正常,不一定会听得到声音;3、咽炎可能引发中耳炎。
4、平时不要用尖锐的物体去挖耳,这样容易损伤耳膜;5、经常性戴耳机听音乐等容易损伤听力。
三、解题指导[例题1] 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C.听觉中枢 D.鼓膜[解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遗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应产生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答案]C[例题2] 下面关于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C.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鼻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解析] A、视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因此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此项说法正确.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此项说法错误.C、内耳内的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此项说法错误.D、如图耳的结构模式图.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咽炎有炎症时,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而不是鼻部有炎症,此项说法错误.可见选项A正确.[答案] A四、同步训练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耳的下列结构中没有随声波振动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内的液体 D.听神经2.人的听觉形成于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3.(2011兰州)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4.构成内耳的结构是 ( )A.半规管听小骨耳蜗B.鼓膜前庭耳蜗C.半规管前庭耳蜗D.鼓膜前庭耳蜗5.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A.鼓膜 B.听觉中枢 C.耳廓 D.听神经6.某人失聪后(丧失听觉能力),经检查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中耳 B.听神经和听觉中枢C.鼓膜 D.内耳7.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8.放爆竹和礼花时,你若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第三章 2 耳与听觉》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下

《耳与听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耳与听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耳部器官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对耳朵保健和保护听力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耳与听觉》课程内容,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收集有关耳朵保健和听力保护的相关知识。
2.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在课后整理课堂笔记,包括耳朵的解剖结构、听觉的生理过程以及听力保护的重要性等。
3. 实践活动:学生需进行一次实践活动,如制作耳朵模型或进行听力测试,以加深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耳朵的奥秘”的作业报告,内容包括耳朵的结构、功能以及听力保护的方法等。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准备好相关材料以备课堂讨论。
2. 课堂笔记整理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详细记录,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3. 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确保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在理解耳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资料,撰写一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报告。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资料收集的丰富程度。
2. 课堂笔记的整理情况和理解深度。
3. 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完成质量。
4. 作业报告的内容丰富程度、条理清晰度和语言表达。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于优秀作业和进步明显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
3.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作业,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更加努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方面的作业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培养保护听力的意识。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人体的感觉2 耳与听觉巩固辅导二十二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人体的感觉2 耳与听觉巩固辅导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鼓膜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将震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得了咽喉炎常会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 )A、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B、<label>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label>C、<label>外耳道与咽鼓管相通</label>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红在观看烟花晚会现场时,其妈妈让她不断地吃零食,其主要目的是( )。
A、享受休闲的特殊待遇B、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D、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这些信息再由某结构传递到( )形成听觉.A、前庭B、半规管C、听觉中枢D、听神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听到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失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他感知声音的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人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的C、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听小骨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鼓膜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使人感知声音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的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B、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C、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病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导致中耳炎【解析】:第7题【单选题】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A、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B、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耳和听觉》教案B

《耳与听觉》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使同学对耳朵有种深入的认识。
2、通过列举身边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的学习激发对讨论的热情。
2、认识耳朵的重要性,能够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耳朵与听力。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听力存在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1、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两耳的功能。
2、明白听觉形成的过程。
3、了解什么是听力障碍,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三、教学难点1、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2、听力障碍形成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言:在学校或商场,你会听到别人谈话的声音,在音乐会上,你会听到悦耳的音乐;当你经过建筑工地时,常会听到震耳欲聋的打桩声。
那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在第一节中,我们知道听觉的形成与耳有关。
那么耳的结构如何呢?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新课讲解:一、耳的构造和功能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和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传入声波。
鼓膜可以受到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在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相互连结。
其中的第一块听小骨前端与鼓膜接触,第三块听小骨的后端与内耳接触,(振动并放大声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使估摸能正常振动。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提问:了解了耳的结构,我们来看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二、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2耳与听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 内耳:听觉感受器的所在
- 耳膜:声波与中耳之间的屏障
- 听觉神经:传递声音信号到大脑
3. 重点句:
- 耳与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了解其工作原理对我们保护和改善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耳与听觉的相关知识,学生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耳朵的构造和功能,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听觉的因素。同时,学生将能够运用生命观念分析人体生理机制,提升科学素养。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耳与听觉”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耳与听觉”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 核心素养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步骤,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学生还将能够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对耳与听觉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对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耳与听觉 课件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朗读 “我看得见孩子灿烂的笑容,却听不见他天真无邪的笑声。我看 得见歌手拨动了琴弦,却听不见那悠扬的琴声……”
耳和听觉
新知讲解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外耳 耳 中耳
内耳
新知讲解
耳的构造
听觉神经
耳蜗
内耳 前庭 半规管
耳咽管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中耳
耳廓 外耳道
外耳
新知讲解
(2)结论
声波可以通过空气 传导,也可以通过 头部的骨骼传导
新知讲解
中耳增压效应 教材46页
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依次连接 成听骨链
三块听小骨形成一个两臂之间呈固定角度 的杠杆
支点刚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因而在 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振动经中耳传递时产生了增压效应,补偿 了由声阻抗不同造成的能量损耗 整个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约为22倍
新知讲解
听觉保护 1. 要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2.不要用硬物挖耳朵 3.异物进入耳道时应尽快求医 4.避免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5.在噪音环境中,戴上护耳用具 6.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
3月3日是什么节日?
课堂练习
1.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
是“打哈欠”影响了( C )
新知讲解
4.声波的传导
(1)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内耳耳蜗的途径
(2)骨传导 声波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
正常途径,其传音效率最高
并不能有效地通过颅骨传导 对正常听觉并无实际意义
合作探究
思考:你、你爸爸、你爷爷三者相比较,你们的听觉功能有差异吗?
听觉的特点 听觉褪化——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听觉会变得不灵敏。
_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 耳与听觉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 耳与听觉一、夯实基础1.人耳能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A. 鼓膜B. 听小骨C. 耳蜗D. 外耳道2.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A. 鼓膜B. 听觉中枢C. 半规管D. 听觉神经3.中耳包括( )A. 鼓室、听小骨、耳蜗等B. 耳蜗、前庭、半规管等C.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D. 鼓膜、鼓室、听小骨等4.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A. 耳廓B. 耳咽管C. 听小骨D. 耳蜗5.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
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A. 听神经B. 中耳C. 鼓膜D. 耳蜗6.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鼓膜能将振动转换为声波B. G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形成听觉C. F听神经,与咽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 听觉形成顺序为C→D→A→G→F→大脑的听觉中枢7.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 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 在声波正常传导中作用很小D. 耳蜗病变时通常不受损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的是( )A. 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B. 用微型耳机听大声的音乐C.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D. 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二、能力提升9.乘坐飞机的乘客在飞机起降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和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 防止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受损C. 保持半规管的平衡D. 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10.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11.小明做了下面的探究实验:第一次他把铅笔放在离嘴不远处,敲击铅笔,耳朵听到了声音;第二次他用牙齿把铅笔咬住,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击铅笔,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案】
1.耳的结构
外耳:_____(收集声波),______(将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中耳:______(将声波转化为振动),______(将振动放大,并传到内耳)。
内耳:______(头部旋转变速感受器),_____(头部位置、直线运动感受器),_____(有听觉细胞,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并传给听神经)。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______→______(产生振动)→_____(感受声音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3.为保护好耳和听觉,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______;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______张开,或______,以保持______;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______;不让脏水进入______,避免感染。
4.声波传播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
5.耳聋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___。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1.识记耳的结构
2.外耳包括哪俩部分?分别有什么功能?
3.中耳包含哪些结构?分别有什么功能?
4.内耳包含哪些结构?分别有什么功能?
探究点二:听觉的形成
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2.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什么?
3.活动:声音的传导途径。
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4.声波的两种什么方式是什么?是如何传导的?
探究点三:听力障碍
1.听力障碍的表现如何?
2.耳聋的类型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训练案】
1.在耳的结构中,听小骨传导的是( )
A.神经冲动
B.兴奋
C.振动
D.电流
2.耳内能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3.中耳炎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A.听觉器官损伤
B.鼓膜、听小骨损伤
C.听觉神经损伤
D.大脑听觉中枢损伤
4.奥运开幕式上二千零八人击缶而歌共颂论语千古名句.那么观众能将外界的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部位在( )
A.听小骨
B.鼓膜
C.耳蜗内
D.前庭
5.下列关于耳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耳道收集声波
B.鼓膜把声波转变成振动
C.耳蜗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D.咽鼓管连通中耳和口腔
6.下列关于耳的结构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