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鸳鸯蝴蝶派与张恨水的_金粉世家_
热闹中的孤寂——解读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人物悲剧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热闹中的孤寂——解读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人物悲剧孙小敏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摘 要:本文对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的人物悲剧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如王国维所说:“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愧色也”。
它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誊,是与它的艺术舵力和美学价值分不开的。
本文从两个角度探讨张恨水《金粉世家》作品中悲剧意识,并以此为研究依据,可以充分展现当时中国社会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封建时代,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到在热闹时代背景中爱情的孤寂。
关键词:张恨水;金粉世家;人物悲剧作者简介:孙小敏(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36-02一、作者及作品简介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 ,是我国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慨时代的变迁,岁月流逝,人生冷暖。
在“冷暖人间”中可以体会他内心的冲动、热忱,使人感同身受。
在文革后张恨水的作品虽少了些青春灵动、朝气蓬勃但更多的是沉静忧思,这也是张恨水留给时代的遗产。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达,也是内容的载体,张恨水作品内容的批判性体现在他文章的叙事风格、文章结构和语言的特点上,这些共同构成了张恨水的艺术风格。
本文所探讨的《金粉世家》是他最喜欢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当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了造就这部作品的关键因素,也承载着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张恨水就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表达作品的艺术追求,展现作品的时代风貌。
在张恨水的笔下《金粉世家》描写最多的是金家的风光与落败,公子哥金燕西与寒门小姐冷清秋的爱恨情仇。
这两条矛盾主线完美叙述这这场时代背景。
二、《金粉世家》人物悲剧结局(一)风光的金氏家族落败《金粉世界》中的金家是当时的权贵代表,那个时代的豪门,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生活奢靡西式,家中的主人、少爷小姐姐夫等基本上都有留过洋,虽有着传统的官僚主义但却也凸显出了其先进性。
张恨水的低姿态创作——以《金粉世家》为例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张恨水的低姿态创作——以《金粉世家》为例刘雨洁 河南大学文学院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
他的作品大多是社会言情小说,以低姿态的创作方式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本文主要以其代表作《金粉世家》为例,从语言的平民化、对“才子佳人”模式的沿用与创新及其作品对广大市民意识形态的引领三个层面探讨张恨水的创作姿态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张恨水;《金粉世家》;平民化;才子佳人;意识形态作者简介:刘雨洁(1997.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8-02一、平民化的书写张恨水的作品始终站在小市民阶层的立场上,将社会言情小说的选材尺度基本都定为广大市民乐于接受的题材,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描写世俗生活,并代表他们发声,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
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的小说还很难脱掉消闲的作用,除了极少数的作家一篇之出,自有他的用意,此外大多数的人,都是打肿了脸装胖子”。
这种认识和创作定位,决定了张恨水对创作题材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也要求他抛弃精英写作,用低姿态的写作方式接近读者,靠拢市民阶层的文化选择,满足其文化需求。
以他较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言情小说《金粉世家》为例,在多情才子金燕西攻势强大的物质刺激下,加上内心隐秘的虚荣心作祟,冷清秋不顾“齐大非偶”的家庭差距,与燕西在荷尔蒙冲动下结合,最终以婚姻的悲剧和家族的落败为收场。
尽管作者在言情的帷幕下也对大官僚家庭奢华糜烂的生活进行了揭露和贬斥,但是他并没有像当时的新文学作家们那样对丑恶的势力进行无情的鞭笞和疾呼,在满足了读者的政治阅读需要的同时,顺应其心理要求和道德逻辑,让小说中的人物在因果报应中寻求到心理平衡,这样对人物命运的安排既符合情节,又符合大众预期,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安排能在相对温和的书写中对民众起到启示作用。
张恨水。《金粉世家》

成书过程
• <<金粉世家>>共八十万字,是一部长途跋涉的连 载作品,从1927年2月14日开始在北京 《世界日报》副刊《明珠》连载,直到1932 年5月22日结束,历时五年多,号称当时中国 最长的连载。整个作品写完后,由上海世界书局 出版精装2函12册,并在上海“申”、“新”两 报上,将全书回目大字刊登,作为广告。不过在 单行本中,张恨水把原来连载正文前的上场白去 掉,代之以序。 •
成书过程
• 张恨水于1952年大病初愈,曾填了几阕有 关此书的词: • 温《金粉世家》尾声有感(七日夜) • 临江仙(三阕选一) • 抱病三秋成隔世,芸篇金粉重温。一 回细检一销魂,老少新亭泪,衣服旧烧痕。 记得当时刚布局,青年强索天孙。于今故 事向谁论?云开意似笑,月破不能奔。
• • • • • • • • • • 王 金 民 玉 充 道 国 芬 满 之 侠 时 义 期 心 的 肠 王 的 熙 新 凤 女 性 __ 白 冷 金 脾 秀 不 燕 外 清 气 珠 知 西 柔 秋 足 内 十 的 刚 足 公 的 的 子 新 大 哥 女 家 儿 性 闺 秀 __ __
评价及成就
•
•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 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 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 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 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 《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 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 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 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九· 一八” 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 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 序》)。中篇小说 《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 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 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 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 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 《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 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 响的作品。还著有古典文学论集《水浒人物论赞》、散文集《山窗 小品》,以及大量杂文和诗词等。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通俗小说(一))【圣才出品】

第4章通俗小说(一)一、填空题1.《玉梨魂》是________派的代表作品。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鸳鸯蝴蝶【解析】《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祖师”徐枕亚的代表作品。
小说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
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
2.周作人称____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徐枕亚;《金粉世家》【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
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骈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3.________的言情小说________引发了民初文坛的言情小说热,周作人称这部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祖师”。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徐枕亚;《玉梨魂》【解析】徐枕亚的《玉梨魂》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
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
周作人评价《玉梨魂》“近时流行的《玉梨魂》虽文章很是肉麻,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祖师,所记的事,却可算是一个问题”。
二、名词解释1.鸳鸯蝴蝶派答: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关于《金粉世家》小说的观后感800字

关于《金粉世家》小说的观后感800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金粉世家》小说的观后感800字《金粉世家》是现代小说家张恨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没落腐朽的生活,为豪门贵族描写了一部活生生的兴衰史。
《金粉世家》怀旧风又来

《金粉世家》怀旧风又来23年前,香港无线电视台将这部“鸳鸯蝴蝶派”大师张恨水的经典之作《金粉世家》易名为《京华春梦》搬上屏幕,曾风靡一时。
而今,内地又将其再度重拍。
相信喜欢怀旧的人都不会错过这样一部精致的连续剧,其中动人而伤感的爱情。
华丽而精致的服装、如梦如幻的场景都仿佛带我们回到那个充斥着浪漫唯美的氛围、理想主义的激情却又在风雨之中飘摇的年代。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切都在崩析与重建的边缘摇摆。
他,北洋军阀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她,清贫女子冷清秋,爱情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滋生发芽,爱情的力量能否跨越世俗的偏见?爱情与反叛的精神把他们连在一起,他们相爱结合,可是残酷的封建意识将他们的爱情摧毁,他们背弃分离……董洁――冷清秋从外形、神态和气质上来说,董洁饰演冷清秋都有极大的先天优势,然而有阿姐汪明荃的珠玉在前,董洁要想成功演绎好冷清秋这样一个有着“黛玉的才情、娜拉的勇气、翠翠的倔强”的奇女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外形相似的董洁并没有靠本色来塑造冷清秋。
拍摄间隙,她不是看剧本,就是锻炼。
除了勤奋,董洁还颇多悟性。
一场没有流泪的戏,表现出董洁良好的控制激情的能力,也让剧组上下大哭一顿。
那是金燕西夫妇摊牌的戏。
当时,冷清秋已经得知燕西要与秀珠远去德国留学了,就向丈夫求证,清秋以她一贯波澜不惊的语气问燕西:“你是不是要走了?”得到确切的答复后,泪水旋即弥漫了董洁的双眼,她强忍着悲痛,硬是露出微笑……这一场控制激情的戏,虽然没有一滴眼泪,却有着一股虽含蓄但强大的悲情力量,结果,戏一OK,导演和主演都无法控制内心的痛楚与悲伤而放声大哭……说到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董洁的回答多了几分底气:“原著中的冷清秋压抑、沉闷,好像不堪爱情的重负,剧本中我很高兴看到她有了争取思想解放的勇气,多了一些自立、自强的精神,这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
”陈坤――金燕西与董洁外表神似角色不同,陈坤的外形与气质都与金燕西相差甚远。
金燕西来自旧中国顶级贵族家庭,又是这个家庭中最得宠的小公子,他风流倜傥,是一个丰采俊俏人物;但陈坤像无数人一样出生于最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当然谈不上贵族气,而且陈坤本人略黑,线条也粗一些。
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爱情悲剧

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爱情悲剧发布时间:2021-10-21T08:35:49.80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6期作者:刘影[导读] 《金粉世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它从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婚姻破灭引出了金家的衰落过程,这两个不同社会背景刘影河南省沈丘县教师进修学校 466300摘要:《金粉世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它从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婚姻破灭引出了金家的衰落过程,这两个不同社会背景、阶级层次的人,性格、家庭和观念相差甚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通过他们的婚姻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下人们命运宿命感和悲壮感,即使是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也会因为世事的无常而分开。
本文揭示了二人爱情的悲剧,同时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
关键字:金粉世家爱情悲剧张恨水一、张恨水及其作品《金粉世家》(一)张恨水张恨水,是有名的通俗文学大师,特别是在我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俗的地位。
所谓通俗文学,就是指上至大儒,下至白丁,人人都可以看,都能从当中得到自己的理解。
在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涌出了很多文学大家。
这些新式文学的代表人物收到新潮思想的影响,分为很多个流派,有的属于激进派,比如鲁迅,主张反对旧文化,批判腐朽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对人民人性的扭曲,批判性、启蒙性更强。
也有的文字中充满了古典气息,他们也会在文章中反映出当下的社会问题,不过带有着文人的距离,政治性不强,文字优美典雅,带有着中国古典的文人气质。
张恨水年少时就热爱古典文学,并且刻苦学习,他的笔名“恨水”也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煜的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颇具古典意味,他是著名的“新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文章平疏直畅,语言易懂,情节百转千回,生动有趣而又不晦涩难懂,所以才上至鸿儒,下至白丁,人人都能读,在当时,也算是一代畅销大家。
所谓的“鸳鸯蝴蝶派”,指的是在清代的一部分小说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多是描写的才子佳人之间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多为痴爱男女,曲折动听。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标题】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展辉【关键词】《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女性形象反抗力传统现代【指导老师】袁联波【专业】中文【正文】张恨水的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风行一时,并引起了文学界的激烈论争。
论争的焦点大致包括:张恨水小说的雅俗定位问题;如何看待他的保守思想和章回体小说题材;张恨水是否属于鸳鸯蝴蝶派等问题。
这些论争不仅仅涉及小说本身的问题,而且触及到文学制度、文学类型、作家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问题。
从这些论争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文学作品也承载了各种权力的斗争。
文学作品不是一个封闭的的系统,它的意义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创新。
除了以上论争焦点,张恨水小说还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那就是他对传统和现代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女性人物的矛盾态度。
而这两个矛盾又是相互交织地呈现在小说中的。
张恨水在“迷恋骸骨”和“追随时代”二者之间孤芳自赏地徘徊着,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世界。
本文以其代表作品《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主要女性形象,从而了解张恨水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态度。
《金粉世家》1927年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前有“楔子”后有尾声,中间120回,深得当时读者,尤其是感情细腻的女性读者喜爱。
《啼笑因缘》1930年起在《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连载,极大地促进了报纸的销售。
小说连载后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回应,而文学界对两部小说则是褒贬不一。
对于《金粉世家》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其只是仿作,只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
而《啼笑因缘》则更引起了论争。
夏征农在1935年著文分析了《啼笑因缘》风行一时的原因,认为小说不过迎合了有产小市民阶层的趣味,就社会意义和艺术来说,均是失败的。
○1而严独鹤和张有鸾等则非常赞赏小说的艺术技巧。
1980,范伯群从思想内容和协作技巧等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价值。
范伯群的研究,对重新评价张恨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了一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论鸳鸯蝴蝶派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余雪莲(湖北教育学院公共课部,武汉 430205)摘要:“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作为上海这个自开埠以来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迅猛,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最为明显的大都市的社会生活,既为这派文学准备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也为它的发展和繁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关键词:新论鸳鸯蝴蝶派;张恨水;《金粉世家》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4)03-0015-03作者简介:余雪莲(1974-),女,湖北随洲人,湖北教育学院公共课部,讲师,文艺学硕士。
一①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各式各样的消闲文学。
为此,提出文学主张亮出公开而完备的旗号,以主张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帜,集合起一批作家,写出大量作品形成庞大的流派,在旧中国文坛上发生过较大影响的,却是这个名声不佳的“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并非一个有组织的文学派别,最初因一些写言情小说的作家常写“才子”与“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莺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亦即其笔下常写的爱情故事离不开“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范围,故而由读者与评论界公认其名。
从文学继承关系看,“鸳鸯蝴蝶派”孕育并脱胎于晚清文学,与晚清小说有着不可分解的血缘关系。
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分析清代小说四派(拟古、讽刺、人情、侠义)及其未流时,即将“鸳鸯蝴蝶派”发时期清末文坛上的小说,概括为这四派的末流,其中便包含了这派早期的作品。
在主要表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反映旧民主主义要求的晚清进步文学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之间,“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作为上海这个自开埠以来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迅猛,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最鲜明的大都市的社会生活,既为这派文学的准备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也为它的发展和繁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也是过渡时代不同文化在冲突与交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文学选择。
时代对文学的选择有多种方式,但在通常情况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部的总体的干预,这种干预决定文学发展的方向;一种是内部的决定文学构建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形态的自我变异。
到“五四”前夜,“鸳鸯蝴蝶派”便由发展而日渐繁荣。
由于这派文学承袭着我国传统小说中志怪、传奇、讲史、神魔、人情、狎邪、讽刺、谴责、侠义和公案小说的遗风流绪,一些作品继续采取文言及白话章回体形式写作,其中有的作品,曾肆意宣扬封建节烈观、道德观,有一些狎邪和黑幕小说,成了展览恶德秽行、攻讦阴私之作,因而在“五四”之后,受到新文学阵营猛烈的批评。
而这一流派最有名的作者当数杰出的“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笑天、周瘦鹃、张恨水。
其作品中最有名的是所谓“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抗日战争前,“鸳鸯蝴蝶派”的繁盛,不只证明了通俗文学的内在价值不容轻视,更主要的是它的流行趋势,总是提醒文学批评家绝不可忽视文学作品与读者、与文化消费市场、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
“鸳鸯蝴蝶派”之所以走向繁盛,正是由于这派作者懂得,为文化商品市场,即为都市市民读者的欣赏兴趣写作。
所以,他们的小说取材十分广泛,尤其注重题材的传奇性、秘闻性。
在故事情节架构与审美信息传导上,这派作者大多采取读者的传统形式,偏重于用强化故事悬念的办法,来拓展读者的审美期待心理,并且注重在轻松、热闹、伤感的场面与氛围中,表达读者所关切、所能接受的、不离不违世俗人情与人伦常态的思想感情。
这部分通俗小说的共同特点是:在继承鸳鸯蝴蝶风格“重趣味”、“重娱乐”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某些技巧,多以现代都市市民阶层纷繁多姿的婚恋故事为创作的题材,在哀情、艳情、苦情、悲情或婚姻家庭的情爱故事里,驰才情,弄文彩为生。
同时,这类小说中有的也增加了哲理的渗透和人性的解剖、文化的反思的因素,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往往打破了单纯注重情节编造为基础的传统构思,刻意讲究小说技法。
因而这一时期不少言情小说,其美感已不①收稿日期:2004-02-102004年5月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May.2004第21卷第3期 Training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1 No.3再完全由故事情节来激发,而侧重由充溢着生活实感的叙述本身来引导。
张恨水曾说:“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非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的变通民众所能接受”。
“鸳鸯蝴蝶派”的主要特征:其一,这派作者的取材大多偏重于都市社会中的某些病态的现象。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在报上连载时,受到读者狂热的原因之一,照作者自己的说法,便与取材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人都很想知道大官僚的私生活,和一些宦海秘闻”,“尤其是女眷们,最爱看这类小说”。
其二,这派长篇小说大多采用章回体的结构方式,按照人物出场先后和事件发展的时空顺序来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不同题材的作品,又都分别按照不同类型的特定模式,来编织情节、设置人物。
一句话,模式化是这派小说常见的形式特征。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的“楔子”中,一开头就用第一人称叙述他在偶然机遇中如何被售卖字画的女主人公清奇别致的书法诗稿所吸引,又如何从残留的诗画中揣测出她的身世大有隐情,然后再度寻访探究,很快就引起读者对女主人公冷清秋命运的关切,之后再展开全书主要线索,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小说的叙述者进入冷家所在的落花胡同和总理金铨的阀阅府中。
其三,在人物形象尤其是次要人物的刻画上,不少作者因受模式化的制约,而使书中人物过多地趋向类型化。
从美学意义上讲,脸谱化也是一种线条和色彩运动,“而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一种形式”。
从这个角度看,这类通俗小说的形式美感特征,正是沟通读者审美意识活动的一条重要渠道。
其四,思想主题的浅显明了,其所包含的一定程度的民主意识,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赞美的同情弱小、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急公好义、成人之美、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哲保身、清白做人、孝亲友悌、尊老爱幼等等传统观念,使得这些作品所表达的人生价值与道德信念在审美感知的广阔领域内,能获得深受本土文化影响并以这种文化价值为道德准则的市民读者的普遍认同。
其五,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也是这派作品拥有广大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张恨水、刘若云、向恺然、白羽、王度庐都是人物个性化的能手,也都显示了过人的才华。
二《金粉世家》这篇小说借“六朝金粉”的典故,以豪门公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主线,深刻地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贵族之家的盛衰,多方面地透示出社会上层显宦之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生活与思想面貌,在爱情悲剧构造与思想主题表达上,相当鲜明地提出了不同门第的人物对立的婚姻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能否调和的问题。
作者通过女主角之口作出的回答,与艺术形象的悲剧价值效应有同有异,并不完全一致,因而给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考。
书中男主角金燕西是总理金铨府中的七少爷。
他看上聪慧秀丽的平民姑娘冷清秋,便用种种欺骗的手腕赢得冷家母女的欢心,引诱清秋未婚先孕,随后仓促结婚。
婚后不久,燕西旧性不改,常到外面拈花惹草,使清秋受尽感情折磨。
金铨暴死后,金家子弟无人约束,更加花天酒地,浪荡无形。
在金氏家族的大厦行将倾塌之前,为了寻找攀附之路,金燕西与新军阀的妹妹白秀珠更加打得火热,造成夫妻感情完全破裂。
最后在一场大火中,冷清秋携子逃离金家,过着自食其力、淡泊自甘的生活。
围绕冷清秋、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以金铨为中心的这个显贵之家,在温情脉脉的面纱后面,是无尽无休的勾心斗角。
《金粉世家》同时也写出了金家两代人之间,在伦理道德畸变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在情感变异中出现的人性的扭曲,而这一切又都指向豪门的崩溃。
在艺术形象构造上,剥削阶级的寄生性与腐朽性,作为金家崩溃的深潜根源,随着人物关系的展开,也随之而得到比较充分的提示。
作为张恨水在确定此书构思的重点,应“放在‘家’上”,面对众多登场人物,完全忽略了时代潮流对必然没落的显贵之家的冲击,展现了爱情悲剧的诠释,反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出发,折射出反封建意识。
从冷清秋惨痛的婚姻悲剧和爱情忏悔中,闪现出来的为了维护自身人格独立和尊严,而不舍信念、不接受施舍的思想光彩,也常常被作者蒙上旧礼教旧道德的尘埃。
作者在塑造女主人公冷清秋这个人物形象时,就用了现实的手法勾勒她聪慧善良、恪守礼仪的淑女本性,又写出她清高自负、知书达理的女才子气质。
她在金家恭顺忍让,事事委曲求全,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但又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高蹈俗绝不自毁操守品质。
在幻想破灭后,她为自己“受着物质与虚荣的引诱,就把持不定地嫁了燕西”而感到无比悔恨,她甚至痛责:“女子们总要屈服在金钱势力之下,实在是可耻”,“一个女子作了纨绔子弟的妻妾,便是人格丧尽”(第90回《露影太荒唐封金预告 怀诗忍解脱对月长嗟》)。
在审美价值效应上,透过历史的折光显然具有向封建压迫抗议的控诉力量。
我们不应因控诉的声音微弱,抗议的行为不那么果决,而漠视其从自身的矛盾中挣扎出来的美学意义。
这一艺术形象的出现,也应是20年代文学画廊中重要的收获之一。
这里有必要强调,文学上的反封建无论在思想或艺术的深度上,都该有不同的层次。
审美价值效应所遵循的,是艺术整体性的原则。
叙事文学的感染力,归根结底来自艺术生命的活力、艺术形象的丰满和完整、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不在于它是否首先是先进的思想载体。
不能要求现代文学作品中,凡欲冲破封建婚姻牢笼,保持人格尊严与自由的人,从认识到行动都应是彻底反叛旧制度与旧礼教的勇士。
这样的要求,是违反历史与文学实际的。
在张恨水的《金粉世家》里,故事的中心内容,仍然是爱情悲剧,通过冷清秋爱情悲剧的社会本质,以及人物自身气质操守与周围人物的对比和冲突,间接体现出来的社会黑暗的压迫、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又常隐匿在情节负面的二度空间之中。
三从文学形态的角度看,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因素,即这两类小说结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涵盖其它小说。
以社61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会小说这个大类来说,所有的社会小说,凡是有意无意以人物身世际遇为中心,能摆脱一般的社会暴露与谴责小说的套路,在更多方面具备欣赏价值的,几乎都离不开言情描写;而所有的言情小说,无论其摄取与表现生活的方位与角度如何,又无不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所以言情小说与社会小说的合流,成了势所必至的事,完全符合通俗文学发展的规律。
文学的存在方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存在方式。
任何对文学艺术领域带根本性问题的趋向,都依赖于对人的存在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