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电荷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是一门关于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和运动的科学。
在中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较为系统的物理知识,这也是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进行备考、巩固知识有所帮助。
一、运动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在参照物的基础下,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而静止则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
2.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位移的距离,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相同;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与方向无关。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可以是加速或减速。
4. 动量:动量是指物体运动时的惯性量,它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
二、力学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它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牛顿第三定律是指力的作用总会有一个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质量和重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是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
重量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属性,是与所处环境(例如地球、月球等)有关的。
3. 弹性力和摩擦力:弹性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所表现出来的反向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4.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是指物体在摆动或位置等因素影响下,具有的潜在能量。
三、光学1.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通过真空、空气、透明介质等透明的物质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反射发生在光线与介质垂直相交,折射发生在光线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发生。
3. 棱镜和分光:棱镜是一种把白光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的器具,分光是指将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彩或者其他不同波长的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电荷》

8
想一想:这个氧原子
对外显带电性质吗?
想一想:这个生了移动。
五、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1、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橡胶、玻璃、塑料、陶瓷、干木、油)
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讨论一下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 图,已知丙球带正电,试分析甲乙的带电情况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 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阅读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
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 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 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 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 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
•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正橡电荷;(玻丝正)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一.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用验电器来检验
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 样规定的理由是C ( )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荷》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荷》公开课教学设计《电荷》的教学设计xxxx禅城区xx中学xx一、教材分析《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认识电第一节电的基本概念1. 电: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2.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移动的现象。
3. 电荷:负电荷和正电荷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基本电荷。
4. 电压: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的势力差。
5. 电阻: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力量。
6. 电线:将电流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的电力设备。
7. 静电: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的现象。
8.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9. 电路:导体形成的接通电流的路径。
10. 安全电线颜色:零线为蓝色,火线为棕色,保护线为黄绿色。
第二节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1. 电阻的大小:电导率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2. 电阻率:单位长度、截面积内导体电阻的大小。
3. 欧姆定律:电阻为定值,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第三节静电场1. 静电场:电荷会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场,受力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2. 万有静电力:相同电荷之间作用力为斥力,不同电荷之间作用力为吸引力。
第四节电能和电功率1. 电能: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的过程中,随着电势差的降低而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第五节制作电池1. 电化浸渍法制作锰碱性电池。
2. 制作银离子电池。
3. 实验室制作干电池。
第二章感受电第一节用电器的基本性质1. 用电器的功率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2. 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与工作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3. 用电器的损坏与过流、过压等因素有关。
第二节电阻在使用中的表现1. 电线在长距离传输时会产生电阻,需要加电缆槽等装置加强传输效果。
2. 电器每次通电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称作焦耳效应。
3. 电线抗拒变化,电路中会出现电感和电容,进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第三节半导体的应用1.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二极管、三极管、整流管等。
2. 过量熔化:当半导体材料通过电流时,会因为过量熔化,在导体结合点会形成芯片。
第四节发电机的运行实践1. 发电机的组成:发电机本体、原动机组和控制装置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静电
1. 静电的产生
- 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存在正负电荷分布的现象。
当物体与其他物体摩擦、接触或分离时,电子的转移会导致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静电。
2. 电荷的性质
-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
3. 电荷的守恒定律
- 电荷守恒定律表示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量是恒定不变的。
4. 电场
- 电场是指电荷周围产生的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其周围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5. 电场的性质
- 电场是矢量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位置。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 电场线可以用来表示电场的方向和强度,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6. 静电感应
-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物体时,后者会受到电场的作用,产生电荷分离现象。
7. 静电场中的静电力
- 静电力是指静电场对带电物体施加的力,遵循库仑定律。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8. 雷电
- 雷电是指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产生的巨大静电放电现象。
雷电是由于云中存在正负电荷分布和地表的电荷分布导致的。
9. 静电消除和防护
- 静电消除是指通过接地或与大地放电,将物体上的静电荷中和,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 静电防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或避免静电产生和积聚,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
点
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中,我们将深入了
解电和电路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一节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1. 电的概念和性质
电是物质电荷运动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它具有两种性质:正负
电荷的相互吸引和同类电荷的相互排斥。
2. 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电流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特点包括:
电流与电荷的数量成正比;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电
流体现了电荷的流动性。
3.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导体传输电流,电器消耗电流。
4. 闭合电路和开放电路
电路中,如果导线与电源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
如果导线与电源未连接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回路,则称为开放电路。
5. 电阻的作用和特性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特性包括:电阻值随长度增加而增加;电阻值随导体横截面积减小而增加;导体材料的不同会影响电阻值。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条路径流动。
7.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8. 安全用电常识
在使用电器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安全用电常识:避免用湿手操作电器;不用损坏的电线和插头;禁止用漏电的电器等。
这些是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和电路方面的内容。
2021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电学]专题14: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
![2021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电学]专题14: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e94bd8915f804d2a16c11e.png)
电荷、电流、电压、电阻专题知识梳理常规知识点一、电荷1.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2.两种电荷:(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B都是轻小物体)3.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5.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6.元电荷(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二、电流与电路7.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8.导体、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是导体9.电路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10.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用电器用导线(或者加块电流表)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4)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人教版物理高中电荷教案

人教版物理高中电荷教案
教学内容:电荷
教学目标: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电荷的性质、电荷的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引导提问,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电荷知识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电荷的基本概念
1. 介绍电荷的性质及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介绍原子的电荷结构:原子由正电荷的质子和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三、讲解电荷守恒定律
1. 介绍电荷守恒定律的概念:封闭系统中总电荷守恒不变。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四、讲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 介绍库仑定律:描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电荷之间的吸引和排斥。
五、实验探究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和守恒定律。
六、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互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但在实验环节需要更加细致地指导学生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 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D ) A.橡胶棒带正电, A.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负电 橡胶棒带正电 B.橡胶棒带负电 橡胶棒带负电, B.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负电 C.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正电 C.橡胶棒带正电, 橡胶棒带正电 D.橡胶棒带负电 橡胶棒带负电, D.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 两个带正电,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两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两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两个带异种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梳子带上了“ 梳子带上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或者说带了电荷。
一、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说明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说明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想一想: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 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 3.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 组成?工ຫໍສະໝຸດ 原理是什么? 组成?工作原理是什么?
三、验电器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金属杆、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结构: 结构:
原理: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方法:。。。。。。 方法:。。。。。。
想一想: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 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 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 荷的多少
4.什么是电荷量? 4.什么是电荷量?其单位 什么是电荷量 是什么? 是什么?
四、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量 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 简称库 符号是C 库仑,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大约只有10 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有几十库仑。 大约有几十库仑。 想一想: 想一想:为什么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预习题: 预习题:
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 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 来,则小球是(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预习题: 预习题: 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 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 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自然界存在 几种电荷? 几种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 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 两种电荷 电荷。 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负电荷
物体带电的方法: 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
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预习题: 预习题: 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 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 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自然界存在几种电 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2.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3.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验电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工作原理是 什么? 什么? 4.什么是电荷量 其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电荷量? 4.什么是电荷量?其单位是什么? 5.什么是元电荷 用哪个符号表示? 什么是元电荷? 5.什么是元电荷?用哪个符号表示?其大小 是多少? 是多少?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濮阳县户部寨乡中学
李建立
电闪雷鸣
电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目标
知识: 知识: 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电荷的检验方法—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2、知道电荷的检验方法 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 及其单位。 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方法: 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 法。 情感: 情感: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 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原子结构
表示为
表示为
摩擦起电的原因
得到电子
+17
2 8 8
带上负电荷
+12
2 8 2
失去电子
+12
2 8
带上正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 D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纸屑不带电,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 飞开 纸屑质量太小,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飞开
四、电荷量 五、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e=1.6×10-19C
训练检测、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C? 1.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C?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1C 解析: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19C, 解析: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 1.6 所以 1.6× =6.25× 1÷1.6×10-19=6.25×1018(个) 2. 甲、乙、丙三个小球,已知甲、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 丙三个小球,已知甲、乙互相吸引, 乙球带负电( 斥,乙球带负电( C ) A.甲球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 甲球带负电, 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 甲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 甲球带正电, D.甲球带正电 甲球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 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
电与雷雨云带的电会相差这么大?
5.什么是元电荷? 5.什么是元电荷?用哪个符号 什么是元电荷 表示?其大小是多少? 表示?其大小是多少?
原子的结构、 五、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 电子,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 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 电子 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 元电荷,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表示。e=1.6×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 整数倍。 都是e的整数倍。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
在通常情况下,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 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相等, 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 个原子呈中性 中性, 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 的性质。 的性质。
8
想一想: 想一想:这个氧原
子带电吗? 子带电吗?
想一想: 想一想:这个氧离
子带电吗? 子带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