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日源词

合集下载

从词义变化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

从词义变化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

从词义变化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有大量不同领域的日语词汇进入汉语,成为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

有些词汇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过程中发生了词义变化,本文将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性改变、褒贬色彩转换这四个方面探讨这些变化。

关键词日源外来语词义词性褒贬色彩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1 词义变化在这一部分将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性改变、褒贬色彩转换四个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

1.1 词义扩大有些日语词汇进入汉语之后,除了原本的词义之外,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发生了词义扩大的现象。

比如“广场”,“人气”等词汇。

日语中的“广场”有两个意思:①开阔的地方;②很多人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

这两个意思随“广场”这个词汇一起进入汉语并得到了大量运用。

下面的例句是从百度新闻上,以“广场”为关键词汇搜索出的例句。

如:(1)5点多钟,天色大亮,营员们在天安门广场排好队伍,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五星红旗的升起。

(首都科技网2012-8-9)(2)每天,太极拳爱好者都聚到一起锻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成为广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安青网2012-8-9)例(1)中的“广场”指的是开阔的地方,例(2)则指很多人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

在与西方交流时,日语引入了plaza(プラザ)一词,虽然日语中把plaza的意思解释为:广场、市场,但其使用范围却与“广场”一词不同,主要被用作专有名词指代特定的购物中心,商业中心。

如:ソニープラザ(索尼广场)京王プラザホテル(京王广场酒店)等。

汉语则没有用新词解释plaza的词义,只是把“广场”原有的两个词义扩大为三个,增加了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的含义。

如:(3)万达广场,以其无可比拟的城市综合体优势,打造无懈可击的一站式消费天堂。

(焦点房地产2012-8-9)例(3)中的“广场”既不是指开阔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人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而是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的意思,是日语“广场”没有的词义。

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研究

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研究

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这些词汇源于各种渠道,日本动漫作为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现象,探讨其产生背景、传播路径、语言特点以及对汉语语言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日源动漫借词在网络流行语中的兴起与流行。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本文将梳理出这些借词的产生背景,包括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文化交流的加深以及年轻人的审美取向等因素。

本文将分析日源动漫借词在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传播路径。

借助社交媒体、弹幕网站等网络平台,这些借词如何迅速传播并被广大网友接受和使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这些借词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演化,以及它们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的位置与角色。

再次,本文将深入挖掘日源动漫借词的语言特点。

这些词汇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具有哪些独特之处?它们是如何融入汉语语言系统的?这些问题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将揭示这些借词在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本文将评估日源动漫借词对汉语语言系统的影响。

这些词汇的引入是否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它们是否对汉语的语言规范产生了冲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现象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源动漫借词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探讨其对汉语语言系统的影响与启示。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汉语语言学、文化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日源动漫借词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表现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在大众传播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而在这日源动漫借词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成为了网络流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借词不仅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形式,还反映出了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取向。

日源回归词“自由”的词义演变研究_0

日源回归词“自由”的词义演变研究_0

日源回归词“自由”的词义演变研究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日源回归词“自由”的含义演变问题。

“自由”一词原本存在于古汉语中,后传入日本,意为“不受限制和约束、自己作主”。

近代日语用“自由”一词来翻译西方的“freedom”和“liberty”,并把古汉语中“自由”一词的含义扩展到“在法律和制度的规定范围内自己的意志活动不受限制”“政治活动不受国家权力的干涉”,哲学上指“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标签:自由回归词词义演变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历史上在汉字文化交流中,日本从古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明治维新后,日本曾用这些汉语词汇翻译西方词语,使这些词语赋予新的语义。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为了通过日本便捷地学习西方文化,又从日本引入了这些新词语。

本文把日本人直接从古汉语中借用去翻译西方语言的词语,后又被汉语借用的词称为日源回归词。

现代汉语中的“自由”是个法律、政治、哲学上的概念词,它原本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词,大约唐代时流入日本,在新文化运动中,由梁启超等学者接回中国。

中国学术界对日源回归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刘正琰、高名凯(1984)、岑麒祥(1990)、史有为(2003)等对汉语外来词做了基础性的整理、解释工作。

近年来,李运博(2006)对梁启超输入的日语借词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冯天瑜(2004)从中国、日本、欧美的文化互动中探讨了近代汉字术语的生成问题。

上述论著从整体上把握了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问题,然而,对某些词语回归的微观探讨还显得不足。

本文以“自由”一词的回归为例,论述该词的含义演变情况。

一、古汉语中“自由”的词义及在日本的传播在古汉语中,“自由”一词指“不受限制和约束,自己作主”,使用频率较高。

《后汉书·阎皇后纪》中有“兄弟权要,威福自由”的记载,同书“五行志第十三”中有“百事自由,初不恤录也”的记载。

汉·郑玄《周礼》注有“去止不敢自由”之说。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句,这里的“自由”可解释为“自作主张,按着自己的想法行动。

日源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为中心

日源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为中心
2.1.2同义词的增加
传入日源外来词中与汉语中文意思相同而汉字不同的词语大有所在,例如:“写真和照片”、“便当和盒饭”、“通勤和上班”等类似的词。这些同义词不仅被民众使用,媒体也广泛使用此类词。例如:黄轩概念写真《轩轾II》发布凸显质感—网易娱乐,2016年12月29日。
伊万诺维奇写真回顾 网坛女神魅力依旧在—中国日报,2016年12月30日。虽然汉语已经有原本的概念,但加上新的表现方式后也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这些同义词能够被接受并且保留下来也侧面反映出了现代汉语系统不完善的问题。
2.2.2增加汉语表达的生动性
现在人们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日源外来词,不仅使用方便,同时也提升了汉语词汇的整体表现力。例如:萝莉、正太、腹黑、萌、宅、草食男、草食女等。“宅”字不仅表示单字,还引申出宅男、宅女、宅急送等各式各样的词。“宅”在汉语原本只有房子、住宅的意思。在日本却多指与人群接触有交流障碍之意,带有些许贬义。但从日本传到中国后被当做动词使用,宅在家里也表示呆在家里。加上后缀男或女的话则变成名字表示喜欢呆在家里的人。而且,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宅”字常常也用来表示都市人的心理状态,不少人用“宅”来说明自己的性格。萌在汉语中原义指“草木初生之芽”,但是在日本被动漫爱好者用来形容二次元中可爱的男生、女生、生物等。虽然“萌”字与可爱意思相近但又多了一种激发保护欲的微妙情感。这仅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却能生动形象地直接传达出个人的情感,从此点来看的确是提升了汉语表达的生动性。又比如“草食男”“草食女”,“草食性”原指主要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动物,加上男女后用草食的属性来形容新时代下的待人处事温柔友善的男生女生,这种形容生动形象而又贴切实际,且带有新颖的特点,于是在现代男女交际中常常被提及。其实这些词已经在无意间被人们接受并且高频率地使用了,由此可见日源外来词特别是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之大了。

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第三次输入高潮

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第三次输入高潮

便 签、 达人 、 民宿 、 茶香猪 、 刺身、 表征 、 充 电、 文化教 育卫 生 神社 、 寿司、 短期大 学、 理念 、 日课 、 人 气、 修 学、 初 ( 4 O 个) 体验、 研修 、 艺能 、 写真 、 写手 、 乙男 、 艺人 、 前卫、 ( 2 2 玄关 、 视界 、 视点、 秘笈、 品位 、 阿软佛 、 败犬 、 汉 2 %) 方 花 火、 足袋 、 忍者 、 宅 内族 、 宅男 、 宅女 、 物语、
【 关键 词】 汉字文化圈; 全球 化; 日源外来词 ; 引进方式
中图分 类号 : H 1 3 6 . 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1 0 - 0 0 0 9 - 0 1
在 改革开放 的大背 景下 ,各种文化 在我 国广泛传 播 , 而
芭拉 芭拉 舞


军、 正 当防卫、 完胜 、 元 气、 相
扑、 野球、 惜败、 一级棒、 瘦身、 进路 、 拍 档、 绝杀
尽相 同 , 输入途 径不仅有从 E I 本直 接输入 , 还有经 由台湾 、 香
港等 地间接输 入的情况。互 联网的普 及也为外来词的输入提
供 了 一个 十 分 便利 的途 径 。近 一 两 年 在 我 国 流 行起 来 的 词 语

期 日源外 来词数 量惊人 ,渗透 到社会 的各个 领域并 定着 下 来 。这一 时期 翻译 引入 的主要特征是音译 很少 , 以借形 为主。
二是 1 9 7 8 年改革开放至今。第二次输入高潮与“ 五 四” 时期不
网上 试 衣 间 、 移 动 电话 、 粗 制 品
体 育军事 ( 1 3 个) ( 7 % )

现代汉语中吸收的日语词汇中日双解词典

现代汉语中吸收的日语词汇中日双解词典

10/20 10
此外,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吸 收的日语词汇中日双解词典, 还得到了林少华老师的认可并 为我们作序。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和外
语研究出版社协商进行词典的 出版。
12/20
项目研究意义综述
1、为学习研究汉语词汇、语法提供便利,尤其是对 外来词词汇的研究。 2、整理制作《现代汉语中吸收的日语词汇中日双解 词典》方便相关专业学生查阅工具书,为广大研究人 员提供便利。 3、弥补现有相关外来词资料的不足。 4、丰富我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我们的研究能力。
2020/1/21
பைடு நூலகம்
3
指导老师
4/20
2020/1/21
4
团队成员
5/20
第2章
专业:日语 年级:10级
专业:日语 年级:10级
专业:汉 语言文学 年级:10 级
专业:社会 工作 年级:10级
专业:日语 专业:日语 年级:10级 年级:10级
2020/1/21
5
工作,并收获友谊
成果展示
2020/1/21
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
1/20
项目简介 团队成员 成果展示
项目研究意义综述
项目后续工作
2020/1/21
1
2/20
当你针对政治、经济、军事、物理等内容高谈阔论时, 你是否知道“政治”、“经济”、“军事”、“物理” 等词汇是现代汉语吸收的日语中的汉字词汇。汉语中 吸收的日语词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很多,比如 我们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共和国”就 是从日本吸收的外来词汇。
2020/1/21
15
学 谢谢欣赏





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

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
较 少 , 间 词 汇 的 相 互 流 通 也 较 少 , 碍 了 日语 词 汇 进 入 逐 渐 增 多 。特 别 是 到 了 8 民 阻 O年 代 , 改 革 开 放 的 政 策 下 , 在 中
道 、 陆道 、 阴道。 北 山 ( )0世 纪 8 三 2 0年 代 以 后
这一 时期的 日源外 来词 数量 较少 , 主要 是 一些 官 名 、
清末 明初 日源外来 词的大 量涌入 , 随着 中 日之间 战争
人名 、 名 , 地 留存 下 来 的 也 较 少 。 主 要 原 因 有 两 个 : 是 音 的打响而停止 。13 一 9 7~14 9 5年 期 间 , 日间 的词 汇交流几 中
世纪8 0年 代 以后 至今 , 语 对 日源 外 来 词 的 吸 收也 从 未停 止 过 。 由 于 各 种 文 化 、 言 的 原 因 , 一 时期 被 吸 汉 语 这 收 进 汉语 的 日源 外 来 词 在 意 义 上 发 生 了一 些微 妙 的 变异 , 究 这 些 日源 外 来 词 意 义 方 面 的 变异 , 研 究 近代 研 对
( ) 代 时期 一 古
在这个 时候 , 中国的一批 有志青 年提 出通过 向 日本学 习来 向西方学习 , 其代表有 张之洞 、 梁启超等等。随着 日书
旅 日语 词汇 古 代 时期 汉 语 吸 收 的 日语 词 汇 主要 有 两 种 : 是 用 中 翻译规 模 的 日益盛 大 、 日留学 生 的 日益 增多 , 一 国的汉字 记 录的 日语 的读音 , 二是 直接 引进 日语 的汉 字 。 源 源 不 断 地 涌 人 到 汉 语 之 中 。 第 一种方 式 主要是 在汉 魏时期 , 当时 日语 还没 有文 字 , 只
现 代 汉 语 中 日源 外 来 词 的意 义 变 异 研 究

汉语中的日语

汉语中的日语

汉语中的日语【摘要】如果有人提出”唯心、唯物、地主、知识、保险、生产、市场、经济、营业中、料理”这样的词汇全部是来自日语。

恐怕大量使用这些词汇的普通中国民众是不会相信。

而且,这些词汇的原产地的日本人也大多半信半疑。

但是,这是事实。

标签:汉语;日语;现象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只有一万个左右,而其中大约一千个是日语汉字词汇。

一千个并不是很多,但一万个中的其他词汇大多是来自于佛教用语,现几乎变为废词。

而来自日语的词汇大多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造词功能非常强。

从这方面说,日语来源的汉语中的外来语对现代汉语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在日语中来自古代汉语的词汇非常多(近60%)。

而另一方面,现代汉语词汇中来也引入了大量日语词汇并几乎与汉语融为一体。

这些日语词汇大多在19世纪被引进。

那么这些词汇是怎样的引进的,他们本身构造,特点有哪些,对汉语有哪些影响呢?一、日本留学高潮和日语翻译高潮19世界60年代,面对衰败的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纷纷出国留学寻求救国之道,其中到日本留学最多。

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日本先进东西,并通过日本把西方文明介绍到中国。

这些人在日本学习日语后。

马上在日本翻译日语书然后送到中国国内出版,同时,在中国国内日语书的翻译浪潮也随之到来。

当时翻译的书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法律,历史,地理,产业,医学,军事,文学,艺术等,甚至最早传到中国的《共产党宣言》,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

根据1945年日本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的《中译日文数目》,当时翻译的数目达2600本之多。

二、日语大量涌进汉语中大量的日本的书被翻译成汉语出版的同时,留学生们因受看日语书的影响自觉不自觉的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的引用日语。

还有,当时日本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发行了很多报纸、杂志。

这样,大量的日语就一下子进入到汉语中。

当然,所谓的日语大多是日语词汇,日语表现方法也有少量的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