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的民间鬼怪文化

合集下载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摘要:妖怪是日本文化中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异类。

日本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妖魅传说,身处与孤岛的日本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和恐惧,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便在脑海中塑造了异度空间的超现实异类,日本民众心目中的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幽灵与妖怪。

幽灵是人们死后灵魂出窍四处游走,前身是人类,肉体死去灵魂没有归依,便四处飘荡;妖怪则是民众自然崇拜和自然信仰的结果,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修炼千百年便成了妖精。

女鬼、娃娃和妖怪这些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文化特色通过日本民众的想象表达出了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关键词:女鬼妖精;日本娃娃;妖怪物语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

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

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幽灵妖魅(一)死后幽灵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就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

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

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

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

日本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文化所谓妖怪,在日语字典上解释为人类智慧不能解释的奇怪的现象或者异样的物体。

日本传统的民间信仰认为,超出人类理解奇怪、异常的现象或因此引起的,具有非日常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事物,都被称之为妖怪或者魔物、怪物。

根据日本学者诹访春雄的研究, 日本人心目中的“异类”大致有两种: 一是生前曾是人类的“幽灵”;一是本身就属于“非人”的“妖怪”。

前者源于对死去祖先的敬畏, 也就是“祖灵信仰”;后者则来自各民族较为普遍的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 诹访春雄称之为“自然神信仰”。

1 h5 o! K7 n' g$ K9 d" d3 w/ ~6 Q8 I$ K: @在西方文化圈的民间传说中,所谓“妖怪”大致指的是妖精。

而文化人类学上的万物有灵论中的“妖怪”则包含了妖怪和妖精。

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妖怪一般包括了妖鬼、妖精、妖魔、妖魅、妖灵。

关于幽灵,是指死者的灵魂,这一点虽然与日本相同,但是中国的“幽灵”指鬼与鬼神的意味更强,类似于日本的“夜叉”。

可以看出,虽然日本使用的起源于中国的汉字——“妖怪”,但意思并不相同。

对日本文化颇有体验与感触的周作人也曾提到:“日本的所谓‘鬼’, 与中国所说的很有些不同, 仿佛他们的鬼大抵是妖怪, 人死为鬼则称为幽灵, 古时候还相信人如活着, 灵魂也可以出现, 去找有怨恨的, 有时本人还不觉得, 这就叫做生灵, 与死灵相对”, 对于“幽灵”与“妖怪”的差别, 周作人也有简明扼要的论断:“怪物必定蹲在一定的地方, 你如若走到哪里去, 就得碰上它, 不管你和它有没有恩怨。

所以幽灵的故事动不动就成为讲因果,而谈妖怪的却是全由于偶然,可以变化无穷”。

# q+ P, C% Z( G% j, C6 p! M“当岩石草木会说话的时候,妖怪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妖怪的产生,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

日本妖怪文化研究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和平、或战争,或从属,或敌对。

从唐朝时期的互通,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它一直都在学习、效仿着它身边的大国——中国,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也从来都未停止过,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域的狭小和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其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压抑感可以说是一直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的。

日本在文化压力和地理压力的双重作用下,造成了其矛盾的性格特点。

日本人无从宣泄压力的同时,就“创造”“建构”出很多种妖怪。

妖怪从某一角度来说可以作为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沟通者与调节者。

而现代人其实是在借助妖怪对现实中对应的个人、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各种现实的思考。

本选题希望通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中日两国妖怪文化,发现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从学科本位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妖怪文化传播到日本后与本土文化相嫁接,而后被其充分吸收,并且传承下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民俗,民俗是活态的,是日常生活的体现。

现代年轻人对于妖怪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对妖怪的认知的改变,人们对妖怪的接受能力以及妖怪对人的影响都是互动的。

人们对于妖怪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想通过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的研究发现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妖怪文化时发生了哪些变异影响。

关键字:妖怪文化;历史传承;人类文明;民族文化AbstractChina and Japan narrow strip of water , since ancient times ,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 or peace , or war , or slave , or hostile . Interoperability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modern Sino-Japanese War , Japan , as an island , it has been in the study, to emulate it around the major powers - China , Japan never none stop , Japan, as the island nation surrounded by the sea , frequent small geographical and a series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s, tsunamis , volcanic eruptions , their nation 's inherent sense of crisis and sense of oppression It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every Japanese . Japan in the dual role of the cultural pressures and geography pressure , resulting in it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 Japanese no way to vent the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 " create " , " construct " a variety of monsters . Monster from a point of view can be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regulator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s . Modern man in fact with the monsters of the personal , economic , political ,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rresponding variety of realistic thinking.The topics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olk culture and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found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value , starting from the subject oriented research phase graf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onster culture spread to Japan and the local culture , and after its full absorption and inherited . Some places have a culture, there is folk , folkLiving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daily life . Modern young people for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as well as people of the monster monster cognitive changes , one of the monster 's ability to accept and monster people are interactive . The monster concept will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a series of changes and want to be fou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monster culture which variation influences reaction in the Chinese the traditional monsters culture when .Keywords : monster culture ; historical heritage ; human civilization ; national culture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 (1)(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1)(三)研究方法 (2)1、文献分析法 (2)2、比较学方法 (3)(四)课题难点 (3)二、文献综述 (3)(一)民间信仰综述 (3)(二)民间文艺学综述 (4)(三)神话学综述 (4)(四)传说学综述 (4)三、妖怪文化概述 (5)(一)文化及妖怪文化释义 (5)1、文化的概念 (5)2、妖怪文化的概念 (7)(二)妖怪文化的起源 (9)(三)妖怪文化的传承 (11)四、日本妖怪文化分析 (12)(一)日本的妖怪 (12)1、日本妖怪概述 (12)(1)日本妖怪概况 (12)○1乡村妖怪 (12)○2都市妖怪 (13)(2)日本妖怪的特点 (14)2、日本妖怪的本土研究 (15)3、日本妖怪的现代化 (16)(1)妖怪与戏剧 (16)○1能剧 (16)○2歌舞伎 (18)(2)妖怪与动画 (19)○1《千里千寻》中妖怪与日本“汤文化” (19)○2《吸血鬼猎人D》中的东西方妖怪文化 (22)(二)日本妖怪的成长土壤 (24)1、妖怪与政治 (24)(1)历史的兴衰与妖怪的角色问题 (24)(2)“忠”在妖怪中的体现 (26)2、妖怪与民族的特殊性 (27)(1)民族的特殊性 (27)(2)妖怪与民族特殊性的关联 (29)五、中日妖怪文化比较 (31)(一)对妖怪的态度对比 (31)(二)推及文化传承问题 (33)1、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33)2、改进措施探讨 (34)六、结论 (35)(一)主要结论 (35)(二)创新之处 (36)(三)局限性 (36)(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9)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在没有考民俗学研究生以前,笔者就对妖怪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伴随着《西游记》里的黑风怪、白骨精等一系列妖怪长大的八零后来说,妖怪文化可以说是童年中最值得回忆的部分之一。

日本鬼怪文化简析

日本鬼怪文化简析
• 明治时期,天才浮世绘画师河锅晓斋 (1831-1889)成为妖怪画领域坐第
·

生结 奇 时 合幻至
现 代
,,现 “甚代 新至,
当 代
怪爱怪
谈情谈
文小文
学说学
”等又
华体与
丽裁推
诞相理

文学作品
• 梦枕貘被誉为“日本奇幻界天王”,作 品有《阴阳师》,《沙门空海》、《暗 狩之狮》等
• 有“日本当代国民作家”之称的宫步美 幸,作品有本所深川不思议草纸》、 《幻色江户历》,以及《扮鬼脸》等
安倍晴明
• 安倍晴明(公元921 • --公元1005年9月 • 26日),是活跃于平安 • 时代中期的阴阳师。
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 节”,“盂兰盆会”,也称“中 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每年的盂兰盆节是日本三大节日之 一,每到此时,日本会出现全民族 大移动,要连休一周以上,很多人 回家扫墓,祈求祖先的保佑。
• • •
变鼎因 之鬼灾有再 苦的力平平 成盛此 凿神等的加 。无斗,安
平 安
了时, 凿之情天上 一期平 ,乱形灾当 种,安 连甚不人时
能争而时 ,的内代 造时部是
时 代
确鬼时 百嚣断祸日 成代却一
确怪代 姓尘涌:本 了。充个
实从可 间上现大京 底由满高
实此谓 也,,地都 层于了层
的由是 流不因震遭 人当肮外

之的频的 孕神对又;野的 心 心恐发国 育秘抗将每兽生 理 。惧。家 了力着人当环存 上
的 原
,对, 妖量隐们夜伺空 有

弱于地 怪。藏吞幕、间 种
小大理 传这于没降危狭 神

胆小慎入!日本民间十大恐怖传说

胆小慎入!日本民间十大恐怖传说

胆⼩慎⼊!⽇本民间⼗⼤恐怖传说⽇本恐怖传说有哪些?世界上的恐怖故事⼤抵有两类最出名,⼀种是以丧失、恐怖和⾎腥闻名的欧美恐怖故事,另⼀种则是以灵异、⿁怪、惊悚出名的⽇本恐怖故事。

下⾯我们就来了解⼀下,⽇本民间的10个恐怖传说。

1、花⼦在2战时期,美⽇的战争⽇本被⼤⾯积轰炸。

花⼦就是当时因为被困在厕间⽆法跑去防空洞⽽葬⾝⽕海。

当时被困时,她使尽全⼒的求救但同学与教员都各顾⾃⼰逃命⽆⼈去搭救她。

花⼦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流传很多学⽣深夜在学校内的⼥厕中听到打不开,怎么打不开地声⾳,更有甚⾄传⾔见到过花⼦。

传⾔她是个14岁左右的⼥孩,2眼和⼝⿊洞,穿着连⾐裙。

见过她的⼈轻则昏倒在厕间中直到被他⼈发现。

重则神秘失踪,传说是被花⼦带进厕间的马桶地漏下的地狱去了。

据说越是历史越久建筑越旧损的校园越容易碰到花⼦。

2、百⿁物语传着每年的⿁节(⽇本也有⼜称撒⾖节)那天晚上聚集100个⼈在空教室内,点100⽀⽩蜡烛开始轮流讲⿁故事。

每讲完⼀个就把⾃⼰⼿中的蜡烛吹灭,这样依次下去。

随着故事的数量上去每个⼈的恐惧感就越发上升,熄灭蜡烛的增加光线越来越暗。

直到第⼀个故事结束吹灭最后根蜡烛后,⿁门就会打开百⿁出现。

传⾔这个仪式必须要参与的⼈配合最后个故事必须在0:00时说完并吹灭蜡烛才可以。

浩浩荡荡的⼀个百个⿁上街了~!! 3、⾳乐教室的钢琴声这个传说在校园的⾳乐教室每到半夜都会传出动听的钢琴声,据声称听到过的⼈说,曲⼦是贝多芬的《致爱利斯》。

传闻是因为有个深爱弹钢琴的学⽣由于以外被钢琴的琴键盖板砸断了⼿指⽽破碎了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后在学校的钢琴教室⾃杀,死前⽤残指勉强的弹完了整⾸曲⼦但曲⼦越到后⾯越发凌乱诡异。

听完3次完整曲⼦的⼈都会离奇死亡。

有个校⼯深夜查看时⽬睹了⾃⼰弹奏并会移动的钢琴,还诉说当时教室内的贝多芬相⽚放出⼀样蓝光。

所以之后也有⼈说是贝多芬的幽灵所为。

4、跑道上的幽灵这个传说有很多个版本,这⾥就讲⼏个最常见的。

日本灵异鬼怪文化综述

日本灵异鬼怪文化综述

安倍晴明
• 安倍晴明是历代阴阳师中最 优秀,最杰出,最伟大的. 他的能力远远超过任何一个 阴阳师。是真实存在的. • 江户时代流传着一句名言 “不知源义经,但知晴明 公”。从此他便被人们称为 “晴明公”,成为日本家喻 户晓的人物。 • 身为阴阳师极负盛名的晴明, 传闻他的母亲是一只白狐, 因此大家也叫他"白狐公子".
︽ 怪 谈 ︾ 怪 谈 小 说 的 鼻 祖 ( )

︽ 妖 怪 物 语 ︾

︽ 万 鬼 录 ︾

︽ 百 物 志 ︾

︽ 百 鬼 夜 行 图 ︾ 妖 怪 画 鼻 祖 ( )

︽ 今 昔 物 语 集 ︾

历 史 上 的 鬼 怪 作 品
《百 鬼 夜 行 图》
• 著名妖怪绘师鸟山石燕一系列的妖怪绘卷. • 在京都,到了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会出现 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着狰狞的 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有的像是破掉的 茶壶、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据说亲眼 目睹的人会遭受诅咒无缘无故地丧命。(付丧神) • 传说在盂兰盆节的夜晚,点上一百根蜡烛,几个人围坐在 一起,轮流讲鬼故事,讲完一个吹灭一根蜡烛,等吹完第 一百根蜡烛时,便会看到百鬼夜行。
历史民间被认为最接近与现实 的妖怪,特征是两尾分岔成二股,非常凶残的,利用尖利的 牙齿,能将山中的妖兽撕裂得粉碎后吃掉,同时也会咬伤 人类和家畜。善于乔装于美女与老太婆来欺骗路人,在中 国被叫做九命猫妖.
现代日本灵异恐怖片及其他

• 有个少女为了纪念考上了高中,准备打个耳洞。因为没有 钱,就干脆在自己家里自己打的。过了几天,女孩感到耳 朵很不舒服,像是有什么伸出来似的感觉,对镜子一照, 发现从耳洞流出来一条白线。原来是这个脏东西的原因啊, 女孩想着用手“嗨!”地用力一拽。咦?停电了?……突 然女孩的眼前完全黑掉了,其实那条白线是视神经,把它 拉掉了这女孩就从此失明了。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

中日两国“鬼”文化差异研究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是人们常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鬼”文化在中日两国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两国的鬼文化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日两国鬼文化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日两国鬼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鬼”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和《尚书》等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多指“亡魂”或“超自然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文化一直都被看作是超自然的存在,它们跟人类有着复杂的联系。

在古代中国,“鬼”是由人们死后的灵魂经过一定的仪式后成为的祖先之灵,人们在家中进行祭祀的时候也会祭拜他们。

而在日本,“鬼”最早出现在《日本书纪》中,它们一般是指“妖怪”、“恶灵”或者“鬼怪”,日本古代文化中的“鬼”更多是类似于怪物,妖怪一类的存在。

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鬼文化的起源和涵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次我们可以从中日两国的鬼文化表现形式中发现一些不同之处。

在中国,鬼文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戏曲、小说和绘画等方面。

中国鬼文化丰富多彩,例如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鬼故事与传说,同时中国的戏曲中也有许多关于鬼魅的表现,在绘画艺术中也常有关于鬼魅的作品。

而在日本,鬼文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日本传统艺术(如绘画和文学)以及祭典等方面。

日本的鬼文化比中国更加浓厚,日本妖怪于神的思维考虑中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了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些都体现了中日两国鬼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中日两国在鬼文化的信仰和传统礼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在中国,人们对待鬼魂的态度一般是尊敬和敬畏的,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来安抚鬼魂。

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等也有着丰富的祭扫祖先的习俗。

而在日本,人们对待鬼魂的态度则相对比较轻松,日本传统中对鬼怪有许多的祭拜和节日。

日本的盂兰盆节就是日本传统的丧祭活动。

这些也反映了中日两国在鬼文化信仰和传统礼俗上的不同。

中日两国在鬼文化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无论是从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还是信仰和传统礼俗上来看,都能够体现出中日两国鬼文化的差异。

浅谈日本影视作品中的妖怪文化

浅谈日本影视作品中的妖怪文化

浅谈日本影视作品中的妖怪文化摘要:妖怪文化是日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并早就通过小说、漫画、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在一起。

现如今妖怪文化成为日本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传播媒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试着讨论妖怪文化在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体现,并从日本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探讨日本妖怪文化形成的因素和影响。

关键词:日本影视作品;妖怪文化0 引言日本同中国一样,自古以来都有着浓厚的妖怪文化。

日本明治时期以来创立了“妖怪学”,并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日本妖怪的种类异常庞大,据悉,现今流传下来的妖怪约600余种。

曾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还设立了专门的阴阳师。

日本民间还成立各种妖怪学研究机构,还有像《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学大全》《妖怪绘谈》等为妖怪“立传”的图书。

日本的艺术类作品中早就浸入了妖怪文化,从日本漫画家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漫画本,到《夏目友人帐》、《龙猫》、《千与千寻》、《阴阳师》等动漫电影,从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小说,到网易大火的游戏《阴阳师》,以及2018年09月刚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漫改电影《鎌仓物语》,日本的妖怪文化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可以这样说,日本的动漫影视作品中没有了妖怪文化将会逊色很多!日本妖怪文化在日本社会中已经渗透到建筑、绘画、文学、动漫、电影、手游等许多方面,仿佛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粉丝。

妖怪文化不仅是岛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也是他们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着从日本的自然环境、宗教心理、民族文化影响等方面探讨日本的妖怪文化的形成因素和影响。

1 日本的妖怪文化的发展历程日本妖怪文化源于人类的想象与传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民族心理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另类文化。

自古以来,日本民间就有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些妖怪的原型有的来自中国,有的来自印度,还有的来自日本本土的民间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

日本因相传境内生活着600多种妖怪而被形象地冠以“妖怪列岛”之称,日本境内的妖怪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就已多达两三百种
再加上大和民族善于幻想并热衷于怪谈,千奇百怪的妖怪传说使这个民族涌动着独具特色的鲜活血液,恐怖又唯美的妖怪及妖怪文化是了解日本不可错过的亮点。

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

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大厚本的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

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

因此,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

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

平安时代可谓是妖怪文化的鼎盛时期,妖怪从此由单纯的传说变成了一种确确实实的信仰。

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大将军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

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

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

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

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服装四处开花,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

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

像被称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她以儿童的世界为舞台,创作了民间传说、童话、城市故事等题材的恐怖作品系列。

人们评价她的漫画作品“有趣、可爱、可怕”,很多日本人沉迷其中。

而近年来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将日本妖怪文化的热潮推向了世界。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

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两个极端。

据说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

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

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

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把鬼蘸了醋吃”,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

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

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