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1汇总教材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6、解构主义
现实形态----能够被触觉、视觉、知觉感受到的,实际存在现实空间的形态。 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点材、线材、面材、块材,即构成立体形态的材料和空间的特性。 结构与材料的合理,形态与材料的吻合,材料与加工方法的合理。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连接加工又分为:搭架、插接、铆接、粘合、焊接、铰接等工艺。 形态则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概念性整体。
分割:利用线、面、块、色彩和材质的分割,可使原来较笨重的形体整体显得轻巧
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 二、调和(统一)与对比
(1)竹、木材料,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竹、木材料。
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 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积极推动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日 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 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包豪斯
Bauhaus
包豪斯(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
(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 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 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 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 斯(格罗佩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 (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2024)

《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2024)

定义
立体构成是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 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 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 态的学科。
特点
立体构成是一个以知觉为基础, 将基本要素按照美的原则构成新 立体形态的过程。
4
立体构成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立体构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 代,当时人们开始探索三维空间中的 形态组合与表现。
发展
2024/1/30
人体造型
以人体为原型进行创作, 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 现人体的美感和力量。
器物造型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 物形态,如家具、器皿等 ,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12
抽象形态表现
点、线、面构成
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 素进行组合和排列,形成 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抽 象形态。
2024/1/30
体是立体构成中三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具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度量。体可以分为几何体和非 几何体两种,几何体具有简洁明了的形态,非几 何体则具有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形态。
8
色彩与肌理
色彩
色彩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来 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立体构成中,色彩可以与形态、空间等元素相互作 用,形成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3
在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法则的运用可以创造 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 艺术感染力。
2024/1/30
17
节奏与韵律
01
节奏
指立体构成中元素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形成有秩序的律动感。
2024/1/30
02
韵律
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渐变、交错、起伏等变化,形成优美流畅
的视觉效果。
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和触觉元素之一。 不同的肌理可以产生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增强立体构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

立体构成第一讲 (什么是立构)PPT课件

立体构成第一讲 (什么是立构)PPT课件
21
正方体轴测图画法
1.在纸上做出水平线,垂直线 2.将10×10cm的正方形绕着 原点旋转一定角度(30°为 例) 3.画出4条四条竖直等长的线 4.将正方形升高 5.完成
22
正圆锥的画法
1.在正方体的底面画一个圆 2.找出顶面的中心,做圆的切线
23
正四棱锥和正圆柱的画法
24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习一: 在图纸上绘练制习出一正: 方体,正方体中体积最大的正圆柱, 正圆锥(2个在图。纸底上面绘制分出别正在方体正,方正体方体不中同体面积最上大),正四棱 锥,三棱锥的体,正不三圆同棱柱 面,上柱正)圆,锥正(四棱2个锥。,底三面棱分锥别,在三正棱方柱 时间:3小时时铅间笔。:尺规3小制时图。,有富余时间的同学可以试着 铅笔尺规制渲图染,一有下。富余时间的同学可以试着渲染一下。 卷面干净整卷洁面,干线净整条洁明,确线条,明有确层,有次层。次。
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4
作用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 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 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 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 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 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 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 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 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
三角形中穿过 画出这个形体
16
17
(四)考试评分标准
0分:画面内不许出现任何标记 10分:画面内有东西但不是立构 60分:明显不符合题意要求 70分:符合题意要求 构成平淡没特点 80分:符合题意 构成特点明显 90分:能够利用题意 创造图特的构成 特 点明显 中心明确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 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 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 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 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
立体构成从设计到形成,是一门科学。让形态在大小、比
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并按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其目的 是培养我们创造和发掘形态的思维方法。因此立体构成是一门 具有创造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科,同时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和 要达到的目的:
(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 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3)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 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 成每项设计作品。
服装服饰设计等等立体形态
的设计,这些都是我们所说 的空间和立体设计领域,也 是立体构成为其基础的设计 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
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
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
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
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训练的是立体空间里各种形式的基本元
素、组合方法、变化手段,为空间和立体里的设计打 基础。
立体构成用模型化的形式,模拟了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产品设计、包装 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里的立体形式,以及和空 间有关的形式。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1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1章 立体构成概述

三、 立 体 构 成 与 空 间 结 构 系 统
综合案例解析
流水别墅
方案设计说明:
1911年莱特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建造的“塔里埃森”应 该是他“地理人文主义”(后来被其称之为“有机建筑理论”)的 一次倾情演绎。从那以后,别墅被认为应该是有生命的、有主题的 ,可以亲山、可以亲水、可以亲沙漠、可以亲原野、可以亲一切 ……最重要的是,无论何种环境,家人可以共同去感受。别墅生活 被认为是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延续,是人类最终生活理想的 反映。这种态度被考夫曼的“流水别墅”推向了极致,如图所示。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考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 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 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 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 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 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 建筑。
二、 包 豪 斯 艺 术 学 院
真正体现包豪斯价值的教育理念是构成学,构成学奠定了包豪斯的历史地 位,而立体构成更是让包豪斯的成就锦上添花。包豪斯对构成研究的成功得益 于将材料作为创作形态的基础,不单要造型美还要材质美,两者统一才有美感。 包豪斯在主要表现形式上体现了风格派的主张,“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 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立方体、圆锥体、球体、长方体,或是正方形、三角形、 圆形、长方形等进行实践,这种以几何形体构建的结构具有理性的逻辑思维, 加上标准化的色彩,使人容易学习抽象造型,并掌握其规律、原理,进而通过 不同的设计将其体现出来。如灯具、家具、染织品与建筑、广告等都惟有强烈 的几何形式感,特别是建筑与工业设计以追求简洁为时尚,更体现出构成的科 学性、合理性”。

立体构成1教学课件

立体构成1教学课件
1、对比与调和 2、比例与平衡 3、节奏与韵律
材质轻盈与厚重的鲜明对比
现代雕塑中体现的实体与空 间的对比
比例 对称
平衡形式法则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半立体构成的材料和技术
半立体构成又称二点五维构成,它是介于 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是以平 面为根基再在上面进形立体化的表现。如:浮 雕、壁挂等艺术品。 半立体构成的材料:纸、塑胶板、泡沫板、木板、石膏、水泥、 金属板、玻璃等。 半立体构成的造型技巧:剪切、折叠、嵌集、粘贴等。
不能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进行半立体构成,先选好材料抓住对象 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可从几何形角度去观察自然形体,将其还原 到单纯的几何形式,夸张特点、概括细节,已达到造型的完整性。
2、创造肌理效果:丰富造型效果,增强层次感。
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
第五节
面 立 体 构 成
面立体构成的感情含义介于线材与块材之间,面材的立 体构成造型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空柱体 2、薄壳构成 3、带状构成 4、层面排出 5、插接构成 6、几何多面体
该周我们的面立体构成练习主要有: 柱体构成、几何多面体插接、集聚练习。
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的集聚形式:
柱体构成及展开平面图:
塑板与钢板的插接构成:
木材与锯齿钢片的插接构成:
面立体集聚构成:
面立体构成实例:
面立体构成的应用: (张拉膜结构) (面料设计的面立体构成 因素)
第二节
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以纸材为例,切线活用 :将一个平面形态经过一定加工手段使 其进行空间变动而成半立体。
方法:(1)不切多折(2)一切多折
(3) 多切多折
第三节
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
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对象很多,如动物、人物、植物、在 表现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进行艺术处理。 1、对造型进行概括和夸张: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雕塑与装置艺术
雕塑与装置艺术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艺术家 们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和 深刻内涵的立体艺术作品。
2023
PART 0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点、线、面、体
• 点: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聚集视线和标明位置的作用。点在空间中 可以起到标明、强调和突出的作用,通过点的疏密、大小、明暗和层次等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二:《海洋之心》
该作品以废弃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切割、打 磨和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一件具有环保主题 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呈现出一颗晶莹剔透 的“海洋之心”,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 题。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和环保意 识,也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三:《星空遐想》
作品一:《空间之塔》
该作品以钢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光影效果,展现了立体构成的 独特魅力。作品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引导观者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
经典作品欣赏
作品二:《流动的水滴》
这是一件以金属丝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立体构成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编织和弯曲处理,将金属丝塑造成水 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的美感。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湛掌控力,也体现了立体构成 的无限可能性。
韵律
韵律是指图形或物体在视觉上的起伏变化。 与节奏不同,韵律更加关注于元素之间的起 伏和变化。在立体构成中,韵律可以使作品 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景观设计 中,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和植物的疏密变化 可以创造出韵律感。
2023
PART 06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与解析
REPORTING
经典作品欣赏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2.1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2.2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与体积2.3 立体构成的组合与分解2.4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第三章: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创作3.1 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步骤3.2 立体构成创作的方法与技巧3.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4 立体构成创作的评价与反思第四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4.1 立体构成的常用材料4.2 立体构成的工具与设备4.3 材料的选用与搭配4.4 材料与工具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第五章:立体构成的欣赏与评价5.1 立体构成的审美标准5.2 立体构成的欣赏方法5.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分析5.4 立体构成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6.1 工业设计中的应用6.2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3 艺术创作中的应用6.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案例分析7.1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7.2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7.3 艺术创作案例分析7.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案例分析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创新与实践8.1 立体构成创新的途径与方法8.2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实践探索8.3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评价与反思8.4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成果与应用第九章:立体构成的教学与评估9.1 立体构成教学的目标与内容9.2 立体构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9.3 立体构成教学的评估与反馈9.4 立体构成教学的改进与优化第十章:立体构成的未来发展10.1 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趋势与发展10.2 立体构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3 立体构成教育的改革与挑战10.4 立体构成对设计思维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立体构成教案》课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分类、基本元素和原则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 集中 对比
点; 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 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
地球的黄金分割
在地球的北回归线附近有一条神秘地带,以盛产自 然之谜著称。如著名的金字塔之谜、死海形成之 谜、百 慕大三角之谜、圣塔柯斯镇斜立之谜只是众多迷踪中的 一员。在地图上进行一下简单的测量就可以发现,这条 地带正好落在地球的黄金分割率——0.618 处。
统一中求变化:特异关系。 变化中求统一:主次关系==调子,对称关系 使统一变得自然合理,使变化变得自然合理
练习 01:
平面图形立体化练习 使用一个平面构成单元图形,对其进行拉伸,使投影图变 成立体造型,尽量使形态生动。
形态的认知心理
连续的原则
相似的原则
邻近的原则
分离的原则
知觉力就象形状、尺寸、色彩一样,都是形 态的属性。
瓦楞纸纸质厚实,不易折弯。使用堆积的方式进行立体构成,通 过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层积。
作业:(1或2)
1、在40*40cm的卡纸上,制作瓦棱折基板式构成一幅。(注 明使用的形式法则)
2、在40*40cm的纸板上,制作无折基板式构成一幅,单体尺 寸小于等于8*8cm。(注明使用的形式法则)
请列举出构成法则
• 强调共性与规律秩序的构成法则 重复 近似 渐变 发射
• 强调个性与对比差异的构成法则 特异 集中 对比
形态的形式美法则
1、比例与尺度
• 比例==形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黄金比、等差数列比、等比数列比等等。
• 比例是一种造型思维方式。
• 尺度==物与人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 • 天安门:远与近的感受。 • 同样一件形体,它的大小不同的感受。
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24︰36 = 5︰7.5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 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
1.0 1.618
尺度
比例
尺度


2、稳定与均衡
平面构成需要有个图框。 立体构成需要一个底座。 稳定==上下,均衡==左右。 360度。
即使物理平衡,同样带来不稳定的感觉 即使物理不平衡,同样带来稳定的感觉

产品造型、建筑、雕塑等属于三维设计。
半立体:

具备二维和三维的空间属性,但是高度属性有一定
的范围(通常在一厘米左右的范围内)。

日常生活中的瓶盖、鞋底、摩擦条等,具备视觉和
触觉的共同特征的形体。
半立体的制作方法
1、不切多折
通过多次折叠或弯曲,构成立体形态的方法。
2、一切多折
在纸面上用刀划出一条线(直线或曲线),然后利用这条切线反向拉引,并 将纸多次折叠或弯曲,使纸具有立体感的构成来的均衡感
3、节奏与韵律
• 多个相同/相似的元素组合。 • 力的变化节奏。 • 力的变化韵律。
• 节奏===〉韵律 • 节奏==严谨,整齐、刻板; • 韵律==自由,自然、奔放。
4、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
变化、对比、差异《===》统一、相似、调和
比例
鹦鹉螺的黄金分割曲线
“黄金分割” 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 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 分割。
A︰C = B︰A = 5︰8 =1: 1.618
身边的黄金分割
人体14个“黄金点”:
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 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 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
(适用于平面、色彩、立体构成)
• 强调共性与规律秩序的构成法则 重复 近似 渐变 发射
• 强调个性与对比差异的构成法则 特异 集中 对比
形式美法则(感受)
• 比例与尺度 • 稳定与均衡 • 节奏与韵律 • 变化与统一
构成法则(形态)
• 强调共性与规律 秩序的构成法则
重复 近似 渐变 发射
• 强调个性与对比 差异的构成法则
3、多切多折
在纸面上用刀多次切割,并多次折叠或弯曲进行构成。应使用基本美学法则 (如统一、对称、重复等),以免产生凌乱的效果。
什么是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要有方向性:前后、左右、头尾…… 美的形态==合理、自然 美的形态==简洁、秩序 美的形态==有情感的形态
请列举出构成法则
(适用于平面、色彩、立体构成)
平面
半立体
立体
空间
二维思考模式向三维思考模式的转变
平面
平面构成
拉伸
扭曲
穿插
过渡
重组
……
立体 立体构成
基本立体形体的创造 提升(拉伸Extract)最基本的三维创造手段
1
2
拉伸得到的形体
二维、半立体、三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 维:

两个空间尺度

装饰图案、海报、印刷品等属于二维设计。
三 维:

三个空间尺度、多感官(视觉、触觉)
知觉力,可以被人们用视觉感知。
板式构成
板式构成的分类
• 瓦棱折基板构成(瓦棱折基——构成的形式)
在纸面上将美学规律与剪切、折叠等技法相结合的板式构成方法。
• 无机板构成
先设计半立体构成,然后将每个单元通过重复、渐变(美学规律) 等方式排列的板式构成方法。
瓦楞纸的层积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