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字村农家书屋简介

合集下载

介绍农家书屋情况

介绍农家书屋情况

介绍农家书屋情况农家书屋是近年来农村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供农民群众阅读、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旨在提供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农家书屋一般建立在农村的集市、乡镇或村庄中心位置,场所简单,常常是一所小木屋或者是由村民们捐赠的空房屋改造而成。

由于地区的经济条件限制,农家书屋的建设相对简陋,但仍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农家书屋的藏书主要以农业、科普知识、文学经典、小学教材等为主,根据当地农民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编。

此外,书屋还设有电视、音响和电脑等多种多样的学习设备,以供农民群众进行多媒体学习。

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一般是每天下午和晚上,在农民工作之余提供学习和休闲的场所。

农家书屋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学习和文化活动,如农村文艺表演、作文比赛、英语角等,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农家书屋在推动农村教育事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学习场所,让农民不需要远离家乡就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其次,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和举办的各种活动,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和交流。

再次,农家书屋的藏书和学习设备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能够让他们在多个领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农家书屋不仅在教育领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为农民提供了改善文化素质的机会,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助于他们在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营也带动了当地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家书屋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交通、设施等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农民依然面临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于书籍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不高,需要在教育上加以培养和推广。

再次,农家书屋的运营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村图书室简介模板

村图书室简介模板

村图书室简介模板
村图书室设于西芦堡村委会内,书屋宽敞明亮,环境整洁,硬件设施齐备。

藏书众多,种类齐全,涉及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医药保健类、科普教育类、农业种植类以及新农村开展建设类书籍等2000余册,党刊、杂志、报纸更新及时,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盂求提供了保障基地。

书屋设有两名兼职图书管理员,均为大觉生村宜,她们知
识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强,将不熟悉的图书管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台账明细,对阅览人员和借阅人员实行登记制度,工作时间均对村民开放,村民们经常到书屋阅读书籍。

图书室已成为村民知识的乐园,成为村民致富的“加油
站”,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从前村民们的业余时间根本上就是打麻将、看电视等,自从有了图书室,村民可以常来书屋看书学习,从图书中积极汲取知识,掌握提高相关技能,并能够运用到种植、养殖、民俗旅游等方面,使村民的思想发生变化,眼界更开阔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与改善。

通过到书屋阅读和借阅,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村民们已逐步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

村委会充分利用图书室,通过播送、传单等方式倡导村民爱书、读书、用书,增知识、长技能、提素质,掀起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热潮。

使图书室真正成为了我村村民的教育之家、学习之家和活动之家;使村民在读书中增长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村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开展。

图书室的作用已经初见成效,如何更好地管理书屋以及发挥它的辐射作用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切实把图书室功能发挥好,使其在为村民谋开展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村级农家书屋工作总结汇报

村级农家书屋工作总结汇报

村级农家书屋工作总结汇报前言村级农家书屋是指在农村地区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主要为村民提供阅读、借阅图书、学习、文化交流等服务,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促进农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对我们村级农家书屋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

工作概况本村级农家书屋成立于去年,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图书管理书屋的核心服务是图书借阅服务,我们积极开展图书征集、整理、分类、编目工作,目前总藏书量已经达到5000册,书籍为村民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娱乐和阅读选择。

我们还定期进行图书更新和清理工作,确保借阅书籍数量充足,并保持图书馆整洁有序。

活动开展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我们积极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包括:•阅读分享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志愿者来书屋授课,分享阅读心得和体验,以及阅读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艺术展览:邀请本地艺术家和爱好者,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手工艺、照片等,让村民欣赏和学习。

•儿童绘画比赛:为了鼓励村里儿童爱好艺术和阅读,我们还定期开展绘画比赛,展示孩子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整体服务连锁我们通过联合其他村庄实现了书籍、人员、资源和活动等整体服务的共享,扩大了村庄的文化影响力和服务范围。

同时,我们在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增设了村庄游客服务中心,为来村旅行的游客提供文化服务和指导,增加了游客进村的积极性。

工作成效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村级农家书屋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图书借阅量达到了10万册。

•各类文化活动参与率超过80%。

•本村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迅速提高。

•连锁服务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工作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抓住以下方向:•图书收集。

加大图书征集力度,更新本地读者喜欢的图书,特别是关于农村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图书。

•店面美化。

提升书屋管理、服务、装修、环境、设备,让农家书屋成为人们乐于前往的休闲、阅读空间。

•开拓网络。

在图书馆的基础上增加网络设备和服务,让村民可以更便捷地阅读电子书籍、进行网上学习和文化交流。

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范本

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范本

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范本:(一)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我**村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人口不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我村决定建设农家书屋。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艰辛卓绝的历程。

一开始,我们面临着资金和场地的问题。

然而,我们村的干部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并在村口租了一块空地。

接着,我们村的工作队成员拿出自己的闲暇时间,亲自动手修建农家书屋。

他们舍弃了休息的机会,多次加班加点,确保书屋的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了人员和图书的问题。

由于村里的人口较少,书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也相对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义务招聘活动,向社会公开招募书屋管理人员和志愿者。

通过广泛宣传,我们吸引了许多热心的村民前来报名。

在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后,我们最终确定了一批合格的书屋管理人员和志愿者。

此外,我们还通过和县图书馆合作,租借了大量的图书,确保了书屋的藏书丰富多样。

农家书屋建成后,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和鼓励。

农民们在书屋里学习知识、放松身心,颇受启发和滋养。

书屋里的各项活动也丰富多样,有读书会、讲座、展览等。

在书屋的带动下,全村的文化氛围逐渐浓厚起来,农民们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家书屋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农民们学习的机会,也带动了全村的文化建设。

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学习、交流和放松的重要场所。

书屋成为了我们村民的精神家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和正能量。

通过农家书屋的建设,我村的农民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我们相信,农家书屋将持续为我们村民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我村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农家书屋事迹材料(完整版)

农家书屋事迹材料(完整版)

农家书屋事迹材料农家书屋事迹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同时,不断将农家书屋作用进行延伸,依托农家书屋这个载体,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

今年8 月,该村养猪大户苑玉芝饲养的生猪,出现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四肢乏力、走路摇摆、食欲缺乏等症状,她通过自学的养猪技术知识和查阅农家书屋的有关书籍,确诊为猪中暑,于是,她采取加强通风、冷水喷洒猪头部及全身等物理方法,并结合使用5%的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使其饲养的160 余头生猪化险为夷。

四、务求实效,推动科学发展实践证明,该村通过兴办农家书屋,开展全民学习和阅读,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进一步推进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招商引资突飞猛进,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先后引进了xx 驾校、xx 电器、xx 机床等5 个过千万元的企业,解决了330 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该村有个体工企业62 家,201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6元,成为xx 远近闻名的“名星村”。

农家书屋建设助力该村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xx 省“绿化示范村”、xx 市级“文明生态村”、xx 市“特色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X年8 月29 日第三篇:南羊台农家书屋事迹材料彭城镇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南羊台村位于彭城镇西北部, 临邢峰公路, 现有居民300余户, 人口1000 余人, 党员45 人,耕地600 余亩。

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

近年来,南羊台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南羊台村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营造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筹建了高规格村级图书室。

走近农家书屋作文

走近农家书屋作文

走近农家书屋作文在我们村子的一角,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农家书屋。

它没有高大上的装修,也没有豪华的摆设,但对于我们村里人来说,它却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一个充满温馨和惊喜的小世界。

书屋的外观看起来普普通通,就是一间简单的砖瓦房。

门口挂着一块写有“农家书屋”的木牌,字迹虽然不算特别漂亮,但却透着一股亲切劲儿。

走进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有农业科技方面的,有文学名著,有儿童读物,还有一些时尚杂志。

屋子中间摆着几张旧桌子和几把椅子,虽然不新,但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我第一次走进农家书屋,是在一个炎热的暑假午后。

那天,我原本是被妈妈打发出来买酱油的,路过书屋的时候,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进去。

一进门,一股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位老爷爷坐在角落里,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

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让我眼花缭乱。

我的目光在那些书脊上扫来扫去,不知道该从哪一本开始看起。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本封面上画着一只可爱小兔子的书吸引了我。

我伸手把它拿下来,原来是一本儿童绘本,名字叫。

我找了个空位坐下,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

书里的小兔子勇敢又聪明,它独自踏上了冒险的旅程,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有趣的事情和困难。

我完全沉浸在了故事里,仿佛自己也跟着小兔子一起在森林里奔跑、冒险。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我抬起头,看到妈妈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

“你这孩子,买个酱油怎么跑这儿来了?我找了你半天!”妈妈一边埋怨,一边走过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举起手中的书说:“妈妈,这本书太好看了,我一下子就看入迷了。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的书,又看了看周围的书架,脸上的表情变得柔和了起来。

“这书屋还真不错,以后有空你可以多来看看书。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

有时候,我会约上小伙伴们一起来,大家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坐在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和感受。

农家书屋简介范本

农家书屋简介范本

农家书屋简介范本红星村农家书屋简介范本溪口镇红星村位于集镇东部虽地处山区但交通便利。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__年省、市、区共同投资建立农家书屋并投入使用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万元省级补助资金7千元区级补助资金3千元书屋面积70平方米配有书柜4个、报刊书架5个。

藏书有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等图书 1500 余册,报纸期刊 40 余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多张。

书屋固定读者达50人余每周借书达百余次。

包括中小学生、医务人员、孕妇、养殖能手及农民群众。

“农家书屋”的建成成了农民吸取知识传送信息勤劳致富的桥梁为农民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传播知识起到了桥梁作用。

自“农家书屋”建成后每天前来借阅书刊、观看光盘、查阅电脑、了解信息的村民络绎不绝。

村民们高兴的说:“农家书屋的图书、音像制品、报刊特别丰富热门畅销图书、科技书籍等各个种类的书籍都有以前要等农技人员到村才能咨询的农业技术问题过去只在电视广播一晃而过的历史文化故事如今在书屋都可以找到我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吸引到书屋里了。

” 借助于“农家书屋”这个平台读书成了村民下田干活之余的主要活动。

在“农家书屋”的影响下村民学知识、学科技的多了看书读报的“味”浓了村民们把“农家书屋”亲切地称作农村的“精神粮仓”。

红星村“农家书屋”还实施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办法》、《农家书屋管理员须知》等多项制度实行专人管理并明确了书屋管理员。

每周全天实行开放并办理了借阅手续方便群众阅读。

还免费为阅读者提供茶水。

每周到书屋阅读的群众在 10多人次以上半年来累计在书屋阅读人数达500多人次。

目前该书屋运行良好硬件设施齐备图书品种结构科学合理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管理制度规范且执行到位每日开放时间在8小时以上。

农民群众一致反映“农家书屋”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

红星村委员会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XX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

XX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

XX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向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产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20XX年,@@村在市区镇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基本情况康熙岭镇西围村的农家书屋共有藏书1599册,分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报刊、音像八大类。

现有图书1256种,其中政经类128种,科技类412种,生活类178种,文化类305种,少儿类231种,其他类2种,报刊20种、音像100种。

包含了文学小说、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种类丰富的书籍,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能够很好的提高广大村民的各种知识和提供给他们各种技术信息。

农家书屋书籍分类严格按照管理手册要求,按类别依次排放整齐,内设有桌椅数张,现书屋内已配备了电脑、电视、一体机等电子设备,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台。

二、农家书屋的管理@@农家书屋由村主任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过培训,对农家书屋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

管理员熟悉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知识,图书保管、借阅等有章可循。

书籍的借还情况都经过严格的实名登记,管理员定期检查书籍是够被虫蛀、受潮,是否有遗失、缺页等现象,保证图书不被损坏和丢失。

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自由,有借阅要求的村民,可以随时联系管理人员登记借阅书籍。

在文化局的大力帮助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农家书屋的编目登记、分类陈列、借阅登记等工作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逐渐科学规范。

三、农家书屋的重大作用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农家书屋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1. 农家书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以前农闲时间很多农民群众在家呆着没事干,大多靠打扑克、打麻将等来消磨时光,想看看书,查查资料却无处可去,有了农家书屋,村民有了好的去处,赌博和家庭吵闹的少了,看书成为了一种生活乐趣,调剂了单一乏味的农村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农家书屋简介
香莲乡什字村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为香莲乡政府所在地。

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80户727人,全村耕地面积3806亩,人均耕地5.2亩,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175元。

2008年底,香莲乡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建成什字村“农家书屋”。

书屋面积30平方米,配有书柜4组,藏书涉及政史、科普、法律、文学等30多种,共计3000余册,报刊、杂志30多种,共计1500余份,电子音像制品100多张,并配备了桌椅、电脑、电视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设备。

农家书屋建成后,在书屋的管理和运行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做到了四个好(即:基础好,引导村民树立爱学习的习惯;管理好,配备管理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好,政府和上级新闻文化部门扶持到位;配套好,软硬件设施基本齐全)。

什字村村委会主任刘振彪亲自兼任书屋的管理员,确保了书屋定时开放和村民借阅。

根据农村群众的的作息习惯和农时季节,在农闲时每天开放6小时,在农忙时每天开放4小时,逢寒暑假和双休日时全天开放,方便在校学生借阅图书。

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农家书屋,至目前,群众借阅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累计借阅将近1000余人(次)。

书屋的建成,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给什字村带来了新气象,许多村民通过到书屋借阅各类书籍,学到了新知识和新技术,转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产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部分富余劳动力通过书本学到了一定的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外出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

村民王万明、吴西平经常借阅科技种植方面的书籍,自学倭瓜、果树等种植技术,冯汉宝、张世广、冯锁英经常借阅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了养鸡、养猪技术,冯汉宝饲养的肉鸡从最初的2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只。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所学校。

可以说,什字村农家书屋就是一所用知识滋润心灵、用科技带富农民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好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