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完整《声声慢》[优质PPT]
声声慢完整版PPT课件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只剩 无尽的伤心。于是,她写下了这篇《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画面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丰富 声声慢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黄花堆积”、“憔悴损” 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丰富的视觉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词 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意境深远 通过意象的营造和词句的锤炼,声声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无尽的韵味和思索。
画面与情感的交融
画面美不仅在于视觉的享受,更在于与词中情感的交融。 词人通过画面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人在欣赏中产生 共鸣。
完美地表达出来。词人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形
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06 声声慢拓展延伸学习
相关词牌作品欣赏与比较
选择《声声慢》词牌的不同作 品,如李清照、辛弃疾等名家 的作品,进行欣赏和比较。
分析不同作品在主题、情感、 意象等方面的异同,感受词牌 的艺术魅力。
通过比较,了解《声声慢》词 牌的特点和风格,加深对词牌 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
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 慢”“人在楼上”“寒松叹”等。此 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 入声。
特点
属中调,多以抒情为主,情思细腻,婉 转缠绵。其节奏舒缓,适合表达深沉、 哀婉的情感。
声声慢词牌代表作品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描绘唐明皇思念死去的杨贵妃而不得,凝视秋雨敲打梧桐叶落而触景伤情,是一种生死离别的情感。借用此典故,表达她夫死神伤的感情。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整首词是围绕那个字来写的?
愁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雁过也,正伤心,
借景抒情
二、间接写愁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与寻觅的区别是什么?
寻觅是寻找的意思。寻寻是写诗人不停地找寻,希望找到点什么。觅觅是找寻不后更为细致的寻找。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1126年靖康之变(南渡前后)————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忽冷忽寒的时候,最难调养休息。(那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秋天的早晨:朝阳出生曰乍暖,晓寒犹重曰还寒。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可知,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为什么不说暴雨?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在词中呈现方式
01
02
03
描绘相思之苦
词中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刻画了恋人之间深深的 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以景寄情
词人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 ,如黄花、秋风、细雨等 ,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使爱情主题更加鲜明。
抒发忠贞之情
词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坚定和执着,传达了对 忠贞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难。
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新知 识和新思考,以及这些发现对
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建议: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上 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将《声声慢》中的情感和意 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思考如何借鉴李清照的写作技巧,提 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东方女性形象
受传统文化影响,东方女性形象 多呈现为温柔贤淑、忍辱负重、 默默奉献的特点。
西方女性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形象更加独 立自主,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和自 由平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跨文化交流对女性文学创作启示
拓宽视野
01
通过跨文化交流,女性作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生
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从而拓宽创作视野。
借鉴经验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创作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创作
经验和艺术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促进融合
03
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女性文学作品具
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07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声声慢》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公开课完整《声声慢》ppt

为何生愁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有哪些方面 的内容
怎样入愁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 凄凉 愁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
【
声
声
慢李 清 照
】
别样临水照花人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乱世美神李易安
课前导学: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 杰出的女词人;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 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她工诗能文;词尤为宋代大家; 婉约词派 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 漱玉词传 世;
1 形式上;⑴音乐美 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 内容上;奠定哀婉 凄凉 愁 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法国诗人对李诗的解读 : 绝望
法克洛岱 呼唤 呼唤 乞求 乞求 等待 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 痛苦 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 仍然 永远 永远 永远 心 心 存在 存在 死死死死
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课堂练笔:仿写句子
原来愁情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
《声声慢》ppt课件30张

旷世才女李清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 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 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 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 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传奇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 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 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 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 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 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 空。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长恨歌》
品读鉴赏 酒
品读鉴赏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再读这句词有什么新的感受?
诵读体悟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品读鉴赏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品读鉴赏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品读鉴赏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一剪梅》
品读鉴赏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品读鉴赏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醉花阴》 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 凋零——《临江仙》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 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永遇乐》
《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目录•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制定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李清照生平及成就•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格非藏书甚富。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主要成就在于诗词散文方面,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声声慢》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
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抒发了对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重深沉的忧患情怀。
北宋王朝在靖康之难中覆灭,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丈夫去世的沉重打击,她的词风也由此前期的清新明快转变为浪漫空灵。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声声慢 课件(共32张PPT)

三、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叠词的作用
1.使描述对象形象化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 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抓住小 草情态,仿佛感受到了草调皮可爱的情态感觉。
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丰富地抒发了词人那种复杂的情感。
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让语言更 加富有韵律。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声声慢·开元盛日》
三、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乍( zhà) 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zhǎ)n 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cu)ì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பைடு நூலகம்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一、知人论世——词人简介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
前期 描写少女、少妇 时期的悠闲生活 清新明快,细腻婉转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南渡
后期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
思夫、思乡、思国 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公开课完整《声声慢共30页PPT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音缭绕?
让我们齐声诵读《声声 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李 清照,向她坚韧、孤傲的 灵魂致敬!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阅读梁衡散 文《乱世中的美神》,写一篇 读书笔记,并交流阅读心得。
谢谢指导!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你从大事记中窥见词人 愁情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生愁?
孀居之悲 思夫
愁 沦落之苦 思乡
亡国之痛 思国
有哪些方面 的内容?
怎样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走进文本、品读鉴赏
了滴桐着憔是 得滴更窗悴旧 ?。兼儿损时
怎最凄
敌 他
难 将
惨 惨
寻 寻
声 声
这细,,相雁 次雨独如识过 第,自今。也 ,到怎有满, 怎黄生谁地正 一昏得堪黄伤 个,黑摘花心 愁点??堆, 字点梧守积却
、息戚 觅
晚。戚 觅
来三。 ,
风杯乍 冷
急两暖 冷
?
盏 淡
还 寒
清 清
酒时 ,
,候 凄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 征。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法国诗人对李诗的解读 : 绝望
(法)克洛岱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克诗:直白
李诗:含蓄
赏意象、品愁情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酒酒 ,, 一一 种种 溢浓 满郁 凄情 凉义 哀和 伤相 的思 落的 寞幽 。愁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慢
李 清 照
,
,
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
哪个字?
愁——“词眼”
赏析入愁
为何生愁?
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
声
声
慢李 清 照
】
别样临水照花人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乱世美神李易安
课前导学: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南宋杰出的女词人,文学气氛浓厚的士 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 术成就,她工诗能文,词尤为宋代大家。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 称。有《漱玉词》传世。
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课堂练笔:仿写句子
原来愁情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
让我们走进李清照,你想对她 说什么?(致易安)
寻寻觅觅,往日如烟逝;冷冷清清,今日起愁绪。 我心如暮雨,淅淅沥沥,凄凄惨惨戚戚。 易安,淡酒怎消你愁思似海? 黄花怎解你愁眉依依? 舴艋舟怎载得动你愁重如山? 一江春水怎流得尽你愁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李清照词风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新明快
南渡后: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哀婉凄凉
预习检测:
1.乍暖还寒: 忽暖忽冷 2.将息: 休养、调理、保养、 3. 敌: 对付、抵挡 4.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呢 5.次第: 光景、情景 6.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