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影像学 诊断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
张卫国;周清华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9(38)3
【摘要】目的对肺隔离症的病因、分类、发病率,诊断及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2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自1997~2007年间通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2例肺隔离症.发病率占同期肺叶切除手术的5.7%,其中叶内型20例(91%),叶外型2例(9%).叶内型18例合并感染症状,2例合并咯血症状.叶外型2例无症状.术前确诊或拟诊16例(72.7%).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及CT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术中应避免损伤隔离肺的营养血管,对叶外型肺隔离症应注意其他脏器的畸形.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张卫国;周清华
【作者单位】471003,郑州,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30005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总医院肺癌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叶内型肺隔离症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虹璐;乔英
2.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双层螺旋CT诊断 [J], 尉仲春;许存森;蔡学祥
3.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影象学诊断—附六例报告 [J], 董庆恩;陈福翥
4.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J], 唐堪华; 黄大钡; 袁国奇; 刘海明; 杨朝林; 熊诗俊
5.多层螺旋CT在诊断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J], 邓宇; 伍筱梅; 曾庆思; 来巧洪; 关玉宝; 蓝日辉; 岑人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隔离症PPT

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较少见。
影像学表现
• 肺缺血:韦斯特马克征,肺血灌注减少,
肺纹理减少或消失,透亮度增加。
• 肺动脉改变:梗阻端肺血管影增宽,梗阻
持续时间较长。
影像学表现
• 胸片可以直接观察骨折线的存在以及形态,
并能观察对位对线情况。
• 能够发现继发性改变,如气胸/液气胸/皮下
气肿等。
• CT较胸片对骨折的判断更为优越,对肋骨
骨折的定位及骨折程度的判断均优于胸片
肺挫伤
• 肺部常见外伤性改变,可由直接撞击或高
压气浪伤引起,多见于外伤着力点亦可见 于对冲部位。
肺隔离症的X线表现主要为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分叶 状块影、密度均匀,合并感染后支气管或胃肠道相通后, 可见囊肿含气,甚至出现液平面。应与肺炎、肺脓肿和肺 囊肿鉴别。支气管碘油造影可见正常支气管受压,主动脉 造影可显示异常的分支有助于鉴别诊断。治疗主要依靠手 术切除。
本病例诊断体会。1 阅片必须仔细。 实际上,该患者在外院所做的CT片已 经显示降主动脉左前壁所发出的滋养 动脉,只不过阅片者未能注意,未提 出进一步的检查方案。2在双下肺内 后基底部,尤其是左下肺后基底部出 现的实变块、反复感染的囊性病变应 注意到本病的可能。3 与肺发育不良 的鉴别诊断:CTA、MRA或血管造影 显示由体动脉供血的滋养血管即可诊 断。
端以远则变细。
• 多发生于下叶且以右下叶多见,表现为肺
体积缩小,可合并盘状肺不张。
• 心影增大。
CTPA
直接征象: 1.血管腔内充盈缺损:中心性;附壁性;骑跨状 血栓。 2.血管完全阻塞:血管截断。
16排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6排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吴海华【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16-row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of pre-operative assessment.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51cases of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its 16-slice CTA,respectivel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examination,the sensitivity of comparing two ways ofchecking,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6-silice CT diagnostic efficacy and DSA (P>0.05). Conclusion CTA imaging not only the patient can clearly show the PS artery abnormalities,can also provide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trachea,lung parenchyma,emphysema,etc.,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16排CT应用于肺隔离症诊断以及手术前评估的效果和价值。
肺隔离症的诊治进展

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1月第30卷第01期Prac J Med &Pharm.Vol 30,2013-01No.01[作者单位]515000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郑浩胜,傅俊惠)[通讯作者]傅俊惠,Email:fjh464@肺隔离症是一个非常罕见的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先天性肺畸形中肺隔离症占0.15%~6.4%[1]。
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忽略考虑该病,因此误诊率较高,所以有必要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以往很多关于该病的研究都是回顾性研究,本文通过综合该病近几年的诊治进展,探索术前诊断该病,指导治疗的最佳模式。
1肺隔离症的概述该症系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点是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胚胎性肺组织。
为胚胎时期部分肺组织与肺主体分离,独立发育,形成囊性包块,并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虽有自己的支气管,但无呼吸功能。
该病的异常供血动脉通常1支,少数患者多支供血,有文献报道曾有迷走供血动脉达5支之多[2]。
根据病灶与正常肺组织是否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但前者多见,可达75%。
1777年,Huber 首次描述异常体动脉供应肺组织。
1861年,Rokitansky报道副肺叶畸形,可能为叶外型肺隔离症。
1940年,Harris 和Lewis 首次报道该病病例因异常动脉破裂而在肺切除术中死亡。
1946年,Pryce 首次使用肺隔离症一词报道叶内型肺隔离症。
国内1954年候幼临首先报道[3,4]。
发病机制目前不清,可能涉及同源盒基因Hoxb-5的异常[5]。
Sanic 统计546例先天性肺畸形中肺隔离症占0.15%~6.4%[1]。
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灶的类型和继发性改变,叶内型因与支气管有正常或病理性通道,局部易反复发生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等;病灶较大,压迫邻近正常肺组织时,则出现胸闷、气短,咯血除与感染相关外,还可能因体循环系统压力较高所致。
叶外型一般无支气管相通,可长期无症状[6]。
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放射诊断名词解释1.螺旋(): 螺旋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磁共振波谱,是利用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5.: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高分辨,为薄层(1~2)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2.:以影像板()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4.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医学影像-肺部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M 63Y 咳嗽、咳痰6天
治疗十天后
4、空洞型肺转移瘤:常表现为多发, 可见于肺内任何部位, 多分布在胸膜 下或叶间裂下, 越靠近胸膜空洞越小;大的空洞有多分布于肺中带的倾向,
空洞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无分叶和毛刺。
F 44Y 直肠癌病史
4、真菌感染:主要有曲霉菌及隐球菌等;曲霉菌感染时,“空气半月征”为特征性 表现,空洞内的曲菌球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致密阴影, 亦可呈分叶状结节,空洞外缘
M 51Y 咳嗽、咳痰两年余
M 47Y 反复咳嗽咳痰十年余
M 66Y 咳嗽、咳痰10天,加重伴发热3天
治疗后24天后
M 42Y 咯血痰一月余
三、 类似空洞的病变
肺内空腔病变需与空洞鉴别。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异常扩张。常见病变 为肺囊肿和肺大泡等。在影像上 ,空腔的壁厚为1 mm及其以下 ,此为与空洞 鉴别的主要依据。在空腔的鉴别方面 ,孤立存在的空腔一般为肺囊肿 ,合并有 肺气肿的空腔多为肺大泡。有些情况下空腔类似空洞病变 ,应进一步鉴别。
2、空洞壁的厚度:一般将洞壁厚 ≥3 mm称为厚壁空洞 ,< 3 mm为薄壁空洞。厚壁空 洞的疾病较多 ,常见于肺癌、 肺结核的纤维干酪空洞、 干酪空洞和纤维厚壁空洞 ,以 及急性及慢性肺脓肿。薄壁空洞见于肺结核的浸润干酪灶空洞和纤维薄壁空洞。
空洞壁薄厚不均见于肺癌和肺结核 ,明显的厚度不均匀使空洞为偏心性或特殊形态。 肺癌空洞的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 ,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的干 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腔开始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 ,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处 ,呈小 圆形,空洞进一步发展呈新月状 ,也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 ,最后可形成类圆形空洞。 霉菌引起的空洞根据病原菌种类不同可为厚壁、 薄壁或厚度不均匀。
主治医师 (放射医学)-胸部(A1型题 2)

主治医师 (放射医学)-胸部(A1型题 2)1、主动脉夹层CT的特征性征象是A.两个不同增强密度的主动脉腔被一内膜所分隔B.主动脉钙化内移C.主动脉壁异常扩张D.主动脉各段管径不成比例E.主动脉周围血肿形成2、易合并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尘肺见于A.矽肺B.煤矽肺C.铁矽肺D.石棉肺E.滑石肺3、以下哪项是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A.肺内孤立结节,无分叶,边缘有毛刺,发病前有发热史B.肺内孤立结节,内有爆米花样钙化C.右上叶后段结节,边缘光整,周围有卫星灶,增强扫描结节内无强化D.肺内孤立结节,有分叶和毛刺,远端有胸膜凹陷征E.左下叶后基底段肿块,CT增强扫描示胸主动脉分支进入肿块4、属于大叶性肺炎CT表现的是A.空气支气管征B.支气管双轨征C.支气管腔狭窄D.支气管壁增厚E.支气管截断5、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A.良性肺肿瘤,发生在肺外围者其X线表现多为圆形、椭圆形阴影,轮廓清楚,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少数可有钙化灶B.各种组织类型的良性肿瘤,大多无特征性X线表现,故不易区分C.良性肿瘤远较恶性肿瘤发病率高D.肺错构瘤在组织学上是正常肺部原有的组织呈异常的组合,多发生于肺外围部分E.支气管腺瘤多数发生于大支气管6、以下疾病中哪一项是伴有肿块阴影的肺血管异常的疾病A.肺动静脉瘘B.部分肺静脉回流异常C.肺动脉缺如D.肺动脉狭窄E.一侧肺发育不全7、下叶肺不张的X线表现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在斜位或曝光不足的X线片不显示B.上叶出现代偿性肺气肿C.侧位X线片示无气肺叶向后移位D.肺门向下移E.正位片上呈底向膈面、高尖指向肺门的三角形阴影8、结核瘤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点,哪一项不正确A.好发部位:结核上部,癌任何部位B.边缘:结核光滑,癌有短毛刺C.大小:结核2~3cm,癌多在3cm以上D.形状:结核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癌呈分叶形,有脐征E.钙化及空洞:结核有,癌无9、结节病患者CT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肺体积缩小并见斑片状、纤维条索状影,属于哪一期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E.Ⅴ期10、在胸部X线诊断中,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肺结核-前弓位摄影B.中叶综合征-侧位摄影C.左心室增大-左前斜位摄影D.液气胸-卧位摄影E.肺气肿-呼气时摄影11、以下关于肺真菌病的X线所见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没有肋骨破坏、胸腔瘘管和皮肤真菌病B.肺纹理明显增强,其周围可见斑点片状阴影,甚至支气管肺炎C.单侧或双侧肺内淡片状影,可有边缘不清的结节影,中下肺野多见病灶,发展迅速,数日内可融合成大片影D.病灶中央可出现空洞,周边无明显炎性浸润,内无液平面E.胸膜常受累,导致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12、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与以下哪些因素无关A.外伤B.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C.动脉囊性中层坏死D.风湿性心脏病E.医源性损伤13、关于胸部组织的信号特征,哪一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脂肪:T1WI呈高信号(白色),T2WI呈稍高信号(灰白色)B.快速流动血液在SE序列上:长T1和短T2信号(黑色)C.肺组织:T1WI呈高信号(白色),T2WI呈高信号(白色)D.成人胸腺:T1WI呈高信号(白色),T2WI呈等信号(灰色)E.血管壁: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灰黑色)14、关于急性肺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发展迅速B.边缘不清楚C.密度一致的阴影D.阴影不易融合,边缘清楚E.可见支气管气像15、以下哪一项不是放射性肺炎的X线表现A.急性期多表现为组织增生B.局限性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不均阴影C.其内有时可见支气管气像D.发生部位与照射野有关E.可伴有膈肌升高,纵隔向对侧移位16、不符合气管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A.有明显的喘鸣音,严重者呼吸困难,有咳嗽咯血等,气管下1/3肿瘤会一侧支气管阻塞,接近声门有声嘶B.胸片可无阳性所见或仅有两侧阻塞性肺气肿或一侧肺不张C.肺纹理增强或囊状透明阴影,并可见杵状指D.侧位高千伏摄影,可显示凸出气管腔内肿块阴影E.CT可见气管腔内有肿块影,良性者边缘光滑,恶性者可呈菜花样不规则,基底宽,使气管呈环形狭窄17、下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支气管气像是在肺炎等病变出现肺实质浸润时的表现B.心脏病时左房压力升高时会出现Ker-leyB线C.一般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统称为COPDD.右肺中叶肺炎时,右心缘不清的X线表现为边缘掩盖征阳性E.肺不张时不可能出现支气管气像18、小儿胸腺影像不正确的是A.位于前上纵隔B.上缘界限不清C.随呼吸改变形态D.随体位改变形态E.船帆征为病理改变19、心包上隐窝与气管前淋巴结的鉴别要点不包括A.位于气管前间隙内B.典型可呈水样密度C.位置在右肺动脉上方D.贴近升主动脉后壁E.增强扫描无强化20、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A.肺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B.肺低密度区分布以下肺、前部肺实质明显C.广泛肺大疱形成D.胸膜下多发小透亮低密度灶E.蜂窝样改变21、心包积液的典型X线特征不正确的是A.肺野清晰B.心脏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或球状C.上腔静脉增宽D.心包积液在300~500ml以上者X线平片上才有变化E.心脏搏动明显减弱而主动脉搏动增强22、大叶性肺炎病后2~3天为红色肝样变期,肺泡内充满黏稠渗出物,其中有纤维素及多量红细胞,病后4~6天为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内红细胞减少,白细胞明显增加,其X线表现是A.实变阴影密度不均,病变呈散在、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以后有条索状阴影,最后恢复正常B.病区呈一片密度均匀增深的阴影,形态与肺叶轮廓相符,其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C.病区局限性肺纹理增强、增深,肺透亮度稍降低,病变位于下叶时,则同侧膈肌轻度升高,运动受限D.病变区呈大片实影,其中有透亮区及液平区E.病变区呈团块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楚,不规则23、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主要表现A.粟粒影像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密度不均B.病灶多见钙化C.纤维化呈条索状阴影也是其特征性表现D.常形成空洞透亮区E.临床上有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24、在诊断中央型肺癌方面MRI检查有何特点A.在显示支气管壁增厚、破坏、管腔狭窄、阻塞等方面不及CTB.MRI可多层面成像,可充分显示肿块与大气管的关系C.对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显示优于CTD.对肿块侵犯大血管及心脏的评价优于CTE.以上都对25、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及X线表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为胸膜的原发性肿瘤,可发生于脏、壁层胸膜B.局限结节型,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致密影,边缘光滑,密度与软组织相似,少数可有钙化C.切线位,肿瘤基底宽,贴于胸壁,向肺野突出,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钝角D.广泛浸润型,引起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有大量胸腔积液,本型生长较慢,可侵及肋骨引起病理性骨折E.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锐角,轮廓且常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小毛刺26、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X线平片显示的典型心脏形态应是A.普大型B.二尖瓣型C.主动脉型D.二尖瓣普大型E.主动脉普大型27、不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CT表现是A.印戒征B.空气潴留C.支气管壁增厚D.蜂窝肺E.多发囊状阴影伴气液平面28、肺内团块状阴影,轮廓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常有钙化,呈少量至大量斑点状或爆米花状,无空洞形成,应诊断为A.结核球B.周围型肺癌C.炎性假瘤D.肺囊肿E.错构瘤29、纵隔肿瘤中,见不到钙化的是哪一种A.畸胎类肿瘤B.胸腺瘤C.胸骨后甲状腺肿精品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神经源性肿瘤E.支气管囊肿30、法洛四联症中决定血流动力学的关键是A.室间隔缺损B.肺动脉狭窄C.主动脉骑跨D.右心室肥厚E.以上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试题,强烈推荐。
PS

仅切除病灶。
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 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 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愈合快等特点,广泛 用于临床。 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肺隔离症的一种新的治 疗方法,通过栓塞供血动脉而使病灶缺血、萎缩
和机化。但若供血动脉过细或走行迂曲,则会增
加插管困难、误栓、损伤动脉出血等风险,因此
远期疗效尚待研究。
小不等的低密度透光区。易误诊为肺囊肿、肺癌和支气管扩
张等。 CT检查方法无痛苦、危险小,已广泛应用在PS的诊断 中。但普通CT不易显示异常血管,与肺囊肿、肺癌等鉴别较 难,误诊率高。 增强CT扫描可见其间有血管影,此征象对确诊肺隔离症有重
要价值。
高分辨率CT尤其是它的血管造影功能, 同时能显示
病变的形态,肺实质的改变,并通过其三维重建血管
肺 隔 离 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
定
义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 是一种
少见的肺脏先天性发育异常,属于支气管肺前肠畸
形范畴,约占肺畸形的 0.15%~6.40%。
其特点是一部分胚胎肺组织(肺叶或肺段)与正常的
支气管不交通,并与正常的肺组织隔离开,而形成无
正常的支气管可有病理性相通;叶外型有独立的脏
层胸膜包绕,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离,与正常支气管不 相通。叶内型最常见,占总数的75%,叶外型较少见。
绝大部分(98%)隔离肺位于下叶后或内基底段,尤 以左下叶后基底段多见,但也可发生于胸腔内任何部
位,甚至可出现在心包或腹腔内。
临 床 表 现
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灶的类型和继发性改 变。 叶内型因与支气管有正常或病理性通道,局部易反 复发生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 胸痛等; 病灶较大,压迫邻近正常肺组织时,则出 现胸闷、气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
A 48-year-old Korean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n abnormal mass lesion that was detected by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 visit to our hospital. She had experienced intermittent abdominal pain for several months. She had no other specific past medical history and no history of trauma.
时可有大量脓痰,咯血和气短。
叶外型
90%的叶外型位于左半膈,可位于下叶与 膈肌间、膈下,膈肌内或纵膈中。
血液供应通常来自腹主动脉,静脉回流通 常经由下腔静脉、奇静脉或门静脉系统。
与支气管不相通,临床上常无症状,多在 胸部影像学检查、尸检或合并其他畸形时 被发现。
病理
叶外型有独立的胸膜包裹,与正常组织完全分隔。 叶内型分布于正常肺组织内,与正常肺有薄层 结缔组织相隔。可与正常支气管相通或不相通。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8
3.切除右肺下叶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4. 标本造影效果
29
鉴别诊断
叶内型肺隔离症与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 及支气管囊肿鉴别。有人认为吸入性肺 脓肿几乎从不发生在下叶,故下叶贴邻 膈面部位的囊肿应首先考虑为叶内型肺 隔离症。
叶外型肺隔离症主要与膈疝、肺底积液 及膈肌肿瘤鉴别。
25
MRI:
边界清楚,囊性区长T1、长T2信号,实性中等T1、 长T2信号,均匀/不均匀;多平面成像有助于显 示解剖关系、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有助于区 分叶内/叶外型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6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7
1.异常动脉穿出膈肌自右肺下叶膈面入肺 。
2.切断并缝扎异常动脉血管
镜下隔离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肺不张、炎症和纤维 化。支气管腔内有纤毛柱状上皮,管壁有小软
骨片和平滑肌,部分支气管和肺泡扩张形成囊腔及支 气管扩张。血管结构为肌型体动脉和静脉,没有肺
内弹力肌型动脉。
诊断
X线片检查:
下叶肺后基底段内,有单个或多发的圆形、卵圆 形等囊性病变阴影。囊壁厚薄不等,周围有炎变 影像。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48
男性,46岁。反复咳嗽、咳痰多年。胸片及CT,诊断为左下肺支扩并感染、左下肺 化脓性病变等。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3
(A) Incision of diaphragm (black arrow), Intradiaphragmatic mass (red arrow) was identified. (B) Diaphragmatic bulge (black arrow). Incision site of diaphragm (red arrow).(C) Small aberrant vessels were clipped (black arrow).(D) Yellowish mucoid materials were drained (black arrow)
叶内型多于叶外型,左侧多于右侧。
病因
在胚胎发育期间,动脉发育不全使一部分 肺组织血液供应受障碍,并由主动脉的分 支代替动脉供应该区组织,由于来自主动 脉的血液含氧量与来自肺动脉的血液完全 不同使该段肺组织的肺功能无法进行,因 而发育不全,而无肺功能。
叶内型
位 于脏胸膜组织内,其囊 腔病变与正常的支气管相 通或不相通,临床多见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30
左下肺隔离症
另外:
形态不规整,呈珊瑚状,多有尖角状突起,边缘多 光滑;
肿块内密度不均匀,薄层扫描可见多数囊样稍低密 度区,增强扫描更明显;
病灶与胸主动脉间脂肪间隙存在,多引起相邻肋膈 角区胸膜“肋骨样”肥厚,内缘多光滑,外缘可 不规则;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多数纹理状血管影,主动脉 旁及病灶边缘间异常供血动脉影,若发现异常供 血动脉可明确诊断。
叶外型
2.后者被自己的胸膜包盖, 独立于正常肺组织之外, 囊腔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
叶内型
多见,占75%
近2/3的叶内型位于左下叶后段脊柱旁沟内, 其余的位于右下叶相应部位,上叶很少受累。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静脉 主要回流入肺静脉。
多与支气管相通,常发生反复感染,感染多为 化脓性,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感染严重
CT
DSA
治疗
叶外型者作隔离肺切除,叶内型者作肺叶切 除。
由于肺囊肿多有感染,常使肺段的境界不明 确,作肺段切的机会比较少。
叶外型虽临床症状较少,只要明确诊断,仍 应作切除为宜。
诊断
肺下叶病变,反复感染,久治不愈。
结合临床表现、X线胸片特点。 进一步CT、MRI或血管造影检查。 特征性:下肺异常肺组织,异常供血血管可确定诊断
如与支气管树交通造成感 染,其表现为含气囊肿, 有或无液平,周围可见炎性浸润,也可呈囊肿 样表现可有气液平。但诊断阳性率并不高。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0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1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2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23
2019年8月24日2时11分
图1:空箭示病变呈”珊瑚状”,内见纹理状血管影, 病变边缘见血管断面影
图2:白箭示囊样等密度区,空箭示纹理血管影,与 胸主动脉之间脂肪间隙存在,胸主动脉受压右移.
图3:白箭示异常供血动脉自胸主动脉发出,空箭示 胸膜呈”肋骨样”肥厚.
血管造影
临床高度怀疑肺隔离症而X线胸片及体层片 不能确定时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动脉造影, 可以观察到异常体动脉分支供应病变部位 肺组织而得以明确诊断。
确诊较难
左下肺隔离症
CT诊断依据
叶内型 蜂窝状、大小不等含液囊状或软组织密度肿 块,少数见钙斑,脓肿形成
叶外型 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少数见多 发小囊
增强检查 不规则强化,可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CT检查 :可较清楚Fra bibliotek示病变形态,还可确认异常动脉存在 的典型表现。正常肺支气管动脉和静脉束远离 或围绕在隔离肺叶外周,偶见钙化。
(A)Gross findings. (B) Dilated mucin-filled airways and remnants of cartilaginous bronchi (x 100,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 (C) Normal lung tissue is not observed (x 100,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 (D) Dilated airways are lined by bronchiolar type epithelium (x 200,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
定义
肺组织与支气管树缺乏交通的先天 性畸形, 从而与其余肺分离,并 由体循环动脉供血。
较为常见的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占肺部 疾病的0.15%~6.4%.
肺隔离症可见于各年龄段,以青年人居多
多数无症状,合并感染则可表现为呼吸道 感染的症状,可有发热、咳嗽、咳痰、胸 痛、甚至痰中带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