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优质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oc

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oc

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第一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1.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该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扶清灭洋反帝运动招抚义和团1900 北京廊坊多是农民、手工业者 8 义和团辛丑条约东交民巷 1901 4.5 亿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西方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参加者多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 B.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C. 清政府一度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D. 义和团运动席卷了全国 2. 义和团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表明其斗争矛头指向 ( ) A. 清王朝 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 资产阶级 D. 中外反动势力 D D B B3. 王正同学在参加某电视台的知识竞赛类节目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

他向场外观众求助,你觉得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 B. 为了抢劫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 C.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D. 为了尽快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

李希圣的《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庚子年发生的事。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A. 旅顺大屠杀 B. 台湾被割占 C. 谭嗣同就义 D. 八国联军侵华 C C D D5.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

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洋人)提出的10 亿两白银降到4 亿5000 万两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这是对李鸿章在签署下列哪一条约时的描写?(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D D6. 1840 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众在列强侵略和剥削的压力下,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了初步了解。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

但学生对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两次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

2.难点: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短视频,让学生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历史史实。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精品课件 (共27张PPT)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精品课件 (共27张PPT)

目标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重点)
目标4: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内容、影响。分析《辛丑条 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重点、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1 2 3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兴起时间:1898年 山东 地点:_______ 2.兴起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 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3.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5.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灭洋 6.口号: _______
抗击八国联军
1900 年6月 1.时间:_______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4.战争过程: 1900 年6月,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_______ 西摩尔 率领,从大沽经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_______ 义和团 在廊坊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_______ 迫使侵略军狼狈逃回天津。 (3)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5.战争结果: 《辛丑条约》 。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_
内容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划定使馆界
危害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名师课件2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名师课件2北师大版

【探究三】沦陷后的北京情形? 问题3: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呢?
被捕的义和团民
处决义和团民
【探究三】沦陷后的北京情形? 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 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 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 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 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 族是不可消灭的”。
大天1朱沽津8红99年灯
赵三威多县 平原
冠县 济南
青岛
西安
义和团早期主要活动地区 义和团主要起义地点 义和团反帝斗争地区 八国联军入侵路线 清帝后逃跑路线
曹州 沂州
义和团,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山东转移 直隶地区
发展
【探究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问题1:义和团斗争的对象是谁? 义和团斗争方式是怎样的?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斗争方式?
——孙中山
【探究三】沦陷后的北京情形?
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都是非常勇敢和剽悍的优秀士兵,
他们踏着先头同伴的尸体,沿着鲜血淋漓的
云梯,源源不断地爬了上来,争先恐后地从
突破口一跃而入。虽然他们是敌人,但这一
情景使我深为感动 。
——柴五郎(日本)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 分一事,实为下策。”

入侵北京路线
西摩主尔要(战斗英地)点
廊坊

永 定
杨村

京津形势许勇《义和团血战天廊津坊海》 河
塘沽 渤

大沽
通州
京师
(北京)

廊坊
永 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三、《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月。 2.内容 (1)经济: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军事:拆毁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 关铁路沿线要地。 (4)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影响: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 国的工具。
关闭
B 答答案案
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是( A.1899年10月 B.1900年6月 C.1901年春 D.1902年夏
1234567
)。
关闭
B
答答案案
1234567
4.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进行了英勇的阻击。义和团阻击八 国联军的地方有( )。 ①廊坊 ②杨村 ③青浦 ④慈溪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历史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共13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历史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共13张PPT)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近代中国是怎样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谈谈对本单元的感想?
Y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Leabharlann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O
鸦片战争
动就是在反洋教斗争的基础上兴起的。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 组 成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 因: 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 织: 员: 农民和手工业者


点:山东、直隶等地
质: 反帝爱国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发 展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北京和天津是清政 府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心脏。1900年 6月,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他 们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 电线,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 方大半个中国熊熊燃烧起来——
义和团抗争
什么教训?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农民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三、《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时间:
11国 签约国: 《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加重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税收受 列强控制。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 两,本息9.8亿两,以 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辛丑条约
经济
军事
兴 起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义和团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鸦片战争以来,各国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山东一省建立的大小教堂就有 一千多所,教徒八万多人。外国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作护身符,勾结土豪劣 绅,地痞流氓,逞凶杀人,无恶不作,还不受中国法律的制约。中国人民对 此极其痛恨,在山东、直隶等地,许多乡民相聚习武,力图自保,义和团运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课件 北师大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课件 北师大
3、经过:
◇兴起: 起于山东等地的烧香拜神、操练拳棒的反清秘密组织。
◇发展:1900年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
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高潮:抗击八国地红联军不到
山 东
义 和
◇失败: 1900年8。月三月,,在中团,外势力的联
合镇压下,遍义和团起运动失败了。
辩论
正 怎样看待义和团“扶

。,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1、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2、《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内容
影响
①②允中③清划许国拆慈政定各人毁禧立结府东国居大太即与赔 交 派 住 沽后批国偿民兵;炮对准之白巷保台列了欢银为护以强这心使,及4没个”.5馆不北有亿条。区准京把两约,列负她;,强担作使列并勒,为馆强保索使“区策证到中祸实划今巨国首际侵后额税”上略要赔收惩是中“款受办“国量,到感国的中加列到中大华重强喜之本之了控出国营物中制望”。力国。外,,人,成民为的
学习重点
•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 2、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 3、对义和团运动的评级 • 4、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 5、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结果 • 6、八国联军侵华的对中国的影响
义和团为什么会在山东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后,山东先后遭受日、 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 为深重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山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900年 1898—1900年
1898-1900年… 日发1天总冯生军84王理子了旅0年什洪衙材顺的么大秀门?香屠全港杀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名师课件1 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名师课件1 北师大版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新课导入
右图明信片,描述了 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 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 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 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 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 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 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 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 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 八国联军。
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 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 洋”。
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新课讲授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兴起
山东、直隶一 带的义和拳、 民间习武组织
帝国主义 侵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 活动猖獗
广泛性 反帝斗 争组织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 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内容、危害、影响: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 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小结
1900-1901
(抗 击 八 国 联
)军
原因:直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根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经过: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