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其他有机物质
其他有机物质
除了烃类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外, 海水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有机物质,如 糖类、醇类、酚类等。这些物质在生 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取方法
对于其他有机物质的提取,通常采用 吸附、萃取、膜分离等方法。这些方 法可根据不同有机物的性质和含量进 行选择和应用。
总结词
开发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增加,核 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
能源供应的重要部分。
前景展望
核能开发面临一些挑战,如处理核废料和确保核安全 等。此外,核能开发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如国际 核不扩散条约的限制。
其他能源物质
01 总结词
除了甲烷水合物和核能资源外 ,海水中还含有其他具有开发 潜力的能源物质。
02
详细描述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 如锂、钾、镁等,这些物质可 以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此外, 海水中还含有一些稀有元素, 如铀、钍等,可用于核能开发 。
03
开发挑战
04
从海水中提取这些物质面临一些 技术挑战,如分离和纯化过程复 杂、成本较高。此外,一些物质 在海水中的浓度较低,需要高效 的提取技术才能实现商业化利用 。
镁
海水中镁的含量也相当丰富,是制造耐火材料、合金、轻质建材等的重要原料。
钾
海水中的钾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钾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 生长。
非金属元素
氯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元素, 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氯是制造漂白粉、氯气、盐
酸等的重要原料。
溴
海水中的溴被广泛用于制造 各种含溴化合物,如溴化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1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6价降低到+4价。
规律3 强弱律——以强制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特点: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规律4 先后规律——强者优先。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
(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
的物质、过氧化物等。如:
氧化剂 —— Cl2 KMnO4
↓
↓
↓
还原产物——Cl- Mn2+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等。如:
被还原。( √ )
2.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是
,HCl为还原产物的是
①KOH+HCl
KCl+H2O
2KCl+2MnCl2+5Cl2↑+8H2O
②2KMnO4+16HCl(浓)
③Cl2+H2O
HCl+HClO
④2NaCl+H2SO4(浓)
⑤Fe+2HCl
答案:② ⑤
,HCl作氧化剂的
。
Na2SO4+2HCl↑
FeCl2+H2↑
③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1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分析
问题引领
1.实验室用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制备
规律3 强弱律——以强制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特点: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规律4 先后规律——强者优先。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
(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
的物质、过氧化物等。如:
氧化剂 —— Cl2 KMnO4
↓
↓
↓
还原产物——Cl- Mn2+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等。如:
被还原。( √ )
2.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是
,HCl为还原产物的是
①KOH+HCl
KCl+H2O
2KCl+2MnCl2+5Cl2↑+8H2O
②2KMnO4+16HCl(浓)
③Cl2+H2O
HCl+HClO
④2NaCl+H2SO4(浓)
⑤Fe+2HCl
答案:② ⑤
,HCl作氧化剂的
。
Na2SO4+2HCl↑
FeCl2+H2↑
③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任务1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分析
问题引领
1.实验室用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制备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气及氯的化合物课件苏教必修第一册

(浓) MnCl2+Cl2↑+2H2O];后来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把氯化钠、软锰矿和浓硫
酸的混合物装入铅蒸馏器中,经过加热制得了氯气[2NaCl+3H2SO4(浓)+MnO2 2NaHSO4+MnSO4+2H2O+Cl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狄肯制气法”(4
HCl+O2
2H2O+2Cl2);电解法制氯气(2NaCl+2H2O 2NaOH+H2↑+Cl2↑)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需要从科学探究和模型认知的视角学习本单元知识,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 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习本单元知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氯气、氯的重要化合物以及氯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分类 颜色 成分
性质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混合物
混合物
浅黄绿色
无色
Cl2、HClO、H2O、H +、Cl-、ClO-、OH-
H+、Cl-、H2O、 OH-
酸性、漂白性、氧化 性
酸性(比新制氯水强)
液氯 纯净物 黄绿色 Cl2
氧化性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B )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⑥ MnO2+4HCl(浓) 实验装置:
MnCl2+Cl2↑+2H2O 。来自序号 AB C
装置名称
装置作用
注意事项
气体发生装置
⑦ 制备氯气
必须使用⑧ 浓 盐 酸,并加热
酸的混合物装入铅蒸馏器中,经过加热制得了氯气[2NaCl+3H2SO4(浓)+MnO2 2NaHSO4+MnSO4+2H2O+Cl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狄肯制气法”(4
HCl+O2
2H2O+2Cl2);电解法制氯气(2NaCl+2H2O 2NaOH+H2↑+Cl2↑)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需要从科学探究和模型认知的视角学习本单元知识,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 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习本单元知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氯气、氯的重要化合物以及氯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分类 颜色 成分
性质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混合物
混合物
浅黄绿色
无色
Cl2、HClO、H2O、H +、Cl-、ClO-、OH-
H+、Cl-、H2O、 OH-
酸性、漂白性、氧化 性
酸性(比新制氯水强)
液氯 纯净物 黄绿色 Cl2
氧化性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B )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⑥ MnO2+4HCl(浓) 实验装置:
MnCl2+Cl2↑+2H2O 。来自序号 AB C
装置名称
装置作用
注意事项
气体发生装置
⑦ 制备氯气
必须使用⑧ 浓 盐 酸,并加热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PPT课件

收集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分组讨论 :1、这样收集到的氯气是否纯净 ? 交流与讨论 :这个装置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所起的 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该分别用什么除去这些杂质气体?
MnO2 + 4HCl(浓) === MnCl2 +Cl2 +2H2O
除去HCl
除去水 蒸气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吸收 装置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的结构
直流电源
石 墨 铁 棒
饱和食盐水
实验现象
1
结论
通电后有气体物 质生成 有氯气生成
两极均产生气泡
碳棒附近有黄绿色、刺激 2 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能使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 蓝
3
铁棒周围的颜色变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有氢气生成
将铁棒上方收集到的气体 4 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的结构
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永强 ——永嘉场 ——永嘉盐场
含量/g
30 25 20 15 10 5 0
0.712 1.11 5.11 27.2
KCl
CaCl2 2
MgCl2 2
NaCl
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
氯气的生产原理
思考:你知道通过电解水可以获得哪些物质吗
回忆联想:水的电解
水通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直流电源 石
墨
铁 棒
饱和食盐水
NaOH 溶液
氯气的发现史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研究后得出这 种气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我国早年译 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
戴维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浓盐酸
《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的化学PPT

答: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海洋环境立法、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我国淡水资源相对不足,若要在实验室中淡化海 水,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选择哪些仪器进行呢?
三、海水淡化
如何将海水淡化?
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导管、 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 药品: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温馨提示
1.请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仪器。 2.取大约5毫升氯化钠溶液加热。 3.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要擦干,别忘了预热。 4.实验时,观察到有冷凝水流到小试管就停止加热,并验证 所得的冷凝水是淡水。 5.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小试管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讨论 (1)为了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做哪 些改进?
镁 海水或卤水 石灰乳 氢氧化镁 盐酸 氯化镁 通电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 )
A.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蒸馏
4.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B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洋化学资源
-.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 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 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 提取镁的方法。 3.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 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自主探究
导入新课
答: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铜、钴和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 储量多。全球总储量在30 000亿吨以上。
我国淡水资源相对不足,若要在实验室中淡化海 水,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选择哪些仪器进行呢?
三、海水淡化
如何将海水淡化?
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导管、 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 药品: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温馨提示
1.请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仪器。 2.取大约5毫升氯化钠溶液加热。 3.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要擦干,别忘了预热。 4.实验时,观察到有冷凝水流到小试管就停止加热,并验证 所得的冷凝水是淡水。 5.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小试管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讨论 (1)为了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做哪 些改进?
镁 海水或卤水 石灰乳 氢氧化镁 盐酸 氯化镁 通电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 )
A.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蒸馏
4.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B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洋化学资源
-.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 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 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 提取镁的方法。 3.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 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自主探究
导入新课
答: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铜、钴和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 储量多。全球总储量在30 000亿吨以上。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1:3.3.2 从海水中提取镁、从海带中提取碘

(4)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
取。
( ×)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有人设计如下步骤:
①将海带灼烧成灰,在灰中加水搅拌;②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③通入氯
气;④过滤;⑤用分液法分离液体混合物。合理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④③⑤
、 、 ;
镁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弱 于钠与水反应,说明镁的还原性 弱 于
钠。
能力提升
一、海水提镁及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
[问题探究] 问题 1.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 I-的形式存在,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海带中含 有碘? 提示:①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埚中。②灼烧海带至完全成 灰,停止加热,冷却。③将海带灰加蒸馏水溶解,搅拌、煮沸、过滤。④在 滤液中滴加稀 H2SO4 及 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如果淀粉溶液变蓝 色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通电 ③MgCl2(熔融)=====Mg+Cl2↑。
知识点拨:由 MgCl2·6H2O 加热制取无水 MgCl2 时,要不断通入干燥的 HCl 气 体,防止 MgCl2 水解生成 Mg(OH)2。
3.镁的性质 (1)镁的原子结构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
易应原理:2H++2I-+H2O2===I2+2H2O。 (2)实验步骤及证明方法
【对点训练】
1.已知 MgO、MgCl2 的熔点分别为 2 800 ℃、604 ℃,将 MgO、MgCl2 加热
熔融后通电电解,都可得到金属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正确的方法是( D )
二、从海带中提取碘
1.海带中提碘 (1)流程:干海带→浸泡→氧化→过滤→提纯→碘单质。 (2) 以 氯 气 为 氧 化 剂 , 制 取 碘 单 质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___C_l2_+__2_K__I=_=__=_2_K_C_l_+__I_2___。
海水提溴原理(课堂PPT)

5
海水提溴原理
目前膜法提溴技术里研究较多的是PVDF 的ABMA 法,其实 验流程图如图2、图3
图2 PVDF气态膜法海水提溴流程图
6
海水提溴原理
图3 ABMA提溴流程图
7
海水提溴原理
(2)用SO2吸收 通入SO2 发生如下反应: Br2+SO2+2H2O=H2SO4+2HBr 再用氯气氧化,得到溴素。再用蒸汽蒸馏出溴经冷凝即得成品 溴。
3
海水提溴原理
图1空气吹出酸液吸收法工艺流程
4
海水提溴原理
2、膜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膜分离法主要有气膜法、液膜法两种。 气膜法提溴技术是利用疏水性膜两侧的溴素浓度差作 为膜间传质动力,使溴从膜一侧的原料液扩散到另一侧的 吸收液中,并在吸收液中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而不断富集。 液膜法与气膜法原理类似,利用两种液相间形成的界 面将两种组成不同又相互混溶的液体隔开,经选择性渗透 后,使溴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迁移,达到溴的富集提取。
海水提溴原理
溴素提取的方法有多种,蒸汽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 但是这些方法不适合用于从含溴浓度很低的海水中(如自 然海水或海水淡化装置排出的浓海水)提取溴素。合适的 方法主要有:空气吹出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 沉淀法和无机离子交换法等。
1
海水提溴原理
1、空气吹出法
将浓缩的海水用硫酸酸化后,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
反应式如下:
Cl2+2Br-→Br2+2Cl生成的单质溴通入空气吹出,实现与母液的分离,
得到初步产品,但因浓度太低还需浓缩。根据吸收
液的不同可以分为酸液吸收和碱液吸收
(1)工业上通过碱液吸收,溴发生歧化反应:
海水提溴原理
目前膜法提溴技术里研究较多的是PVDF 的ABMA 法,其实 验流程图如图2、图3
图2 PVDF气态膜法海水提溴流程图
6
海水提溴原理
图3 ABMA提溴流程图
7
海水提溴原理
(2)用SO2吸收 通入SO2 发生如下反应: Br2+SO2+2H2O=H2SO4+2HBr 再用氯气氧化,得到溴素。再用蒸汽蒸馏出溴经冷凝即得成品 溴。
3
海水提溴原理
图1空气吹出酸液吸收法工艺流程
4
海水提溴原理
2、膜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膜分离法主要有气膜法、液膜法两种。 气膜法提溴技术是利用疏水性膜两侧的溴素浓度差作 为膜间传质动力,使溴从膜一侧的原料液扩散到另一侧的 吸收液中,并在吸收液中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而不断富集。 液膜法与气膜法原理类似,利用两种液相间形成的界 面将两种组成不同又相互混溶的液体隔开,经选择性渗透 后,使溴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迁移,达到溴的富集提取。
海水提溴原理
溴素提取的方法有多种,蒸汽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 但是这些方法不适合用于从含溴浓度很低的海水中(如自 然海水或海水淡化装置排出的浓海水)提取溴素。合适的 方法主要有:空气吹出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 沉淀法和无机离子交换法等。
1
海水提溴原理
1、空气吹出法
将浓缩的海水用硫酸酸化后,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
反应式如下:
Cl2+2Br-→Br2+2Cl生成的单质溴通入空气吹出,实现与母液的分离,
得到初步产品,但因浓度太低还需浓缩。根据吸收
液的不同可以分为酸液吸收和碱液吸收
(1)工业上通过碱液吸收,溴发生歧化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化学课件(第1课时)新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B ) A. NaCl 氯化钠 食盐 B. 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 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 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4.用序号填空:① Na2CO3 ② NaCl ③ CaCO3 ④ NaHCO3 (1)用作调味品的是___②___; (2)用于生产玻璃和洗涤剂的是___①___; (3)用作补钙剂的是__③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④___。
10.(2017·济宁)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 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
OH- NO- 3 Cl- SO24- CO23-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Ca(OH)2、CaSO4 和 CaCO3 的溶解度都大于 1 g D.Ca2+、NO- 3 、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 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 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 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 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
2.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1)酸+盐→ 酸 + 盐 ; 2HCl+CaCO3=== CaCl2+H2O+CO2↑ (2)盐+碱→ 盐 + 碱 ; CuSO4+2NaOH=== Cu(OH)2↓+Na2SO4 (3)盐+盐→ 盐 + 盐 。
人造纤维
造纸
石油精炼
粗盐精制
纯碱的制 用途
冶金
制玻璃
……
合成洗涤剂
4.用序号填空:① Na2CO3 ② NaCl ③ CaCO3 ④ NaHCO3 (1)用作调味品的是___②___; (2)用于生产玻璃和洗涤剂的是___①___; (3)用作补钙剂的是__③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④___。
10.(2017·济宁)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 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
OH- NO- 3 Cl- SO24- CO23-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Ca(OH)2、CaSO4 和 CaCO3 的溶解度都大于 1 g D.Ca2+、NO- 3 、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 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 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 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 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
2.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1)酸+盐→ 酸 + 盐 ; 2HCl+CaCO3=== CaCl2+H2O+CO2↑ (2)盐+碱→ 盐 + 碱 ; CuSO4+2NaOH=== Cu(OH)2↓+Na2SO4 (3)盐+盐→ 盐 + 盐 。
人造纤维
造纸
石油精炼
粗盐精制
纯碱的制 用途
冶金
制玻璃
……
合成洗涤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装的溶液可能是( C )
A、NaOH溶液 B、浓H2SO4 C、食盐水 D、 Ca(OH)2溶液
如上图,a处通入Cl2,当关闭 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没有 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 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
中装的溶液可能是( ABD)
4
化学性质
• 1、与金属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规律
Na
白烟
有哪些?
(1)不同。漂白粉中的Ca(Cl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而木炭则具有强的吸附性,可吸 附色素而使红墨水褪色。
(2)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光2=H==Cl+O2↑。
11
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mL 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 试液,然后逐滴加入新制氯水并振荡。 现象:____溶__液__红__色__褪__去_____。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
问题讨论
1. 2005年我国曾发生多起液氯泄露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
重大经济损失。作为在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较
合理的是
(B )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
情况
•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处理过的口罩 •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 •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是什么?如何设计简单
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你的假设: 发生中和反应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2
用途
漂白剂 染料
聚氯 乙烯
氯气
药物 冶金
氯化物
13
氯气的工业制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 2H2O + 2NaCl = H2↑ + Cl2↑ + 2NaOH
Cl2 氧化性 干燥钢瓶
9
化学性质
4、与碱反应
(1)NaOH 2NaOH+Cl2=NaCl+NaClO+H2O 应用:实验室氯气尾气处理
(2)Ca(OH)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应用:工业生产漂白粉
漂白粉如何起漂白作用?
10
(1)漂白粉和木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吗? (2)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发生的主要反应
2
问题讨论
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
3
问题讨论
3.如右图,a处通入Cl2,当打开 a 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没有 明显变化,当关闭b阀时,c处 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
(1)装置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在更正后的装置图中,洗气瓶(净化气体)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 化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 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用如图所示仪器设计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电解时产 生的H2的体积和检验Cl2的实验装置。
(提示:Cl2可与KI反应生成I2,I2使淀粉变蓝。)
(1)所选仪器连接时,各接口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A接________、 ________接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证明产物Cl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 mL,电解后溶液的体 积恰好为50.0 mL,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5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16
1.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于制备纯净的Cl2。
2Na+Cl2=2NaCl
氯气与金属
Cu 棕黄色烟
Cu+Cl2=CuCl2 化合,均将 金属氧化至
___最__高___价。 Fe 棕色烟 2Fe+3Cl2=2FeCl3
5
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2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H__2+__C__l2_=__2_H__C_l。 点燃:现象为_苍__白__色__火__焰__,__瓶__口__形__成__白__雾_;
有色布
褪色
条
.
有色布
不褪色
条
.
结论 氯水 有 漂白作
用
干燥的氯没气有 漂白作用
8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和液氯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浅黄绿色
无色
含有微 H+、Cl-、ClO-、OH-、 H+、Cl-、
粒
Cl2、H2O、HClO
OH-、H2O
性质 酸性、氧化性
酸性
保存
棕色试剂瓶
液氯 纯净物 黄绿色
Cl2+2I-=2Cl-+I2
H+、HClO
滴加石蕊试液呢? 滴加碳酸钠溶液呢?
7
次氯酸(HClO)
a.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b.不稳定性: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释 放出O2,反应方程式为: 2HClO ==光=== 2HCl+O2↑
c.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应用:_工__业__生__产__盐__酸___。 混合气体光照: 现象为__爆__炸____。
6
化学性质
3、与水反应 如何验证氯水中的成份?
加入物质 现象
氯水中参与 反应微粒
离子方程式
AgNO3 白色沉淀
淀粉碘化 钾溶液 溶液变蓝
蓝色石 蕊试纸
中心白色 边缘红色
Cl-
Ag++Cl-=AgCl↓
Cl2 溶液呈黄绿色
A、NaOH溶液 B、浓H2SO4 C、食盐水 D、 Ca(OH)2溶液
如上图,a处通入Cl2,当关闭 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没有 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 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
中装的溶液可能是( ABD)
4
化学性质
• 1、与金属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规律
Na
白烟
有哪些?
(1)不同。漂白粉中的Ca(Cl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而木炭则具有强的吸附性,可吸 附色素而使红墨水褪色。
(2)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光2=H==Cl+O2↑。
11
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mL 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 试液,然后逐滴加入新制氯水并振荡。 现象:____溶__液__红__色__褪__去_____。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
问题讨论
1. 2005年我国曾发生多起液氯泄露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
重大经济损失。作为在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较
合理的是
(B )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
情况
•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处理过的口罩 •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 •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是什么?如何设计简单
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你的假设: 发生中和反应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2
用途
漂白剂 染料
聚氯 乙烯
氯气
药物 冶金
氯化物
13
氯气的工业制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 2H2O + 2NaCl = H2↑ + Cl2↑ + 2NaOH
Cl2 氧化性 干燥钢瓶
9
化学性质
4、与碱反应
(1)NaOH 2NaOH+Cl2=NaCl+NaClO+H2O 应用:实验室氯气尾气处理
(2)Ca(OH)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应用:工业生产漂白粉
漂白粉如何起漂白作用?
10
(1)漂白粉和木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吗? (2)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发生的主要反应
2
问题讨论
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
3
问题讨论
3.如右图,a处通入Cl2,当打开 a 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没有 明显变化,当关闭b阀时,c处 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
(1)装置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在更正后的装置图中,洗气瓶(净化气体)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 化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 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用如图所示仪器设计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电解时产 生的H2的体积和检验Cl2的实验装置。
(提示:Cl2可与KI反应生成I2,I2使淀粉变蓝。)
(1)所选仪器连接时,各接口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A接________、 ________接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证明产物Cl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 mL,电解后溶液的体 积恰好为50.0 mL,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5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16
1.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于制备纯净的Cl2。
2Na+Cl2=2NaCl
氯气与金属
Cu 棕黄色烟
Cu+Cl2=CuCl2 化合,均将 金属氧化至
___最__高___价。 Fe 棕色烟 2Fe+3Cl2=2FeCl3
5
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2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H__2+__C__l2_=__2_H__C_l。 点燃:现象为_苍__白__色__火__焰__,__瓶__口__形__成__白__雾_;
有色布
褪色
条
.
有色布
不褪色
条
.
结论 氯水 有 漂白作
用
干燥的氯没气有 漂白作用
8
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和液氯的比较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浅黄绿色
无色
含有微 H+、Cl-、ClO-、OH-、 H+、Cl-、
粒
Cl2、H2O、HClO
OH-、H2O
性质 酸性、氧化性
酸性
保存
棕色试剂瓶
液氯 纯净物 黄绿色
Cl2+2I-=2Cl-+I2
H+、HClO
滴加石蕊试液呢? 滴加碳酸钠溶液呢?
7
次氯酸(HClO)
a.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b.不稳定性: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释 放出O2,反应方程式为: 2HClO ==光=== 2HCl+O2↑
c.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应用:_工__业__生__产__盐__酸___。 混合气体光照: 现象为__爆__炸____。
6
化学性质
3、与水反应 如何验证氯水中的成份?
加入物质 现象
氯水中参与 反应微粒
离子方程式
AgNO3 白色沉淀
淀粉碘化 钾溶液 溶液变蓝
蓝色石 蕊试纸
中心白色 边缘红色
Cl-
Ag++Cl-=AgCl↓
Cl2 溶液呈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