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6张PPT)

二、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前提)
东京
说一说:
1.倒幕派的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中下级武士,3.结果如何?
1868推翻德川幕府
3.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激
导
化 社会矛盾 致 幕
资本主义的发
府
展。
统
治
导
加
西方列强入侵
致
剧
民族矛盾
危 机
倒幕运动
原因3 原因4
依据
佐证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较 幕府制下中央统治较
薄弱
薄弱
倒幕派势力强大,有 武装倒幕为改革扫除
自已的武装,得到西 了障碍
南四藩和天皇支持
国际环境相对较宽松 处 于 十 九 世 纪 中 期 资
本主义自由发展阶段
改革措施得当,行之 政治、经济等措施有
有效
充分准备和应对举措
明治维新前的日 本是一个什么社会? 与同期的中国社会 有何异同?
内忧
(幕府统治危机)
倒幕运动
通过武装倒幕,以天 皇为首的、下级武士 掌控的明治新政府成 立,为明治维新的开 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日本幕府统治 时间:1192年~1867年 性质:军事封建统治 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 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 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武士阶层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开始时间: 1868 年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明治天皇
“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 (1830-1878)
木户孝允 (1833-1877)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3、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
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_明__治__维__新__”。 政治上: “_废__藩__置__县__”,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_征__兵__制_,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
税改革,以“__殖__产__兴__业_”为口号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__文__明__开__化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 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明治维新中,在经济上为了向西方学习日本政
府提出了( C )
A.武装倒幕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
如图,用以说明( C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4、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
于( C )
A.加强中央集权 B.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保留了天皇制
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 日 本 迅 速 走 上 了 __发__展__资__本__主__义_ 的 道 路 , 实 现 了 “ 富 国
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军__国__主__义_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情景导入 大国崛起——日本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锁国 政策。
2、知道倒幕运动。 3、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德__川__幕__府__统治之下。天皇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39张PPT)

时间 1868年开始 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
目的 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 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 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 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 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 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你悟到了什么?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坚持改革 开放。②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并不断创新。 ③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比较
项目
中国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相 背景
同 点
目的
都是封建国家为挽救统治、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方式
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知识拓展
日本的天皇制度
“天皇”是人们对日本君主的称呼。大化改新后,日本建 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天皇制度正式确立。12世 纪后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逐渐大权旁落。1889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 宪制的天皇制度。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 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 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日本的天皇制 度后来变成军国主义天皇制度。1946年,日本颁布新宪法,规 定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统治权。
德川幕府与 德川幕府的统治与锁国政策(内忧)
锁国时代
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外患)
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30张PPT)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三、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 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
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对外侵略扩张
日本海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 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2)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延伸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19C60、70年 代)成功 中国戊戌变法(19末期)失败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戊戌 变法 和明 治维 新成 败的 原因 比较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 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 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 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小结
美 国 入 侵
外 因
幕府 统治
激化 武士
政治
倒幕 运动
明治 维新
(1868年)
经济 军事 文教
资义 发展
根源 前提
资 义 道 路
意 义
内容
1、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
代政治体制。
日本的议会 (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日本
德川幕府
国内危机:社会矛盾 尖锐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 原因,即生产关系阻 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德川家康
国外危机:列强入侵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 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 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 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发港口。 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九下历史部编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实现富国强兵,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9世纪中期,许多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而东亚的日 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 的命运。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872
1878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1 8 7 2 年东京 与横滨 铁路通 车
2023/10/18
1 8 6 9 年,日 本建造 的第一 艘轮船 “孝明 丸”( “横滨 丸”) 从筑地 驶往横 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年 (1872 年 )由 明 治 政 府 为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 一次成立的制纱厂。
材料一:天皇住在京都,而将军“另立门户”住在江户。结果江户反而成为全国的政 治中心,将军权力增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600年,直到1868年。
①政治上: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材料二: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学率达到 98%,创造了当时世界纪录。
很得意的说过这样一句话: “打败俄国的不是日本军 队,而是日本的小学教师”
1910年,日本 95%以上的男子, 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措施 ——改革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为日本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影响深远。
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明治初年日本军费支出 只占该年度经费预算的 20%左右,1887年增至 27.3%,1897年增至 49.4%。——小西四郎 《日本全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重要,对学生了解日本历史和东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讲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明治维新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众多人物、政策和措施,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过程中各项政策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治维新的政策措施。
4.图片资料:运用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
2.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图片:收集与明治维新相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地理位置。
接着,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包括黑船压力、国内矛盾等。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使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有更直观的了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含反思)

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提示: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
外患:美国两次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通商,民族危机严重。
倒幕:倒幕派武装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除了障碍。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04课 明治维新

观看视频,归纳明治维新的内容
4、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 军事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提倡忠 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
社会 生活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将军
掌握实权
统 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
治 格低于世Hale Waihona Puke 市场的黄大名效忠将军
阶 金价格,外国人用白 级 银套购黄金,造成日
本大量黄金外流,引
武士
统治基础
起市场混乱,物价飞 涨。农民、城市贫民
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
断恶化。
被统治阶级
社会矛盾加剧
二、倒幕运动
自主学习
1.时间: 1868年
2.主力: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 代表了新兴资产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幕府时期,全国居民分 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 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 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明治维新前日本日本社 会等级制度示意图
黑 船 事 件 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长州藩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3.方式: 武力
阶级改革力量
4.结果: 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睦仁天皇 亲政,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 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
1、原因/背景: (1)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外患: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 (3)前提: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 2.时间、主要人物: 1868年 明治天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 集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 式军队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 “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 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 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 生活方式。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背景 德川幕府时代的对外政策: 1、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 要处以死刑; 2、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 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德川幕府实行怎样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与中国哪一时期相似?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闭关锁国;清 闭朝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允许土地买卖)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向西方 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吃牛肉 火锅
国家富强之途……第 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 德良能,使进入文明 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剪
发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身穿西装的东京学生举办西洋音乐会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不仅没把佩里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 不仅在横须贺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园,还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的 地方,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 “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在佩里公园,每年都 要举行民间自发纪念活动——“黑船祭”。
二、倒幕运动
1、明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背景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背景
1853 年,美国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 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 在武力威逼之下,面对美军的强硬态度, 第二年,日本幕府只好与美国签订了不平 等的《日美神奈川条约》和《下田条约》。 西方列强风闻日本开国,纷纷来到日本强 行与其签订各自的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 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美
1861-1873
5%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 危机和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2.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
【自主学习】 (要求:快速、高效、5分钟)
对照教材三个子目,勾划找出下列问题,并熟记要点。
1.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有哪些? 2.明治维新的时间、改革措施及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前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 明治维新前日本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人地位提高。
材料三:德川幕府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 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 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 的发展。
天皇 将军
社会矛盾加剧,幕府统治危机
大权旁落 掌握政权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 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日本 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 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 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大名 武士
效忠将军;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统治基础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经济实力增强, 农民暴动
政治权利较少
——《五条誓文》
3、改革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提倡“武士道精 神”(忠君、服 从、不怕死)
三府七十二县 加强国家统一
对外侵略扩张
三、明治维新
4、维新措施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
号召“殖产兴业”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
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 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 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以国营军 工企业为主导,移植西 方的样板企业,大力扶 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促进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结束幕府统治,改年号“明 治”,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 睦仁天皇(明治天皇) 首的新政府,1869年迁都到 东京。
三、明治维新
2、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 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 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 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 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 皇国之基础。”
由于4艘战舰船体 为黑色,又不断喷 出漆黑的浓烟,发 出轰鸣,所以日本 人称作“黑船”。
黑船事件
1、最先侵略日本的是哪个国家?
美国
民族矛 盾
日本
2、面对民族危机,日本选择“开战”还是“开国”?
日美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的大门被彻底打开。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背景
他们认为佩里给日本带来了现代文明的熊熊火种!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二、倒幕运动
1、明治维新背景—— 倒幕运动概况
自主学习课本P15,回答以下问题:
1. 倒幕派主要力量是什么? 中下级武士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
德川庆喜 (辞官纳地) 幕府最后一位统治者
2.
倒幕运动发生的时间?
1868年1月 (“王政复古”政变)
3. 武装倒幕的结果如何?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背景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
材料一: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业生产 迅速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 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 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 材料二: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巩固政权,加强统治
最能说明改革的性质 对社会进步和可持
续发展最为关键
三、明治维新
5、维新影响 结合材料和课本,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材料一: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明治日维新成为日本1历86史8-的18重73大转折点,日本迅速32走.2上% 了发展
资列本。英主义的道路,实18现51了-1富87国3 强兵,开始跻身资本3.主3%义强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