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27T12:08:14.48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作者:应鹏

[导读] 结论老年患者创伤术后易发生感染,麻醉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树兰(杭州)医院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创伤患者手术麻醉后的影响。方法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老年创伤的临床特点以及麻醉对于老年人的影响。结论老年患者创伤术后易发生感染,麻醉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关键词】老年患者创伤;手术;麻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逐渐上升[1]。高龄患者因为各项身体机能出现衰退老化,导致在行麻醉手术中加大了手术操作的风险,易因为麻醉不当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蔓延使得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根据相关文献报道[2],高龄患者的并发症与死亡比率是年轻患者的3倍。所以说,在行手术治疗前需做好详细的评估工作,了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病情与行手术时的特殊性,从而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本文选取65 岁以上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病例,观察结果。结果术中死率为0。结论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手术麻醉,应当准备充分,合理选择,正确操作,妥善处理,确保安全。

1.2 老年人创伤的临床特点

1.2.1 老年人隐匿性疾病多、除外科一般的并发症外,并发症发生率高,老年人几乎各重要系统都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心肺功能不良,肺栓塞,胃肠道淤血、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等。

1.2.2 容易误诊漏诊,由于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就诊时病史的叙述不详尽,加之慢性病症状,对新出现的情况未能及时注意。在查体时,体征往往不明显,易给人以假象,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1.2.3 病情发展快老年病人因代偿能力差,应激反应弱,对急诊外科情况不能耐受,对原发疾病缺乏有效的防卫能力,全身也不易做出调整,致使病情很快恶化。

2 常见致伤原因

2.1 跌倒

由于老年人手脚灵活性、协调性差,视觉、听觉和记忆力障碍,均易导致跌倒。因冠心病,低血容量、下肢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导致跌倒。晕厥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晕厥的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如低血糖、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另外一种原因为椎动脉暂时性缺血,引起下肢突然迟缓性软弱。药物应用不当,也可导致跌倒。

2.2 机动车事故

机动车事故可造成颅脑、颌面部、胸部、腹部、骨盆或四肢的损伤。

2.3 烧伤烧伤为老年人创伤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且一旦烧伤,则原先存在的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预后。

3 老年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3.1 首要诊治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继而处理危及生命的病情,然后再进一步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检。尤其既往史,住院病史,手术,近期一般情况。昏迷患者要行Glasgow昏迷评分,做必要的CT或X线检查。

3.2 头部创伤

易发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外血肿。胸部创伤,易引起数根肋骨骨折,及阴性血胸和气胸也非常多见。应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术。腹部创伤,不能耐受低血容量性休克,硬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探察。肢体外伤,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详细查体,行X线检查。

4 麻醉处理

4.1 麻醉方法

术前准备。行手术前采用监护仪对所有高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X线胸片、呼吸、心率、心电图、血尿常规、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机体指标,根据实际病情特征给予相应的用药方式。若患者心律失常,且发作频繁,可以在主治医师的帮助与监护下给予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实际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高血压高龄患者应及时服用降压类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蔓延,使得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状态;肺部感染的高龄患者给予抗炎、化痰治疗。麻醉方法:硬膜外间隙阻滞能够保持患者清醒,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少,能够避免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并发症,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干扰小,麻醉和手术后恢复快,对于下肢手术、会阴部手术以及部分下腹部小手术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对于麻醉和手术危险大或病情危重的老年人,仍以选择全身麻醉更为安全然而,一般讲,麻醉方法本身并不对老年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构成主要影响[1]。

4.2 麻醉处理的原则

术后意识能快速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老年人往往易合并与年龄或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要达到此目的,用药一定要体现个体化。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为用药种类过多和用药量过大。例如,椎管麻醉时应用镇静药多也可导致清醒延迟。手术室环境温度太低可致病人体温下降,也可引起苏醒延迟,其原因为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减慢。

5 讨论

老年患者常伴有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疾病,使疾病的病理表现非常复杂。机体衰老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在同一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

21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0 来源:未知编辑: 王天龙(负责人/共同执笔人)王东信(共同执笔人)梅伟(共同执笔人)欧阳文(共同执笔人) 于金贵、马正良、马琳、王国年、王建珍、王锷、毛卫克、尹岭、左明章、石翊飒、吕黄伟、刘敬臣、刘靖、刘新伟、孙玉明、纪方、严敏、李民、李茜、李恩有、肖玮、汪晨、张洁、陈彦青、努尔比艳克尤木、易斌、罗艳、赵国庆、胡双飞、贾慧群、顾尔伟、徐庆、徐国海、郭永清、黄雄庆、葛圣金、黑子清、曾庆繁、薛荣亮、衡新华 一、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 (一)总体评估 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麻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老年患者术前应当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代谢当量水平、营养状况、是否可疑困难气道、视力状况、精神/认知状况、言语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是否急症手术、近期急性气道疾患、过敏史、脑卒中病史、心脏疾病病史、肺脏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用药史(包括抗凝药物等)、头颈部放疗史、既往外科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必要时,邀请相应多科专家参与讨论手术时

机、方案以及相应的术前准备。 ASA分级及年龄可初步预测患者围术期死亡率,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的关系见表1。有文献报道,大于80岁的患者接受大中型非心脏手术时,年龄每增加1岁,围术期死亡率增加5%。 表1 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注:ASA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二)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与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过程本身可以显著影响围术期风险,包括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出血以及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表浅性手术围术期不良预后比胸腔、腹腔或颅内手术者低得多。以下手术风险较大:重要器官的手术、急症手术、估计失血量大的手术、对生理功能干扰剧烈的手术、新开展的复杂手术(或术者技术上不熟练的手术)和临时改变术式的手术。同类手术在施行急症或择期手术时,急诊手术的不良预后比择期手术者高3~6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麻醉风险的影响不同,应该根据手术类型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风险。 (三)术前脏器功能的特殊评估 1. 心功能及心脏疾病评估 区别心脏病的类型、判断心功能、掌握心脏氧供需状况是进行心

创伤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 发表时间:2016-08-08T15:34:03.9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7期作者:刘智勇 [导读] 对严重创伤病人,术前应给适当量止痛、镇静药,消除病人紧张及恐惧。 刘智勇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腹伤等创伤病人手术的麻醉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创伤伴有多发骨折、躯干损伤、腹伤的病人共20例,临床经检查及麻醉评估,采用吸入及浅静脉全麻方式诱导麻醉。结果:全麻诱导药的综合选择使得麻醉诱导达到最佳效果,麻醉诱导维持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患者麻醉短期清醒,满意度较高。结论:静脉浅麻醉诱导采用合适的药物能控制术后的并发症,对于创伤病人的麻醉维持临床应根据病症出现的症状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关键词】创伤;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54-01 对严重创伤病人,术前应给适当量止痛、镇静药,消除病人紧张及恐惧,但应注意所用药以不使血压降低、不抑制呼吸为前提;对已昏迷或垂危病人只应用抗胆碱药;对处于休克状态病人,最好是小量、分次静脉给药[1]。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创伤伴有多发骨折、躯干损伤、腹伤的病人共20例,临床经检查及麻醉评估,采用吸入及浅静脉全麻方式诱导麻醉,总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创伤伴有多发骨折、躯干损伤、腹伤的病人共20例,临床经检查及麻醉评估,采用吸入及浅静脉全麻方式诱导麻醉,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5~60岁,平均 41岁。体重57~85kg,平均体重65±5kg,其中,22例患者经检查采用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分析效果。 1.2 方法 吸入全麻。绝大部分吸入全麻药均抑制循环功能,其程度与全麻的深度成正比。氟烷、安氟醚抑制循环较轻。异氟醚在2MAC时才使心排出量降低。Sldn等通过对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观察,发现氟烷一氧化亚氮麻醉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神经安定麻醉为低。氟烷与氧化亚氮合用,是休克病人常选用的麻醉方法。氧化亚氮也常与安氟醚、异氟醚或吗啡、芬太尼等合用。22例患者临床采用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氯胺酮具有兴奋循环作用,静脉注射2.2mg/kg后5min,心率增快33%;动脉压上升23%;心排出量增加41%。注药后30min。动脉压略有降低。明显优于氟烷、安氟醚及异氟醚。氯胺酮用于休克病人麻醉,效果满意,绝大部分病人在给药后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氯胺酮兴奋循环主要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作用,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它对心脏本身实际上有负性变力性作用,因此用于交感神经反应已削弱的危重病人,就显示出循环抑制效应。氯胺酮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发生严重循环抑制与心脏停搏者。芬太尼诱导和维持持续输注0.5~1μg/(kg·min),复合其他麻醉镇静、催眠药,可以用于麻醉诱导插管,芬太尼不影响容量血管与静脉回流,对心房压、心室压及左室舒张末期压亦无明显影响,即使用量增至20μg/kg,动脉压仅降低10%,若再加大剂量,动脉压并不继续下降。 2.结果 20例创伤手术患者麻醉副作用小,效果理想,对于年两较高的创伤术后患者短时间内恢复认知,对于40岁年龄以上者进行动脉压升降有效评估,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后而恢复正常,药物联合麻醉诱导具有相互抑制作用,在较小剂量下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麻醉用药后动脉压降低值10%并无持续下降,单一用药标准呈升高状态,表示前后对比值差距大,有明显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创伤病人的麻醉选择可根据病人情况、手术要求选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选用全身麻醉时以气管内全麻为宜,它可保证充分吸氧,有利于对呼吸进行控制,并能使麻醉医师有更多时间处理循环方面的问题[3]。创伤病人的麻醉方法必须掌握多种麻醉药复合的平衡麻醉原则,以尽量减轻机体对麻醉的负担,尤其于长时间麻醉时,不宜使用单一的吸入麻醉药,否则麻醉药在组织中过饱和,易招致术后肺部并发症。有人认为长时间麻醉的固定体位,可致身体的低垂部位淤滞血液,例如侧卧位时,上侧肺的V/Q比值增大,下侧者减少,由此可致下侧肺萎陷或肺不张。另外长时间麻醉为减少全麻药用量,宜尽量采用全麻辅助局麻或阻滞麻醉,例如胸、腹合并上肢组织损伤时,宜在浅全麻的基础上,同时施行臂丛阻滞以完成上肢手术。 胸、腹部严重创伤病人可用0.05%~0.1%氯胺酮溶液静脉持续滴注维持,并结合肌松药和其它镇痛药,或氧化亚氮一氧维持,肌松药可选用对循环影响轻微的泮库溴铵。氯胺酮有颅内压和眼内压升高的缺点,应慎用或避免用于脑外伤和眼外伤病人。大多数静脉全麻药是作为全麻诱导药。硫贲妥钠可直接抑制心肌和扩张外周血管。静脉注射硫贲妥钠5mg/kg可使狗的心肌收缩力降低20%,不宜用于休克病人,尤忌大量或快速推注。地西泮用量限制在0.3mg/kg以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用于休克病人较硫贲妥钠安全。劳拉西泮对低血容量病人的心血管扰乱小,优于地西泮。羟丁酸钠有升压和减慢脉率的作用。即使用于全身情况很差病人,也易保持循环稳定。依托咪酯及异丙酚虽可产生与用量相关的心肌负性变力性作用,但较硫贲妥钠轻。因之地西泮、劳拉西泮、羟丁酸钠、依托咪酯及异丙酚均可用于休克病人麻醉诱导或辅助用药。 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作为有效的麻醉维持诱导药物,合适剂量的选择可适应不同的手术类型,对其刺激抑制作用降低到最小值,达到手术镇痛的效果,两种药物有相互抑制的效果在最小剂量下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本组研究的20例创伤手术患者,临床均作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患者麻醉维持效果好,生命体征正常,体外循环手术刺激小,减少应激反应,药物作用对脑电图影响达到最低,麻醉药物临床值得推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孟令仁.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09-110. [2]?连广宇,徐海生,郑美等.老年病人临床麻醉126例的处理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1,9(12):41.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 据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创伤已成为年轻人伤残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因创伤而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很不一致,麻醉处理的难度也各不相同,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严重外伤和复合伤病人需要立即进行麻醉和手术,更有些病人在急诊室即要求麻醉人员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呼吸、循环、镇痛和麻醉方面。为此首先要了解严重创伤的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其次是掌握紧急气道和循环处理措施,最后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及预防和治疗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创伤病人的麻醉科根据创伤部位、手术性质和病人情况选用局麻区域阻滞或全麻。一般说来,不能绝对的肯定某一麻醉药或麻醉技术较其他药物或方法优越,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 ①病人的健康情况; ②创伤范围和手术方法; ③对某些麻醉药物是否存在禁忌; ④麻醉医师的经验和水平。 麻醉前用药 休克、低血容量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可免用镇静、镇痛药。但不宜省略抗胆碱药。有些外伤病人可能十分烦躁,需术前使用镇静、镇痛药,以免影响意识和瞳孔的观察。长骨骨折和腹部创伤疼痛剧烈。对一般情况稳定者,吗啡 10mg,阿托品 0. 5mg 静脉注射,可有效的减少分泌物和防止诱导期某些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 麻醉方法的选择 ( 1) 区域阻滞:对一些创伤范围小,失血少的病人,区域阻滞有一定优点,如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手术期间保持清醒状态,有利于神经和意识的判断积极有助于术后的阵痛等。原则上对于循环不稳定、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或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忌用区域阻滞。 ( 2) 全身麻醉: ①麻醉诱导。对于严重创伤的病人,麻醉药物和治疗指数非常低。同样的病人,如果是受伤,其所谓的安全诱导剂量也会造成致命性的危险,对于病情稳定的创伤患者麻醉诱导与一般选择性手术患者无明显区别,而对低血容量的多发伤患者则要警惕。 ②麻醉维持。低血容量病人用阿片类药和肌松药维持麻醉。因吗啡和哌替啶均具有组胺释放作用,故常选用芬太尼。芬太尼对心血管 功能差得病人能提供良好镇痛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因有轻度扩张周围静脉作用,开始应用剂量要小。近年来,对术中知晓问题进一步重视,可用地西泮、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预防术中知晓。吸入麻醉剂一般用于全麻维持,氧化亚氮有加重气胸或颅脑积气的危险且其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高龄患者股骨手术麻醉体会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加,而由于老年人的反应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加之股骨又是重要承重部位,外伤致股骨颈骨折几率很高,然而高龄病员麻醉耐受性差,手术麻醉风险大,很多医院股骨颈骨折病患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症患者几率非常高。我院基于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存率为目标,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病患,绝大多数都行手术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生存状态。现将我院处理高龄患者股骨手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二、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对象: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高龄患者行股骨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半髋置换术)性别不限,年龄75~95岁;体重40一75 kg。ASA2-3级。排除对象:术中出血量大于800ml者,严重心肺疾患,术前不能纠正者。 (二)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老年人伴发疾病较多,如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复杂的治疗用药情况。重点询问有无 COPD 病史、吸烟情况、运动耐受性,检查肺功能和血气,如果

PaCO2> kPa(50 mmHg),预示术后呼吸功能可能发生严重障碍。饮食情况直接关系到营养状态,体重、血浆蛋白量、Hb、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标准。注意有无皮下、牙龈出血症状,是否在使用抗凝药物,有无栓塞发生病史,这关系到椎管内阻滞麻醉的选择[1]。如有合并患者应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1.伴有冠心病肺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2.伴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必须先控制感染;3.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安全水平,术前不必停用降压药;4. 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L 以下,最高不超过 L [2];5.伴有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必须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急症病人尤为重要;6.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况。 (三)麻醉方法共分为3组(注意: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操作和全程参与麻醉管理): l组为持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CEA操作成功者)19例(包括先行CESA准备,硬膜外穿刺成功而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的2例)。选择L1-2间隙穿刺,使用侧入法,硬膜外置管 3cm,使用2%利多卡因试验量,平面在控制在T8以下,每2小时追加%罗哌卡因6 ml。

高龄患者麻醉心得

高龄患者股骨手术麻醉体会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加,而由于老年人得反应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加之股骨又就是重要承重部位,外伤致股骨颈骨折几率很高,然而高龄病员麻醉耐受性差,手术麻醉风险大,很多医院股骨颈骨折病患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症患者几率非常高。我院基于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存率为目标,收治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患,绝大多数都行手术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患者得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生存状态。现将我院处理高龄患者股骨手术得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对象: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高龄患者行股骨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半髋置换术)性别不限,年龄75~95岁;体重40一75 kg。ASA2—3级。排除对象:术中出血量大于800ml者,严重心肺疾患,术前不能纠正者。 (二)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老年人伴发疾病较多,如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衰、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复杂得治疗用药情况、重点询问有无COPD 病史、吸烟情况、运动耐受性,检查肺功能与血气,如果 PaCO2>

6、7 kPa(50 mmHg),预示术后呼吸功能可能发生严重障碍。饮食情况直接关系到营养状态,体重、血浆蛋白量、Hb、皮下脂肪厚度就是衡量标准。注意有无皮下、牙龈出血症状,就是否在使用抗凝药物,有无栓塞发生病史,这关系到椎管内阻滞麻醉得选择[1]。如有合并患者应做好全面得术前准备:1。伴有冠心病肺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2。伴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必须先控制感染;3。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至安全水平, 术前不必停用降压药 ;4、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8、3mmol/L以下,最高不超过11.1mmol/L [2];5.伴有水电解质失衡与酸中毒必须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急症病人尤为重要;6。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况。 (三)麻醉方法共分为3组(注意: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操作与全程参与麻醉管理): l组为持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CEA操作成功者)19例(包括先行CESA准备,硬膜外穿刺成功而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得2例)。选择L1-2间隙穿刺,使用侧入法,硬膜外置管3cm,使用2%利多卡因试验量,平面在控制在T8以下,每2小时追加0、5%罗哌卡因6 ml。 2组硬膜外联合腰麻组(CESA组)(CESA操作成功者)15

麻醉科医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

麻醉科医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下面是为您精心整理的麻醉科医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 篇一 时间很快,已在xx麻醉科三个月,期间自己努力了,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的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xx医院始终坚持"博瀚东海,爱心奉献"的宗旨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建设一家技术精品化、服务个性化、工作程序化、环境温馨化、医院品牌化的现代化医院,能在这样的一家医院学习进步,我感到很荣幸。 试用期期间我就特喜欢手术室的那种氛围,如今能够在麻醉科学习工作我很兴奋,激动。因为我是临床专业的,所以刚进麻醉科室对于麻醉专业知识恶补了一阵子,如今也养成了每晚花上一两小时补补理论知识。科室里每个前辈老师都能够谆谆教导我们,手把手的教会我们他们自己对于麻醉领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经验毕竟是有些书本上所欠缺的,这让我们倍感弥足珍惜。在这里我真的很感激XXX老师,她不仅能当面指正我们的缺点与不足,而且对于麻醉专业知识她能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让我们懂得很多,学会很多,而且也避免了许多。XXX、XXX还有XX几位老师,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工作的那份责任,我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XX主任的一句话令我记

忆深刻"麻醉这一行业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所以做事要慎而重之",这句话让我时刻谨记,我想这能让我在今后从事这已行业的路走的更远更长。遇到解决不了的我们会及时上报领导前辈,不逞强逞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同事负责。我觉得做人起码要有一份责任心,更何况是在从事医务这一行业。 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岗位我们马虎不得,胆大心细,这才是干麻醉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这恰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准绳。 短短的三个月我们不可能变得老练,不可能独当一面,在科室里呆了三个月,深深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完善,从医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所要面对以及付诸行动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学的还很多,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工作上我能够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具有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能够很好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 在xx医院上班的日子里,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喜欢上了麻醉这份工作,想在这里慢慢成长成材,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xx医

老年病人的麻醉选择及管理

老年病人的麻醉选择及管理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吴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据统计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以上。所以老年人的手术也日趋增多,有统计报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半数在去世以前要经历至少一次的手术治疗,由于并存自身疾病及衰老过程中发生的器官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老年人围术期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美国完成的统计资料显示,60年代的死亡率是20%,80年代的死亡率是5-6%。 一,老年人的生理及药理特点: WHO将49-59岁定为中年,60—74岁较老年,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较能反映老年的生理变化,目前大多国家以65岁为老年人的界限,实际上65岁左右生理及药理变化影响多在正常范围,70岁以上才有较显著的改变,对麻醉的影响也较大。 一)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的机制至今未明确,但衰老的表现主要为器官功能储备低下,机体活力降低及易损性增加,衰老的进程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就算在同一个个体上,各器官功能的衰老速度也不同,与麻醉相关的主要是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最为重要 1、循环系统: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动作电位的延迟,冠脉 血流的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对受体敏感度下降。心室顺应性降低使老年人难于耐受过量的容量负荷。血浆成分发生了一些变

化,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高脂血症,凝血因子浓度增高而且易于激活,同时血液的抗凝能力减弱,因而血液黏滞性增加,呈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另一方面,血浆蛋白和血脂成分的异常,还造成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容易堵塞微循环,因此老年人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增加。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除受衰老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疾病的损害,如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硬化等。 2、呼吸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呼吸系统组织结构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呼吸肌肌力减退,胸廓顺应性降低,小气道闭塞,残气量增加,最终使老年人呼吸功能储备减少。产生这些变化的结构基础是老年人的呼吸道黏膜变薄,腺体萎缩,分娩功能减退,纤毛减少,小气道管壁弹性减弱,同时由于长期尘埃吸入和沉淀,肺顺应性变差;老年性骨质疏松、肋软骨软化使胸廓顺应性降低,呼吸肌萎缩使吸气动力减退。所有这些改变使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的改变表现为: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增加,从30岁到90岁残气量增加100%,功能残气量增加50%,最大通气量减少,到60岁仅为青壮年的50%,用力肺活量、1s量和1s 率明显下降。 3、神经系统脑萎缩是老年人最明显的解剖改变,形态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重量减轻,脑沟变宽变深,脑回变窄,脑室体积增大等。功能上的改变:自主神经的兴奋性下降,对循环系统的调节能力减弱。保护性喉反射明显迟钝.这些使老年人对手术和

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龄患者创伤手术麻醉要点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27T12:08:14.48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作者:应鹏 [导读] 结论老年患者创伤术后易发生感染,麻醉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树兰(杭州)医院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创伤患者手术麻醉后的影响。方法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老年创伤的临床特点以及麻醉对于老年人的影响。结论老年患者创伤术后易发生感染,麻醉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关键词】老年患者创伤;手术;麻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逐渐上升[1]。高龄患者因为各项身体机能出现衰退老化,导致在行麻醉手术中加大了手术操作的风险,易因为麻醉不当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蔓延使得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根据相关文献报道[2],高龄患者的并发症与死亡比率是年轻患者的3倍。所以说,在行手术治疗前需做好详细的评估工作,了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病情与行手术时的特殊性,从而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本文选取65 岁以上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病例,观察结果。结果术中死率为0。结论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手术麻醉,应当准备充分,合理选择,正确操作,妥善处理,确保安全。 1.2 老年人创伤的临床特点 1.2.1 老年人隐匿性疾病多、除外科一般的并发症外,并发症发生率高,老年人几乎各重要系统都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心肺功能不良,肺栓塞,胃肠道淤血、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伤口感染,延期愈合等。 1.2.2 容易误诊漏诊,由于老年人反应较迟钝,就诊时病史的叙述不详尽,加之慢性病症状,对新出现的情况未能及时注意。在查体时,体征往往不明显,易给人以假象,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1.2.3 病情发展快老年病人因代偿能力差,应激反应弱,对急诊外科情况不能耐受,对原发疾病缺乏有效的防卫能力,全身也不易做出调整,致使病情很快恶化。 2 常见致伤原因 2.1 跌倒 由于老年人手脚灵活性、协调性差,视觉、听觉和记忆力障碍,均易导致跌倒。因冠心病,低血容量、下肢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导致跌倒。晕厥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晕厥的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如低血糖、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另外一种原因为椎动脉暂时性缺血,引起下肢突然迟缓性软弱。药物应用不当,也可导致跌倒。 2.2 机动车事故 机动车事故可造成颅脑、颌面部、胸部、腹部、骨盆或四肢的损伤。 2.3 烧伤烧伤为老年人创伤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且一旦烧伤,则原先存在的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预后。 3 老年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3.1 首要诊治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继而处理危及生命的病情,然后再进一步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检。尤其既往史,住院病史,手术,近期一般情况。昏迷患者要行Glasgow昏迷评分,做必要的CT或X线检查。 3.2 头部创伤 易发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外血肿。胸部创伤,易引起数根肋骨骨折,及阴性血胸和气胸也非常多见。应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术。腹部创伤,不能耐受低血容量性休克,硬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探察。肢体外伤,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详细查体,行X线检查。 4 麻醉处理 4.1 麻醉方法 术前准备。行手术前采用监护仪对所有高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X线胸片、呼吸、心率、心电图、血尿常规、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机体指标,根据实际病情特征给予相应的用药方式。若患者心律失常,且发作频繁,可以在主治医师的帮助与监护下给予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实际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高血压高龄患者应及时服用降压类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蔓延,使得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状态;肺部感染的高龄患者给予抗炎、化痰治疗。麻醉方法:硬膜外间隙阻滞能够保持患者清醒,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少,能够避免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并发症,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干扰小,麻醉和手术后恢复快,对于下肢手术、会阴部手术以及部分下腹部小手术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对于麻醉和手术危险大或病情危重的老年人,仍以选择全身麻醉更为安全然而,一般讲,麻醉方法本身并不对老年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构成主要影响[1]。 4.2 麻醉处理的原则 术后意识能快速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老年人往往易合并与年龄或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要达到此目的,用药一定要体现个体化。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为用药种类过多和用药量过大。例如,椎管麻醉时应用镇静药多也可导致清醒延迟。手术室环境温度太低可致病人体温下降,也可引起苏醒延迟,其原因为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减慢。 5 讨论 老年患者常伴有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疾病,使疾病的病理表现非常复杂。机体衰老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在同一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

老年高龄病人的麻醉选择及管理

老年高龄病人的麻醉选择及管理 神木县医院麻醉科李早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据统计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以上。所以老年人的手术也日趋增多,有统计报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半数在去世以前要经历至少一次的手术治疗,由于并存自身疾病及衰老过程中发生的器官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老年人围术期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美国完成的统计资料显示,60年代的死亡率是20%,80年代的死亡率是5-6%。 一,老年人的生理及药理特点: WHO将49-59岁定为中年,60—74岁较老年,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较能反映老年的生理变化,目前大多国家以65岁为老年人的界限,实际上65岁左右生理及药理变化影响多在正常范围,70岁以上才有较显著的改变,对麻醉的影响也较大。 一)生理特点: 衰老过程的机制至今未明确,但衰老的表现主要为器官功能储备低下,机体活力降低及易损性增加,衰老的进程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就算在同一个个体上,各器官功能的衰老速度也不同,与麻醉相关的主要是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最为重要 1、循环系统: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动作电位的延迟,冠脉血流的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对受体敏感度下降。心室顺应性降低使老年人难于耐受过量的容量负荷。

血浆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高脂血症,凝血因子浓度增高而且易于激活,同时血液的抗凝能力减弱,因而血液黏滞性增加,呈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另一方面,血浆蛋白和血脂成分的异常,还造成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容易堵塞微循环,因此老年人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增加。 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除受衰老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疾病的损害,如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硬化等。 2呼吸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呼吸系统组织结构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呼吸肌肌力减退,胸廓顺应性降低,小气道 闭塞,残气量增加,最终使老年人呼吸功能储备减少。产生这 些变化的结构基础是老年人的呼吸道黏膜变薄,腺体萎缩,分 娩功能减退,纤毛减少,小气道管壁弹性减弱,同时由于长期 尘埃吸入和沉淀,肺顺应性变差;老年性骨质疏松、肋软骨软 化使胸廓顺应性降低,呼吸肌萎缩使吸气动力减退。所有这些 改变使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的改变表现为: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 的增加,从30岁到90岁残气量增加100%,功能残气量增加 50%,最大通气量减少,到60岁仅为青壮年的50%,用力肺 活量、1s量和1s率明显下降。 3神经系统脑萎缩是老年人最明显的解剖改变,形态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重量减轻,脑沟变宽变深,脑回变窄,脑室体积增 大等。功能上的改变:自主神经的兴奋性下降,对循环系统的 调节能力减弱。保护性喉反射明显迟钝.这些使老年人对手术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天龙王国林(负责人)王保国王海云石学银许幸李恩有陈绍辉孟令梅徐世元郭曲练黄立 宁黄焕森梁伟发(执笔人)韩如泉 目 录 颅脑外伤定义和分类 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 颅脑外伤的麻醉管理 总结 颅脑外伤,又称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约占全身创伤的20%,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位居首位。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应用、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运动损伤的增加,当今社会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从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神经放射介入治疗室、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医生参与了颅脑外伤患者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指南旨在指导麻醉医生对颅脑外伤患者做出快速正确的评估,采取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避免

继发性神经损伤的发生,以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颅脑外伤定义和分类 1、定义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的损伤。 2、分类 (1)原发性颅脑外伤:指机械撞击和加速减速挤压作用于颅骨和脑组织立即造成的局灶性或弥散性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及下丘脑损伤。 (2)继发性颅脑外伤:通常在原发性颅脑创作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的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操作。继发性损伤包括:①全身情况: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低血压;②形成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或血肿增大;③持续的颅内高压症状。脑缺血和缺氧是导致和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 1、中枢系统①在原发性脑创伤的局灶性区域,脑血流(CBF)和脑代谢率(CMRO2)降低。随着颅内压(ICP)升高,颅内更多的组织出现低灌注和低代谢。②当ICP持续升高时,CBF的自主调节能力被削弱;同时合并的低血压将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③血脑屏障破

高龄病人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1 术前检查(1)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对病人进行全面临床评估。因为一些严重的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及肾脏疾病术前可能尚未发现,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认知功能。(2)尽管术前做了相关化验和物理检查,但也不能完全正确反映出病人的实际功能贮备状况。 2 麻醉方式选择老年高龄患者潜在的手术麻醉风险极大,其中心血管、呼吸、泌尿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功能减退是影响手术及麻醉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于自主神经受损,动脉顺应性降低的老年人选择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易发生低血压,但术后意识障碍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少;若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病,选择全麻还是明智之举,这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性,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有资料报道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病死率相当。 3 药物选择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药量酌情减量至成年人的1/3~1/2。因老年人心输出量降低影响肾血供,加之肾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减退也易发生缺血改变,这样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药物代谢减少;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功能损害,血中游离药物水平增高,毒性随之增大。 4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老年病人本身肺弹性、肺和胸壁顺应性、肺功能均降低,结果使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失调,低氧血症,所以围术期肺不张、肺栓塞、肺感染较常见,尤其是胸腹部手术,所以麻醉中避免或尽量少用影响和刺激呼吸道的药物。而术后早期活动和良好的镇痛可减少肺呼吸道并发症。 5 拮抗肌松药和镇静剂全麻结束后一定用新斯的明和佳苏伦拮抗残留肌松药和镇静药,避免因药物重新再次分配入血后导致呼吸抑制,有条件尽量将病人放在ICU监护,完全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6 心血管系统高龄病人多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存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顺应性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另外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对低血容量的正常生理反应迟钝;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病人中相当多见可引起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性减退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麻醉时会引起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尤其在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所以高龄病人在麻醉过程中辅用氯胺酮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镇静、镇痛、麻醉药物、尤其是小剂量(1mg/1kg)使用无明显呼吸抑制和致幻作用,还有利循环稳定。全麻时选用异氟醚吸入较适合老年人,它不经体内代谢,可控性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心血管抑制轻。 目前临床上将年龄超过90岁称为超高龄。超高龄老人生理及组织的改变甚为明显,麻醉的风险极大,近似婴幼儿麻醉,有时甚至比婴幼儿更危险。主要原因有:一是增龄的生理影响,生理储备量低,日常生活不明显,一遇应激,机体就会无力应付;二是伴发疾病多,严重伴发病的有无,这在老年麻醉危险性的评估中,占重大比重;三是手术的严重打击及麻醉的直接干扰[2]。过去临床上将超高龄老人列为麻醉的禁忌,近几年来,为超高龄患者实施麻醉时有报道。 术前病人的准备必须充分、合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是保证麻醉安全的重中之重。必要时

创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讲解学习

据统计,除心脏.肿瘤外.创伤病人居第三位。急诊手术麻醉的死亡率比择期手术高2~3倍。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 第一创伤病人的特点 一. 情况紧急 严重创伤病人来院后,必须争分夺秒组织抢救,争取手术时机,抢救中强调快而不乱。 二情况危重 严重创伤均伴有失血失液,常因急剧血容量丢失而造成失血性休克。 三病情复杂 严重创伤多为复合伤。老年人多合并慢性心肺疾病,增加了处理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机会。 四患者需要良好的止痛镇静。 五饱胃 创伤病人多为非空腹。疼痛.恐惧.休克.药物的应用均可使胃排空延长。有人强调指出,急诊病人一律按饱胃对待。 第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 一创伤后失血和血容量减少 任何创伤都有失血,失血的多少与创伤的类型和程度有关。 1.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2.静脉回流减少。 3.代偿性血管收缩。 4.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二心血管改变 长时间的休克,心肌缺氧,可影响心肌收缩力,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衰,以致心搏骤停。 三肾脏改变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虽然已有了很大进展,但创伤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仍高达60%左右。正常时肾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1/4。低血流量时肾血流明显降低。 四创伤失血后的高血糖 创伤后代谢反应中糖代谢紊乱是重要的变化,严重创伤失血后,常发现血糖增高和乳酸血症。抢救休克时因葡萄糖的利用已受限制,不宜应用大量葡萄糖液。 第二创伤病人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一伤情评估 除了解损伤部位的情况外,更应注意全身和重要器官所并存的影响及其功能状态。 闭合性损伤无伤口,但内部损伤可能严重,如胸部损伤不伴肋骨骨折,但有心肺挫伤。颅脑闭合伤等。 有时开放损伤的外部伤口较小,而内部损伤可能很严重,如胸腹穿刺伤。 检查病人时要按下述顺序检查,以免漏诊。 1.颈部 2.胸部 3.心血管

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发表时间:2012-08-02T16:51:02.7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施凡[导读] 麻醉前必须尽可能了解创伤范围、出血程度、循环呼吸情况、输血补液量、原来身体状况等。 施凡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156-02 1 麻醉前病情估计和紧急处理 麻醉前必须尽可能了解创伤范围、出血程度、循环呼吸情况、输血补液量、原来身体状况等。 1.1 出血程度估计 休克体征包括面色苍白、心率增快、低血压、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呼吸增快,CVP低于0.59kPa(6cmH2O)和少尿,有时存在严重发绀。这些体征表明病人失血量已达40%以上,除特殊病情外,一般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反映失血程度,但对老年或原有贫血者,经长时间转运或用过镇静剂的病人,虽然出血程度较轻,也可能出现相似体征,此外有些病人虽然血容量正常,但由于脊髓外伤、心包填塞或气胸则症状和体征严重。又如胸腹钝挫伤病人,若出现低血压、苍白和心率增快,肯定有大量出血。应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创伤部位、创伤时间估计出血量。 1.2 外伤情况 麻醉诱导前,常规检查是否存在胸外伤、胸腹联合外伤、腹外伤、内出血等,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和口腔外伤情况。手术前必须对颈椎、胸腹、四肢作X线摄片以排除可能存在创伤,若病人有昏迷病史应作头颅CT检查以排除颅脑外伤、脑出血可能性。 2 麻醉处理 2.1 麻醉选择原则 2.1.1 根据创伤部位、手术性质、手术方法和病人情况选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或全麻。 2.1.2 对一些创伤范围小、失血少、抢救复苏满意的病人及单纯四肢外伤可选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对于休克或低血容量者忌用椎管内麻醉。 2.1.3 对于严重外伤,头部、躯干、胸腹部外伤及复合伤应选择全麻。 2.2 麻醉方法 局麻或神经阻滞方法适合四肢外伤病人。由于麻醉作用局限,对全身各系统无明显影响,又可保持清醒,不需行气管内插管。大量失血性休克病人不适合神经阻滞(含椎管内麻醉),因交感神经阻滞会使血管广泛扩张,明显加重低血压。如无条件行全身麻醉时,应待休克纠正后再行这类麻醉,病人才较为安全。 2.3 全身麻醉 2.3.1 麻醉诱导 (1)极少数严重外伤病人精神反应迟钝,若咽喉反射仍存在,仅可行咽喉气管表麻,不用任何麻醉药物行气管插管。 (2)大多数创伤病人应根据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小剂量、低浓度麻醉药行气管插管。但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严重低血容量病人,麻醉诱导中、后可引起血压剧降,从而致心搏骤停。 (3)颈椎外伤、脊髓外伤应尽量减少移动,以免加重损伤。 (4)尽可能选择对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2.3.2 常用药物 (1)氯胺酮:该药兴奋交感神经具有升高血压、加快脉搏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和休克病人。但近来研究证明,氯胺酮对心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氯胺酮所引起的CO、MAP及SVR下降程度与硫贲妥钠抑制程度几乎相等,因此对于危重创伤、严重休克病人而言并不是最理想的药物,使用时宜小剂量应用,常用0.5~1mg/kg静注。颅内高压、高血压及心功能损害病人禁止使用。 (2)安定、咪唑安定、芬太尼:安定0.1~0.2mg/kg;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3~6μg/kg静注。安定和咪唑安定除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外,还能使全身动、静脉和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可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心室壁张力和心肌耗氧量降低。因此严重低血容量伴有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创伤病人应选用安定或咪唑安定麻醉。芬太尼除大剂量可致心率明显减慢外,对心血管无明显影响,适合休克和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麻醉,具有良好镇痛作用。 (3)硫贲妥钠:能降低大脑氧耗,降低颅内压和脑血流量。适合颅脑外伤病例,但该药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又能使周围静脉扩张,因此严重创伤所致低血容量、心血管功能不全病人应禁用。创伤病例应用时,应小剂量、低浓度使用,注射速度缓慢,以免导致病人心血管抑制而发生心搏骤停意外。 (4)依托咪酯:它对循环功能抑制较轻微,适合严重创伤休克病人麻醉,但应小剂量使用。对于连续使用后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抑制一学说,目前尚无定论。 (5)异丙酚:和硫贲妥钠作用相似,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心功能降低、低血压、低血容量病人在未纠正前不宜应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 (6)神经安定镇痛术:芬太尼、哌替啶无不良影响,主要是氟哌啶具有扩张周围血管,增加组织灌注和改善微循环作用,适合严重创伤及危重病人,但仍注意其降低血压(轻度)方面的不利影响,血压较低者不宜使用。 (7)肌松药:目前多主张使用中短效非去极化剂,如维库溴铵和泮库溴铵,不宜使用琥珀胆碱,因它对创伤病人有一定的缺点:①使眼内压、颅内压和胃内压升高。②肌细胞内钾离子向血浆中释放,引起高血钾而产生心律失常。如严重大面积组织损伤或灼伤伴有高血钾病人可能引起心跳骤停。大多数创伤病例常易在10~30天内发生电解质紊乱和高血钾。 (8)吸入麻醉药:临床上常选用N2O和异氟醚,前者作用快,镇痛良好,对心血管抑制小;后者代谢率较低,对心血管影响也较小,但宜低浓度吸入,高浓度吸入同样可致严重循环抑制。吸入麻醉诱导能很快使创伤低血容量病人进入麻醉状态,并具有一定肌松作用能保证插管迅速成功,特别对声门和咽部外伤病人不适宜用肌松剂和静脉快速诱导。

精选-老年病人的麻醉

老年人手术麻醉 术前估计及麻醉前准备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并存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因而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病人。术前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使其在最佳生理状态下实施麻醉和手术。这是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术前估计包括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应详细了解病人的现在和过去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检查,必要时增加一些特殊检查,对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对异常状态进行治疗。 老年人麻醉、手术的危险,主要与原发病的轻重,并存疾病的多少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评估麻醉和手术的风险程度时,一般均需考虑病人、手术、麻醉三方面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辨证的消长关系,每一具体因素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重或其性质越严重则风险越大。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所带来的生理改变,虽然增加了手术和麻醉的风险,但其危险程度远不如其术前存在的并存症以及并存症发展加重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外科病人的年龄越大,存在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机率就越高,其体格状态也就可能越差。老年病人术前的病情及体格状态与围术期的发病率有明确的相关性。对病情和体格情况的粗略评估一般采用ASA分级标准,就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而言,ASA 4级>ASA 3级>ASA 2级和1级。老年外科病人常并存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据统计,老年病人有4种以上疾病者约占78%,有6种以上疾病者约占38%,有8种以上疾病占3%。这些疾病对老年人已经减退的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有广泛和(或)严重的影响,将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可见老年病人手术时的病情和体格情况是头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急症手术是另一个危险因素。与择期手术相比,急症手术的危险要增加3~10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急症手术各方面的条件要比正常情况下的择期手术差;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不足;急症情况本身的严重程度及其急性后果对老年病人所造成的影响等。感染和脓毒症则无疑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再者,手术部位和手术创伤大小也是决定围术期危险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老年人,手术部位浅表或创伤小的手术与体腔、颅内或创伤大的手术相比,其死亡的危险相差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