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献综述定稿
农业专家系统文献综述

专家系统文献综述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概况随着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全国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都将农业科技信息现代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农业领域中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尤其是病虫害防治领域,系统应用技术水平低,开发的对象也只限于马尾松毛虫等少数几种,在国内学术期刊中公开报道的有:王淑芬,陈亮,张真(1992)建立的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
马小明,叶文虎(1993)开发的松毛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周嘉熹等(1995)采用Profog语言开发的杨树天牛综合管理专家系统;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传播有关方面专家及其防治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更好地指导生产,王阿川,岳书奎(1998)在国家攻关研究的基础上,经过10年的努力研究完成了“林业种实害虫管理领域内樟子松球果象甲防治决策专家系统”。
进入新千年后,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不断升高,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病虫害预测,诊断和防治研究中。
齐群,耿祖群,杜永波(2001)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 及其数据库系统开发了运行在windows95下的杨树害虫综合治理专家咨询系统。
2003年,王明红等开发的基于B/S结构“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远程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将用户和领域专家联系起来,实现了对病虫害灾害远程控制,及时防治的决策目标;徐云等根据我国茶区主要发生的32种病害和5种寄生性植物采用VisualBasic6.O语言开发了“茶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张春雨等以Visual later Dev为环境平台,SQL server 7.0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枣病虫害诊断咨询专家系统”,系统涉及枣树生产中的31种病害和31种虫害的诊断知识;姚玉霞等将面向对象的知识表达法应用到“水稻病虫害诊治智能化专家系统”中,对水稻病虫鼠害的形态诊断与识别,取得良好的效果;李佐华等以delphi5.0为开发工具完成“温室番茄病虫害、缺素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的开发;对温室番茄的病害、虫害及非侵染性病害的有效控制进行了细致研究;周如军等采用VisualBasi 6.0和Authorware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中草药病害诊断与防治多媒体专家系统”;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是中草药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并配有多媒体演示。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
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现象.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于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开发、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过较为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进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1 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的范畴到底是指什么?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2006)指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他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样,蒋和平教授(2009)也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型农业。
他指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创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外向型、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等理念。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静(2005)指出:“现代农业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
农业文献综述定稿

文献综述题目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学院农学院专业园艺毕业届别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王映霞(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甜瓜根系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
土壤次生盐渍化成为甜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在淡水资源不足,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甜瓜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及盐适应机理的影响有重大意义。
本文综合概述了关于盐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研究状况。
内容包括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等的影响及甜瓜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前言甜瓜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
现在甜瓜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产物之一,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但西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存在大量盐碱地、苦碱水资源,这种不良的环境不仅降低了种子的萌发,而且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
如何缓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是盐渍土地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幼苗的建成和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种子发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作物的生长加工和效益。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为%,仅次于氧而位居第二位,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生活的根基。
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
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有益作用的元素。
研究表明,硅能明显提高大麦[4]、玉米[5]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
但硅对甜瓜种子的萌发的研究甚少,因此,以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很重大的实际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现代化、乡 村振兴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 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 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但同 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07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回顾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村金融发展
许多文献发现,农村金 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 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农业信贷和农业 保险对农业产值的增加 具有积极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创 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产品质量,是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
研究意义与价值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找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研究农村经济问题,有助于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 距的途径,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农业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与政策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扩 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 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 样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健康农业发展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健康农业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Bhattarai(2015)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他看来,必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可以适当使用少量化肥,从而改善土壤的的污染情况,保证农作物的绿色健康,这样才能使农业进行可持续的发展[1]。
Mise (2016)认为农业想要实现高效且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大量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甚至于不使用,同时要减少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干扰,保护生态环境使其不遭到破坏,进一步保护了土壤质量从而维护了生物种群的多样性[2]。
Roose-E(2015)认为,要充分利用好径流和耕种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他把传统农场与生态农场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发现生态农业的农场更具有优势,具体体现在农业的农场中可以更精准地对幼苗害虫、杂草以及肥料进行控制,并且相比较而言健康农业的农场投入更少。
Anwar K(2015)认为健康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养分循环达到减少养分损失的目的,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可以有效地管理农作物管理系统[4]。
Kata(2015)在实践中发现了可以通过根据当地的地域条件及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农作物,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的侵蚀,进一步提高生产收益[5]。
Cataned(2016)发现了一些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且严重缺乏资金投入,他就这些方面出了一些简单、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药的过量使用,因此推动健康农业的科学技术是必然趋势,只有加速了科技发展才能加快发展健康农业的步伐[6]。
Parviz(2018)认为,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有机农作与低投入农作。
而且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只局限于特定的某种农业实践活动,而是应该根据本国国情,灵活地选择背景,探寻的健康农业评价体系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在同一国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最优的发展方式[7]。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农业经济管理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范文农业经济管理一、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和农业发展观。
农业经济学研究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机理,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
管理学研究组织和决策的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能。
农业发展观则是指导农业经济管理的宏观目标和思想指导,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理念。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和途径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市场管理和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生产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和有组织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土地利用、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农机具配备等。
农业市场管理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进行调控和管理,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农村经济管理是指对农村经济的整体管理,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社会保障等。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经验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层面。
在政府管理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基金、提供财税支持、建立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等方式,推动农业的健康发展。
在企业管理方面,农业企业可以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
四、农业经济管理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其次,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三,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推动农村的产业升级和农民的职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一种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管理理论来调控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管理模式。
农 业 推 广 文 献 综 述

农业推广文献综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加大等问题日渐突出。
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及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现象。
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模式的农业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于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开发、现代农业的进程以及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过较为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进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1 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的范畴到底是指什么?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方向,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其中对现代农业的科学论述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2006)指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他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样,蒋和平教授(2009)也认为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型农业。
他指出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创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外向型、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等理念。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静(2005)指出:“现代农业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依托城市在资本、信息、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化为抓手,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农业综合开发系统”。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展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展望在农业学科领域,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当前研究热点的梳理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可以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农业学科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科技创新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化等多个方面,其中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精准农业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将继续深入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土壤污染治理、农药残留控制、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村产业转移等方面。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入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
四、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涵盖了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智能装备等多个方面。
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将继续深入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学院农学院专业园艺毕业届别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王映霞(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甜瓜根系较浅,具有喜肥不耐肥的特点,容易发生盐害。
土壤次生盐渍化成为甜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在淡水资源不足,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甜瓜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及盐适应机理的影响有重大意义。
本文综合概述了关于盐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研究状况。
内容包括盐胁迫对甜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等的影响及甜瓜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吸水率、淀粉酶前言甜瓜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
现在甜瓜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产物之一,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但西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存在大量盐碱地、苦碱水资源,这种不良的环境不仅降低了种子的萌发,而且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
如何缓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是盐渍土地地区作物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幼苗的建成和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种子发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作物的生长加工和效益。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9.50% ,仅次于氧而位居第二位,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生活的根基。
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
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有益作用的元素。
研究表明,硅能明显提高大麦[4]、玉米[5]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
但硅对甜瓜种子的萌发的研究甚少,因此,以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很重大的实际意义。
外源硅( K2 SiO3 ·nH2O)在园艺作物抗盐性、抗重金属胁迫、抗病虫、抗旱等逆境中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外源硅在缓解盐害中的作用,以期为甜瓜的栽培、耐盐抗盐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
1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盐渍环境下,种子萌发作为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最先受到盐分的胁迫。
种子在盐胁迫下,由于渗透胁迫以及Na+、Cl-等离子毒害作用影响种子萌发[1],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百分率随盐分胁迫而降低[7] 。
通常甜土植物不能在高于1.5%的氯化钠浴液中萌发,而盐角草等盐生植物却可以在高达4%的盐分浓度下萌发。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引起种子内部糖、有机酸、氨基酸外渗,重新建立生理生化反应,在高盐胁迫下,上述过程受到抑制,膜的再造功能受到影响,膜受伤透性增加,溶液由细胞内向外渗出.,造成细胞内营养不平衡从而影响种子萌发指标。
在低盐条件下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对于这种现象的主要的解释有:可能存在耐胁迫基因( 或特异生理机制)可能与低盐促进细胞膜渗透调节有关, 也可能是微量的无机离子( Na+) 对呼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
在其它作物上如黄瓜[9]、南瓜[10],以及甜菜[11]、棉花[12]、小麦[13]、猎狗[14]、盐角草[15]等也有类似的试验结果。
硅与园艺作物的抗逆性2.1 硅与园艺作物的抗盐性大量研究证明,缺硅导致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减弱。
适量施硅可显著提高作物的抗盐性,降低作物盐害。
梁永超等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加硅可降低大麦的盐害。
硅显著提高盐胁迫大麦根系脱氢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汁液浓度,提高体内的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并提高土培大麦植株体内氮、磷的积累量及磷的浓度,改善盐胁迫大麦植株的养分平衡状况。
硅对耐盐大麦盐害的缓解效果比对盐敏感大麦更显著。
研究还表明,硅可降低盐胁迫大麦细胞质膜透性。
盐胁迫下大麦叶片超微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叶绿体双层膜脱落,基质片层结构破坏,淀粉粒减少;而盐胁迫下加硅处理的叶片叶绿体双层膜较完整,基质片层结构清晰可见。
盐胁迫下加硅可显著提高大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浓度,提高根系H+.ATP酶活性。
梁永超和丁瑞兴报道硅降低盐胁迫大麦对钠离子的吸收,提高对钾离子的吸收。
束良佐等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硅增强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了盐胁迫下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改善了玉米幼苗体内的水分代谢和水分利用率。
在盐胁迫下,硅降低了玉米幼苗根系质膜透性,增强了根系的活力;抑制了玉米对钠离子的吸收,促进了对钾离子的吸收。
硅能够提高盐胁迫烟草悬浮细胞耐盐性。
盐胁迫下烟草悬浮细胞变小,大小不一,畸形增多,加硅使细胞形态明显改善,长宽比例缩小,圆形细胞增多,畸形细胞减少;加硅后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盐胁迫导致的渗透胁迫和Na+、Cl-等的毒害作用[1]都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
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率随盐分胁迫的程度而降低。
使用硅肥能降低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4]。
因此,研究外源硅对盐胁迫下种子发芽指标、硅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大量研究表明,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2]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3]。
硅能明显提高玉米[5]、大麦[4]和烟草[6]的幼苗的耐盐性,由于绝大多数硅是以硅酸盐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中硅的浓度都比较低。
应用硅肥能生理特性和盐适应机理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对硅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
硅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植物生长有益的营养元素。
已有研究表明,在一些植物上施用硅肥可促进植物养分吸收,改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提高耐盐性,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
盐分胁迫下,施用硅素能够提高黄瓜保护酶系统活性,减轻自由基引发的过氧化作用的伤害,从而提高黄瓜耐盐性。
耐盐性的大小与硅的施用量盐分胁迫程度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2,2提高植物对干旱和高温胁迫的适应硅化细胞有调节气孔开闭及水分蒸腾的作用,保证养分有效供给,使作物所需营养始终处于充分均匀状态,不至于营养失调,因而硅具有抗旱、抗干热风及抗高温的作用。
王荔军刚和聂青嘲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硅处理下本特草叶表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给盆栽土施3mmol/LNacSiO,时,最高可降4.14"C。
在玉米中施硅抑制了玉米植株体内水分的蒸腾作用,提高了体内水分的利用,增加水分吸收量,改善了植株体内的水多子状况。
2.3硅可增强抗病能力硅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硅对水稻的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叶斑病,小麦的锈病和赤霉病具有显著的抗性。
硅肥可显著减轻水稻的螟虫、稻飞虱和大小麦的蚜虫危害,可提高黄瓜、冬瓜、甜瓜、西瓜等葫芦科物对真菌病害如霜霉病、腐霉病、白粉病的抵抗力,减轻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
然而硅提高作物抗病性的机制尚未搞清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沉积在乳突体、表皮细胞壁或受真菌侵染部位的硅对植物起着天然的"机械或物理屏障"作用,硅的积累与寄主细胞的抗病或系统抗病。
2.4硅与作物产量和品质水稻、大小麦、玉米、甘蔗等禾本科作物,黄瓜、冬瓜、西瓜、甜瓜等胡芦科作物以及.番茄、大豆、草莓、棉花等作物对硅肥也有较明显的反应。
甘蔗、甜菜、甜菜、甜瓜施用硅肥后可显著提高含糖量,番茄施用硅肥后可提高维生素C 含量。
增产的机理应该是综合性的效果(促进生长、提高高光合作用,促进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养分的利用率。
提高抗倒状、抗病性等)。
促进对养分的吸收,改善体内养分平衡:硅可以通过促进或抑制作物对某些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运输从而改善作物体内的养分不平衡状况。
3.与选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盐分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NaCl胁迫对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目前报道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果: 前人在星星草[16]、棉花[17]、大麦[19]、黄瓜[7]、水稻等作物上的研究结果。
表明NaCl胁迫对作物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且随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但低浓度盐分(其浓度因作物不同而异)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而刘玉艳研究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对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率降低,萌发进程推迟,萌发进程延长,最终影响种子的萌发水平;种子萌发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和王庆亚等在盐角草上的研究表明一致。
NaCl浓度对甜瓜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中,王广印等研究表明在黄瓜上种子在吸胀阶段受盐胁迫影响较小, 种子萌动后高盐浓度对种子吸水有抑制作用。
有关植物中硅的研究可以追溯19世纪初,早在1804年,de Saussure 就发现了植物中的硅,1862年Sachs提出了硅是否参与植物营养过程的问题。
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率先提出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后,人们对硅元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大量的研究表明,硅作为植物健康生长的有益元素,能够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及生物学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园艺作物的抗逆性,硅与园艺作物的抗盐性、抗旱性、抗冷性及抗病性等逆境胁迫均密切相关。
70年代后,一些主要产稻国已将施用硅肥作为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适量供硅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呼吸作用,降低蒸腾作用,增强抗逆性,调节水稻对某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而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此外硅还有提高水稻遗传物质稳定性的作用。
近10年来人们对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盐渍环境下, 由于渗透胁迫以及钠离子、氯离子等的毒害作用,对种子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现为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百分率均有所降低, 当加入低浓度硅后, 种子萌发速度及萌发率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
目前,一些学者已经开展了硅对提高大田作物耐盐性的研究,植物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高低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的耐逆境能力。
戚乐磊等的研究表明硅能增加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 促进呼吸代谢,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单株鲜重。
此外,马成仓等也报道一定浓度的有机及无机硅可以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
同时盐分胁迫下,施用硅素能够提高黄瓜保护酶系统活性,减轻自由基引发的过氧化作用的伤害,从而提高黄瓜耐盐性。
耐盐性的大小与硅的施用量和盐分胁迫程度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盐分胁迫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施硅量愈高黄瓜耐盐性愈强;施硅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度盐分胁迫会降低硅对抗氧化酶活性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