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痊愈 :8 /6 8 ,有效 8 6 9 / ,总有效率 10 9 0 %。副反应 :l/6 29 服药后疲劳 、 食欲下降 、 恶心,但不影响 治疗 。治疗后 复查血 、
【 2 】叶任 高, 再 英主 编 . 陆 内科 学 第六版 . 京: 民卫 生 出版 北 人
其 中葡 萄球菌 5株 、粪肠 球菌和 尿肠球 菌各 2株 、 白色念珠
菌 l株 。
22药敏 试 验 .
病程 6 2年 ,肾病
( N)2 例 ,神经病变 l ,眼部病变 l 例 ,心脑血 管病 D 1 8例 5
提 示抗菌 素敏感程度 依次 为第三代 头孢 菌素类 、喹诺 酮
白细胞 均 >5个/ P 中段 尿培养 结果 5 H; 2株菌 中 G.菌 4 2株 ,
其 中大肠杆菌 2 2株、肺 炎克雷伯 菌 l 0株 、变形杆 菌 5株 、 绿脓杆 菌 3株 、阴沟杆 菌与产气 杆菌各 l 。G 菌 l 株 + 0株 ,
1 临床资 料
11一般 资料 . 5 2例患者中男 l 例 ,女 3 5 7例 ,年龄 6  ̄8 ,患 D 0 3岁 M
3 疗效观 察
31 疗 效标 准 .
①痊愈:临床 症状 消失 ,胃镜检 查溃疡消失或疤痕形成 ; ②有效 :临床症状 改善 ,胃镜检查 溃疡缩小 5 %9上;③无 0 效:症状无 明显 改善 ,胃镜检 查缩小不足 5%。 0 @HP清 除率。
32 结 果 .
参 考文 献 【 郑 芝田主 编 . 1 】 胃肠 病 学 , 三 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第 北 人
2 结 果
21实验 室检 查 .
空腹 血糖 ( B 5 F G)2例均高 于正常值 , 8 65 在 ~2 .mmo/ l L, 平 均 1.±8 25 mmo/ l L;血常规 中 自细胞 >19L 2 0/ 9例; 中段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20临床治疗分析

著 ・
M 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7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 2 医院 内科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6 )
【 摘 要】 目的 探 索糖尿 病合 并尿 路 感 染患者 的 有 效治疗 方 法。方 法 回 归性 分析 1 2 0例糖 尿病 合 并尿路 感 染 患者 的 临床 资 料 ,比较 采 用二 甲双 胍联 合 比格 列酮控 制血 糖 及抗 感染 治疗 其他 方法控 制血 糖及抗 感染 治疗对 糖尿 病尿路 感 染 的治疗 效果 。结果 1 2 0 例 患者 中 4 3例 采 用
l c a s e , t h e c u r e r a t e wa s 9 3 %,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r a t e o f 5 %, 9 8 %e ic f i e n c y . 9 5 %o f t h e 7 7 c a s e s o f o t h e r me t h o d s t o c o n r t o l b l o o d s u g a r nd a a n t i — i n f e c t i o n r t e a t me n t , c u r e 5 4 , i mp r o v e d i n 1 9 c a s e s , 4 c a s e s , 7 0 %c u r e r a t e , i mp r o v e me n t r a t e wa s 2 5 % e ic f i e n t . Co n c l u s i o n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 me t f o r mi n c o mb i n e d r a t i o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48例临床分析

糖 尿 病 是 一 种 累及 多 器 官 和 多 系 统 的 慢 性 病 , 者 免 疫 患
养 阳性 或 无 尿 路 刺 激 征 两 次 清 洁 中 段 尿 定 量 培 养 检 出 相 同 菌 种 , 细菌 定 量培 养达 到 上述 标 准 。 且
13 治 疗 方 法 .
力 低 下且 常 伴 有 各 种 急慢 性 并 发 症 ,是 尿 路感 染 的高 危 人 群 。为 了探 讨糖 尿 病 患者 尿 路感 染 易发 因素 、 原 菌分 布 特 病 点 及疾 病 转 归 , 以便 更好 地 指 导 临 床诊 治 , 现就 近年 来 本 院 糖 尿病 并 发尿 路感 染 患 者 的临 床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报 并
道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均 给予 个 体化 饮食 控 制 和药 物积 极 控制 血糖 , 并 有冠 合 心 病 、 血压 、 高 糖尿 病 肾病 等患 者 选用 皮 下注 射 胰 岛素 , 其余
采 取 口服 降糖 药 治疗 , 血 糖 控制 在 70m | 将 . mo/ L以下 。同 时 给 予 积极 抗 感 染 治疗 , 据 药 敏试 验 结 果 选 用 敏感 、 肾毒 根 低 性 抗生 素 , 头孢 菌 素类 ( 如 头孢 他 啶 、 孢 曲松 等 ) 喹诺 酮类 头 、
发 尿 路 感 染 者 1 8例 , 4 4 男 4例 , 14例 . 龄 3 ~ 2岁 , 女 0 年 18 平 均 ( 46 85 岁 , 尿 病 病 程 2 2 5 . ̄ .) 糖 ~ 1年 , 均 (. ̄ .) 。 平 92 1 年 4 12诊 断 标 准 .
养 支持 。疗 程 为 1 ~ 4d 0 1 。
[ 作者简介】 李雄 ,广西壮 族 自 Nhomakorabea 区靖两 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附78例报告)

2 结果
7 8例 患者 中合 并 U I 例 4 T病 6例 ,感 染 发 生
应 ,也有 利 于 细菌生 长 繁殖 ,引起局 部 感染 . 随 肾功 能 恶化 ,U I T 高发 ,此 时患 者 大 多 为 少尿 或
无 尿 ,不 易将 尿 道 细 菌 冲 洗 出 去 ,细 菌 易 繁 殖 , 而低 蛋 白血症 、长期 卧 床患 者免 疫力 低 下 ,更是
点 :发病 率高 ,其发病 率 比一 般人群 高[ 2 1 ,可能 是
女性 尿道 短 、直 、宽 ,尿 道 口与肛 门 口 、阴道 口 接近 ,常 有肠 道 杆菌 存在 ,加之 病人 合 并妇 科疾 病 ,感染 可蔓 延 至尿 路 ,发 生逆行 感 染 ,有 资料 表 明若尿 道 口 、肛 门 口距 离小 于 45e 发 生 U I . m T 机会增 多【 而糖 尿 、蛋 白尿是 致病菌 的 良好 培养 3 】 .
[ 参考 文献]
[ ] 王海燕.肾脏病学[ .第2 1 M] 版.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9 88 1 8 1 19 :1 — 1
是女性 糖 尿病 肾病 U I T 的主要 特 点 ,这 与此 类病
人 罹 患糖 尿病 感觉 神 经受 损 、反应 迟 钝有 关 . 随 糖 尿 病 肾病病 程 延长 ,周 围神经病 变 、大血 管病
(占
让细菌有可乘之机.女性绝经后 卵巢功能衰退 , 雌激 素水 平下 降 ,尿 道 萎缩 ,排尿 自控 机 制障 碍 发生 尿潴 留 ,同时萎 缩 的尿 道 上皮 不能 有 效 防御 细菌 ,故 绝经后 女. 尿病 肾病患 者更 易合并 u 陲糖 —
TI .
3 讨 论
女性 糖尿 病 肾病 患者 合并 尿路 感 染有 以下 特
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论文

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临床分析感染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而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合并感染中占第2位[1]。
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致感染因素增多,免疫功能低下、组织修复功能减退等原因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故糖尿病与感染是两种相互影响的疾病。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在女性更为常见,而老年男性患者伴发的尿路感染更为复杂。
2008~2010年收治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21例,对其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21例,年龄60~79岁,中位年龄71岁,病程2~13年。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符合who(1999)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pg)水平≥11.1mmol/l。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凡是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真性细菌尿是指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2>/sup>/l,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2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观察指标:血糖(空腹)、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培养菌株分布、前列腺彩超、前列腺液检查。
标本收集:反复冲洗患者尿道口,留取中段尿于无菌瓶中,立即加盖送检;前列腺液由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采集送检。
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成比或率的比较用x2>/sup>检验。
结果病程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关系:空腹血糖<10mmol/l 者8例,空腹血糖>10mmol/l者13例。
病程2~5年者6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正常均<150mg/24小时;病程6~13年者15例,其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24小时者5例,显示糖尿病病程越长,出现蛋白尿的机率就越大。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106例临床分析

1 2 检测方法
国原于能科学研究疏. 按说明书操作。 1 3 统计方法 组间 A Ⅱ比较用 z检验 . . g 数据值用 ;± 表
示
者应进 行肾索和 A Ⅱ测定 以指导 临床 用药时 阀来减少 血管 窖
维普资讯
32
C i h T ] f ln u r Mc i  ̄ Hy f _ 1 c hl ¨ )T 。 U  ̄ d s y d i j r I l a I t c n 2 . )
10 —9 6 f0 2 ( 一0 3 —5 0 7 5 4 2 0 )l 0 2 1 )
①糖 尿病 治疗, 均选 用胰岛素, 空腹血糖 控捌在
8 rt l1 餐 后 2 . 糖 控制 在 6 0 o l @ 选 用 埘 ~5 o /. e o . h血 ~1mm l /。
尿路感染 是糖 屎病 常见 的并 发 症之 例. 现将资料完整的 16倒报告如下。 0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规正常 疗程 l ~3d 3 2 6 例并发感染性休克. 糖尿病鲋症酸
文章 编 号
糖尿病患者J管紧张素 Ⅱ测定的』床意义 f l L I 缶
3 30 浙江 省湖 州市 中・ 院 100 0
中 国分 类 号 R 8 . 57 1 文 献标 识 码 3 1
王文华
帮 屎 病患 者 A Ⅱ与 正 常对 麒 组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差 异 有 显 g
著性, 而且秸碌府患者的 A Ⅱ淮度与年龄 病程 、 高血 压有 糖尿病是一种 常见 病、 多发病 . 其危害性在于慢性血管并 发症. 而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琮控制血糖外使 用血管 紧张素转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或无法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临床典型病例,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后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病例回顾:李先生,男性,57岁,患有2型糖尿病超过10年。
多年来,他没有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管理病情,如饮食调控、药物治疗和运动。
最近,他开始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尿频、皮肤溃疡难以愈合以及肾功能异常。
1. 视力模糊:李先生的眼底检查显示,他罹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导致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视网膜受到损害,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虽然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减缓并控制此病变的进程,然而,李先生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他的视力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困难。
2. 尿频:据李先生反映,他每天频繁排尿,特别是夜间频尿。
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和多尿的常见症状。
高血糖水平促使肾脏过滤大量液体,排出过多尿液。
此外,由于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患者易感染尿路。
然而,李先生忽略了症状,并未及时就医,导致感染进一步加重。
3. 皮肤溃疡难以愈合:李先生发现自己患有皮肤溃疡,起初只是小伤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愈发严重。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容易受伤,而且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病人对创伤的感知也会减弱,使得伤口的治愈困难且时间较长。
李先生未给予伤口及时的处理和注意,导致溃疡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感染。
4. 肾功能异常: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查,李先生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引起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导致肾功能异常,尤其是患有多年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此种情况。
肾功能异常会引起尿液中蛋白质的排除,同时导致水分滞留和电解质紊乱。
正因如此,李先生出现了水肿和高血压等问题,进一步损害了他的整体健康。
综上所述,糖尿病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视力损伤、尿频、皮肤溃疡和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是糖尿病未受控制引发的临床病例中常见的表现。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大 肠埃希菌 5 , 6例 表皮葡萄球菌 2 例 , 余为产气 肠杆菌 , 4 其
粪 肠球 菌。实 验室 检查 ,尿常规 ,白细胞 + + + ,脓 细胞 ~++ +++  ̄ + 。血糖 7 ~ 5 o/ . 1 .mm l 6 ,>50m l 5例。 0 0 L 5例 1. mo L3 /
1 资料 与 方 法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 1凡是真性细 菌尿 者,均可诊断为 ( ) 尿路感染 ,真性细 菌尿 指 : 在排 除假阳性的前 提下,清洁 中
段尿 细菌定量培 养 ≥ 1 l 0/ ,如无临床症 状,则要 求 2次细 m 菌培养均为有意义 的细菌尿 ,且 为同一菌种 ;2 膀胱穿 刺尿 ( )
细菌定性 培பைடு நூலகம் 有细菌生长 【 l 】 。本院采取第一种方法。
1 治疗方法 . 2
1 . 控制血糖 .1 2
采用饮食控制和药物 治疗 糖尿病,主要使
用胰岛素, 9 5 例患者 因合并不同其他合并症,如冠心病、高血
本 组 1 0例 患者 均为 2型糖尿 病,糖尿病 0
1 一般 资料 . 1
以革 兰阳性菌为主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 其次 为表皮葡 萄球菌 、 粪肠球菌 、产气肠杆菌 。经控制血糖 、 感染治疗,尿 路感 染症状消失,尿 抗
常规 检查正常。 结论 : 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 同等重要 。适 当的选择 敏感抗 生素,尽量避 免导尿 ,定期检查尿 对糖
经验体会 Jn y niu 《 国 学 新》 卷 2期( 第2 期)o 年7 ig a t i 中 医 创 第9 0 总 3 21 月 h o 2
糖尿病 并发尿路感染 10 临床分 析 例 0
王 明丽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诊断、危险因素及治疗。
方法:对10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年龄大、女性、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为感染危险因素,尿培养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肠杆菌。
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同等重要。
适当的选择敏感抗生素,尽量避免导尿,定期检查尿常规。
糖尿病和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所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尿路感染为其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严重,病程长,不易控制。
积极预防及及时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10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2~20年。
其中男22例,女78例;年龄40~80岁,平均(61.9±10.3)岁,留置导尿患者12例;尿频53例,尿急39例,尿痛34例,腰痛15例,肉眼血尿5例,发热23例,无症状菌尿18例。
全部病例均常规留清洁中段尿培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例,表皮葡萄球菌24例,其余为产气肠杆菌,粪肠球菌。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脓细胞+~+++。
血糖7.0~15.0 mmol/L 65例,>15.0 mmol/L 35例。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1)凡是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细菌尿指: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 l,如无临床症状,则要求2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2)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1]。
本院采取第一种方法。
1.2治疗方法
1.2.1控制血糖采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糖尿病,主要使用胰岛素,59例患者因合并不同其他合并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中13例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其余46例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两次(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早晚各1次);其余41例采用口服药治疗,将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
1.2.2抗感染首选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钠)抗生素,培养结果出来后根据培养结果调整为敏感抗生素,同时嘱患者多饮水,并给予对症治疗。
严重感染采用联合用药,并加强营养支持。
疗程7~21d。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转阴,尿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菌落计数减少;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尿常规转阴,尿菌仍阳性;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反而加重,尿菌检查达不到正常标准者。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患者血糖控制在 6.0~7.8 mmol/L。
治愈68例,显效28例,好转4例。
其中年龄大、女性、病程长、糖
化血红蛋白高、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为感染危险因素。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其发生率35%~90%[2]。
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高血糖状态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损害嗜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各种功能:趋化作用、黏附和吞噬作用,以及细胞内杀伤作用[3]。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防御机能下降,而且部分老年人对糖尿病重视不佳,病情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易致尿路感染。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膀胱扩张迟缓,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及慢性尿潴留,有利于细菌的滋长繁殖,是尿路感染不易治愈的原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是由于女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4],并发慢性妇科疾病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途径或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感染;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酸度下降,外阴皮肤黏膜变薄,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长期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又造成器官供血下降,防御功能减弱,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定植、繁殖,从而易受感染。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
有报道,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有逐年增多趋势。
糖尿病是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因之一[5]。
导尿可损伤尿道黏膜,增加感染机会,留置导尿易发生上行感染,应尽量减少留置导尿。
同时合并前列腺疾病、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等使尿路梗阻、尿流不畅,减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的清除和抑制作用,也易发生尿路感染。
对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同样重要,应及早有效地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尿糖转阴或微量。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有效、安全的抗生素,尽快控制病情,减少二重感染机会,缩短病程。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尽量减少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应足量长疗程。
同时加强糖尿病教育,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多饮水,定期排尿,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导尿,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必要时给予增强免疫力的制品,减少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病,并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控制。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9.
[2]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13.
[3]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57.
[4] 王夏涟,闫德春,郭仕林.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79例临床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2(2):46-47.
[5] 叶任高,孙川.尿路感染诊疗现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3,9 (5):359.
(收稿日期:2012-03-31)(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