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必修2: 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与应用

合集下载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而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同位素标记法这种技术手段发明以来,在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在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同位素标记法这一技术手段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教学生物教学中有着较广泛的较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探索和经验。

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教学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应用。

生物的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生物体内的无比繁多、无比复杂的化学反应,如不借助某些特殊手段,是根本无法搞清其具体过程的。

但是,有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技术手段,代谢过程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就变的轻而易举了。

利用这一技术手段,用同位素O18标记,可以搞清光合作用产物中氧气是来自参加反应的水;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3植物参与光合作用的CO2,可以搞清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中的碳经固定先生成三碳化合物,进而再被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而C4植物则是先经C4途径生成一种四碳化合物,再经C3途径生成三碳化合物,最后才被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利用这一技术手段,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可以搞清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氨基酸被细胞吸收后,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酶、抗体、蛋白类激素;也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另一种氨基酸;也可经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生成尿素最后经肾脏排出体外。

利用这一技术手段,用放射性同位素18O标记葡萄糖中的氧,可以搞清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最后成为代谢产物CO2中的氧;若用放射性同位素O18标记O2中的氧,可以搞清细胞呼吸过程中的O2参与代谢产物H2O的生成。

2020高考生物Word版题库必修2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

2020高考生物Word版题库必修2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

[技能必备]理解含义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如1H、2H、3H三种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可分为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稳定性同位素是原子核结构稳定,不会发生衰变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是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衰变的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法即同位素标记法,包括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实践中运用较广,因为其灵敏度高,且容易测定。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H、14C、32P、35S、131I、42K等。

如对孕妇及儿童某些疾病诊断中,要将食物或药物成分用示踪剂标记,就不能使用或多或少具有毒副作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而只能使用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的稳定性同位素。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2H、13C、15N和18O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氧气来源的实验中,就是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

还有梅塞尔森做的DNA 半保留复制实验中,是用15N标记亲代的DNA分子。

[技能提升]1.(2019·山师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若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既有14N,又有15N,则可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B.将洋葱根尖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C.用DNA探针进行基因鉴定时,如果待测DNA是双链,则需要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单链,才可用于检测D.由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知,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无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还是混合复制,子一代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中都既有14N,又有15N,所以由此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胸腺嘧啶是合成DNA的原料,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B正确;DNA探针是单链DNA,用于检测双链DNA时,需先将双链DNA打开形成单链,才能进行检测,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中,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日期: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物论文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实验和相关习题中经常出现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现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较深刻地了解同位素标记技术,以便于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

教材中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介绍比较简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现将同位素标记法相关内容进行归纳阐述,以期达到对这项技术的深刻理解。

一、同位素标记法简介1.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相同,而化学性质相似,质量不同的元素,它们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许多元素都存在同位素现象。

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称为“稳定同位素”,即并不是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

如碳的同位素有稳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它们都不具有放射性;氮的同位素有13N、14N、15N等。

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是随同位素的发现而出现的一项科学应用技术。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从而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同位素标记法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定位定量准确,符合生理条件等特点。

二、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应用(一)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1.光合作用产物O2中O元素的来源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到底是来自于水,还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

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与应用.pptx

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与应用.pptx
2
@《创新设计》
[技能提升] 1.(2019·山师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若子代大肠杆菌 的DNA分子中既有14N,又有15N,则可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B.将洋葱根尖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子代细 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C.用DNA探针进行基因鉴定时,如果待测DNA是双链,则需要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 形成单链,才可用于检测 D.由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知,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 蛋白质,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
@《创新设计》
同位素示踪法即同位素标记法,包括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放 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实践中运用较广,因为其灵敏度高,且容易测定。常用的放射性 同位素有3H、14C、32P、35S、131I、42K等。如对孕妇及儿童某些疾病诊断中,要将食 物或药物成分用示踪剂标记,就不能使用或多或少具有毒副作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而 只能使用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的稳定性同位素。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2H、13C、15N 和18O等。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氧气来源的实验中,就 是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还有梅塞尔森做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是用15N标 记亲代的DNA分子。
8
@《创新设计》
4.(2019·山东名校联盟)回答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有关的问题。 (1)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含15N 化合物首先出现的具膜细胞器为________。 (2)若动物吸入18O2,含放射性的化合物最先出现在________(物质)中。 (3)选择生长状态相同的甲、乙两组根尖细胞,分别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酸和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进行短时间培养,理论上分析带有放射 性标记的细胞比例较大的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搅拌的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不充分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标记法高中生物总结

同位素标记法高中生物总结

同位素标记法高中生物总结同位素标记法,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种研究生物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好工具。

简单来说,科学家用这种方法在分子中加入一些特别的“标签”,这些标签就像是给分子穿上了个显眼的衣服,让它们在复杂的生物反应中脱颖而出,嘿,这可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奥秘的绝佳法宝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度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概念吧。

1. 同位素是什么?1.1 同位素的定义好,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啥是同位素。

它们就是元素的一种变体,核子数不同但化学性质一样的“兄弟”。

想象一下,氢有三种:普通氢、重氢(氘)和超重氢(氚),就像家里的三兄弟,各有各的特点,但长得差不多。

重氢比普通氢多了一个中子,分子量也就稍微重一些。

通过这些“重兄弟”,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追踪化学反应的路径,真是让人眼前一亮!1.2 为什么使用同位素?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非要用同位素呢?这就要提到它们的独特性了。

同位素在化学反应中会表现得和普通元素一模一样,但在实验室里,我们却可以用一些特殊仪器轻松分辨它们的不同,像侦探一样找出反应的细节,简直酷炫无比!2. 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2.1 追踪营养物质首先,同位素标记法在追踪营养物质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

举个例子吧,植物需要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科学家们可以用标记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这样就能看见植物究竟如何吸收和转化这些营养,像是在给植物做个“体检”,清楚明白它们的“饮食习惯”。

这不光能帮我们理解植物的生活,更能推动农业的进步,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2.2 研究代谢过程再来谈谈代谢过程的研究。

同位素标记法也能用来观察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

比如,科学家给实验小鼠喂食标记的营养物质,通过追踪这些标记物的流动,能发现它们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路径,就像解开一场生物界的“逃脱游戏”。

这对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谁不想早点找到治病的“良方”呢?3. 同位素标记法的未来3.1 新技术的崛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位素标记法也在不断发展。

高中生物同位素标记法总结

高中生物同位素标记法总结

高中生物同位素标记法总结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生物里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同位素标记法。

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它就像是生物学里的“小侦探”,帮我们追踪各种生物分子的“去向”。

1. 同位素标记法概述1.1 什么是同位素标记法?说白了,同位素标记法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标记”来追踪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动和变化。

这种标记就是“同位素”。

比如,大家都知道碳,碳有很多种“兄弟”,我们叫它们同位素。

普通的碳是碳12,而我们有时候会用碳14这种不同的碳来标记。

这些标记的“兄弟”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得和普通碳一样,但它们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它们能被“发现”。

1.2 为什么要用同位素标记法?我们用这个方法来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比如说,我们想知道植物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我们就可以用带有碳14的二氧化碳来“标记”植物,看看这些碳14最终去了哪里。

这样一来,植物的“秘密行动”就会暴露出来,咱们也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内部“动态”了。

2. 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2.1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举个例子,科学家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细胞如何合成蛋白质。

通过在氨基酸中引入同位素,研究人员可以跟踪这些氨基酸在细胞内的“旅行路线”,从而揭示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这就好比给细胞装了一个GPS,让我们能清晰地知道它们的行动轨迹。

2.2 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学领域,同位素标记法也有很多“好戏”。

比如说,医生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一些疾病。

通过注射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医生可以通过成像技术看到体内的“异常区域”,这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个“全景扫描”。

这种方法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3. 实施同位素标记法的步骤3.1 选择合适的同位素首先,我们得选择合适的同位素。

这个过程就像选购商品一样,得找对“品类”。

不同的同位素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因此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挑选。

比如,碳14和氢3是常用的同位素,各自有其独特的“本领”。

高中生物中的“同位素标记法

高中生物中的“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的总结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检测和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

同位素标记在工业、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领域可用来测定生物化石的年代,也可利用其射线进行诱变育种、防治病虫害和临床治癌,还可利用其射线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或内容)和相关习题中许多知识都涉及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

下面我就相关内容通过有关例题进行归纳阐述,以便大家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并学会同位素标记的应用。

一、氢(3H)例1: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解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上合成,高尔基体并不直接和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而是通过囊泡间接连接。

答案:CD。

知识盘点:1.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2.研究肝脏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时,用3H—胆固醇作静脉注射的示踪实验,结果放射性大部分进入肝脏,再出现在粪便中。

3.用3H标记的尿苷或胸腺嘧啶可用来检测转录或复制。

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1. 引言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在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和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实验样品中加入标记同位素,可以追踪反应过程、研究物质转化路径和量化分析样品中的组分。

本文将介绍同位素标记法的基本原理、常用同位素和应用案例。

2. 基本原理同位素标记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微小差异,用具有特殊性质的同位素标记待研究物质,通过测定同位素丰度的变化来获取目标物质的相关信息。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行为,但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微小差异。

这些微小差异使得同位素能够作为标记物质来进行追踪和定量分析。

3. 常用同位素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质包括氘化物(重水)、碳14、碳13、氚和放射性同位素如铯137、锶90等。

不同的同位素标记物质在应用领域和实验目的上有所差异。

3.1 氘化物(重水)氘化物是指氢的同位素氘(D)与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与普通水相比,氘化物具有重质氢原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重水经常用于追踪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酶催化反应和物质转化。

3.2 碳14和碳13碳14和碳13都是碳的同位素,其中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测定物质的年代和生物体的放射性碳标记。

碳13是稳定同位素,常用于进行碳同位素分馏和碳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3.3 氚氚是氢的同位素,它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氚含有放射性核素,因此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常用于研究生物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分子示踪。

3.4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如铯137、锶90等具有放射性特性,可用于研究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领域。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在实验中可以追踪物质的迁移、转化和分布情况。

4. 应用案例4.1 生物学应用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碳13同位素标记葡萄糖,可以研究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和糖原合成途径。

利用氢同位素标记的DNA 或RNA可以追踪基因的表达和复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必备]
理解含义
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如1H、2H、3H三种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可分为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稳定性同位素是原子核结构稳定,不会发生衰变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是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衰变的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法即同位素标记法,包括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实践中运用较广,因为其灵敏度高,且容易测定。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H、14C、32P、35S、131I、42K等。

如对孕妇及儿童某些疾病诊断中,要将食物或药物成分用示踪剂标记,就不能使用或多或少具有毒副作用的
1
放射性同位素,而只能使用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的稳定性同位素。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2H、13C、15N和18O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氧气来源的实验中,就是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

还有梅塞尔森做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是用15N标记亲代的DNA分子。

[技能提升]
1.(2019·山师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若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既有14N,又有15N,则可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B.将洋葱根尖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C.用DNA探针进行基因鉴定时,如果待测DNA是双链,则需要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单链,才可用于检测
D.由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知,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解析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无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还是混合复制,子一代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中都既有14N,又有15N,所以由此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胸腺嘧啶是合成DNA的原料,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
2
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B正确;DNA探针是单链DNA,用于检测双链DNA 时,需先将双链DNA打开形成单链,才能进行检测,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中,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 A
2.(2019·山东威海模拟)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的尿嘧啶培养根尖细胞,放射性只出现在分生区细胞中
B.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以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培养未被标记的DNA,所得子一代DNA离心后,放射性只出现在中带
C.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浆细胞,标记元素依次出现的结构为: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D.用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14C转移的途径为:14CO2→14C5→(14CH2O)
解析根尖细胞都可进行转录过程,需要利用尿嘧啶合成RNA,因此所有根尖细胞都会出现放射性,A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的结构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错误;光合作用中14C转移的途径为:14CO2→14C3→(14CH2O),D错误。

答案 B
3
3.(2019·北京四中模拟)下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试管①和②的结果即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B.实验中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研究方法
C.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且提取DNA更方便
D.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细胞中只有DNA含15N
解析比较试管①和②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本实验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来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培养液培养,可用活细胞培养,C错误;大肠杆菌可利用15NH4Cl中的N元素合成含N化合物,如DNA、ATP等,D错误。

答案 B
4
4.(2019·山东名校联盟)回答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有关的问题。

(1)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含15N化合物首先出现的具膜细胞器为________。

(2)若动物吸入18O2,含放射性的化合物最先出现在________(物质)中。

(3)选择生长状态相同的甲、乙两组根尖细胞,分别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基进行短时间培养,理论上分析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比例较大的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不充分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定染色体条数为10(不含3H)的某生物体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后期,一个细胞内移向某一极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其中带有3H标记的有________条。

解析(1)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利用15N标记氨基酸则15N首先出现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最终含15N的唾液淀粉酶以胞吐方式从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