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聚合机理以及四种常见共聚物

合集下载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

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于合成各种高分子材料。

这种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裂,形成自由基,再将自由基与其他单体分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

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本文将介绍自由基聚合的四种方法,包括自由基引发聚合、自由基链转移聚合、自由基共聚合和自由基接枝聚合。

一、自由基引发聚合自由基引发聚合是最常见的自由基聚合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引发剂加入到单体中,引发剂可以是过氧化物、硫代硫酸酯等。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裂,形成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其他单体分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链。

自由基引发聚合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分布。

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产生副反应,如引发剂自身的分解和自由基的重组,这些副反应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二、自由基链转移聚合自由基链转移聚合是一种可以控制分子量分布的自由基聚合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链转移剂加入到单体中,链转移剂可以是醇、硫醇等。

在链转移剂的作用下,自由基聚合链上的氢原子被转移,形成新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单体结合,形成新的高分子链。

由于链转移剂的作用,聚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链会变短,从而控制聚合反应的分子量分布。

自由基链转移聚合是一种可控性较好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具有狭窄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材料。

但是,链转移剂的种类和用量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否则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三、自由基共聚合自由基共聚合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同时参与聚合反应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具有复合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耐热性、耐化学性等。

在共聚反应中,不同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不同,需要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不同单体分子的参与程度,从而得到理想的高分子材料。

自由基共聚合是一种多样性较好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具有多种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但是,不同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否则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高分子化学课件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高分子化学课件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m1= d[M1] = k11[M1*][M1] + k21[M2*][M1] (i)
m2 d[M2]
k12[M1*][M2] + k22[M2*][M2]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3)假设共聚反应是一个稳态过程,即总的活性中心的浓 度[M1*+M2*]恒定,[M1*]和[M2*]的消耗速率等于[M1*]和 [M2*]的生成速率,并且 M1* 转变为M2*的速率等于M2*转 变为M1*的速率;
二元共聚合的理论研究较系统深入,而三元及三元以上共 聚合复杂,理论研究很少,但实际应用的例子颇多。ABS, SBS
三元以上聚合,一般以两种单体确定主要性质,另外单体 改性。
二元共聚物根据两单体单元在分子链上的排列方式可分四 类: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1)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 两种单体单元的排列没有一定顺序,A单体单元相邻的单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四种竞争链增长反应:
k11 M1* + M1
k12 M1* + M2
k21 M2* + M1
k22 M2* + M2
M1* R11 = k11[M1*][M1]
M2* R12 = k12[M1*][M2]
M1*
R21 = k21[M2*][M1]
M2* R22 = k22[M2*][M2]
若含一段A链与一段B链,如~AAAAAAA-BBBBBBBBBB~, 称AB型二嵌段共聚物;如果是由一段A链接一段B链再届一 段A链,如~AAAAAA-BB~BBB-AAAAAAA~,则称ABA型 三嵌段共聚物;若由多段A链和多段B链组成,则称(AB)n型 多嵌段共聚物。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1. 引言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的合成和有机合成领域。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对于合理设计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相关的反应条件和控制方法。

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反应是指通过自由基的聚合反应来合成聚合物的过程。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自由基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连续添加到聚合物链上,从而实现聚合过程。

聚合物链的生长是以共轭双键或其他反应位点为基础的。

3.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引发步骤、传递步骤和终止步骤。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步骤的机理。

3.1 引发步骤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反应的开始需要引发剂作为引发步骤的催化剂。

引发剂会被激活形成自由基,通常是通过热量、光或化学剂的作用来实现。

引发剂能够引发起反应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提供链建立反应起点所需的自由基。

3.2 传递步骤在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传递步骤中,自由基分子会逐一添加到聚合物链的末端,并延长聚合物链的长度。

这个过程中,自由基通过与单体分子反应,将自由基转变为共轭双键或其他反应位点,从而继续聚合的过程。

3.3 终止步骤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终止步骤是不可逆的,通过各种反应途径来消除自由基,结束聚合反应。

终止步骤可以分为自发性终止和人为控制的终止。

4.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控制方法为了获得所需的聚合物特性,需要对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控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4.1 温度控制温度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聚合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子量分布。

4.2 引发剂选择不同的引发剂会对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产生影响。

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可以实现更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4.3 单体选择单体的选择性也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单体,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

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机理
contents
目录
• 自由基聚合概述 • 自由基聚合机理 • 自由基聚合的影响因素 • 自由基聚合的应用 • 自由基聚合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自由基聚合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 合成方法,通过引发剂引发单体 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特点
自由基聚合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 和较低的反应活化能,可在较低 温度下进行聚合。
分解速率
活性中心
产生的自由基活性中心具有高反应活 性,能够与单体分子迅速反应,形成 单体自由基。
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决定了聚合反应的 启动速度,通常受温度、引发剂浓度 和种类的影响。
链增长
单体插入
单体分子在自由基活性中心的加成反应中不断插入,形成增长链。
链增长速率
链增长速率取决于单体浓度、自由基活性以及温度等因素。
绿色化学与环境友好型聚合
环保引发剂
开发高效、低毒、无害的引发剂是自由基聚 合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例如,研究开发可 见光引发剂、热引发剂等环保型引发剂,以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聚合反应的绿色化
通过改进聚合工艺、优化反应条件和开发循 环再利用技术,实现自由基聚合的绿色化,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功能性纤维
利用自由基聚合还可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纤维,如抗菌纤维、导电纤维、光敏纤维等。
橡胶工业
橡胶合成
自由基聚合在橡胶工业中用于合成各种 类型的橡胶,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 氯丁橡胶等。
VS
橡胶改性
利用自由基聚合可以对橡胶进行改性,如 增加橡胶的弹性、耐热性、耐油性等,从 而提高橡胶的性能。
05 自由基聚合的发展趋势与 挑战
逐步自由基聚合

第三章自由基共聚合

第三章自由基共聚合

无规共聚物名称中,放在前面的单体为主单体,后为第二单体 如:氯乙烯-co-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名称中的前后单体代表聚合的次序 接枝共聚物名称中,前面的单体为主链,后面的单体为支链 如:聚丙烯-g-丙烯酸
三 、研究共聚反应的意义 ⒈ 对聚合物进行改性
通过共聚,可以改善聚合物的许多性能,如机械性能、 弹性塑性、柔顺性、玻璃化温度、塑化温度、熔点、 溶解性能、染色性能和表面性能等等。性能改变的程 度与第二、第三单体的种类、数量以及单体单元的排 布方式有关。
M1代表丁二烯单体单元,M2代表苯乙烯单体单元。
(2)大分子主链上含M1单体单元(或也含M2单体单元),支链上含M2,M3两种单 单元。如ABS树脂
M1M1M1 M1M1M1M1 M2M2M3 M1M1M1M1M1 M3M3M2M2
M1代表丁二烯(B)单体单元,M2代表丙烯腈(A)单体单元, M3代表苯乙烯 (S)单体单元。
共聚物的命名:
聚- 两单体名称以短线相连,前面加“聚”字 如聚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 两单体名称以短线相连,后面加“共聚物” 如乙烯-丙烯 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在两单体间插入符号表明共聚物的类型 co alt b g copolymer 无规 alternating 交替(alternate交替的, 轮流的) block 嵌段(block [blCk] 木块, 石块, 块, 街区) graft 接枝(graft 嫁接, (接技用的)嫩枝)
主单体 乙烯 乙烯 异丁烯 丁二烯 丁二烯 苯乙烯 氯乙烯 MMA 丙烯腈
第二单体 丙烯 苯乙烯 丙烯腈 丙烯腈
改进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破坏结晶,增加柔性和弹性。其为乙丙橡胶。 增加强度。其为通用橡胶。 增加耐油性。其为丁-苯橡胶。 提高抗冲性能。其为增韧塑料。

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哪四类

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哪四类

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哪四类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常用于制备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聚合反应可以分为四类: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离子聚合。

每种聚合反应机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通过自由基作为中间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此过程中,单体分子中的共轭键会被氧化或还原,从而形成高分子链。

典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乙烯的聚合反应和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引发剂来启动反应,以及链转移剂来调节聚合反应的分子量。

阴离子聚合是通过阴离子作为中间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此类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含有活性氢原子的单体进行聚合。

通过引入阴离子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启动聚合反应。

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是一个常见的阴离子聚合过程。

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特点。

阳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阳离子作为中间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这种类型的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含有氧或氮原子的单体进行聚合。

乙烯基醚和乙烯基吡啶是常见的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

阳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使用阳离子引发剂来启动反应,并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离子聚合是一种通过带电离子作为中间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与其他类型的聚合反应不同,离子聚合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链带有电荷。

苯乙烯磺酸盐的聚合反应是一个典型的离子聚合过程。

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溶剂和反应条件,并且可以产生具有特殊性质的高分子化合物。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机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聚合反应的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控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1。

第二章_自由基聚合

第二章_自由基聚合

共聚合的类型
按机理分: 按机理分:
自由基共聚、离子型共聚、 自由基共聚、离子型共聚、共缩聚
第二节: 第二节:二元共聚物组成
在共聚合中,共聚物组成和微结构成为主要问题。 在共聚合中,共聚物组成和微结构成为主要问题。 两种单体能否进行共聚? 两种单体能否进行共聚? 若能进行共聚,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是否相同? 若能进行共聚,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是否相同? 共聚物组成如何控制? 共聚物组成如何控制?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讨论共聚物组成方程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讨论共聚物组成方程问题。
nCH C O O CH C O O + n CH CH CH C O CH C O CH CH
n
马来酸酐
甚至某些无机物,也能引入共聚合中, 甚至某些无机物,也能引入共聚合中,如
O nCH2 CH R + n SO2 CH2 CH R S O
n
此外CO、亚硝基化合物、O2、醌也引入共聚合中, 、亚硝基化合物、 醌也引入共聚合中, 此外 生产聚酮、聚胺氧化物、聚过氧化物、聚苯醚等。 生产聚酮、聚胺氧化物、聚过氧化物、聚苯醚等。 3、增加聚合物的品种 、 均聚物种类有限,100种单体只能得到100种 均聚物种类有限,100种单体只能得到100种 种单体只能得到100 均聚物,如将它们两两进行二元共聚, 均聚物,如将它们两两进行二元共聚,就可 得到4950种共聚物,如能进行三元共聚, 4950种共聚物 得到4950种共聚物,如能进行三元共聚,就 可得到161700种共聚物。 161700种共聚物 可得到161700种共聚物。
第三章 自由基链式共聚合
第一节: 第一节:引言
共聚合: 共聚合:由几种不同的单体或单体与聚合 物间进行的聚合反应 共聚物: 共聚物:由共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高分子化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6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由一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称为AB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SB)嵌 段共聚物。由两段M1链段与一段M2链段构成的嵌段 共聚物,称为ABA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 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由n段M1链段与n 段M2链段交替构成的嵌段共聚物,称为(AB)n型嵌 段共聚物。
1, 2-二苯乙烯也不能均聚,但能与马来酸酐共聚, 产物严格交替。
13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3)理论研究 共聚合反应可用于研究单体、自由基、阴
离子和阳离子的活性,了解单体活性与聚合 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14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4.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与序列分布
4.2.1 共聚组成的特点 两种单体进行共聚时,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反应
R iM1
k
21[M
. 2
][M
1
]
k12
[M1.
][M
2
]
R
t11
R t12
0
d[M
. 2
]
dt
R iM2
k
12
[M
. 1
][M
2
]
k
21[M
. 2
][M
1
]
R
t22
R t12
0
(4—4) (4—5)
因为自由基总浓度不变,即
R iM1 R t11 R t12 0 R iM2 R t22 R t12 0
W2
W1 r1KW1 W2
dW2
W2
r2 W2
W1
m2 m1
W2 r2W2 KW1
(4—15)
K 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接枝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聚合物主链的某些原子上接有与主链化学结构不同的聚合物链段的侧链的一种共聚物,称为接枝共聚物,如接枝氯丁橡胶、SBS接枝共聚物。
所谓接枝共聚是指大分子链上通过化学键结合适当的支链或功能性侧基的反应,所形成的产物称作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性能决定于主链和支链的组成,结构,长度以及支链数。长支链的接枝物类似共混物,支链短而多大接枝物则类似无规共聚物。通过共聚,可将两种性质不同的聚合物接枝在一起,形成性能特殊的接枝物。因此,聚合物的接枝改性,已成为扩大聚合物应用领域,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一种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接枝共聚反应首先要形成活性接枝点,各种聚合的引发剂或催化剂都能为接枝共聚提供活性种,而后产生接枝点。活性点处于链的末端,聚合后将形成嵌段共聚物;活性点处于链段中间,聚合后才形成接枝共聚物。
聚丙烯无规共聚物也是聚丙烯的一种,它的高分子链的基本结构用加入不同种类的单体分于加以改性。乙烯是最常用的单体,它引起聚丙烯物理性质的改变。与PP均聚物相比,无规共聚物改进了光学性能(增加了透明度并减少了浊雾),提高了抗冲击性能,增加了挠性,降低了熔化温度,从而也降低了热熔接温度;同时在化学稳定性、水蒸汽隔离性能和器官感觉性能(低气味和味道)方面与均聚物基本相同。应用于吹塑、注塑、薄膜和片材挤压加工领域,作食品包装材料、医药包装材料和日常消费品。
链终止活化能很低,只有8~2lKJ/mo1,甚至为零。因此终止速率常数极高[106~108L/(mol·s)]。但双基终止受扩散控制。
链终止和链增长是一对竞争反应。从一对活性链的双基终止和活性链—单体的增长反应比较,终止速率显然远大于增长速率。但从整个聚合体系宏观来看,因为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质浓度成正比,而单体浓度(1~l0mo1/L)远大于自由基浓度(10-7~l0-9mo1/L),结果,增长速率要比终止速率大得多。否则,将不可能形成长链自由基和聚合物。
对于链增长反应,除了应注意速率问题以外,还须研究对大分子微观结构的影响。在链增长反应中,结构单元间的结合可能存在“头-尾”和“头-头”或“尾-尾”两种形式。经实验证明,主要以头-尾形式连接。这一结果可由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得到解释。对一些取代基共轭效应和空间位阻都较小的单体聚合时头-头结构会稍高,如醋酸乙烯酯、偏二氟乙烯等。聚合温度升高时,头-头形式结构将增多。
三交替共聚物
由二种或多种单体在生成的共聚物主链上单体单元呈交替(或相同)排列的共聚反应。其产物称交替共聚物。如:…ABABABAB…。
在进行交替共聚的单体中,有的均聚倾向很小或根本不均聚。例如具有吸电子基团的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就不均聚;但它能与具有给电子基团的单体(如苯乙烯或乙烯基醚等)进行交替共聚。又如马来酸酐与具有给电子取代基的1,2-二苯乙烯都不能明显地均聚;但它们却能交替共聚。所以交替效应实质上反映了单体之间的极性效应。例如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是由于有给电子取代基的苯乙烯与有吸电子取代基的马来酸酐之间发生电荷转移而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结果:取代基吸电子能力不够强的单体(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之间只能进行无规共聚;但是如果加入氯化锌,则它能与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络合,使这两种单体的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增强,它们都可以与苯乙烯形成1:1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并得到交替共聚物。
任何自由基聚合都有上述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步基元反应。其中引发速率最小,成为控制整个聚合速率的关键。
4链转移
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有可能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个原子而终止,并使这些失去原子的分子成为自由基,继续新链的增长,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下去。这一反应称做链转移反应。
为了书写方便,上述链自由基可以简写成,其中锯齿形代表由许多单元组成的碳链骨架,基团所带的独电子系处在碳原子上。
链增长反应有两个特征:一是放热反应,烯类单体聚合热约55~95kJ/mol;二是增长活化能低,约20~34KJ/mol,增长速率极高,在0.01~几秒钟内,就可以便聚合度达到数千,甚至上万。这样高的速率是难以控制的,单体自由基一经形成以后,立刻与其他单体分子加成,增长成活性链,而后终止成大分子。因此,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
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称做偶合终止。偶合终止结果,大分子的聚合度为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的两倍。用引发剂引发并无链转移时,大分子两端均为引发剂残基。
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的终止反应,则称做歧化终止。歧比终止结果,聚合度与链自由基中单元数相同,每个大分子只有一端为引发剂残基,另一端为饱和或不饱和,两者各半。
由于自由基聚合的链增长活性中心—链自由基周围不存在定向因素,因此很难实现定向聚合,即单体与链自由基加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时,其取代基的空间构型没有选择性,是随机的,得到的常常是无规立构高分子,因此该种聚合物往往是无定型的。
3链终止
自由基活性高,有相互作用而终止的倾向。终止反应有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两种方式。
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醚软段和未结晶的聚酯形成无定形相聚酯硬段部分结晶形成结晶微区,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TPEE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软段赋予它弹性,使它象橡胶;硬段赋予它加工性能,使它象塑料;与橡胶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工程料相比,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而柔韧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更好。
有些单体可以用热、光、辐射等能源来直接引发聚合。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少,苯乙烯热聚合已工业化;紫外光固化涂料也已大规模使用。
2链增长
在链引发阶段形成的单体自由基,仍具有活性,能打开第二个烯类分子的π键,形成新的自由基。新自由基活性并不衰减,继续和其他单体分子结合成单元更多的链自由基。这个过程称做链增长反应,实际上是加成反应。
③在聚合过程中,单体浓度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相应提高。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较小。
④少量(0.01%~0.1%)阻聚剂足以使自由基聚合反应终止。
四种共聚物
一无规共聚物
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单体M1,M2在大分子链上无规排列,两单体在主链上呈随机分布,没有一种单体能在分子链上 M2M2 M1M2 M1M2 M2M1~~~~~目前开发出的共聚物中多数是这一类,如丁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丁苯橡胶),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单体自由基形成以后,继续与其他单体加聚,而使链增长。
比较上述两步反应,引发剂分解是吸热反应,活化能高,约105~150kJ/mo1,反应速率小,分解速率常数约10-4~10-6s-1。初级自由基与单体结合成单体自由基这一步是放热反应,活化能低,约20~34kJ/mo1,反应速率大,与后继的链增长反应相似。但链引发必须包括这一步,因为一些副反应可以使初级自由基不参与单体自由基的形成,也就无法继续链增长。
在聚合产物不溶于单体或溶剂的非均相聚合体系中,聚合过程中,聚合产物从体系中沉析出来,链自由基被包藏在聚合物沉淀中,使双基终止成为不可能,而表现为单分子链终止。
此外,链自由基与体系中破坏性链转移剂反应生成引发活性很低的新自由基,使聚合反应难以继续,也属单分子链终止。
工业生产时,活性链还可能为反应器壁金属自由电子所终止。
热力学上能够聚合的单体对聚合机理的选择是有差异的,如氯乙烯只能自由基聚合、异丁烯只能阳离子聚合、MMA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苯乙烯则可按各种连锁机理聚合。
自由基聚合产物约占聚合物总产量60%以上,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高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腈、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ABS树脂等聚合物都通过自由基聚合来生产。本节将对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作较详细的讨论。
向低分子链转移的反应式示意如下:
向低分子转移的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链自由基也有可能从大分子上夺取原子而转移。向大分子转移一般发生在叔氢原子或氯原子上,结果使叔碳原子上带上独电子,形成大分子自由基。单体在其上进一步增长,形成支链。
自由基向某些物质转移后,形成稳定的自由基,不能再引发单体聚合,最后只能与其他自由基双基终止。结果,初期无聚合物形成,出现了所谓“诱导期”。这种现象称做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做阻聚剂,如苯醌等。阻聚反应并不是聚合的基元反应,但颇重要。
根据上述特征,应用含有标记原子的引发剂,结合分子量测定,可以求出偶合终止和歧比终止的比例。
链终止方式与单体种类和聚合条件有关。一般单取代乙烯基单体聚合时以偶合终止为主,而二元取代乙烯基单体由于立体阻碍难于双基偶合终止。由实验确定,60℃下聚苯乙烯以偶合终止为主。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以上聚合,以歧化终止为主;在60℃以下聚合,两种终止方式都有。聚合温度增高,苯乙烯聚合时歧化终止比例增加。
自由基聚合机理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多属连锁聚合,连锁聚合反应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各步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相差很大。连锁聚合链引发形成活性中心(或称活性种),活性中心不断与单体加成而使链增长(单体之间并不反应),活性中心的破坏就是链终止。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都可能成为活性中心引发聚合,故连锁聚合又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等,其中自由基聚合产物约占聚合物总产量的60%。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此外,还可能伴有链转移反应。现将各基元反应及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1链引发
链引发反应是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用引发剂引发时,将由下列两步组成:
(1)引发剂I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R?;
(2)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
二嵌断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又称镶嵌共聚物。由化学结构不同的链段交替聚合而成的线型共聚物。交替结合的链段有有规交替和无规交替两种。嵌段共聚物与共混物和接枝共聚物在结构和性质上是不同的。它的玻璃化温度由温度较低的聚合物决定的,而软化点却随该温度较高的聚合物而变化,因而处于高弹态的温度范围较宽。可用阴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络合聚合、缩聚或机械化学等方法制备。由较长的M1链段和较长的M2链段间隔排列形成的大分子链,根据链段的多少可以分为:二嵌段,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三嵌段,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