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1篇

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1篇蹲踞式跳远说课稿1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差异,区别对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对象:水平二(三年级)三、教学主题: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第一课时)四、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是小学生练习跳远采用的主要方法。
简单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和协调的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
五、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容易兴奋,喜欢挑战,在学习中乐于展示自我。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和踏跳的结合技术的动作与方法,做到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体验跳远时的身体动作感受,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七、教学重点:助跑有节奏,踏跳有力教学难点:助跑和踏跳相结合八、教学器材:篮球场地一块大垫子踏跳板接力棒录音机九、教学过程:1、上课开始,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体育运动员进行蹲踞式跳远比赛的动作,提出问题,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莫?和学生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示学生反口令练习,学生随教师口令进行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的练习,调动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组织学生一路纵队在体委的带领下围田径场慢跑400米我在队伍的中间控制学生跑步的节奏,放松走200米带入操场成体操队形随兔子舞的音乐做韵律操,(10分钟)3、教师组织学生结成四组每组一个小栏架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教师提示学生要缓冲落地,并强调安全教育。
在练习中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尝试不同放置方法练习,在练习中减少学生对栏架的恐惧心理(10分钟)4、示范助跑起跳的动作,学生随教师集体练习上一步起跳,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运动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远沙坑、测量尺、标志物。
2.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深蹲、俯卧撑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2.1 教师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3 学生进行原地模拟跳跃,体会动作。
3. 实践训练(10分钟):3.1 学生分组进行蹲踞式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2 学生进行跳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4. 素质训练(5分钟):4.1 进行一些相关的素质训练,如深蹲、跳跃等。
4.2 学生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 结束部分(5分钟):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5.2 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慢跑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动作。
3. 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连贯性。
2. 评价学生的体能表现,如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等。
3.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跳跃项目的训练,如立定跳远、跳高等。
2. 结合体育节或校庆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蹲踞式跳远比赛,展示所学技能。
小学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巧。
2. 跳远时的助跑和起跳。
3. 落地时的姿势和缓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落地时的缓冲。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进行一些辅助练习,如跳绳、跳箱等,以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3. 实践训练:(1)学生进行原地蹲踞式跳远练习。
(2)学生进行助跑后蹲踞式跳远练习。
(3)学生进行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动作技巧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要领。
2.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助跑与起跳的协调,落地时的缓冲等。
3.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图片讲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2. 运用分组练习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协作能力。
3. 运用比赛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4.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馆。
2. 教学器材:跳远沙坑、测量尺、标志物、跳绳、跳箱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 第二课时: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3. 第三课时:进行教学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要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检查场地和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防止学生发生互相追逐、打闹等不安全行为。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提高跳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姿势2. 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3. 蹲踞式跳远的练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 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纠正。
3. 比赛法:设置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竞技水平。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避免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姿势。
2. 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作要点。
3. 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蹲踞式跳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练习巩固(10分钟)1. 设置小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与不足。
5. 结束放松(5分钟)1. 学生相互按摩,放松肌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动作规范性:40%(2)动作连贯性与协调性:30%(3)竞技水平:20%(4)团队合作精神:10%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性、连贯性与协调性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团队合作。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的合理性:评价标准是否公正、客观。
(4)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等。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蹲踞式跳远

小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蹲踞式跳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资源:1. 跳远场地一个。
2. 沙坑一个。
3. 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
二、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体会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练习。
2.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蹲踞式跳远的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提出改进意见。
四、比赛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比较各小组的成绩。
2.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蹲踞式跳远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醒学生课后注意休息,加强锻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与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六、技术深化与细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2. 重点讲解蹲踞式跳远中的关键细节,如起跳脚的用力方式、腾空时的身体姿态等。
3. 学生进行练习,注意改进动作细节。
七、身体素质训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如爆发力、柔韧性等。
小学蹲踞式跳远教案

小学蹲踞式跳远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准备5、教学过程6、教学评价1、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12 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13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212 腾空高度和远度的控制。
22 教学难点221 腾空时保持身体平衡。
222 落地时的缓冲动作。
3、教学方法31 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
32 分解练习法将蹲踞式跳远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逐步练习,掌握每个环节的动作技巧。
33 游戏竞赛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准备41 器材准备软尺、标志桶、沙坑、口哨等。
42 场地准备选择一块平坦、空旷的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5、教学过程51 开始部分511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512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513 安排见习生。
52 准备部分521 慢跑 400 米。
522 关节活动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523 专项准备活动:原地高抬腿跑 30 秒、收腹跳 10 次、单脚跳 20 米。
53 基本部分531 讲解示范教师结合图片和示范动作,向学生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助跑要轻松自然,逐渐加速;起跳时,双脚用力蹬地,同时手臂向上摆动;腾空时,身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上抬;落地时,双脚前伸,屈膝缓冲。
532 分解练习5321 助跑练习:学生分成四组,在跑道上进行助跑练习,要求助跑节奏稳定,逐渐加速。
5322 起跳练习:在起跳点放置标志桶,学生练习起跳动作,强调起跳时的蹬地力量和手臂摆动。
5323 腾空练习:学生原地起跳,体会腾空时的身体姿势和动作。
小学体育《蹲踞式跳远》教案

(3)上三步单脚跳起 2 组
4、 成体操队形站立:
(4)原地收腹跳 10 个
要求: 动作到位.
流 程 导学内容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二次修改
1、教师讲解、示范动 倒量法:从起跳区(或板)前沿向相 成四列横排站立:
1、倒量法 作方法和要求;
反方向做加速跑,跑到自己认为合适
的步数最后一步用起跳腿起跳,起跳
部课 练
分
流 导学内容 程
1、慢跑热身
1、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组织的进行慢 跑; 要求:听准口令,有节奏、有组织 纪律的跑。
1、在跑道上进行慢跑:
2、跟随音乐做徒 手操
3、每课一练
2、做徒手操:(头颈运动、肩部运 2、成体操队形站立:
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
动、弓步压腿各 4×8 拍、腹背运动、
起练习三次(图 1)
3、分组练习(每四个 再学习上一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并跟
部
同学为一组)
随老师口令练习三次(图 1)
图1
最后学习上三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跟 ○ ○ ○ ○ ○ ○
巡回指导并纠错
随老师口令练习三次(图 1)
分
4、 各 小 组 分 组 展
2 学习助跑、用力起跳、用头触高挂
纠正、保护方 纠正方法:1、提示,做加速跑或调整助跑距离。2、准确丈量步点,注意调整助跑节奏,反复做助跑与踏跳
法
相结合的练习;3、单脚跳上、跳下台阶练习或者提示学生踏跳时注意腿充分蹬直。
流 导学内容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二次修改
程
课
成四列横排站立
1、 师生相互问好;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
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

体育教案-蹲踞式跳远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2.跳远技巧训练3.实践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及技巧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慢跑,让学生熟悉场地和气氛。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能训练1.讲解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1)起跳:双脚与肩同宽,身体前倾,重心前移;(2)腾空:起跳后,迅速收腹,双脚向前上方踢起;(3)落地:落地时,双脚并拢,膝盖微弯,双手向前摆动,保持平衡。
2.分组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起跳练习,教师指导动作要领;(2)让学生进行腾空练习,教师指导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3)让学生进行落地练习,教师指导落地姿势。
(三)技巧训练1.讲解跳远技巧:(1)助跑:助跑速度要快,节奏要稳;(2)起跳:起跳时要迅速有力;(3)腾空:腾空时要尽量保持身体平衡;(4)落地:落地时要尽量减小冲击力。
2.分组练习:(1)让学生进行助跑练习,教师指导助跑速度和节奏;(2)让学生进行起跳练习,教师指导起跳力量;(3)让学生进行腾空练习,教师指导身体平衡;(4)让学生进行落地练习,教师指导落地姿势。
(四)实践比赛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蹲踞式跳远比赛。
2.比赛规则:每人跳三次,取最好成绩。
3.教师担任裁判,记录学绩。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跳跃能力。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蹲踞式跳远动作。
2.家长监督孩子练习,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课堂气氛活跃。
2.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3.教师在课堂指导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动作准确无误。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蹲踞式跳远的兴趣和热情较高,课堂参与度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起跳有力
体育学案导学设计
课题
蹲踞式跳远
(第一课时:踏跳练习)
水平目标
水平二
课型
新授课
学 认知目标:学习助跑与起跳的技术动作知识。 习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单踏双落的技术动作,发展快速奔跑、灵敏、协调等能力。 目 情感目标:培养勇敢、自信、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标
课 动作要领及
考探索的、练习认真的、测量步
点最准确的)
要求:1、认真按要求进行练习,自 (1)(2)(3)(4)………
觉遵守组织纪律;注意安全;
成四列横队站立。
⊙
认真听讲解,看示范,不懂就问;
2、简单介绍 2 6 分组探究学习.
☆走步法:助跑步数×2-2=应走步
人互助测量
数。
新授课
课 动作要领及简图 前 学 法 指 导 重难点
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一般 距沙坑 10~15 米采用站立式起跑,跑 6~8 步,最后一步起跳腿大腿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有力地踏 板蹬伸起跳;同时摆动腿积极前摆使身体腾空后,起跳腿前提向前摆腿并拢,两腿屈膝尽量向胸部靠 拢,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成蹲踞动作;然后小腿积极前伸,两臂由身后向前摆动;落地时,身 体前倾屈膝缓冲,双脚同时落地保持平衡,两臂后摆。 重点:起跳快速、有力;
学习蹲踞式跳远中 重点:助跑与 橡皮筋
2
的腾空与落地动作, 踏跳结合
3、 助跑几步,单脚起跳越过 25
腾 空 落 地 练 发展跳跃能力
——35 厘米高的橡皮筋
习
难点:提膝屈
腿,双脚落地
3 测量步点
1、 倒量法 2、 2 人互助测量法 把步点调整准确,确 重点:准确 3、 分组练习 定助跑的起跑线 的测量步点 要求:动作协调、连贯
距沙坑 10~15 米采用站立式起跑,跑 6~8 步,最后一步起跳腿大腿积极下压,用全脚掌快速有力地踏板
前 简图
板蹬伸起跳。
学 重难点
重点:助跑踏跳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法 指
难点:起跳腾空后,摆动腿的主动上抬和屈膝。
导 常见错误及 常见错误:1、踏跳前减速;2、踏跳不准;3、踏跳腿踏跳时不能充分蹬直。
5
复 习 完 整 技 远的完整技术动作, 速、有力
来全班进行比赛.
术动作
改进助跑与起跳相
2 对差生进行再次个别辅导
结合的技术。
难点:动作协
调、灵敏
检查学生掌握蹲踞 重点:助跑与 1、自由练习
式跳远动作情况,检 踏跳结合
2、认真进行测验。
考核
验教学效果
要求:态度认真、动作正确、争
6
难点:踏跳准 创佳绩。
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重难点
主要学习活动
踏跳练习
1、 单脚跳练习
初步了解蹲踞式跳 重点:用有力的 2、 上一步单脚跳起、双脚
远的技术环节,学习 脚踏跳
落地
助跑与踏跳技术
3、 上三步单脚跳起、双脚
落地
难点:踏跳有力 4、 助跑、用力起跳、头触
高挂物练习
1、 练习收腹屈膝跳
2、 原地跳过25——35 厘米高的
难点:动作协调、灵敏。
常见错误及纠正、 常见错误:1、踏跳前减速;2、踏跳不准;3、踏跳腿踏跳时不能充分蹬直。
保护方法
纠正方法:1、提示,做加速跑或调整助跑距离。2、准确丈量步点,注意调整助跑节奏,反复做助跑
与踏跳相结合的练习;3、单脚跳上、跳下台阶练习或者提示学生踏跳时注意腿充分蹬直。
流 导学内容
二次修改
1、教师讲解、示范动 倒量法:从起跳区(或板)前沿向相 成四列横排站立:
1、倒量法 作方法和要求;
反方向做加速跑,跑到自己认为合适
的步数最后一步用起跳腿起跳,起跳
指导学生测量步点的 点就是助跑的起跑线,再经反复练
简易方法。(四人一小 习,就能把步点调整准确.
动作要领及
方法一:倒量法。从起跳区(或板)处前沿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跑,跑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步数最后一步
简图
用起跳腿起跳,起跳点就是助跑的起跑线,再经反复练习,就能把步点调整准确。
课
(了解)方法二:2 人互助测量法。先把助跑的步数告诉给同伴,从助跑线向起跳区(或板)助跑,同伴可站
前
在对方助跑的前方一侧帮助数步数和看清最后一步(起跳腿)落地点,然后告诉对方,经过反复练习,把步
法
☆跑步法:由起跳点向助跑方向的起
跑线助跑起跳,并在起跳点画好标
志,然后再从此点向横杆方向助跑起
跳,以此反复练习进行调整,直至准
确为止等。
1、放音乐进行形体放 1、跟随老师和音乐一起放松练习。 1、学生自由站立进行放松活
1、放松活动。 松练习.
形体的八个首位动作.
动。
结
2、总结并评价。
要 1、求自:图觉2遵 守纪 律, 注意安
全; 2、 按要求认真完成练习任
务。
1、学生自由站立进行放松活
结 1、放松活动。 1、两人一组认真进行 1、 和同伴一起做放松活动。
动。
放松活动。
同学相互拍打大腿,
……..
束
放松甩甩. 相互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成四列横队站立。
难点:步幅的
调整
重点:起跳快 分男女两组循环练习(跳远与游
速、有力 戏)
4
完 整 技 术 动 基本掌握蹲踞式跳
1、 短距离的助跑跳远练习
作练习
远的完整技术动作。 难点:动作协 2、 全程助跑的跳远练习(比一
调、灵敏
比,看谁跳得远)
要求:助跑快、踏跳有力
掌握蹲踞式跳 重点:起跳快 1 分组练习,评选出小组优秀者
环、踝腕关节绕环)
3、(1)原地单脚跳 2×10 组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致位协
(2)上一步单脚跳起 2 组
调、节奏轻快、态度认真。
(3)上三步单脚跳起 2 组
4、 成体操队形站立:
(4)原地收腹跳 10 个
要求: 动作到位.
流 程 导学内容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组,在制定区域内练习) 要求:1、要用有力的一只脚起跳
提前画好起跳场地,准 在操场上,指定的小组区域练习.
基
备好垫子,及模拟跳远 2、 注意安全,认真练习,自觉遵守
场地.
组织纪律。
2 组织学生练习;并个
分组组长带领进行探索性的
本
别指导.
1、 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探索性的 练习:
纠正、保护方 纠正方法:1、提示,做加速跑或调整助跑距离。2、准确丈量步点,注意调整助跑节奏,反复做助跑与踏跳
法
相结合的练习;3、单脚跳上、跳下台阶练习或者提示学生踏跳时注意腿充分蹬直。
流 导学内容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二次修改
程
课
成四列横排站立
1、 师生相互问好;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
开
堂
向老师报告;
2、 教师宣布本学时 2 、师生相互问号
始
常
教学内容;
部
规
3、 处理和安排见习 3 、放置佩戴物。
要求:1、快、静、齐。
学生活动。
2、注意安全。
分
1、慢跑热身
1、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组织的进行慢 1、在跑道上进行慢跑:
准
徒
跑;
要求:听准口令,有节奏、有组织纪
备
手
律的跑。
部
操
分
课
课
练
流 导学内容 程
2、跟随音乐做徒手操 3、每课一练 教学主导
2、做徒手操:(头颈运动、肩部运动、 2、成体操队形站立:
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
背运动、弓步压腿各 4×8 拍、膝绕环、
踝腕关节绕环、)
巡回指导并纠错
随老师口令练习三次(图 1)
分
4、 各 小 组 分 组 展
2 学习助跑、用力起跳、用头触高挂
示、评价
物(图 2)
3 分小组去练习.(对个别学生进行纠 错练习)
4 分组比赛看谁用头触高挂物最高.
本 远——踏跳
解
练习
2、组织学生集中练习 首先学习单脚踏跳并跟随老师口令一
起练习三次(图 1)
3、分组练习(每四个 再学习上一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并跟
部
同学为一组)
随老师口令练习三次(图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
最后学习上三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跟 ○ ○ ○ ○ ○ ○
学
点调整准确,最后把助跑的起跑线确定下来。
法 重难点
重点:准确的测量步点;
指
难点:把起跳点确定准确。
导 常见错误及 常见错误:步长的大小不一,不能准确测量步点。
纠正、保护方 纠正方法:先用皮尺测量好步长,确定助跑的距离。
法
流 导学内容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二次修改
程
开课 始堂 部常 分规
教学主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执行情况
二次修改
程
开
课
始
堂
部
常
分
规
1、 师生相互问 好;
2、 教师宣布本 学时教学内 容;
3、 处理和安排 见习学生活 动。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 向老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