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成人学位考试《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
护理学导论大纲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Nursing Scienc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5110310/R05110310 课程总学时(理论24学时)周学时(理论3学时/实践学时)学分1.5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护理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护理专业其它课程的导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护理学导论(供本科护理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李小妹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1.护理学导论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 李小妹人民卫生出版社2.护理学导论(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 冯先琼人民卫生出版社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导论(最新版)光明日报出版社4.护理学导论常用护理技术(供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5.护理学导论-(供护理学专业用) 杨新月人民卫生出版社6.现代护理导论(国家级教改试点护理专业使用教材)蒋小剑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新编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姜安丽,石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邹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办法为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10%,理论考核成绩占90%。
护理学导论大纲 (1)

《护理学导论》大纲第一章绪论1. 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任务、工作方式2. 南丁格尔的贡献、现代护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及特点3. 病人角色特征、角色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护士的角色功能及基本素质;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基本过程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1. 人:人的范畴、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人的基本需要、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2. 环境:内、外环境3. 健康: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疾病的三级预防4. 护理:美国护士协会对护理的定义及内涵、护理的本质、整体护理、护理与健康的关系第三章护理理论1. 自理理论的提出者、自理结构、护理系统结构2. 适应模式的提出者、适应模式的基本内容3. 保健模式的提出者、保健模式的基本内容第四章护理学相关理论1. 系统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2. 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内容、基本观点、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3. 压力、压力源、适应的概念、压力源分类、压力反应过程的三个阶段、压力的防卫、适应的层次4. 成长、发展的概念、规律;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理论;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五章护理程序1. 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特点、理论基础及意义2. 护理评估的概念、资料收集方法、来源、种类3. 护理诊断的定义、组成部分、陈述、与医疗诊断的区别及书写注意事项4. 护理计划的定义、诊断排序、制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5. 护理实施的定义、部分、实施后记录方式6. 护理评价的定义、评价的步骤第六章评判性思维、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1.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层次、组成要素2. 循证护理的概念、步骤第七章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原则、方法2. 健康教育的程序第八章文化与护理1. 文化休克的概念、分期2. 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提出者、方式、“日出模式”的4个层次。
《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专升本)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为人们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促进健康、维护生命质量。
2. 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用以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3.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第二步,是通过收集、分析、解释护理对象的健康信息,确定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的过程。
4. 护理计划:护理计划是护理程序的第三步,是根据护理诊断,为护理对象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目标和方法。
5. 护理评价:护理评价是护理程序的第五步,是对护理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估,以确定护理目标是否达到,护理问题是否解决,从而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程序的步骤?A. 评估B. 诊断C. 计划D. 教育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A. 问题B. 症状C. 体征D. 原因答案:D3. 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计划的内容?A. 目标B. 方法C. 评价D. 护理措施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护理评价的目的?A. 确定护理目标是否达到B. 确定护理问题是否解决C. 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D. 制定下一个护理计划答案:D5. 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学的范畴?A. 护理理论B. 护理知识C. 护理技能D. 医学知识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护理程序的特点。
答案:护理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护理程序始终关注护理对象的需求和健康问题,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科学性:护理程序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和评价。
(3)系统性:护理程序将护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
(4)动态性:护理程序根据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和需求,随时调整护理计划。
2015年武昌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

2015年武昌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护理学导论》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护理学导论》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不定项选择题20分,判断改错题20分,实际操作题20分,计算题10分,案例分析题30分。
五、参考书目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六、考试的基本要求《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中的考试科目,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考察考学生在《护理学导论》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掌握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需要与文化、成长与发展、压力与适应、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护理理论及模式、希望、失望与丧失、悲哀、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等知识及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护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来分析、指导护理实践。
七、考试范围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掌握护理学的概念、;初步掌握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重点掌握护士的基本素质和和心理素质要求;了解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掌握健康、疾病的概念;初步掌握角色与病人角色;重点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疾病的预防。
第三章需要与文化掌握需要的概念;初步掌握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重点掌握满足病人文化需求的护理策略;了解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四章成长与发展掌握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重点掌握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压力与适应掌握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初步掌握病人的压力与护理;重点掌握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了解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掌握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重点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了解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重点掌握护患沟通中常用的技巧;了解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1]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1]](https://img.taocdn.com/s3/m/2427967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b.png)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与卫生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与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与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
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在吸收前一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最新教材的新知识,增加与更新了许多重要的学科知识点,突出地介绍了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思维与工作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中使用相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3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讲授、讨论、示范、录象、角色扮演等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意识。
因此,本大纲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同时,可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30学时,理论28学时,录象2学时。
四教材:《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小妹,2版,2006年。
Ⅱ正文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掌握护理学的概念与知识体系,熟悉护理学发展历史,初步了解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最新护理学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课程复习资料试题

最新护理学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课程复习资料试题护理学导论》课程复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在1980年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
2.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属于二级预防。
3.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安全的需要。
4.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XXX提出了智力发展学说。
5.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临床前期预防。
6.正确的护理目标陈述是:一周后病人自理能力增强。
7.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8.如果护生脱离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发生问题,负法律责任者应该是护生。
9.不是评判性思维的特点的是继承传统。
10.护士采用了虚假的安慰这种错误的沟通技巧。
11.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的是康复训练。
12.根据XXX,意识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13.根据XXX的认知发展学说,7~11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思期。
14.在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中,独处与社交的平衡不属于普遍性的自理需要。
15.基本策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是推行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健康保护措施。
16.医务人员如果因抢救急危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的1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7.合作性问题的固定陈述方式简写为PE:xxx。
18.错误的护理目标叙述是:病人2周后可以拄着拐杖走路。
正确的是护士在出院前教会产妇给婴儿洗澡,病人在7天内会安全地给自己注射胰岛素,病人在3天内学会测定尿蛋白,病人2周内体重增加0.5kg。
19.影响护理决策的情景因素包括经验、个性特征、时间的限制、社会环境和价值观。
20.病人主观资料包括诉头晕。
21.护理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护理措施和护理服务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
22.压力理论之父是XXX。
23.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问题。
24.抢救病历必须在24小时内据实补记。
25.适应是一种主动的反应过程,个体在适应中会改变自己的特征,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适应能力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适应能力强的人会及时调整自己。
《护理学导论》复习提纲

《护理学导论》复习提纲一、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1、护理的工作方式有哪些?2、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实践范畴包括哪些?3、护理学的任务是什么?护理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4、护理学的宗旨概念是什么?(即护理学的基本概念)5、开放系统是怎样和外界进行联系的?6、护理学的创始人是谁?7、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有哪些内容(按顺序)?8、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在护理中有什么作用?9、人们对抗压力源一般采用哪些防卫机制?10、如何协助病人适应压力?11、护士在工作中常面对哪些压力源?12、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3、艾瑞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几个心理发展阶段?各阶段有哪些心理危机?14、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将性心理分哪几阶段15、奥瑞姆设计的护理系统结构分哪几种护理系统?如何应用?16、护理程序的步骤包括哪几步?17、如何区别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18、护理诊断的陈述中P、S、E各代表什么?目前临床常用哪些方式陈述?19、我国卫生组织系统主要分哪几类?医院的任务有哪些?20、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四个方面和八项内容是什么?21、健康新视野提出未来年代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什么?22、健康新视野实施包括哪些?23、文化休克的表现有哪些?24、影响文化休克的因素。
25、文化护理的原则。
二、名词解释1、健康2、护理哲理3、成长4、护理诊断5、初级卫生保健6、社区服务7、文化休克8、多元文化护理三、病例分析(请列出该病人3个以上的护理诊断)1、患者罗某,男性,39岁,自诉上腹部痛三年,每于冬春、秋冬季节、劳累时多发,多呈2、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食或服药可以缓解,伴返酸,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症状3、4、可缓解而未系统治疗。
本次于三天前因进食“消炎痛”后出现上腹痛,呈烧灼样,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无黑便。
查体: T 37℃ P 96次/分 R 20次/分 BP12/8Kpa,痛苦状,心肺正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6-7次/分。
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护理学导论是研究()的学科。
A. 护理现象B. 护理过程C. 护理方法D. 护理目标答案:A2. 护理学导论的基本观点是()A. 人类健康为中心B. 护理任务为中心C. 护理过程为中心D. 患者需求为中心答案:D3. 护理学导论认为,护理是一门()A. 科学B. 艺术C.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D. 技术和方法的结合答案:C4. 护理学导论将护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哪一个层次的护理目标是()A. 患者个体B. 患者家庭C. 患者社会D. 以上都不是答案:A5. 护理学导论认为,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中,哪一个步骤是最先进行的()A. 评估B. 诊断C. 计划D. 实施答案:A6. 护理学导论将护理诊断分为几种类型,下列哪一种不是护理诊断的类型()A. 健康护理诊断B. 疾病护理诊断C. 患者护理诊断D. 问题护理诊断答案:C7. 护理学导论认为,护理计划应包括()A. 护理诊断B. 护理目标C. 护理措施D. 以上都是答案:D8. 护理学导论将护理实施分为几种类型,下列哪一种不是护理实施的类型()A. 直接护理B. 间接护理C. 基本护理D. 专业护理答案:D9. 护理学导论认为,护理评价的目的是()A. 判断护理效果B. 判断患者病情C. 制定护理计划D. 实施护理措施答案:A10. 护理学导论将护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哪一个层次的护理目标是()A. 患者个体B. 患者家庭C. 患者社会D. 以上都不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护理学导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护理学导论认为,护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通过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以达到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目的。
2. 请简述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
答案: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评估是指收集患者的资料,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是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护理问题;计划是指制定针对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实施是指执行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评价是指对护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以判断护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本科成人学位考试《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
总学时:45学时(理论授课:27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业余专升本(20XX级起)
建议教材:《护理学导论》李小妹、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1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国外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2)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1)护理的概念;(以疾病为中心阶段、以病人为中心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2)护理学的概念;(3)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3、护理专业
(1)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2)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独立性、合作性、依赖性护理功能);(3)专业护士的角色;(4)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4、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
(1)道德与法律素养要求;(2)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3)身心健康要求
二、健康与疾病
1、健康
(1)健康的概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2)影响健康的因素;(3)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的概念);(4)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促进健康的行为)
2、疾病
(1)疾病的概念;(2)健康与疾病的关系;(3)患病行为及心理;(4)病人角色(病人角色的特征、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5)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6)预防疾病的护理行为(三级预防)
3、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1)全球卫生保障的战略目标;(2)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3)中国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4)中国医疗卫生方针及发展战略;(5)中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三、需要与文化
1、需要概述
(1)需要的相关概念;(2)需要的分类;(3)需要的特征;(4)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2、需要的相关理论及模式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2)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3)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3、需要与护理
(1)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2)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策略
4、文化的基本概念
(1)文化概述;(2)文化休克(概念、过程、预防)
5、跨文化护理理论
(1)理论学家及其背景介绍;(2)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3)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6、护理在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中的作用
(1)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2)文化护理的原则;(3)跨文化护理的评估与诊断;(4)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的策略
四、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1、概述
(1)压力的概念;(2)压力源的概念;(3)压力的意义
2、压力的相关学说及理论
(1)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2)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3)霍姆斯与拉赫的生活改变与疾病关系学说
3、压力与适应
(1)适应的概述;(2)适应的层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技术层次适应)
4、压力的预防及管理
(1)压力的预防;(2)压力的管理
5、压力与护理
(1)压力、健康与疾病的关系;(2)病人的压力及护理(病人压力源、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3)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应对(概念、护士工作的压力源、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
五、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1、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概念;(2)人际关系的特征;(3)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4)人际关系的类型;(5)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发展
2、护患关系
(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护患关系的概念、护患关系的特征);(2)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技术性关系、非技术性关系);(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4)护患关系的分期(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5)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3、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的概念;(2)人际沟通的意义;(3)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4)沟通交流的层次;(5)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6)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7)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倾听、同理他人、自我暴露)
4、护理工作中的沟通
(1)护患沟通的概念;(2)护患沟通的目的;(3)护患沟通的特征;(4)护患沟通的常用技巧;(5)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6)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六、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
1、护理评判性思维
(1)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2)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标准;(3)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层次(基础层次、复杂层次、尽职层次);(4)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构成(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情感态度因素);(5)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应用;(6)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临床护理决策
(1)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与分类(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2)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3)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4)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发展
3、循证护理
(1)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基本要素;(2)循证护理实践的意义;(3)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4)循证护理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七、护理程序
1、概述
(1)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2)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
2、护理评估
(1)护理评估的概念;(2)护理评估的内容及方法;(3)资料的分类(主观资料、客观资料);(4)资料的来源;(5)护理评估的步骤
3、护理诊断
(1)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2)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3)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4)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5)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6)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7)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4、护理计划
(1)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2)护理计划的种类;(3)护理计划的过程(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排列护理诊断的原则、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4)护理计划的格式及内容
5、护理实施
(1)实施的过程;(2)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3)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
6、护理评价
(1)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2)护理评价的过程
八、护理理论及模式
1、概述
(1)护理理念;(2)护理理论;
2、奥瑞姆的自理理论
(1)奥瑞姆简介;(2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护理系统理论);(3)自理理论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释;(4)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
3、罗伊的适应模式
(1)罗伊简介;(2)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刺激、适应水平、应对机制、适应方式、输出);(3)适应模式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4)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干预、评价)
4、纽曼的系统模式
(1)纽曼简介;(2)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服务对象系统、压力源、反应、预防);(3)系统模式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阐释;(4)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结果)
九、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1、法律概述
(1)法律的概念;(2)法律的分类;(3)法律的特征和作用;(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我国法律体系及卫生法规
(1)我国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2)卫生法规;(3)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