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班级:陶设10班姓名:沈臣狄学号:201030115403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琳琅满目,是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自然,它留给当代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也是数不胜数的,现今的我们除了要很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很好的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社会,如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高科技产品,工艺制造技术也日渐成熟化和高科技化,国家的建设迅速的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继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的在精神上也期待着提高,继而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现代化的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上的满足大众,对其装饰性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说到装饰性,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就越来越显现出它重要的地位。
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
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
工艺美术,这里说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就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
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
通常是以材料来分类的,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
就工艺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
所以,工艺美术及不只是手工制作或传统制品。
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也不只是设计的范畴。
而中国的工艺美术史它记载了中华人民五千多年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史。
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艺术和科学的产儿。
因此,它是一个实体,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工艺美术制品种类繁多,有如花布,陶瓷,家具,牙雕,玉器,景泰蓝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门探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学科。
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同时也体会到其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工艺美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例如,传统陶瓷工艺中的青花瓷、汝窑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其次,中国工艺美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工艺美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表达。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祥瑞”等元素经常出现在工艺品中,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当代工艺美术家们通过对传统工艺技艺的继承和创新,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让我对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使我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当代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中国工艺美术将继续焕发出
新的光芒。
工艺美术论文4篇

工艺美术论文4篇摘要:工艺美术是一门形象直观的空间造型艺术,工艺美术教学的特点应是工艺美术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结合,工艺美术教学的宗旨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像力,拓宽思维,寻找和挖掘自身的艺术潜能。
中职院校现代美术教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教师自身建设都应以此为中心来展开。
关键词:美术论文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旺盛。
但由于我们学校的工艺美术教学与就业要求脱节,导致了教学与需求之间的错位,使学生就业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努力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一、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不少的中职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明、教学管理薄弱;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缺乏实践经验,知识单一;学生综合素质不全面。
因此,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加大加快设计艺术专业教学的步伐与力度,建立创新型的设计教育的新模式。
工艺美术类专业设计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脱节,造成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的浪费。
一方面社会上设计应用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
有些教师把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化,不理会急剧变化的市场、工艺美术自身的进步、国际设计潮流趋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束缚,并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创作模式严重滞后,在工作中难有“创意”和出彩的作品。
4.作业的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工艺美术教学重点及学生作业成绩的评定多以“参展、获奖”作品为标准,讲究唯美、重形式的画面效果,极少以“市场需要什么”和“能促进销售的就是好设计”为评定标准。
这导致作品与市场需求差距的加大,与企业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以就业为导向,工艺美术教学的思路1.工艺美术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美术简史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简史作业201413031420李岩第一编大事记第一章:史前美术一·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在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石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及尖状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形状及初步的类型分化。
2·【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家窑人遗址里发现的大约一千五百个石球,其光滑规则的造型体现出相当的造型能力。
这显示出一种与泛灵论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但也体现出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3·【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个时期的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
宁夏灵武水洞沟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1·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钻孔石珠。
在这些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
2·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任以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
3·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意见尺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应该以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华北地区的河北徐水南庄遗址,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均出土粗陶片;徐水南庄头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轧加工粮食的工具,还伴出家禽骨骼;道县玉蟾岩发现最早的水稻谷壳。
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农业于本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黄河流域及北方主要种植粟类作物。
陶雕,石雕,玉器开始出现。
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
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论文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仔细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育,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值得今天继承和借鉴的地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工艺美术复兴背景下的中国工艺美术教育摘要:2012年,工艺美术作为设计学的二级学科重新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
工艺美术以全新的姿态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文回顾了工艺美术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新工艺美术的表现特点,从而阐述了当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法及方向。
关键词:工艺美术;特点;工艺美术教育1 “工艺美术”之发展据现存资料,“工艺美术”最早提出是在1920年5月,蔡元培先生的《美术的起源》一文中。
与此同时,还出现过“图案”一词,它的本意与当时的“工艺美术”并无二致。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工业也有所发展。
“工艺美术”的内涵也不断地被丰富,已经不仅仅包含手工艺,它还包含了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现代艺术设计的因素,比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
工艺美术的概念范畴被扩大了,而且很具有中国特色。
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有些人认为“工艺美术”一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工艺美术”应该被“艺术设计”所代替。
1988年9月《中国美术报》刊发《博物馆――工艺美术的必然归宿》一文,认为:“工艺美术由于其来源以及自身无法摆脱的经验美学,决定了它是与时代精神――工业文明下的人文精神格格不入的怪物,……今天,工艺美术除了与工业设计背道而驰,除了满足海外猎奇的消费心理需要,除了帮助好古者们找到绵绵回旋的清廷遗风之外,已无力承担生活环境改善的任务……。
这些论点的提出者往往是走入了一个对“工艺美术”认识的误区,把“工艺美术”与“特种工艺”划上了等号。
然而,对“工艺美术”有这种认识的人都是对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认识与当时时代背景认识不清的。
工艺美术运动的论文

工艺美术运动的论文工艺美术运动的论文工艺美术产生于19世纪后期一场工艺术改革运动。
最早以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为起点,改变以往繁琐复杂的装饰艺术风格,为大家提供了关于工艺美术运动论文,欢迎阅读!摘要: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艺术是由满足和方便生活需求起步的。
所以,必然是由简约实用开始。
由于生产力的发达,劳动力的剩余,丰富的艺术形式随之出现。
例如,巴洛克,洛可可等等;再后来,由于实用性的进一步增强西方又开始追求简约生活,出现了包豪斯等极简派;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由于材质的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玻璃,金属这些工业技术流;到了19世纪下半叶,技术非常先进的时候,人们发现,艺术缺失了最早的那些生态,环保,健康的东西,于是又开始寻找返璞归真的感觉西方工艺美术运动随之应运而生。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西方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背景1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们对于生产线上统一生产的没有外在美感以及设计内涵的工艺品日渐不满并逐步丧失信心,于是一场抵抗这种批量生产的思潮逐渐产生并被艺术家们付诸实际。
英国就此开始了这场力求和自然和谐统一以及以哥特式风格为主流设计特征的运动――史称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正式进入艺术世界的舞台标志性事件是:1888年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
工艺美术展览协会的成立使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艺术设计风潮,同时,这场运动的影响也遍及了整个欧洲,甚至影响到了美洲大陆上的美国。
2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设计思想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其理论指导以及主要代表人物都有着各自最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点。
(1)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是“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理论指导人物,他的主要思想是:1)艺术要与技术相结合、与生活结合。
2)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装饰。
3)设计理念中民主以及社会主义色彩较为浓厚,强调设计应该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
工艺美术论文(优秀3篇)

工艺美术论文(优秀3篇)工艺美术是美化生活环境、生活用品的造型艺术,将艺术与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可供使用的观赏性生活品。
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编的工艺美术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摘要:工艺美术是美术中重要的一种,研究工艺美术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对于工艺美术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本文从工艺美术的概念、工艺美术的种类、工艺美术的特征三大理论层面,对工艺美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解关键词:工艺美术;概念;种类;特征一、工艺美术的概念工艺美术,又叫“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
”工艺美术受物质材料与生产技术的制约,所以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性质。
二、工艺美术的种类工艺美术品种繁多,通常分为三大类:(一)艺术化的日常生活实用品所谓“艺术化”的日常生活实用品,指的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例如绣花枕套,精美的被面、床单、门帘、窗帘,美观的玻璃器皿等。
它们多以实用为主,以装饰为辅,即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观赏价值。
(二)民间工艺美术品这是流传在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一般制作材料比较普通,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以供实用,也可以供观赏。
例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柳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刺绣、折纸等等。
(三)特种工艺美术品这是制作材料比较珍贵、制作技术比较复杂、价格也比较昂贵的工艺美术品。
例如瓷器、陶器、漆器、玉雕、玉器、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金器、银器等等。
三、工艺美术的特征工艺美术具有自身独有的审美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用性工艺美术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实用性。
所谓“实用”,就是坚固而拥、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兼具美观特点。
(二)造型性(三)审美性工艺美术品作为美术品,审美性特征也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它创造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用线条、色彩、造型、图案、装饰等外部形式,来传达和表现一定的情感、格调、情趣、意味,唤起观赏者的审美快感与审美享受。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题论文中国金属工艺之古今变迁——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
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参考《天公开物》)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
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
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史
论文
学生姓名朱海森
班级10机电一班
学号10320114
院系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史
—秘色瓷
摘要:本文阐述一种瓷器—秘色瓷,和简述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金属工艺用途、秘色瓷额等等。
"秘色瓷"是我国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
烧制的一种青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时期,经过三
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越窑青瓷成为我
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
近的瓷窑体系。
制瓷工艺基本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形成了自已的特色。
由于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故瓷器大多呈现出青润的光泽,称为"漂瓷"。
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被列为七大名窑之首,其釉色细腻纯净,均匀润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还率先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喜爱的器皿。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贴切地描述越窑青瓷的釉色,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叫绝。
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把越窑青瓷的釉色描绘得犹如美女簪花:"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前蜀王王衍的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则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描述。
古人记载颇多,但后人却从未见过实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陶瓷界悬而未决之迷,自唐以降,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对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主要观点有两种:一、庶民不得用,故称"秘色"。
《中国陶瓷史•越窑》:"五代十国时,割据两浙、苏南十三州的吴越国王钱氏利用越窑成熟的制瓷技术,采取唐代贡窑的办法,在余姚上林湖一带建立官窑,烧造宫廷用瓷和贡唐、贡晋、贡辽、贡宋等的贡品,因为这些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和进贡用瓷,臣庶不得用,故称秘色瓷。
"这种看法与宋人对秘色瓷的理解相同。
二、民间相传其烧造工艺、釉料配方秘不示人,故称“秘色瓷"。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
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
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
这批瓷器,地宫《物帐碑》有明确的记载:"真身到内后,相次赐到物一百二十件。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
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格……"。
这是迄今所见惟一能与实物相互印证的有关"秘色"瓷器的记载。
清楚说明这批瓷器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
可知秘色瓷至迟在咸通十五年(874年)地宫封闭以前已烧制成功。
专家确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
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参考《天公开物》)
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
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
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
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
)、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
)、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
)、金银饰品等等。
中国金属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亦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我认为中国金属工艺在从古至今的岁月
变迁中,是处在半消亡半沿袭状态的下的。
这相对于其他中国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情况看来,是趋于一个悲哀而并不绝望的状态,一种发展的涌动的状态。
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
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
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
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
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
纯科技带领的金属工艺的大量浮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有关金属工艺的商机出现,商机出现会带动这个种工艺的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工艺本身的种类变化。
达到我们以前通过手工艺无法达到的目的。
古时候,我们祖先基本只用金属制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装饰物和居室装饰物。
如今,金属工艺大到被用做建凿高楼大厦,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科学仪器。
电器需要它,店面装饰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转楼梯需要它……
中国古代人就对冶金技术很是着迷,他们迷恋于发现金属工艺能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物体所带来的装饰性。
但是,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成就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并未为世界乃至包括中国人自己所充分了解。
中国的青铜器早已举世闻名,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仍被视作是难解之谜。
中国的古人更乐忠于金属工艺的装饰。
而如今,我们生活中的金属工艺更简洁,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属的两瓣式发夹,简洁大方从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
弹簧式的发夹;圈套丁字形发夹等等;
除了在这些金属工艺的使用方面以外,我们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属工艺被我们所创作和设计。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喜欢使用金属做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
如,著名北欧家具设计IKEA,也喜欢利用金属工艺做一些金属家具,如,床。
在中国我们个大美术院校也力在培养大量的金属工艺沿袭者。
并且还有专门的当代金属艺术作品展览。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艺美术系于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举行了金属艺术展。
在他们学院,金属艺术专业随着他们美术学院特艺系的建立,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这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方向。
他们的作品,这些金属艺术作品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参考《现代艺术设计丛书》——《金工艺术》)
21世纪高端的科技引领金属工艺手段,可以说是“加工型”的金属工艺,这需要我们通过大脑和手工艺实践,所谓的“创意型” 相互的结合,并且是后着影响牵引前者发展。
那么随着人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金属工艺从古至今会越走越好。
并且创造出更灿烂的金属创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