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奇妙复习共20页文档
中考化学复习学案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化学教学案回答: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为变化,理由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在该变化过程中,分解变成,、重新组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1.(15泉州)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2.(15厦门)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3.(15孝感)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A.在甲骨上刻字B.用泥土筑城墙C.磨制玉石饰品D.铸造青铜器皿4. (15雅安)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状态B. 熔点、沸点C. 还原性、可燃性D. 密度、硬度5. (15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 酒精燃烧C. 铁丝弯曲D. 西瓜榨汁6.(15朝阳)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7.(15绥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塑料降解C.玻璃破碎D.动物呼吸8.(15兰州)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9.(15漳州)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彩虹B.彩色图画C.夜晚霓虹灯D.节日焰火10.(15茂名)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C.汽油挥发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11. (15湛江)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12. (15肇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电解水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玻璃破碎13.(15玉林)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14.(15海南)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玻璃破碎C.树木折断D.钢铁生锈15. (15株洲)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溶于酒精制成碘酒B.瓷碗破碎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16.(15河南)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17.(15宜昌)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消化B.玻璃破碎C.铁杵成针D.酒精挥发18. (15恩施)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森林失火D.树枝折断。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衣:棉布制成衣服B.食:水果榨成果汁C.住:石块砌成房屋D.行:燃油驱动汽车2 .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的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棉花织布B.用木材做家具D.用黄金做首饰C.烧制瓷器3 .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光散热现象B.出现变色现象C.有气体逸出的现象D.有新的物质生成4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玻璃破碎5 . 下列纺织材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腈纶C.羊毛D.蚕丝6 .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28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7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蜡烛燃烧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8 . 下列变化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B.刻舟求剑C.金属锈蚀D.钻木取火9 . 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服。
对此某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化学问题的是()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服的纤维?C.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开采出石油?D.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10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D.干冰升华11 .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究新型能源和材料B.化学必将在环保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C.化学与生物两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D.化学的发展会导致环境的恶化12 . 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C.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D.物理性质反映着物质的某些化学性质13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轻B.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C.无色酚酞遇到碱溶液变红色D.海水晒盐得到化工厂的原料粗盐14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如图图片中的内容属于化学直接保障人体健康的贡献是()A.人造大理石B.开发新能源﹣可燃冰C.合成洗涤剂D.合成药物15 .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1化学真奇妙

√ √ √ 7、矿石冶炼 8、食物腐烂 9、燃放烟花
10、冰雪融化 11、自行车轮胎爆炸
√ √ 12、鞭炮爆炸 13、钻木取火 14、面包发霉 √ 15、呼吸作用 16、开水沸腾 17、死灰复燃 √ √ 18、烧制陶瓷 19、干冰升华 20、聚沙成塔 √√ √ 21、百炼成钢 22、瓷器破碎 23、玉石俱焚 √ 24、木已成舟 25、火烧赤壁 26、沙里淘金
人造材料
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石料
天 然 材 料
木材 棉麻
塑料
玻 璃
合金
合 成 纤 维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
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 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 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 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 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 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 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 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 球”。
判断下列材料哪些属于天然材 料,哪些属于人造材料?
沙子、水√泥、钢筋混√凝土、棉 花、羊毛、塑√料、橡√皮、煤矿、 金、
黏土、木材
你觉得生活中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哪 一个用的多?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历史回顾
火的使用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的开始. 如今,人们改造物质的手段更加科学、多样,我 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制品。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 能的放出或吸收。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笔记

注:对于“新物质”的理解
1.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物质 不同的物质。但新的物质不一定是元素组 成上不同的物质,如石墨在高温、高压和 催化剂的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金刚石就 是这个反应的新物质。 2.“新物质”并不一定是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
举例
化学变化:钢铁生锈、酿酒、燃烧、光合作 用、动植物呼吸等 物理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形状改变、 风能水能发电等
补充:常见物质的构成
分子: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物质
原子:金属、碳、硅
离子: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
本质区别 联系 判断依据
发光、发热、颜色变化、 形状改变、状态改变 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 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思考:
1.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如灯泡发光、发热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蒸汽锅炉爆炸、车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的。
2.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规律的一门学科。 3.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 直接构成物质。 4.举例:水是有无数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 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第一节 研究方法:实验 3.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 备、应用、变化规律 4.研究领域:新材料新药物研制、能源开发 利用、环境保护等 5.研究目的:获得新物质和能量
拓展延伸:
人造材料 定义 天然材料
化学真奇妙

5.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风力发电 B.克隆技术 C.信息技术 D.合成新材料
)
【思路点拨】A项风力发电主要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B项克隆技术主要是生物学研究 的范畴;C项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畴;D项合成新材料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 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新型材料,所以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规范解答】D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情景导入
知识解读
化学改变了世界
神奇的化学变化
1.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等。可见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只能作为判 断变化所属类别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本质依据。 2.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如轮胎爆炸等没有新物质生成,二者均属于物理 变化。
8.诗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命题意图】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题点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爆竹爆炸、烈火焚烧、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 【规范解答】A
物质构成的奥秘
习题演练
1.通过对化学的学习,我们应该树立的理念是( ) A.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 B.化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C.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科学 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思路点拨】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A正确;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合理利用化学,可防止环境恶化,B错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错 误;“绿色食品”是不含污染物的食品,而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所以“绿色食 品”中一定含有化学物质,D错误。 【规范解答】A
化学真奇妙资料重点

1、用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 氧原子 水分
子 氢气 氧气
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 和一个
构成的
3、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
极其微小的粒子( 、 等)构成的。
挑战自我:利用课本最后一页元素周期表,根据名
称写出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
1、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 属于化学变化?(2)、(3)、(5)、(7)、(9)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2、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要点1: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 新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 生成 新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 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制成课桌 ②木炭燃烧 ③榨取葡萄汁 ④葡萄酿成酒 ⑤铁块制成铁锅 ⑥铁生锈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课堂练习
人造材料:
合金
人造材料:
以石油、煤炭等为原料生产出的巧夺天工的 化学合成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 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合 成 纤 维
活动天地 1-1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说说哪些是来自 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天然材料),哪些是 来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人造材料) ?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酒精挥发。
3.物质的吸附作用:如冰箱中放活性炭吸附异
味、饮水机放活性炭净水
4.金属的导电导热:如 铜导电、铁锅导热。 5.物理爆炸: 如 气球爆炸、车胎爆炸。
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

铁 银 汞 Fe Ag Hg 钡 锰 碘 Ba Mn I
【第一单元 】
【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 】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你听说过化学吗?在你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 科? 2、你的家人、亲戚和你周围的人当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 哪些与化学有关? 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材料有哪些?怎么分类?举例说明 4、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谈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了什么 作用?地位如何? 5、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那些方面与化学密切相关?
【第一单元 】
【练习】:
5、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原子,则图中表示只有一种物质的是( )
6、“●”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能表示一个 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第一单元 】
课后作业
氢 氦 锂 H He Li 碳 氮 氧 C N O 钠 镁 铝 Na Mg Al 硫 氯 氩 S Cl Ar 铍 Be 氟 F 硅 Si 鉀 K 硼 B 氖 Ne 磷 P 钙 Ca
【练习】:
1、教室里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 铝合金门窗 B 玻璃 C 陶瓷地板 D 木制桌凳
2、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 构成。如 、 等。
3、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 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 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 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 药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4、我们每天喝的水,其实是由一些很小的肉眼根本无法 看到的粒子构成的,我们把这些粒子称为 。
【第一单元 】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如原子、 分子等。
水是由 【例】: 水分子 构成的 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1化学真奇妙1.1.1神奇的化学变化

有化学合成纤维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很
多来自化学工业
2021/12/11
第五页,共十九页。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将世界粮食产量提高了 40%-60%
现代交通工具的制作材 料大多是用化学方法生 产的
第一节 化学(huàxué)真奇妙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思考化学是如何改变(gǎibiàn)世界的?假设周围所有 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
离不开化学制品。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将会回到一 种原始(yuánshǐ)状态:住茅草房,缺少五颜六色的衣服,粗茶淡饭,也没有什么 交通工具。
2现021象/12来/11 _推__断___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八页,共十九页。
第一节 化学 真奇妙 (huàxué)
4.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néngliàng)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热_能、________光能和________能电的释放或吸
收。
2021/12/11
第九页,共十九页。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第一节 化学 真奇妙 (huàxué)
[核心应用]
核心 化学(huàxué)真奇妙
例 【 2017·长沙】下列变化(biànhuà)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iànhuà)的 是(D )
A.水结成冰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燃烧
[解析]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
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
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 例如:用铁矿石炼铁的目的是 (获得有用 )
的物质
• 燃烧煤的目的是( 获得能量 )
知识点二、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以“水”为例
•水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水是由
原子 组成的
氢元素和氧元素
整理《重点导学》2
知识点三、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收集证据 • 获得结论 • 反思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简约性。
知识回顾四: 科学探究
•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 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 程中的( ) • A.提出猜想 B.查阅资料 • C.进行实验 D.反思交流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判断 宏观:是否生成了不同于原物质的其他物质
依据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知识回顾: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石块粉粹 B.湿衣晾干 C.纸张燃烧
D.冰块融化
所有燃烧都是化学 变化!但爆炸不一 定是化学变化,比 如气球爆炸、锅炉
复习目标
1.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特 征,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会识别构成物质的微粒。 3.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环节。
知识网络
化学变 化和物 理变化
定义 现象 基本特征
体验 化学 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 本环节
·人教版
知识点一.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本质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硫酸钙(或 氯化钙)
草酸钙
【反思评价】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在烹饪,其目的是什么?
除去(或减少)菠菜中的草酸、草酸盐等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 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 结石?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于物理变化,石蜡蒸气燃烧才是化学变化
小结: 物理变化:物质的溶解、融化、升华、 挥发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与火有关的)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变化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性质是:需要在变化中体现
整理《重点导学》1
2.化学
• 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得能量
整理《重点导学》4
伴随 现象
物质的外形、状态可能 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 光、发热现象
常伴随发光、发热、颜 色变化、产生气体、生 成沉淀等现象
举例 水的沸腾、矿石粉碎等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等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
联系
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蜡烛燃 烧时,石蜡先熔化再变成石蜡蒸气,这个过程属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
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上不同的
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
的物质
第1课时 │ 易 混易淆扫描
B
·山东教育版
A
·山东教育版
(2)伴随的现象: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也叫化学反应)
针对训练
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 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
a.制作豆腐时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 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 ;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 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