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上下游并购案例

上下游并购案例以下是10个符合标题内容的以上下游并购案例:1. 2016年,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联合收购了一家全球领先的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这次并购使得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进一步掌握了石油产业上下游的整合能力,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 2018年,中国移动与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通过收购该公司的股权来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
这次并购使得中国移动在金融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更加完善,为公司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3. 2019年,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收购了一家原材料供应商。
这次并购使得化工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原材料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4. 2020年,一家汽车制造商与一家电池生产商进行了合作并购。
汽车制造商通过收购电池生产商,实现了对电池关键技术的掌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电池的采购成本。
5. 2017年,一家电子消费品公司收购了一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商。
这次并购使得电子消费品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产品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并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
6. 2015年,一家食品饮料公司与一家农产品种植商进行了合作并购。
食品饮料公司通过收购农产品种植商,实现了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掌控,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
7. 2018年,一家建筑材料公司收购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
这次并购使得建筑材料公司能够更好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一站式的建筑解决方案,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8. 2019年,一家电力公司与一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商进行了合作并购。
电力公司通过收购可再生能源开发商,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布局在清洁能源领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提高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9. 2017年,一家医药公司收购了一家药品研发企业。
这次并购使得医药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提高了公司的产品研发速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指中国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外国企业来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断涌现,成为国际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首先,中国联通收购巴西电信。
2010年,中国联通以74亿美元收购了巴西电信公司的股权,成为中国企业首次在拉美地区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并购案。
这一收购不仅使中国联通在巴西市场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国并购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海尔收购高克。
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以58亿美元收购了意大利家电公司高克,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海尔通过这次收购,不仅扩大了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还获得了高克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提升了海尔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再次,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
2017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了瑞士农药巨头先正达,这一交易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化工行业并购案。
通过这次收购,中国化工不仅获得了先正达在全球农药市场的领先地位,还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在国际化工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腾讯收购Supercell。
2016年,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以84亿美元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股权,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游戏行业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跨国并购案。
这一收购不仅使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上占据了更大的份额,还为腾讯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以上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多样性和全球化特点。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将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相信在中国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会选择进行并购。
而要想让并购成功,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并购目标,进行合理的谈判,以及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后续整合工作。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一、国内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万科并购雅居乐2016年,万科通过增发股份买下了雅居乐15.32%的股份。
这是国内房地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通过并购,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大力发展住宅市场。
2、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份。
Supercell是一家独立游戏开发公司,其游戏《荒野行动》和《碧蓝航线》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次收购,不仅加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地位,也进一步扩大了腾讯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蒙牛并购深圳明基鸡2013年,蒙牛通过并购深圳明基鸡开创了家禽养殖领域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强强联合。
这不仅有利于蒙牛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全产业链,也帮助深圳明基鸡更好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
二、国际并购成功案例1、阿里巴巴投资Lazada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Lazada的股份从原来的51%提高到83%。
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均有业务。
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助于阿里巴巴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地位。
2、乐购与协和2005年,美国零售巨头乐购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第二大零售集团家乐福协和百货的股份。
这一大型并购案加强了乐购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其进入亚洲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3、克莱斯勒与菲亚特2014年,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以68亿美元购买了克莱斯勒的剩余股份,那时候克莱斯勒还是美国最后一家仍旧独立运营的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与菲亚特的合并为两家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业务机会,包括共享技术、合并高效、优化运营,并最终提高了绩效。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 腾讯收购腾讯音乐2016年,腾讯收购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这一收购让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互联网音乐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此之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腾讯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饿了么,这一行动被视为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的重要一环。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地位,并与美团等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竞争。
3. 万科收购绿城2015年,万科收购了绿城中国的一部分股权,这一收购让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通过此次收购,万科与绿城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了一系列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4. 百度收购爱奇艺2010年,百度收购了爱奇艺,这一收购让百度在视频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爱奇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内容资源,百度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视频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5.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通2008年,中国移动收购了中国铁通,这一收购让中国移动得以涉足固网宽带市场。
在此之前,中国铁通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分割固网宽带市场,中国移动的进入打破了这一格局,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6. 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单车2018年,美团点评全资收购了摩拜单车,这一收购让美团点评在出行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此之前,摩拜单车与ofo等竞争对手一直在激烈竞争,通过这一收购,美团点评得以将资源集中在自身优势的业务上,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7. 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2016年,滴滴出行收购了优步中国业务,这一收购让滴滴出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出行市场的领导地位。
优步中国作为当时中国市场份额第二的出行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司机资源,滴滴出行通过收购得以加强自身在出行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8. 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2019年,苏宁易购全资收购了万达百货,这一收购让苏宁易购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零售市场的布局。
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以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间迎来了汹涌的合并潮,这证明这些行业已经成为成熟行业,资源大量向巨头集中,行业格局已经形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动文《法人》特约撰稿董毅智2016年以来,尽管经历了资本寒冬、经济增长放缓,但企业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
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有产业链整合,也有用资本买断市场;有行业洗牌,也有私有化回A。
值此2017年初,笔者对去年值得一提的并购案例进行盘点。
蘑菇街、美丽说抱团取暖蘑菇街、美丽说的合并,是2016年互联网行业首个合并事件。
美丽说、蘑菇街1月11日宣布合并,两家公司不仅是国内创办的最早的女性垂直电商网站,而且都是以淘宝导购网站起家。
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个原先的独立品牌,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新的“美丽联合集团”,新集团CEO由原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出任。
这一并购事件尽管没有滴滴和uber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大合并事件那么爆炸,但这两家专注女性用户的电商导购平台的合作,还是让行业有所震动。
完美世界120亿借壳完美环球(33.360, -0.07, -0.21%)回A2016年1月6日,完美环球发布重组方案,拟购买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0亿元,该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交易完成后,完美世界将成为完美环球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池宇峰不变。
完美世界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知名的游戏公司,推出了《完美世界》《诛仙》《神雕侠侣》等作品。
2007年7月,完美世界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其股价一直被严重低估——其净现金余额加上办公楼价值就超过40亿元,而其网游业务还在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其退市前的市值仅为50多亿。
相比之下,彼时A股的游戏公司掌握科技的市值为205亿元,主营页游的互动娱乐市值为95.6亿。
2015年1月2日,完美世界宣布,收到董事长池宇峰的私有化提议,此后于2015年7月28日完成私有化。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技术提升等战略目标,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探讨中国企业并购的实践与经验。
首先,以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为例。
2016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海外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这次收购不仅使中国化工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通过此次收购,中国化工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为中国化工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以阿里巴巴收购新加坡电商公司Lazada为例。
2016年,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电商公司Lazada,进军东南亚市场。
这一收购不仅帮助阿里巴巴打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还为阿里巴巴提供了跨境电商和物流领域的先进经验。
通过并购Lazada,阿里巴巴成功扩大了海外业务版图,实现了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了在全球电商市场的竞争力。
再次,以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PTCL为例。
2007年,中国移动以28亿美元收购了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TCL的76%股权,这是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通过此次收购,中国移动成功进入了巴基斯坦市场,拓展了海外业务版图,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同时,中国移动还通过并购获得了PTCL在电信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中国移动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成功的案例还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未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相信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列举了十大经典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市场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是中国首个跨足国际市场的IT企业,这次并购重组帮助联想集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董明珠收购格力电器2016年,董明珠发起了对格力电器的收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此举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2014年,阿里巴巴以6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这次并购使得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拓展视频娱乐市场。
美的收购库卡2016年,美的以43亿美元收购瑞士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使得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及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次并购促进了腾讯在游戏市场的崛起。
长城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花费近10亿美元购买了戴姆勒的股份,这次并购重组将长城汽车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百货2021年,京东以28.6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旗下的百货业务,此举有助于加快京东的线下扩张。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8年,阿里巴巴以近40亿美元收购盒马鲜生,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
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以近30亿元收购南光集成电路,这次并购是中国芯片制造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智能工厂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2.1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智能工厂,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三一重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以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间迎来了汹涌的合并潮,这证明这些行业已经成为成熟行业,资源大量向巨头集中,行业格局已经形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动文《法人》特约撰稿董毅智2016年以来,尽管经历了资本寒冬、经济增长放缓,但企业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
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有产业链整合,也有用资本买断市场;有行业洗牌,也有私有化回A。
值此2017年初,笔者对去年值得一提的并购案例进行盘点。
蘑菇街、美丽说抱团取暖蘑菇街、美丽说的合并,是2016年互联网行业首个合并事件。
美丽说、蘑菇街1月11日宣布合并,两家公司不仅是国内创办的最早的女性垂直电商网站,而且都是以淘宝导购网站起家。
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个原先的独立品牌,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新的“美丽联合集团”,新集团CEO由原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出任。
这一并购事件尽管没有滴滴和uber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大合并事件那么爆炸,但这两家专注女性用户的电商导购平台的合作,还是让行业有所震动。
完美世界120亿借壳完美环球(33.360, -0.07, -0.21%)回A2016年1月6日,完美环球发布重组方案,拟购买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0亿元,该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交易完成后,完美世界将成为完美环球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池宇峰不变。
完美世界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知名的游戏公司,推出了《完美世界》《诛仙》《神雕侠侣》等作品。
2007年7月,完美世界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其股价一直被严重低估——其净现金余额加上办公楼价值就超过40亿元,而其网游业务还在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其退市前的市值仅为50多亿。
相比之下,彼时A股的游戏公司掌握科技的市值为205亿元,主营页游的互动娱乐市值为95.6亿。
2015年1月2日,完美世界宣布,收到董事长池宇峰的私有化提议,此后于2015年7月28日完成私有化。
万达集团并购传奇影业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230亿)的价格,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也一举让万达影视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影企业。
传奇影业是美国著名影视制作企业,业务包括电影、电视、数字媒体、动漫等。
传奇影业出品过的大片包括《蝙蝠侠》《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环太平洋(4.010, 0.01, 0.25%)》《魔兽世界》等,已在全球累计获得超过120亿美元的票房。
对于万达并购传奇影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利用传奇影业上千个优质IP与万达旅游产业联动,增加万达旅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二是增加万达全球电影市场的地位,万达还会有更大的电影资本动作。
而王健林所说的“更大的电影资本动作”逐步得到验证:2016年3月3日,万达旗下AMC院线宣布将以11亿美元收购美国连锁影院卡麦克影业;2016年7月12日,AMC院线以9.2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0.94亿)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 & UCI院线。
若一系列收购最终完成,万达将形成全球院线布局。
拥有中国、北美、欧洲世界三大电影市场的万达,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运营商。
而万达影视类布局远不止这些,万达一边通过自身影视类资产不断融资造血,一边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巨资并购,如今万达跨国全产业链影视帝国已浮出水面。
海尔55.8亿美元并购通用家电2016年1月15日,海尔公告显示,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通用家电,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
此后,双方就交易金额进行了调整,最终金额定为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
2016年6月7日,海尔发表声明称二者已完成交割,通用家电正式成为海尔一员。
该笔收购是中国家电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作为国内家电巨头,海尔的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畅。
据报道,目前海尔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只有1.1%,而GE家电在美国市场占据了将近14%的份额。
此次并购是海尔继2012年收购新西兰家电明星品牌斐雪派克、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后又一大动作。
三次收购不难看出,海尔打开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野心。
圆通175亿借壳大杨创世(18.280, 0.09, 0.49%)2016年3月23日,大杨创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7.72元/股向圆通速递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合计22.67亿股,作价175亿元收购圆通速递100%股权。
受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影响,大杨创世在2016年4月11日复牌后,收出5个涨停。
圆通速递在几年前已经筹备上市,但一直以来都是计划主板IPO,此次突然借壳,多少受到申通快递此前拟借壳上市的影响。
同属于“桐庐帮”,圆通与申通不仅业务上较劲,在资本市场上同样竞争激烈,对于“快递第一股”的争夺日渐白热化。
而圆通虽然一直谋划登陆资本市场,但因长期复杂的家族式管理导致的裙带关系积重难返。
这些痼疾需要圆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借壳上市无疑是个不错的契机,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中,资本会提供极大的助力。
中国平安(52.300, 0.28, 0.54%)16亿美元并购汽车之家2016年4月15日,澳大利亚电讯宣布,将以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亿元)价格出售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汽车之家47.7%股份给平安信托,出售价格为29.55美元每股。
交易完成后,澳大利亚电讯将持有6.5%的股权,平安信托将成为汽车之家最大的股东。
汽车之家控股权争夺战一点点拉开。
就在第二天,汽车之家管理层迅速牵头红杉、高瓴资本参与,发出私有化要约,在买方团中并没有平安身影,此后汽车之家关于私有化一系列动作和声明中都没有提及平安信托。
6月25日,平安信托完成与澳洲电讯的股权交割,正式入主汽车之家。
在此之后,平安对汽车之家管理层进行了大清洗,包括秦致在内的管理层被出局,并任命了平安系的陆敏出任CEO,康雁出任汽车之家总经理。
顺丰433亿借壳A股在资本市场日渐成为快递企业新的竞技场情况下,此前一直表明不上市的顺丰也赶了一次借壳上市潮。
2016年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49.200, 0.19, 0.39%)发布公告称,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拟置入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交易完成后顺丰东预计将持有鼎泰新材94.42%的股权。
按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此次股权并购构成借壳上市。
受顺丰拟借壳上市影响,鼎泰新材自2016年5月31日复牌后共收到14个涨停,累计涨幅接近250%。
顺丰2016年2月还在考虑IPO,5月就转变为借壳,背后是其对上市的渴望和迫切,力图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发展多元化业务,建立竞争的新壁垒。
除了圆通和顺丰,申通、韵达也选择借壳形式上市。
此外,中通、百世物流、德邦物流、全峰也各在谋求美股、港股、A股或新三板上市。
中国快递行业已经进入全方位拥抱资本的阶段,资本市场的运作已经被视为维持地位或者弯道超车的必备条件,而资本的推波助澜也加剧了行业内的明争暗战。
腾讯86亿美元巨款并购Supercell2016年6月21日,腾讯发公告称已决定收购Supercell84.3%的股权,交易总额约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6亿),这是腾讯史上最大一笔并购,腾讯也凭此从一家中国互联网大企业变身为全球游戏巨头。
Supercell是一家芬兰手游开发商,成立于2010年,公司只有180人,共四款游戏:《皇室冲突》《部落战争》《海岛奇兵》《卡通农场》。
仅凭这四款游戏,2015年Supercell共实现营收23.3亿美元,意味着员工人均每年可以创造出3500万的利润。
腾讯游戏一直是腾讯最盈利的模块,业绩在国内游戏公司中排名第一。
收购Supercell不仅使得腾讯股票大涨,其也一跃而成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据Newzoo预测,2016年腾讯将占到全球游戏收入的13%左右。
该笔收购还将有助于腾讯继续提升游戏业务收入及PC和手游的营收结构的调整,弥补创新游戏的不足。
同时也将有助于腾讯的国际化扩张,弥补单独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潜在风险。
京东95亿元收购1号店2016年6月21日凌晨,京东宣布和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据介绍,双方的合作协议将涉及广泛的业务领域,并覆盖线上线下零售市场。
据合作的内容显示,京东将获得1号店的品牌、网站、App以及沃尔玛背后的全球采购链条,而沃尔玛则依托京东进行线上布局,而此次交易的“核心”——1号店或许仅仅是双方合作的由头。
京东将1号店收入囊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行业的巨头地位,继续死磕阿里巴巴。
至此,电商行业形成了双龙戏珠的局面,其他综合性零售电商平台想要动摇这两大巨头的行业地位已经非常之难。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电商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品质时代,不再主打低价,而是更加强调商品品质和物流体验。
而京东也由此告别了烧钱时代,其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当中显示,实现了大幅盈利。
滴滴优步宣布合并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
优步全球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优步全球董事会,优步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滴滴与优步的合并,标志着持续三年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而这并不代表滴滴的胜利,实际上这一合并案的背后是政府在对待网约车态度的暧昧不明。
就在合并之后不久,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布了《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举直接导致网约车数量骤减,网约车的未来走势依然不明。
实际上,现在看来,这场烧钱大战当中,滴滴可能并不是最大的胜利者。
而最大受益者可能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支付工具,借助打车、外卖等高频O2O软件的普及,这两大支付工具现在的普及率已经相当之高,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支付线下订单的比率也在与日俱增。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