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测速卡口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卡口雷达测速系统手册

卡口雷达测速系统手册

雷达测速系统(卡口)使用手册技术指标雷达测速系统操作使用手册1 、系统正确连接后,启动系统,双击界面上的“雷达测速系统”图标,弹出系统设置框如下:2 、“系统设置”对话框分为三个项目栏(1)雷达设置:(一)车行方向:车辆行驶方向与雷达探测方向相同的设置为“同向”;车辆行驶方向与雷达探测方向相反的为“异向”。

(二)探测车道:车辆在探测设备左侧行驶时,选择“左侧”;车辆在探测设备右侧行驶时,选择“右侧”;车辆在探测架杆下方行驶时,选择“下方”。

(三)雷达探测距离:通常选择“近距离”(2)其它设置:(一)请选择数据存储的盘符: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存储违法相关资料的盘符。

选择之后,右侧会同时提示该盘符下的硬盘空间。

备注:目前该系统所使用的工控机划分了三个盘:C:\;D:\;E:\。

C:\盘主要用于安装WIN2000操作系统和雷达测速系统软件;D:\盘主要用来存储违法数据,相应的D盘也保留了最大的存储空间;E:\盘存储了GHOST、雷达测速系统安装文件、SYSBAK.GHO文件,一旦系统出现运行故障,引导系统启动进入DOS模式下,使用GHOST软件,可以直接恢复“雷达测速系统”。

(二)被检测车辆行驶方向:从下拉列表中选择车辆行驶的方向(三)摄像机与车行方向小于30°的夹角:在这个栏位中输入雷达与车行方向的实际角度,实际操作时夹角小于30°为宜。

该系统目前使用角度为25度。

(四)是否录像:如果“是否录像”前面的小方框内有“√”,系统将对监控路面进行录像,每个录像文件时长2分钟。

录像文件存储于D:\录像文件\****-**-**(例如2005-10-12代表2005年10月12日)的文件夹内,录像文件只保留48小时,然后自动删除。

如果“是否录像”前面的小方框内没有“√”,系统将不执行录像功能。

(五)在文件末尾增加违法情节标志:如果在“在文件末尾增加违法情节标志”前面有“√”,则在抓拍的违法照片命名时,末尾会增加4位的违法情节代码,标志出超速50%以上和50%以下;如果在“在文件末尾增加违法情节标志”前面没有“√”,则在抓拍的违法照片命名时,没有违法情节代码。

高速公路高清卡口方案(300W雷达)

高速公路高清卡口方案(300W雷达)

高清卡口解决方案—300万雷达检测目录1.概述5..1.1.系统概述51.2.设计原则51.3.设计依据82.需求分析112.1.行业现状112.2.存在问题112.2.1.图片清晰度低112.2.2.应用技术水平低下112.2.3.系统功能扩展性差112.2.4.环境适应性差122.2.5.功能简单,缺乏深度应用122.3.发展趋势122.3.1.高清化122.3.2.集成化122.3.3.网络化122.3.4.智能化133.整体设计143.1.系统架构143.2.系统组成143.2.1.前端采集子系统143.2.2.网络传输子系统163.2.3.中心管理子系统174.详细设计184.1.系统原理184.1.1.雷达检测原理184.1.2.视频检测原理194.2.系统功能214.2.1.系统功能列表214.2.2.前端系统功能详解234.3.系统性能284.4.■■■■■■■■294.4.1.平台主要设备、模块294.4.2.中心平台架设环境设计324.4.3.系统总体框架354.4.4.控制管理功能364.4.5.配置管理功能424.4.6..资源信息获取功能465.特点优势475.1.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475.2.车牌前端识别系统4.75.3.雷达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485.4.全过程数据安全加密处理485.5.多重冗余的数据安全保障技术485.6.智能分析应用与深度数据挖掘相结合提供更多有用证据495.7.摄像机内置车牌识别等智能算法495.8.低功耗,适合太阳能供电515.9.安装、维护简单,工作量小515.10.前端设备的智能化5.25.11.单车道独立运行能力525.12.对光照气候环境良好的适应性525.13.准确抓拍无牌或者号牌遮挡车辆535.14.车牌识别速度快5.35.15.车牌识别像素、角度容忍度高535.16.车牌识别准确率高5.35.17.双码流摄像机,同步支持抓拍和录像545.18.强光抑制功能545.19.模块化设计,稳定性和扩展性强555.20.设备运行状态自动监测555.21.采用工业级器件,超长寿命555.22.系统扩展性好555.23.解决方案灵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566.平台功能清单567.主要设备介绍578.配置清单6..2.9.售后服务承诺639.1.售后服务机构和人员情况641.概述1.1. 系统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车辆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治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与车辆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卡口测速雷达

卡口测速雷达

BEYDVDR-N型雷达测速仪(本产品已通过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证)用户手册2012目录一、 BEYDVDR-N雷达测速仪概述 (1)1.1用途 (1)1.2描述 (1)1.3技术指标 (2)1.3.1基本参数 (2)1.3.2检测精度和范围 (3)1.3.3雷达接口 (3)1.4应用领域 (3)二、BEYDVDR-N测速雷达结构及安装 (4)2.1雷达正式安装前的检验 (4)2.2安装环境 (4)三、BEYDVDR-N测速雷达调试和使用 (4)3.1软件运行环境 (4)3.2软件安装 (4)3.3软件使用说明 (5)四、BEYDVDR-N测速雷达故障排除 (6)附录1 (6)一、BEYDVDR-N雷达测速仪概述1.1用途BEYDVDR-N测速雷达雷达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车速检测雷达,利用多普勒原理检测最快或者回波最强的车辆,实现对道路车辆速度的实时检测,并通过通讯接口把这些信息传到相关交通信息平台,为实施智能交通管理提供所需交通信息。

本产品可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道路车辆的速度信息采集。

1.2描述BEYDVDR-N测速雷达产生中心频率24GHZ的电磁波发射出去,目标回波和发射机直接耦合过来的信号加到接收机混频器内。

在微波传播到目标并返回天线的这段时间内发射机频率较之回波频率已经有了变化,因此在混频输出端就出现了差频电压,后者经放大滤波后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由于差频电压的频率与目标的速度有关,所以经数字信号处理后就可以得到车辆的速度。

BEYDVDR-N测速雷达原理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安装于道路的正上方发射出在平行于车道方向均具有一定张角(发射角和方位角)的微波波束在路面投影出椭圆形微波“阴影”,微波束经路面和车道上的车辆反射后被雷达接收,通过混频产生差频信号,由于差频信号频率与车速相关,而信号强度与车辆是否存在相关,这样通过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便可以得到该车的速度信息。

卡口测速管理系统方案

卡口测速管理系统方案

智能卡口雷达测速管理系统综合方案/ 视频触发/ 智能卡口管理/ 机动车号牌自动识别目录目录 (1)1.概述 (3)2.系统总体设计 (4)2.1系统建设背景 (4)2.2系统简介 (4)2.3设计依据标准 (5)2.4设计原则和目标 (5)3.方案设计 (7)3.1系统简介 (7)3.2系统结构 (11)3.2.1系统拓扑图 (11)3.2.2前端路口控制部分 (11)3.2.3网络传输部分 (12)3.2.4中心管理部分 (12)4.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4)4.1系统框架 (14)4.2系统功能 (18)4.2.1车辆捕获 (18)4.2.2超速违法取证 (19)4.2.3图像记录 (21)4.2.4车辆号牌识别 (22)4.2.5流量检测 (23)4.2.6夜间补光模块 (23)4.3中心管理单元 (24)4.4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26)5.技术指标 (27)6.硬件配置 (28)6.1卡口监测系统主机 (28)6.2特写摄像机 (29)6.3特写摄像机镜头 (30)6.4补光灯 (30)6.5防护罩 (30)6.6全景摄像机(可选) (31)6.7全景摄像机镜头 (31)6.8雷达(可选) (32)6.9硬盘录像机(可选) (33)6.10设备机箱(可选) (34)6.11通讯设备(可选) (34)6.12数据库设备(可选) (35)6.13网络交换机(可选) (36)6.14磁盘阵列(可选) (37)6.15视频分配器 (37)7.设计规范 (38)7.1总则 (38)7.2系统构成 (38)7.3系统勘察 (39)7.4设备外观 (40)7.5架杆规格 (40)1.概述卡口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现代交通违章自动监测的有效补充,在非现场执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相关部门近几年的共同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在现代交通执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加快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在现有的城建规模上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保证车辆的安全快速的行驶,提高管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执行力,卡口自动监测系统显得极为重要。

高速公路雷达测速抓拍系统项目技术方案书

高速公路雷达测速抓拍系统项目技术方案书
2、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主要由测速雷达、摄像机、图像采集模块、小型工控机、数据传输模块、布光灯控制模块、补光灯、安装支架等设备。
硬件设备配置及主要参数:
3
3
真正检测双向10个车道
可检测车速、车型分类、所在车道
可检测每个车道的车流量或占有率
不受中央隔离带及金属护栏的影响
可精确地检测每个车道上每辆车的速度
自动校正安装角度,自动监测车道
专业图形采集卡的图像显示采集分辨率:1024*768,可实现多路视频信号的实时切换/扫描、同时采集处理。
违章检测模块
违章检测有超速违章自动检测和人工协助检测。超速违章由测速雷达自动检测,当雷达的检测到通过车辆的速度超过规定的限制速度时,产生一个抓拍信号,通知图像抓拍模块进行实时抓拍超速违章车辆的图像;不按车道行驶、违章掉头、违章停车、跨压双黄线等交通违法行为由人工协助系统进行抓拍,当操作员发现这些违章后,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完成抓拍任务。
利用在航空航天技术的成果,开发了基于车牌自动识别为核心技术的“雷达测速抓拍系统”。该系统可方便地安装在高速公路两侧或隔离带中央,自动对过往的车辆实施不停车测速、抓拍、车牌识别、黑名单比对等工作,通过实时报警提示实施拦截、现场处罚或将违章车辆的抓拍图像和车牌识别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用以事后执法;系统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拆装简单、操作方便。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公路执法的工作效率,是公安部门打击犯罪、违章、违规行为的得力助手。
产品优势
享有专利权的数字雷达波监测技术与模拟波不同。它每一秒发射100万次雷达波,能精确定位车辆,同时可以跨越中央隔离带的防眩板、树丛及金属护栏等障碍物监测到部分被遮挡的车辆,从而大大降低了隔离带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在高速公路或桥梁的应用中,HD125只需1.8米的侧移量就可以精确地监测出双向10个车道的交通数据。(侧移量是指立柱的位置到检测车道边缘线的距离)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高清雷达测速卡口解决方案(IS-3013VR)目录第1 章概述 (1)1.1 应用背景 (1)1.2 设计原则 (1)1.3 设计依据 (4)第2 章系统总体设计 (7)2.1 设计思想 (7)2.1.1坚持两个原则 (7)2.1.2遵循三个模式 (7)2.1.3保持四个一致 (7)2.2 技术路线 (8)2.2.1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技术路线 (8)2.2.2卡口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路线 (8) 2.3 系统结构 (9)2.4 系统组成 (10)2.5 功能描述 (11)2.5.1车辆捕获功能 (11)2.5.2车辆速度检测功能 (11)2.5.3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11)2.5.4超速抓拍功能 (12)2.5.5智能补光功能 (12)2.5.6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13)2.5.7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14)2.5.8车型判别功能 (15)2.5.9车标识别功能 (15)2.5.10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 (15)2.5.11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15)2.5.12接打电话检测功能 (15)2.5.13人脸特征抠图 (15)2.5.14打开遮阳板检测 (16)2.5.15前端备份存储功能 (16)2.5.16数据断点续传功能 (16)2.5.17图像防篡改功能 (16)2.5.1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 (16)2.5.19全景高清录像功能(选配) (16) 2.5.20平台功能 (17)2.6 系统性能指标 (17)第3 章前端子系统设计 (20)3.1 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1前端子系统组成 (20)3.1.2车辆测速单元 (21)3.1.3图像采集识别处理单元 (21)3.1.4前端数据处理及上传单元 (22) 3.1.5网络传输单元 (22)3.1.6视频监控单元(选配) (22)3.2 系统现场布局 (22)3.2.1现场布局俯视图 (23)3.2.2现场布局侧视图 (23)3.3 硬件设备配置原则 (23)3.4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24)3.4.1 300万卡口抓拍单元 (24)3.4.2雷达 (26)3.4.3补光灯 (27)3.4.4终端服务器 (28)第4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 (30)第5 章中心存储子系统设计 (31)5.1 存储方案 (31)5.1.1存储需求 (31)5.1.2存储技术对比 (31)5.1.3存储方案选择 (33)5.2 数据存储设计 (33)5.3 图片存储设计 (34)5.4 视频存储设计(选配) (34)第6 章中心管理平台子系统设计 (36)6.1 平台概述 (36)6.1.1平台整体架构 (36)6.1.2平台功能模块 (38)6.1.3平台业务支撑 (39)6.2 运行环境要求 (40)6.2.1硬件环境 (40)6.2.2软件环境 (41)6.2.3网络环境 (42)6.3 配置推荐原则 (42)6.4 平台功能设计 (51)6.4.1平台基础应用 (51)6.4.2平台增值应用 (72)6.4.3平台新技术应用 (90)第7 章系统特点 (99)7.1 一套卡口抓拍单元覆盖2/3个车道 (99)7.2 摄像机高密度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卡口前端系统稳定性 (99) 7.3 车牌前端识别技术 (99)7.4 视频检测模式保障系统工作稳定性 (100)7.5 雷达测速模式保障速度的准确性 (100)7.6 系统运维成本低 (101)7.7 前端系统结构简单稳定 (101)第8 章系统拍摄效果 (102)8.1 300万雷达卡口抓拍效果 (102) 8.1.1白天抓拍效果 (102)8.1.2夜间抓拍效果 (104)。

雷达卡口系统

雷达卡口系统

卡口雷达原理1.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用雷达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以下简称卡口系统)目前已相当普遍采用雷达测速仪以实现测速功能。

部分卡口系统已开始使用雷达测速仪作为车辆检测单元,但是都是在没有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认可,是个别的偏远地区的项目或者无法实施地感线圈的工程项目。

2.窄波束雷达测速仪的定义窄波束雷达的应用定义:- 雷达检测区域是特定的(被雷达微波发生器辐射场型图有所确定)非窄波束雷达测速仪相对窄波束雷达测速仪,不是检测区域偏大,而是根本没有特定的检测区域。

远处干扰信号随时会被非窄波束雷达测速仪检测到,使得测得值可信度下降。

- 在正向安装检测区域宽度小于车道宽度,因此龙门架上安装的窄波束雷达也叫做单车道雷达。

图1 窄波束雷达特定的检测区域图2 非窄波束雷达没有特定的检测区域窄波束雷达的科学定义:水平主瓣宽度<6度;垂直主瓣宽度<7度(对单车道模式要求);副瓣电平小于-15dB这些指标保证旁车道没有干扰、检测区域同时存在一辆车。

图 3 频谱仪测定的雷达发射场型图图4雷达发射场型图上主瓣宽度的定3.窄波束雷达和非窄波束测速仪触发模式用于做检测单元的比较图5窄波束和非窄波束雷达天线原始数据比较(单车经过)图5 显示窄波束和非窄波束雷达天线实测原始数据。

窄波束雷达测速仪对经过的车辆反应灵敏度很高,信号峰坡度相当大,一次性跨越选定的信号强度,把这一次跨越可以视为可靠的触发信号。

不同车辆跨越的位置重现性相当高,一般对应于窄波束雷达安装角度(图中为22度,即安装角度25度减去发射角度的半角3度)。

这一位置就是窄波束雷达探测区域前边界的位置。

非窄波束雷达测速仪信号峰坡度很小,而且无法确认正确的跨越给定强度的位置。

因此无法设置触发信号。

因为信号峰的头和尾巴都较长,非窄波束雷达很容易漏车。

另外,不好确认读取速度值的正确位置。

随着车辆的经过,夹角增加,速度值在下降,不知道速度值相对应的夹角(窄波束雷达情况下我们知道),从而无法对速度值进行夹角修正。

雷达检测高清卡口系统

雷达检测高清卡口系统

雷达检测高清抓拍卡口系统目录一、系统原理 (3)二、系统结构及组成 (6)三、系统功能 (9)四、系统性能 (11)五、系统功能 (12)六、抓拍效果图 (14)七、主要产品性能指标 (16)7.1高清摄像机 (16)7.2高清镜头 (17)7.3雷达 (18)7.4采集设备(PowerPC控制板) (18)7.5闪光灯 (20)7.6以太网交换机1 (20)7.7以太网交换机2 (21)7.8防护罩 (22)7.9电源防雷器 (23)7.10电源网络二合一防雷器 (24)八、系统配置 (26)系统工作期间,通过窄波雷达测速仪投射出的雷达波束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检测区域,有车辆通过则采集相关交通数据。

1)卡口抓拍原理A)抓拍车头方式车辆进入雷达检测区域时,车辆检测器将输出电平信号到主控制器上,主控制器随时将车辆状态传递给嵌入式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设备给高清摄像机发送抓拍指令,抓拍一张车辆图片。

高清摄像机车辆进入雷达检测区域时,高清摄像机抓拍图片雷达测速仪当系统配置有全景高清摄像机时,系统在抓拍图片时也将抓拍1张全景图片。

2)自动识别车牌获得车辆图片之后,摄像机将自动识别车牌,并将识别结果通知控制设备。

系统将实时上传车辆行驶数据和车牌号码到后台中心服务器。

中心服务器与系统预设的黑名单进行比对,如果有符合,立即进行远程报警,从而便于公安人员进行布控和截车。

3)计算车速雷达检测方式是根据多普勒频移的原理,故也叫多普勒雷达,其工作原理可表述如下:多普勒型雷达主要是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技术(多普勒频移)来测量移动物体的速度,即雷达向道路来车方向发射一固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如果出现移动物体(如机动车辆),则回波的频率与发射波的频率会出现频率差,称为多普勒频移,如图:通过反射回来无线电波的频率变化与速度的对应关系,来判断有移动物体出现及移动物体的速度,这个对应关系叫多普勒频移公式:2'11cosvcf fcθ⎛⎫- ⎪⎝⎭=•-,式中,'f为雷达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频率,f为雷达发射的频率,v为移动物体运动的速度,c为电磁波的速度(即光速),θ为移动物体运动方向与雷达发射电波方向的夹角,式中f、'f、c、θ为一定值(某时刻),由此可计算移动物体(如汽车)的速度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清测速卡口系统技术方案成都华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2014.5目录一前言 (5)二设计原则及依据 (5)2.1设计原则 (5)2.1.1可靠性 (5)2.1.2可扩展性 (5)2.1.3先进性 (6)2.1.4节能性 (6)2.1.5延续性 (7)2.1.6安全性 (7)2.1.7标准化及开放性 (7)2.2设计依据 (7)三总体设计 (9)3.1系统结构 (9)3.2系统组成 (11)四前端卡口系统设计 (11)4.1 系统概述 (11)4.2系统特点 (12)4.3 系统优势 (12)4.4系统前端架构 (13)4.4.1系统前端结构 (13)4.4.2.系统立杆安装示意图 (14)4.5系统工作流程 (15)4.6系统功能描述 (15)4.6.1卡口记录功能 (15)4.6.2雷达测速功能 (16)4.6.3高清晰度成像,可清晰的看清及抠出驾驶人员面貌 (16)4.6.4 逆行抓拍功能 (17)4.6.5机动车侵占应急车道抓拍功能 (18)4.6.6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18)4.6.7交通参数检测与统计功能 (19)4.6.8车辆信息记录功能 (20)4.6.9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 (20)4.6.10智能补光功能 (21)4.6.11视频监控功能 (21)4.6.12高清录像功能 (21)4.6.13图片防篡改功能 (22)4.6.14前端数据管理功能 (22)4.6.15前端ARM盒子本地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 (22)4.7前端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3)4.7.1智能高清摄像机 (23)4.7.2 ARM盒子 (24)4.7.3 LED补光灯 (24)4.7.4 气体闪光灯 (25)4.7.5 雷达 (26)五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26)5.1平台简介 (26)5.2 车辆监控 (27)5.2.1 车辆实时 (27)5.2.2 监控点断面实时 (28)5.2.3 车辆信息查询 (28)5.2.4 车辆精确查询 (30)5.2.5 机动车信息 (30)5.2.6 套牌车辆 (31)5.2.7 伴随车辆 (31)5.2.8 未识别车辆 (32)5.3 布控报警 (32)5.3.1 实时报警 (32)5.3.2 报警确认 (33)5.3.3 报警查询 (34)5.3.4 报警处理 (34)5.3.5 报警统计 (35)5.3.6 布控设防 (35)5.3.7 布控审核 (36)5.3.8 布控撤防 (36)5.3.9 撤防审核 (37)5.3.10 布控查询 (37)5.4 交通流量 (37)5.4.1 统计分析 (37)5.5 电子警察 (38)5.5.1 原始数据处理 (39)5.5.2 原始数据查询 (39)5.5.3 未违章数据复核 (40)5.5.4 违章信息审核 (40)5.5.5 已审核违章数据 (41)5.5.6 违章数据更改、注销 (41)5.5.7 公告管理 (41)5.5.8 发函管理 (42)5.5.9 白名单录入 (43)5.5.10 白名单违章数据 (43)5.5.11 数据统计 (43)5.6 设备管理 (44)5.6.1 监控点管理 (44)5.6.2 监控点间距设置 (44)5.6.3 设备信息 (45)5.6.4 设备报警 (45)5.6.5 号牌识别分析 (45)5.7 系统管理 (46)5.7.1 个人账号 (47)5.7.2 修改密码 (47)5.7.3 用户 (48)5.7.4 权限 (48)5.7.5 机构 (49)5.7.6 系统监控 (49)5.7.7 基础代码 (50)5.8 与市局数据交换 (51)5.8.1 卡口数据 (51)5.8.2 非现场处罚数据 (52)5.8.3 车管所机动车数据 (52)5.9 视频监控 (52)六系统效果 (53)6.1 系统外观 (53)6.2 卡口实例效果超速图片两张 (54)一前言车辆超速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而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长,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损失和痛苦。

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30%以上是由于超速而引起的。

及时发现超速,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是减少超速违法行为、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手段。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严肃治理违法超速行驶行为,使驾驶员严格按道路限速规定要求行驶,减少由于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与违法现象。

由此可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设一套完善的超速驾驶行为自动记录和取证、处罚系统,是实现有效的交通管理和监控,降低超速交通事故的主要手段。

二设计原则及依据2.1设计原则根据公安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机动车自身的特点,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2.1.1可靠性结合系统的特点,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全天候7×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的要求,通过前端采用工业级全嵌入式设备有效保障系统的高可靠性。

不仅如此,还通过选用高集成设备,采用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监控等技术来有效地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2.1.2可扩展性考虑到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设计时系统架构和系统平台都具备灵活且经济的扩充性,能够很好地随业务系统未来的扩充和变化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扩展,并且能够具备动态调整资源的能力,根据业务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及时地调整和分配有限的系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系统还兼容更高分辨率的高清晰摄像机,且无需改动软件,仅通过软件设置即可实现。

对系统所具有的其它扩展功能,如对车辆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抓拍显示、对路面交通事件的及时响应、前后拍、区间段平均车速的测量等,仅增加相关模块和设备即可实现。

2.1.3先进性系统对于设备选型、技术运用等方面在实用性基础上,还充分考虑一定的前瞻性。

因业务、运行及技术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利用卡口的成熟经验和技术,充分结合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跨越性发展等,实现向城市治安的突破性发展,提高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为治安、刑侦、交通等业务提供综合服务,避免投入即陷入技术落后,且规避因业务、运行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系统大范围调整的可能。

2.1.4节能性为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设与后期运行维护成本,系统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节能与环保的要求:(1)设备节能本项目中前端设备采用集成度高、功耗小的机电设备,在设备选购时,相同性价比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功耗更低更节能的产品。

(2)工程建设节能施工作业时,严格规范空调温度、照明灯具的使用;尽量利用白天作业,以减少夜间增加照明的能源消耗。

精确管理,施工安排周密,进行高效作业,特别是外场作业,尽量减少去现场的次数,增加在现场的施工时间和提高施工效率。

(3)系统运行和维护节能尽可能多采用网上电子信息流转方式,节约使用纸张,减少流转环节。

完善节能规章制度,将所有的节能行为要求制定成规范。

2.1.5延续性系统的建设不是一期可以完全达到最终目标的,而是一个长期投入、不断完善、密度不断配合于车辆防控力度增加而增加的系统,因此系统的建设必须是具备延续性,可持续发展的。

2.1.6安全性系统设计具备防破坏和防入侵的安全性功能。

整个系统、设备、中心机房和前端均考虑防雷击、断电和人为破坏,软件不受病毒感染、黑客攻击,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尤其是网络安全采取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等准入控制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

系统还具有防误操作特性,有较强的抗干扰、抗静电能力,同时提供数据备份、恢复措施。

提供用户等级权限保护,有效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2.1.7标准化及开放性系统与公安网、智能交通网等多个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外场接入中心系统,因此需要制定通用、规范和安全的数据通讯协议和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功能扩展要求。

参照的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均需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对多厂家产品的支持能力,是开放的可兼容系统,能与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可以有效保护投资,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及系统整合。

为了保证前端与平台兼容问题,实现前端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及系统整合,必须选用经市局统一测试通过的厂家设备。

2.2设计依据1)公厅科发[2012]28号《四川省公安高清治安卡口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及相关规范的通知2)《四川省公安卡口前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3)《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9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7)《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9)《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GA 417,1-2003)10)《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 329,3-2003)11)《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GA 409,3-2003)12)《道路违法管理管理信息代码》(GA 408,2-2003)13)《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GA 417,1-2003)14)公安部交管局《道路交通科技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规划》15)机动车、驾驶员及违法管理等相关数据库规范(2004版)1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1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18)《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19)公安部《关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公安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21)公安部、建设部决定2000年在全国实施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的“畅通工程”的要求22)《城市公安指挥中心技术系统设备配置建议》GA099-199623)国家技术监督局《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24)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25)有关《电子警察生产企业标准》等26)行业标准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2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28)《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92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30)《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 833—20093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3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3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3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35)《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3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除上述规范以外,遵循平安城市建设相关地方规范与标准以及国家、省市、相关行业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