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时间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一、种猪淘汰原则
1、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9、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1、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二、种猪淘汰计划
1、母猪年淘汰率25-33%,公猪年淘汰率40-50%。
2、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
三、后备猪引入计划
1、老场:后备猪年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
2、新场:后备猪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后备猪合格率。
或后备母猪引入数=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20周。
猪场淘汰率计算法公式

猪场淘汰率计算法公式猪场淘汰率是指猪场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如生病、死亡、出售等)淘汰的猪只占总存栏猪只数量的比例。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农场主评估猪场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公式为:淘汰率 = (淘汰猪只数 / 总存栏猪只数)× 100%其中,淘汰猪只数是指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被淘汰的猪只数量,总存栏猪只数是指该时间段内猪场中所有猪只的总数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淘汰率的计算方法,我们以某猪场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该猪场在一个月内共有100头猪只,其中有10头因疾病死亡,20头因出售而离开猪场,那么该猪场的淘汰猪只数为10 + 20 = 30头。
根据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淘汰率 = (30 / 100)× 100% = 30%这意味着在这个月内,该猪场的淘汰率为30%。
淘汰率越高,说明猪场面临的生病、死亡、出售等问题越多,经营情况可能较差,需要通过改进猪舍环境、加强疾病防控、提高饲养管理等手段来降低淘汰率,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计算总体淘汰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原因对淘汰猪只进行分类计算,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具体原因。
例如,可以分别计算因疾病、死亡和出售等原因导致的淘汰率,并对比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还可以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估。
例如,可以将淘汰率与猪场的存栏周期、饲养成本、出栏猪只的平均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估猪场的综合经营状况。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是评估猪场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计算淘汰率,农场主可以及时了解猪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猪场的经营状况,提高生产效益。
因此,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对于猪场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概述:1=瘦弱脊梁骨和腰椎骨**2=较瘦不用手压能摸出脊梁骨和腰椎骨3=正好不用手压摸不出脊梁骨和腰椎骨
(1)
种母猪年淘汰更新率:商品猪场母猪年淘汰更新率27~33%,新场1-2年更新率15~20%;繁殖猪场年更新率40%;原种猪场年更新率75%。
(2)公猪视精液品质状况和育种值情况一般使用1-2年淘汰。
(3)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后备母猪至配种前淘汰率10%,后备公猪淘汰率20%。
2、后备猪引入计划
(1)老场:后备母猪年引入数=基础母猪数×年淘汰率÷90%
(2)新场:后备母猪引入数=周配种计划数×20周(妊娠期+哺乳期)÷90%
(3)后备公猪引入数=基础公猪数×年淘汰率÷80%(后备公猪合格率)
各类型猪的**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湿度
通风:要求猪舍内H2S≤7ppm,NH3≤10ppm,CO2≤1500ppm。
猪场指标计算方法

1.死胎比例=死胎数量/仔猪总数
2.木乃伊比例=木乃伊数量/仔猪总数
3.屠宰率=
4.饲料转化率=
5.饲料报酬=
6.哺乳期死亡率=仔猪死亡数/(仔猪死亡数+平均日存栏)
7 种猪淘汰率=淘汰种猪数/(月末存栏数+淘汰种猪数)
8 分娩率=预产期在本月内的怀孕上床数/预产期在本月内的所有配种母猪头数
9 存栏状况表中的产仔数=产活仔(键仔+弱仔+畸形)
+死胎+木乃伊
10 成活率=日平均存栏活仔量/(日平均存栏活仔量+死亡猪总头数)
11 料肉比=净耗料/净增重
净增重=转出+淘汰+出售+死亡+月末存栏—转入—上月存栏(重量)
12 日增重约估数=可作为猪群存栏转群状况表估重时作为自查用:
1-35日200g
36-70日400g
商品猪550g。
规模化猪场的胎龄结构问题二

规模化猪场的胎龄结构问题二二、如何对种母猪进行淘汰读取与加载为了疾病控制和胎龄结构更新的需要,各类种母猪在达到设定使用胎次后一定要按照“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淘汰,如商品和服务场的种母猪在产完9胎后100%淘汰,其他类推。
后备母猪正常存栏量的蛋鸡计算方法:以一个1000头基础理论群的猪场为例,年更新量按33%计为330头,若后备母猪配种前利用率为85%,则全年应引种388头,每月应引种32至33头,如4月龄进场,8月龄配种,则后备母猪的存栏量为130头。
为了尽早达到合理的胎龄结构,新场应在投产后的头两年适当进一步增强加大淘汰力度,应比上述各表设计的稍高一点,可淘可不淘的母猪应尽早淘汰,以免胎龄结构过于开始集中。
具体操作可以按照:第一年也须应按正常更新总量的60%来淘汰更新,第二年按80%,第三年开始按上述设计标准来雪藏成功进行淘汰更新。
三、种母猪淘汰标准以上我们了种猪群的胎龄结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对种猪群需要进行淘汰与更新呢?有些猪场根本没有种母猪的淘汰与更新标准,淘汰种猪大多是凭感觉,有些巨型猪场也有淘汰标准,但是执行得很不好。
笔者根据既定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为大家提供一份,供同行参考。
一关于疾病问题1、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半齿脂母猪和严重子宫炎的母猪;2、卧病因肢蹄病腋花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3、暴发严重传染病的母猪;4、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未恢复的母猪;5、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的母猪;6、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
二关于配种问题1、超过8科火筒不发情的后备母猪;2、断奶后49天不发情的母猪;3、配种后连续九次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4、好斗、有伤人倾向的猪。
三关于种用问题1、连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下列的青年母猪2、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母猪3、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猪4、连续两次、累计三次结实率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经产母猪5、体况极差的母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6、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如有遗传疾病等)。
【猪场知识】猪场负责人必须关注的猪的数据

1.母猪的繁殖周期=怀孕天数÷分娩率+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情期受胎率+哺乳天数
2.年产窝数=365天÷繁殖周期
3.周产仔窝数=基本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
4.产仔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数+1)(1:怀孕母猪要提前1周进入产房)
5.怀孕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分娩率×(怀孕周数-1)
年产窝数=365天÷158天=2.3窝/年
不过,目前的养猪还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一般年产2窝比较符合中小型养猪场户的实际水平。
11.母猪每年可提供的商品猪头数=年出栏肥猪数÷基本母猪数
12.生猪存栏数=产仔母猪数+怀孕母猪数+空怀和待配后备母猪数+产房仔猪数+保育仔猪数+生长育肥猪数+种公猪+后备母猪数
按照上边提到的生产指标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繁殖周期=114天÷90%+7÷85÷分娩率÷情期受胎
7.产房仔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期×窝产仔数
8.保育仔猪数=周产仔窝数×保育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
9.生长育肥猪数=周产仔窝数×生长育肥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保育成活率
10.年出栏肥猪数=生长育肥猪数/周×育肥成活率×52周
种猪编号方法及淘汰标准

陈万棋
陈弈之 五友农牧
四川五友农牧有限公司
种猪编号方法
我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规定的编号系统由18位字母和数 字构成,编号原则为:
前2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品种:DD表示杜洛克猪,LL表 示长白猪,YY表示大白约克夏猪,HH表示汉普夏猪,二元 杂交母猪用父系+母系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例如长大杂交母 猪用LY表示;第3位至第6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场号,第7、8 位表示分场号,用1,2,3,……A,B,C……表示;第9位至第12 位用数字表示个体出生时的年度;第13位至第16位用数字 表示场内窝号;第17位至第18位用数字表示窝内个体号。
YYWYZX012007001105
原则上母猪编双号,公猪或商品猪编单号,母猪或 公猪不够编则返回编(母猪编到18后还有则编19、17..公 猪编到19后还有则编18、16.. )
上3下1 前面是窝序号-个体号 右左右
1000 30031 猪右耳源自100 400030
10 2000 1
10 3
猪左耳
300 300
3 100
1 该长白猪的耳号 1
30
30
30
3
2000
1 1
10
30 1
10000
3 猪右耳
左大右小 上1下3 100
300 30000
1000
3000
猪左耳
另外编法 猪耳号 L/Y/D右数-左数
种猪耳号 L/Y/D右数(窝号)-左数(个体号)
陈弈之 五友农牧
Y1528-06
1000+300+100+100+10+10+3+3+1+——-3+3 =1528-06
猪场生产中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生产天数,除以52为每周的平均非生产天数)
3
母猪年产胎次
母猪每年的分娩窝数。计算方法如下: 2.4 ①年产胎次=本场母猪的年分娩母猪总数/能繁母猪总数
②年产胎次=365/(114+非生产天数+28或者21)
0.1胎:0.1×窝产健仔数×生 产母猪数×仔猪断奶价格
每头配种母猪
①本场断奶仔猪总数/本场母猪平均存栏
×1%×育肥猪的出栏价格
1%=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数
(MSY)×1%×育肥猪的出栏 某一时间段内的死淘肥猪的仔猪数量/这一时间段内的肥猪的 价格 仔猪平均存栏
乳猪宝1.25
仔猪宝1.67
22
料肉比
552 2.56 料肉比=饲料耗用量/增重量
553 3.20
全程2.35:1
料肉比增加0.01=0.01×增重 量(此阶段的)×饲料单价
配种数不能去除返情、空怀、流产、死 淘母猪
指的是第一情期内的返情、死淘数量。
一天=350×24.2÷365+27÷ 一天=53×
365×400=23+30=53元
500=26500元
当出现返情再配种时则不视为第一次配 种,为断奶后第二次配种或第三次配 种,不在计算范围内。
相同时间段或同一批次内 系统内默认的是断奶后5天内的发情率, 即断奶到发情的标准间隔天数5天
哺 13 乳
仔
猪 14
平均初生重 窝均断奶数
1.45kg 仔猪初生时活仔的平均重量=初生窝重/分娩窝数 10.1 平均每窝的断奶仔猪数量=断奶仔猪总数/断奶母猪数量
6.5kg/21日
15
平均断奶重
龄 7.5kg/28日
某一时间段内的总断奶重量/断奶仔猪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时间
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
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
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
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相关数据
现以100头基础母猪为例,猪场分娩指数为2.3,计算如下:
公猪:在自然交配条件下,一般公母猪比例不应超过1∶20,则100头基本母猪需公猪为100÷20=5头。
年更新头数为5÷2=2.5头 (即年更新2~3头).
母猪:按一个有效生命周期繁殖8胎,每头母猪年产2.3胎计算,则母猪平均使用年限为8÷2.3=3.48≈3.5年。
年淘汰率为1÷3.5×100%=28.6%≈30%.
100头基本母猪的猪场年应淘汰、更新数为100×30%=30头,每月应淘汰与更新头数为30÷12=2.5头(如是大型猪场,还应算出每周淘汰、更新的头数).
按照种猪淘汰的一般原则进行更新
上述数据为理论计算值,实际操作应按照以下原则对种猪进行淘汰与更新。
淘汰母猪的原则:
一、淘汰年龄和体重已达到配种标准,但继续饲养2~3个情期后不发情的后备母猪。
二、淘汰断奶后60天确定不发情的母猪。
三、淘汰连续返情3~4次的母猪。
四、淘汰连续2胎产子数少于6头或死胎和弱子多或产子不均匀的母猪。
五、淘汰乳头少于6对、发育不正常、有翻奶头或瞎奶头或副乳头、泌乳力差的母猪。
六、淘汰母性不好、有恶癖、哺育率低的母猪。
七、淘汰采食缓慢、体躯过肥和过重、行动迟缓、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的母猪。
八、淘汰产生畸形后代的母猪。
九、淘汰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
公猪的淘汰原则:一般以利用年限为准进行淘汰,但对体躯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的公猪也应及时淘汰。
淘汰后的缺位,应随时用理想的后备种猪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