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母猪流程

合集下载

空怀母猪的淘汰原则有哪些

空怀母猪的淘汰原则有哪些

空怀母猪的淘汰原则有哪些一、淘汰标准1.怀孕率母猪的怀孕率是衡量其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如果母猪连续3次未能成功受孕,就应该予以淘汰。

因为连续的空怀可能意味着母猪存在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2.发情次数母猪在发情期内没有被种育成功也应考虑淘汰。

如果母猪在连续3次发情期内未能受精,则认为其繁殖能力存在问题。

3.胎次母猪的胎次也是衡量其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母猪到达第六胎时,其怀孕率和产仔率等都会出现明显下降。

因此,达到第六胎时就应该考虑淘汰。

4.产仔数量和质量母猪的产仔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母猪在连续3次分娩中产仔数量和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则也应考虑淘汰。

5.繁殖相关疾病母猪的健康状况对其怀孕能力和繁殖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如果母猪患有影响繁殖的疾病,例如乳房炎、妊娠中毒等,也应考虑淘汰。

二、淘汰的操作方法1.定期的排查与筛选种猪场应该定期对母猪进行生理状况和繁殖数据的检查与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对母猪进行筛选。

将繁殖能力差的母猪标记出来,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淘汰。

2.对怀孕率低的母猪进行单独观察与试配对于怀孕率低的母猪,在确认其不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单独观察与试配,以确定是否属于繁殖能力差的母猪。

如果母猪在观察与试配过程中未能受孕,则应及时淘汰。

3.优化饲养管理并加强疾病防控母猪的繁殖能力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密不可分。

种猪场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母猪获得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以提高其繁殖能力。

同时,要加强疾病防控,定期对母猪进行免疫和防治,避免疾病对其繁殖能力的影响。

总之,空怀母猪的淘汰原则是多方面的,包括怀孕率、发情次数、胎次、产仔数量和质量以及繁殖相关疾病等因素。

种猪场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指标要求,定期对母猪进行筛选与淘汰,以优化繁殖效益和提高种猪场的生产效益。

如何建母猪质淘汰制度

如何建母猪质淘汰制度

如何建母猪质淘汰制度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猪场猪群的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母猪正常使用工龄是五到七年,时间到老母猪必须处理,而后备母猪因为各种原因在于不发情不授精常流常也需要讨厌。

但很多猪场都没有一元化的淘汰标准,大多是根据母猪受伤疾病等来淘汰这不能远远满足母猪淘汰统一标准,那么如何建母猪质淘汰制度?一、使用年限淘汰制专家普遍认为,种猪群要有既定的母猪淘汰方法,其各个产次母猪的比例要相对平稳,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数目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2%、10%和低于4%。

因此,在母猪产仔胎数降到8胎及以上(使用年限4~5年)时,应及时淘汰第一轮难以维持正常生产性能的母猪。

二、疾病体差淘汰制在生产中应该及时对身体状况不良的母猪予以,肉食以保证猪群母猪正常的生产性能。

的造成母猪生产状况差的因素有疾病和受伤两方面居多。

疾病主要包括包括传染性疾病(猪瘟、蓝耳病和猪圆环等)、非传染性疾病(脑膜脑炎、急性和风湿类疾病)和代谢障碍类疾病。

受伤方面应根据受伤部位和程度进行是否淘汰的判断,予以淘汰的病况一般遭受归结为腿受伤或蹄受伤造成急性肾炎,关节受伤和生殖器官受伤造成炎症等影响生殖及母仔猪健康的疾病。

如何建母猪质淘汰制度建设三、不孕不育淘汰制1.后备母猪不发情:对于后备猪群中3%~5%经处理后确实不能群体正常发情的个体,(一般超过10个月仍没发情的)应予以淘汰。

2.产后母猪不发情:有些母猪断奶后30天仍没有发情征状或发情不出现明显,应予以淘汰。

3.隐性发情:有些母猪,由于发情征状不显著,无爬跨行为,阴户红肿不明显,粘液较少,外观尽管看不出发情,但母猪却正处在幼兽,如果不能进行查情和试情,极有可能导致漏配,对这类母猪,应予以淘汰。

4.屡配不孕:母猪经过多次配种(一般连续配三次都未配上),每次配种后间隔18~25天后重新发情,对这类母猪,应予以淘汰。

5.超期不产:有些母猪配种后,没有返情现象,也无妊娠迹象,甚至超过李珊珊也不分娩,使母体无法识别妊娠仍处而处于“假孕”状态,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早确诊和应及早淘汰。

猪场赶猪标准流程

猪场赶猪标准流程

猪场赶猪标准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要赶猪啊,那前期准备可不能少。

先得把要赶猪去的地方收拾得妥妥当当的。

比如说,那个通道啊,得保证畅通无阻,不能有啥障碍物在那挡着。

可别小瞧这一点,猪要是走得不顺心,它就跟你闹脾气呢。

赶猪的工具也得备好,像赶猪棒这东西就很重要。

不过咱用的时候可得小心点,不能真的使劲儿去打猪,猪也会疼的呀,咱们就是用它来引导一下方向就好。

还有,最好穿上那种不怕脏的工作服,毕竟猪场里到处都是泥呀、粪便啥的,要是把自己的好衣服弄脏了,那可就糟心了。

二、赶猪开始啦。

1. 接近猪群。

这时候呢,咱得轻声慢步地走向猪群。

可不能大喊大叫的,不然猪会被吓着的。

猪一害怕,就到处乱窜,那可就乱套了。

要像对待小朋友一样,温柔一点。

走到猪群旁边的时候,可以先和它们说说话,虽然猪可能听不懂咱们说啥,但是温柔的语调会让它们感觉没那么紧张。

2. 引导方向。

然后就开始引导猪走啦。

用赶猪棒轻轻在猪的屁股后面或者侧面挥动,让它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

如果有猪不听话,到处跑,不要急,更不要生气。

咱们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引导它,或者再轻声地哄哄它。

有时候,猪可能只是一时好奇,想在周围看看,咱们要有耐心。

3. 注意猪群秩序。

在赶猪的过程中,要注意猪群的秩序。

不能让猪挤成一团,那样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

如果发现有猪被挤到了,要赶紧把周围的猪疏散开,把被挤的猪解救出来。

就像我们照顾小伙伴一样,不能让任何一头猪受伤。

三、赶猪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1. 猪不走了。

有时候猪就站在那,怎么赶都不走,这可咋办呢?咱可不能硬来。

可以先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啥东西让它害怕了,比如说突然出现的一个新的声响或者奇怪的东西。

要是这样的话,把这个让它害怕的东西弄走或者让它习惯这个声音,猪可能就又愿意走了。

也可以给猪一点小奖励,比如在它前面撒点它爱吃的饲料,这猪呀,看到吃的就来劲了,说不定就跟着饲料的方向走了呢。

2. 猪往回跑。

要是猪往回跑,这可有点麻烦。

不过别慌,咱们得赶紧把后面的路堵住,不让它有回去的机会。

种猪淘汰工艺技术

种猪淘汰工艺技术

种猪淘汰工艺技术
种猪淘汰是指对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或者产后未配种的种猪进行淘汰,以保持种猪的优良品质和正常繁殖水平。

种猪淘汰工艺技术是养殖户在实施种猪淘汰过程中所应掌握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种猪淘汰工艺技术的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种猪淘汰的时间选择。

种猪淘汰的时间一般在种猪达到一定年龄或者出现生产性能明显下降时进行。

一般来说,种猪的生产性能在3-5岁时达到巅峰,并在此后逐渐下降。

因此,种猪的淘汰时间应在这个范围内选择。

其次,种猪淘汰的标准确定。

种猪淘汰的标准包括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通常,种猪在投入生产后的前3-5胎应保持正常的繁殖能力和优良的性能指标(如断奶重、后备猪仔数等),否则应予以淘汰。

再次,种猪淘汰的程序实施。

在种猪淘汰的实施过程中,应先对场内的所有种猪进行初步筛选,并将不符合标准的种猪进行标记。

然后,在确定淘汰的种猪范围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淘汰方式进行实施。

最后,种猪淘汰后的处理措施。

种猪淘汰后,应合理安排淘汰种猪的销售或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一般来说,淘汰种猪可选择销售给屠宰场、转卖给养殖户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式。

总之,种猪淘汰工艺技术是养殖户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种猪淘汰,不仅可以保持种猪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还可以维护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

因此,养殖户应不断学习和掌握种猪淘汰工艺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提升种猪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淘汰母猪应该考虑的主要事项

淘汰母猪应该考虑的主要事项

与畜业技术丨资源育繁淘汰母猪应该考虑的主要事项高平曲迎春(吉林省双辽市林草局136400)摘要:整顿母猪群,建立合理母猪产龄结构是整个养殖生产的源头,保持母猪高水平繁殖性能,也是猪场利润的火车头,因此,淘汰母猪在养殖中显得非常关键,离不开一个科学有效的母猪更新淘汰机制,只要养好母猪群,整个养殖生产便成功一半。

本文对猪场母猪淘汰原则、淘汰规程、淘汰策略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工作重点,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淘汰;母猪;主要;参考事项在养殖生产中对生产性能差的母猪定期淘汰,保持合适的胎龄结构是提高生产指标,节约生产管理成本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猪场实现正常生产的基础。

1猪场淘汰母猪的主要原则1.1淘汰患病母猪疾病是对母猪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极为巨大,母猪比较常见的疾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都容易使其岀现流产或死胎等情况。

针对患病母猪要做岀科学合理的评估,如果母猪病情比较严重,治愈难度大,应及时将该类型母猪淘汰掉。

同时,还有部分母猪患有先天性生殖系统疾病,这类疾病没有对母猪生产性能造成直接影响,但可能会对配种及分娩产生干扰。

如容易反复发作,无法根治的肢蹄病就是影响母猪生产的一类。

此外,母猪患有严重的传染病,而且治疗难度大,控制效果不理想,可能会岀现大规模扩散或流行,如非洲猪瘟、传染性胃肠炎等,一旦确诊母猪发病,也需要及时将其淘汰。

而针对患有普通疾病的母猪,如果在使用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母猪依然没有任何好转或痊愈迹象,也可以将这一类母猪适时淘汰。

在评估患病母猪是否淘汰时,其流产率也可以作为参考指标,母猪养殖目的是为了繁育优质仔猪,如果母猪在配种成功后连续2耀3次岀现流产情况,那么也要将此类母猪及时淘汰,以提高母猪整体质量。

1.2淘汰配种情况不理想的母猪一般来说,母猪在4耀5月龄时会岀现第一次发情,如果母猪已大于8月龄,但没有任何发情迹象,表明母猪不适宜配种,可以将其淘汰。

母猪在生产后如果仔猪已经断奶49d母猪没有再次发情,也反映岀母猪生产性能降低严重,需要淘汰处理。

淘汰猪管理制度

淘汰猪管理制度

一、淘汰猪标准1、体型标准:淘汰猪主要根据体型进行评估,包括外形、体积、肌肉质量等,养猪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应的标准。

2、年龄标准:成年母猪一般在第5-6胎时淘汰;公猪可在3-5岁左右淘汰;育肥猪根据体重和生长速度来确定淘汰时机。

3、健康标准:患有不可治愈的传染病、寄生虫等慢性病的猪应及时淘汰;受伤、残疾的猪也需要淘汰。

4、生产性能标准:根据生殖性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等方面考虑,可以决定淘汰时机。

5、品种标准:根据养猪场和养殖规模等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种制定淘汰标准。

二、淘汰猪程序1、定期检查:养猪场应建立定期的淘汰猪检查制度,对所有猪只进行定期体检和评估,及时发现可能需要淘汰的猪只。

2、标识登记:对需要淘汰的猪只进行标识登记,包括猪只编号、体重、生长情况等信息,便于统一管理和跟踪。

3、审核评估:确定需要淘汰的猪只后,进行综合审核评估,包括体型、年龄、健康情况、生产性能等方面的考虑。

4、淘汰计划:制定淘汰计划,包括淘汰时间、数量、方式等,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5、执行淘汰:按照淘汰计划进行淘汰操作,并做好淘汰记录,保留相关资料备查。

6、淘汰后处理:对淘汰的猪只进行及时处理,可以选择出售、屠宰、处理等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三、淘汰猪方式1、出售:具有一定价值的淘汰猪可以选择出售,可以通过养猪场的销售渠道,也可以通过中间商销售。

2、屠宰:对淘汰的猪只进行屠宰,得到猪肉和其他副产品,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

3、处理:对某些不宜食用和不适合屠宰的淘汰猪可以进行处理,包括焚烧、填埋、发酵等方式。

1、淘汰猪的安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2、养猪场应建立合理的淘汰猪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管理人员。

3、安排专人负责淘汰猪的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五、淘汰猪处理方式选择1、对患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的猪只,可以选择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看看老外是如何淘汰母猪?

看看老外是如何淘汰母猪?

看看老外是如何淘汰母猪的?
众所周知,母猪群年龄和胎次结构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发挥猪群的最大生产性能。

那么,老外在淘汰母猪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呢?下文为国外国外淘汰母猪的方法,仅供借鉴!
种猪群要有即定的母猪淘汰方法,其各产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

如果有足够的未配种小母猪,就要遵循几项通用的原则,以决定断奶时是否要淘汰某些母猪。

首先要淘汰连续两个产次产仔少的母猪,但初次配种体重太轻,妊娠期过度喂饲,哺乳期失重过多,断奶体况差等母猪不应包括在内。

其次应淘汰那些就连用激素处理都不发情的母猪。

母猪在断奶后最多应观察18天,激素处理后应观察7天。

如果这些母猪到下个发情期仍配不上种,则应淘汰,因为这种母猪的产仔率一般低于50%。

其次是要淘汰已产6-7窝仔的母猪,因为它们已开始出现的问题通常是:窝产活仔数少(主要是因为死胎数增加),其仔猪大小不均,较弱小的仔猪怕冷,乳房病例较多,身体笨拙,容易压死仔猪等。

为减少运动失调问题,应在选择或购买母猪时注意四肢情况,在圈舍内使用优质地板,不把母猪养得体重太大,但尽管如此肢蹄病仍有时发生,母猪因健康状况不佳,例如有传染性阴道炎,也免不了被淘汰。

2015分娩舍母猪淘汰标准

2015分娩舍母猪淘汰标准

种猪区淘汰标准
一:被动淘汰(现场)
1.重大疾病难以治疗或无治疗价值。

2.肢蹄有问题且严重影响生产的母猪。

3.母猪奶头排列不整齐、有瞎奶头,阴户娇小、上翘严重。

4.PG25天,返情3次,流产2次的直接淘汰,返情2次和流产1次结合指数。

二:母猪分娩3胎后,主动淘汰:(数据结合现场)
1:若母猪产活仔EBV高于-0.5,断奶重EBV低于-5则淘汰。

2:淘汰非生产天数大于80d的断奶母猪
3: 9胎以上的断奶母猪,若其SPI值低于整体的平均值则淘汰.
4:母猪有3胎以上的分娩成绩后,若母猪年提供断奶头数低于16则淘汰。

5:断奶母猪根据以上顺序淘汰,不足15%的,则用每半月SPI值低的母猪来补差。

三:后备母猪淘汰、转育肥
1:肢蹄损伤严重,运动障碍
2:重大疾病难以治疗或无治疗价值
3:母猪奶头排列不整齐、有瞎奶头,阴户娇小、上翘严重
4:大于10月龄未出现发情的
5:返情、流产2次
6:长速慢,身材短小,毛焦消瘦的僵猪
7:喘气、咳嗽严重,治疗无明显好转的
四:淘汰估算
1:对分娩舍母猪以上、下半月分娩为单位进行评估,根据以上的顺序进行淘汰15%。

2:配种舍经产被动淘汰5%左右,后备淘汰10%左右,死亡4-5%
3:合计35%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科农场繁殖猪群淘汰标准
1.后备母猪超过9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母猪配种后返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
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9.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1.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15.种公猪配种成功率70%以下,产仔数9.5头以下。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现场控制与检定,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二、种猪淘汰计划
●母猪年淘汰率25-33%,公猪年淘汰率40-50%。

●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

三、后备猪引入计划
后备猪年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

宏祥农场淘汰母猪申请表
序号母猪耳号胎次最终事件现状建议淘汰原因
备注说明:
申请人:
年月日
生产场长核实审批批准人签字:
年月日
场经理审批批准人签字:
年月日
宏祥农场母猪淘汰流程
1、配种、产房主管根据生产流程,对照母猪淘汰标准,筛选预计淘汰母猪,整理预计淘汰母猪档案,填写母猪淘汰申请表。

2、配种、产房主管向生产场长上报预计淘汰母猪档案,提出申请
3、生产场长审核预计淘汰母猪档案,对照淘汰标准初步决定是否淘汰。

4、生产场长向猪场经理提出淘汰申请。

5、猪场经理审批预计淘汰母猪,周会上做出下周淘汰计划。

6、把预计淘汰母猪集中管理,做好标记。

用红色喷漆在背部打“╳”
7、联系买家,实施淘汰
8、会计做好销售记录,并登记淘汰母猪档案。

备注:
1、常规淘汰母猪。

每周五生产主管整理本周预计淘汰母猪档案,
提出淘汰申请。

生产场长审核档案,周会前向猪场经理提出淘
汰申请。

2、突发事件淘汰母猪。

遇突发事件,结合实际情况,主管及时向
生产场长提出淘汰申请。

生产场长审核档案,第一时间向猪场
经理提出淘汰申请。

3、此流程同样适用于公猪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