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管理的八大定律

合集下载

管理的八项定律

管理的八项定律

管理学最重要的八大定理一、人性人心定理人性定理是指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

”二、意志强度定理要让他人做好工作,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在大多数情况,都不免有艰难险阻相伴。

只有付出艰辛和努力,战胜了这些艰难险阻才能达成做好工作的目的。

这里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他有战胜艰难险阻的耐心和决心么?他能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么?他战胜艰难险阻的耐心和决心从哪里来?这就是他做好工作的意志强度。

他做好工作的意志强度越大,他也就越有能战胜艰难险阻的耐心和决心。

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是这个道理。

可人的意志强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这就是管理学第二原理必须回答的的问题,这也就是意志强度定理。

意志强度定理界定的是意志强度发展变化的规律,这规律直接表现为“两个正比”关系。

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两个正比”关系?这还得补充说明一下人的行为活动驱动机理。

人是社会存在物。

所以,人的行为活动选择,是直接决定于他与他周围的人和物的比较。

1、当他处于“人有我有”状态时,他处于一种满足状态,意志就无所指向,因而不会有任何意志驱动力形成。

2、当他处于“人无我无”状态时,这种无——缺失,尽管是一种遗憾,但这种遗憾不会让他感到特别不安。

因而也没有差异给他带来刺激,作用于他的意志选择。

3、当他处于“人无我有”状态时,这种“人无我有”状态会给他带来一种能的价值满足,因而他会努力保持这种“人无我有”状态,并努力保持不被他人所改变而转化成为“人有我有”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人无我有”状态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并且他还高估了这种“人无我有”的价值,那么,他也就不免会因此坠入自我陶醉之中而放弃其它应该有的努力。

4、当他处于“人有我无”状态时,他的意志可能会因为这种缺失所带来的自卑而强化,进而驱动他形成努力改变这种“人有我无”状态的意志力,以形成“人有我有”的满足状态;或者创造出“人无我有”来补偿这种“人有我无”的缺失。

管理八大定律解读

管理八大定律解读

四、"南风 法则 南风"法则 南风
"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 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 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 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 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 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 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 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 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 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 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 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尽力解决下属日常生 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 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 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
三、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
林肯少年时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 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马,他兄弟扶犁, 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马,他兄弟扶犁,而那匹马很 慢慢腾腾,走走停停。 懒,慢慢腾腾,走走停停。可是有一段时间马走得 飞快。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头, 飞快。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头,他发现有一只很 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他就把马蝇打落了。 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他就把马蝇打落了。看到马 蝇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说: 哎呀, 蝇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说:"哎呀,你为什么要 打掉它,正是那家伙使马跑起来的嘛! 打掉它,正是那家伙使马跑起来的嘛!" 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 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马 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这就是马蝇效应。 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这就是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 马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 他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 他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

影响管理的八个定律

影响管理的八个定律

影响管理的八个经典定律一、80/20法则:关键的少数决定着企业的利润、盈亏、效率、成败。

世界上20%的富人控制着世界上80%的财富。

一个单位20%的骨干产生着企业80%的效率。

启示:抓关键环节,抓关键员工,抓关键问题。

二、破窗理论如果有个人打坏了一扇玻璃窗,而这个破的玻璃窗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他在暗示和纵容其他人继续打破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人们面对这些破窗,就会产生一些无序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造成一种结果----人们麻木不仁。

启示:小题大做:揪住一个小问题不追到原因绝不罢手,救助一个小问题不找到责任人坚决不罢休。

找到责任人之后,马上寻求一个改善的方案。

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装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短的板。

启示: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

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四、皮克.马林翁效应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才,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他、培养他、教育他。

启示:员工可塑性很大,应该对员工充满期望,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施之以必要的教育、培训、引导、期望,然后辅佐他,让他逐渐成功。

不当的批评可以毁掉人的一生。

五、蝴蝶效应亚州蝴蝶摆翅膀,几个月后南美洲出现龙卷风。

启示:不要因小失大。

六、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的最高位置是其不能胜任的位置启示:不要把职工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

七、蘑菇定律把一个初学者放在一个组织的阴暗角落里,再往他的头上泼一桶粪让他自生自灭。

没能力的人、心理素质差的人就此消亡;有能力的人会从粪堆里挣脱出来,变成一株非常漂亮的蘑菇。

启示:基层锻炼,用严酷的环境考验一个人。

耐得住寂寞,承受得起挫折,输得起才能赢得起,拥有积极的心态。

八、鲶鱼效应一个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的死气沉沉。

启示:引入竞争机制影响管理的八个经典定律人们在管理过程中一直在追寻着管理的规律。

如果能驾驭管理规律,那就能驾驭管理。

如果每个人能驾驭人生的规律,那就能走向成功。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1.策略优先。

管理者必须始终注重整体策略,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

2. 以人为本。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规划先行。

管理者必须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同时也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以确保公司顺利实现目标。

4. 善于沟通。

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5. 自我管理。

管理者必须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6. 风险意识。

管理者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预测和应对市场和业务变化。

7. 团队合作。

管理者必须能够带领团队协作,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8. 不断学习。

管理者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 1 -。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1.吉尔伯特定律:员工的价值,在于他们的问题。

2.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3.帕金森定律:事情总是会膨胀到所需的时间和资源的程度。

4.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5.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也会精神抖擞,奔跑起来。

6.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7.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8.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9.刺猬法则:保持适度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10.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1.格雷欣法则:在竞争中,劣币会驱逐良币。

12.二八法则:大部分成果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产生的。

13.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14.南风法则:温暖胜于严寒。

15.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6.鲶鱼效应:通过引入竞争对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7.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18.青蛙法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20.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1.吉格勒定理: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22.鸟笼效应:如果你在房间里挂一只空鸟笼,那么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买一只鸟回来养。

23.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那里听到的就愈多。

24.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25.波特法则: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6.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1. 彼得原理:指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

2. 酒与污水定律: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3. 木桶定律: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

4.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5. 纳尔逊原则:没有困难的事情,你不值得去解决。

6.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敬重同意”。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我们所有的人共有一个”。

3.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建议,开诚布公”。

7. 氨基酸组合效应:指组成人体蛋白的8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7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8. 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9. 氨基酸失衡理论:团队成员搭配不良或过于绝对平均主义会造成内耗丛生,无法达到1+1>2的效果。

10. 特雷默定律:每个人的才华虽然高低不同,但一定是各有长短,
因此在选拔人才时要看重个人专长、而非全能,在用人体制上要勇于破除“完美主义”,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管理学定律大全

管理学定律大全

管理学定律大全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领导、决策及其他管理活动的学科。

其理论和原则构成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管理学定律总结了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和原理,对于指导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管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定律进行总结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

一、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指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大约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这一定律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

在管理学中,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些对结果影响最大的那20%的因素,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指“如果有可能出错,那么它迟早会出错”。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的警惕,严谨的态度和严密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错误发生的关键。

三、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由劳伦斯·彼得和雷蒙德·赫贝尔提出的,它指出“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所升到的职位,是他无法胜任的”。

也就是说,人们在组织中的晋升不是由于他的能力和表现,而是因为他的当前职位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在管理中应该更重视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单纯按照职位进行评价。

四、洞察力定律洞察力定律告诉我们“所有的组织都倾向于遵循洞察而不是数据进行决策”。

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而不是去分析和理解真实的数据。

在管理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倾向,更多地依赖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

五、麦克阿瑟定律麦克阿瑟定律指出“当一项措施开始被当做目标时,它就失去了作为手段达成目标的效果”。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不要陷入形式主义,过分追求一些指标和措施本身,而忽略了实际目标的达成。

六、李维斯定律李维斯定律是指“可度量的常常也比不可度量的重要”。

在管理中,我们应该尽量将管理问题量化和可度量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七、希尔定律希尔定律告诉我们“当所付出的努力适得其所时,就可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管理者行为八大铁律
1.行动优先于计划:管理者需要有行动力,及时处理问题和采取行动,并不断调整和改善计划。

2. 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管理者需要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以便衡量绩效和取得成功。

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理者需要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行动。

4. 以人为本,激励团队:管理者需要重视员工的需求和激励,建立高效团队,取得良好绩效。

5. 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管理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6. 效率至上,精益求精:管理者需要关注效率和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7. 绩效导向,结果为王:管理者需要关注绩效和实际结果,评估员工和团队的绩效,激励优秀表现。

8. 领导力塑造企业文化: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塑造企业文化,以促进员工的认同和忠诚度,实现长期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管理的八大经典定律
人们在管理过程中一直在追寻着管理的规律。

如果能驾驭管理规律,那就能驾驭管理。

如果每个人能驾驭人生的规律,那就能走向成功。

一、80/20法则
该法则表明:在投入和产出、劳动和收获、原因和结果当中存在着普遍的不平衡的关系。

少投入可以得到较多的产出,小努力可以得到较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决定着企业的利润、盈亏、效率、成败。

世界上的20%的富人控制着世界上80%的财富;一个单位20%的骨干产生着企业的80%的效率;你的20%的投入是80%的利润的来源,你的80%的投入恰恰仅产生20%的利润;80%的员工恰恰仅完成了20%的业绩,这些就是
80/20法则的本质。

管理关键环节的确定:找到关键环节,找到影响80%因素的点是根本。

管理是流程管理,在管理中应该让流程尽快的运行起来,解决瓶颈,提高管理效
率。

关键员工队伍的建设:20%的优秀员工影响着组织80%的绩效。

组织在构建队伍时要吻合80/20法则,构建起关键员工队伍。

组织的奖励重心也要放在关键员工身上,因为它影响着组织80%的业绩。

时间管理原则:组织在时间管理方面一定按照80/20的原则把重要的事情找出来,它影响着组织的业绩。

挤出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专门解决重点的20%
的问题,可提高效率。

二、破窗理论
如果有个人打坏了一扇玻璃窗,而这个破的玻璃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它在暗示和纵容其他人继续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人们面对这些破窗,就会产生一些无序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延伸会造成一种结果——人们麻木不仁。

在麻木不仁的状态下,犯罪就会滋生,管理就会出现问题。

看似一扇破窗、一块坏玻璃,它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小题大做的道理:揪住一个小问题不追到原因绝不罢手,揪住一个小问题不找到责任人坚决不罢休。

找到责任人之后,马上寻求一个改善的方案。

组织树立一个标杆,其他人就不敢不重视一扇破窗。

破窗不形成,管理就不会出现
无序的状况。

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组织应该抓住影响组织生存的要害的关键点。

三、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短的板。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

这是企业最为著名的管理法则,也是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在一生的经营实践中得到的经营管理的金科玉律。

团队精神是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如果团队里99个人有敬业精神,1个没有,那么这个木桶的短板将决定组织的效率。

(诺基亚招聘特点:讲团队意识、
讲科学、讲创新,其文化不容个人英雄主义,这是企业的一个短板,是一个毁
掉一锅粥的耗子屎)
合作能力对每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合作能力的一员工是现代大企业能够正常运作的关键,一个人有没有合作能力也是他自身能否得到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在小农经济文化氛围中生活的时间太长,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农业社会可以这样做,工业时代坚决不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讲合作,就不要谈成功。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在支撑。

聪明的人讲合作,讲双赢,不讲单兵打天下。

改正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由短板变成长板:不将自己变成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热爱工作,认同公司的理念,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合作,不搞办公室政治(办公室内部的人员分派,进行权利上的争斗。

一旦遇到,挖墙脚,掺沙子,把正确一方的人员留住,把不正确的一方人员调走,比如错开他们的上班时间,
让他们少见面)
四、皮特·马林翁效应
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他、培养他、期望他、教育他,这是关键。

木头变成仙女:管理中的皮克·马林翁效应主要指的是管理过程当中希望和期待对人们的作用。

教育界曾经做过皮克·马林翁实验:有位教授对两个教学班进行研究,一个教学班正常管理,另外一个教学班的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了期望,始终给学生一个暗示,你们是我40年教书生涯中遇到过的天才儿童,相信你们能考上重点学校。

进校时两个班的分数一样,毕业时,对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班
平均分高出另外一个班50分。

员工可塑性很大,要对员工充满期望:相信某一个员工是优秀的,他就有转变为优秀的员工的可能性。

施之以必要的教育、培训、引导、期望,然后辅佐他,让他逐渐成功,三次成功的体验以后,他就肯定会有更多的成功。

在管理之下,在期望之下,人是会成功的。

不当的批评可以毁掉人的一生:有很多聪明的孩子犯错误时,他们的家长说:“真笨!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弱智,你这辈子没有希望了!”如果孩子真的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他当然就没有奔头了,他的能力就得不到发挥了。

五、蝴蝶效应
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为预报天气,使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精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确度后再送回,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本来很少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即亚洲蝴蝶摆翅膀,几个月后南美洲出现龙卷风。

在管理中的应用,就是不要因小失大。

苏格兰民谣:
因为一个蹄钉没有及时更换,丢掉了一块蹄铁,
因为一块蹄铁,伤了一个马蹄,
因为一个马蹄,毁掉一条马腿,
因为一条马腿,死掉一匹战马,
因为一匹战马,牺牲一个士兵,
因为一个士兵,毁灭一支军队,
因为一支军队,国家亡了。

经常有企业或个人用一个更大的错误掩盖一个小的错误,事情被发现了,再用一个更大的错误掩盖一个中等的错误,最后走向灭亡。

这就是蝴蝶效应,所以无论是人生还是企业,都应该关注这一点。

六、彼得原理
指在一个等级制度当中,每一个员工趋向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位置停止。

言外之意,员工晋升到的最高位置,当然也有天才人物屈尊于一个很低的位置
上。

在美国的一个汽车修理厂里,彼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人,多么复杂的汽车故障他都能修得很好,因此他的客户非常多。

有很多大客户请他做私人的汽车医生。

老板发现彼得非常有名,就将彼得提升为修理车间的主管,结果,客户抱怨很多,员工抱怨也很多。

这就是彼得效应,彼得升到了他不应该升的位置上去了,而他最适宜的位置是做汽车的修理工。

如何应用:企业要有自己的用人之道,用人一定要慎重,适当地给员工一个职位,不要将人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

此外,人性有弱点,企业
不要用员工的弱点,而是用他的长项。

如何避免:一个是实行轮岗制。

通过轮岗发现员工的才能,将员工安排在适宜的工作岗位上。

一个可以实行轮值班长制度,先别给他实质职务。

轮值班长、轮值部长、轮值副总经理……真金不怕火炼,伯乐要会在跑道上相马。

七、蘑菇定律
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把一个初学者放在一个组织的阴暗角落里,再往他头上泼一桶粪让他自生自灭。

没能力的人、心里素质最低的人就此消亡;有能力的人会从粪堆里挣脱出来,变成一株非常漂亮的蘑菇。

经理人没有时间去鉴别员工,就把他放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强者当然自生,弱者自然毁灭,物竞天择。

在管理中,把企业新来的所有年轻员工全部下放到基层,先在生产部门做上几年,升到主管后,再在物流部门干上几年、品管部门几年,可能再修修财务,如果都能适应,以后晋升的可能性就会比别人
高。

应用蘑菇定律,就是管理者给被管理者设置一个严酷的环境去考验他。

作为被管理者,应调整自己适应主管,首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耐得住寂寞,承受得起挫折,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其次,就是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不管环境怎样,自己都努力去工作。

再次,就是要面对现实,此定律说明,世界总是给年轻人一个严酷的环境,年轻人只有积极面对现实,才会有出路。

八、鲶鱼效应
指一个动物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它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来源:马耳他岛上的一渔民,他打上来的沙丁鱼都是活的,一个年轻人找到他,请求把技术告诉他,渔民就带着年轻人到海上打了一次鱼,年轻人打开鱼舱一看,里面的沙丁鱼都是活的,再一看,里边还有一条沙丁鱼的天敌海鲶鱼。

把海鲶鱼放到鱼舱时,所有的沙丁鱼的生命力都被激活了,于是送到岸上
的都是活鱼。

没有竞争力,管理是会退化的。

缺乏竞争对手,压力不大。

人也是一样,有比较才有干劲,没有比较,不会激活人的创新能力。

有竞争是福气,不是压力,竞争会使员工更强健,而缺乏竞争对手的人是会落后的。

日本某家知名企业生产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微型电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完全有实力拼到对手,但它还是留着25%的市场份额给别人,然后瞄着竞争对手不间断地完善,竞争对手瞄着它努力创新。

在这样的竞争中,这家企业始终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这就是管理当中的鲶鱼效应。

一个经理人,如果想走向成功,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和驾驭自己开始,然后再认识管理和驾驭管理,最终经过历练才能够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

当不进行根本的变化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叫打破。

阻碍我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我们自己和自身的习惯。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当我们的劳动没有被认可时,如果已经是一个木已成舟的事情,不可改变了,就要记住四个字——学会放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