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皮肤(大班健康)
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说课稿

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说课稿《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的皮肤》这一教学内容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于幼儿来说,了解自己的皮肤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从皮肤的功能、结构以及如何保护皮肤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说出皮肤的至少三种功能,如保护、感觉、调节体温等。
-简单描述皮肤的基本结构,知道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触摸和体验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皮肤。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增强幼儿保护皮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皮肤的功能。
这是幼儿认识皮肤的核心内容,只有了解皮肤的功能,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保护皮肤。
例如,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就像一层铠甲,可以防止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入侵。
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当幼儿不小心摔倒时,皮肤会阻挡地面上的脏东西进入身体内部。
-保护皮肤的方法。
幼儿需要掌握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皮肤,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暴晒、防止受伤等。
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如户外活动时要涂抹防晒霜来防止晒伤,玩耍后要洗手保持皮肤清洁等。
- 教学难点-皮肤的结构。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理解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型或者比喻来帮助幼儿理解,例如把皮肤结构比作一个三明治,表皮就像最上面的一层面包,比较薄;真皮就像中间的夹心,有很多血管和神经;皮下组织就像最下面的一层面包,比较厚,可以储存脂肪。
二、说学情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了初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皮肤的体验,如受伤时会感觉到疼,天气热时会出汗等。
保护我们的皮肤大班健康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皮肤保护方法,了解如何处理轻微的皮肤伤害。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皮肤的作用,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PPT、实物演示道具(如防晒霜、护手霜等)。
2.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皮肤的作用,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这一重点的强化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式学习,使幼儿深刻理解皮肤的重要性。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易于操作。例如,防晒霜、护手霜等实物教具要让幼儿看到、闻到、用到,增强书设计
1.课题:保护我们的皮肤
2.内容:
(1)皮肤的作用
(2)皮肤保护方法
(3)处理轻微皮肤伤害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保护皮肤的方法,画一幅画展示出来。
2.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画出正确的皮肤保护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皮肤保护方法方面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保护我们的皮肤大班健康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卫生习惯》第三节《保护我们的皮肤》。主要内容涉及皮肤的作用、皮肤的保护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轻微的皮肤伤害。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皮肤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的皮肤保护方法。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有序。
2.在讲解重点、难点内容时,适当放慢语速,给予幼儿充足的消化时间。
保护我们的皮肤大班健康教案

保护我们的皮肤大班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大班健康领域课程,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保护我们的皮肤》。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的保护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皮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人际交往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护皮肤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皮肤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讲解皮肤的保护方法,如防晒、清洁、保湿等。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用画笔和贴纸在画纸上设计一个保护皮肤的计划。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 保护皮肤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保护皮肤的计划。
2. 作业要求:包括防晒、清洁、保湿等方面的内容。
3. 答案:例如:每天早上使用防晒霜,晚上清洁脸部,保持皮肤的水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皮肤科医生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皮肤的保护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化妆品店,了解更多的护肤产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细节补充在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这一环节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后续知识的基础。
1. 图片和视频的选择:教师应选择清晰、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图片和视频应涵盖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如表皮、真皮、毛细血管等。
2. 观看方式:教师应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图片和视频。
可以采用大屏幕展示或分小组观看的方式。
3. 引导问题: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可提出引导问题,如“皮肤有哪些部分?”“皮肤有什么功能?”等,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思考。
4. 讨论:观看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皮肤结构和功能。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保护我们的皮肤》

大班幼儿健康教案《保护我们的皮肤》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皮肤的基本知识,知道皮肤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皮肤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皮肤的保护作用。
2.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护肤方法。
四、教学准备:1. 皮肤的图片或模型。
2. 护肤品(如润肤露、防晒霜等)。
3. 洗手液和纸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张皮肤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说出皮肤的名称和颜色,让幼儿触摸皮肤,感受皮肤的质感。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皮肤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幼儿知道皮肤能保护我们的内部器官,防止外界伤害。
告诉幼儿皮肤还能帮助我们感受冷、热、痛等感觉。
3. 互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护理皮肤的经历,让幼儿互相交流护肤的方法和心得。
4. 演示:教师演示正确的护肤方法,如如何清洁皮肤、如何涂抹润肤露等。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5.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护肤,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护肤,并请家长监督。
8. 课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2. 开展“小小护肤师”活动,让幼儿担任护肤小讲师,向同伴和家长分享护肤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护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护肤习惯的培养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3. 幼儿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是否能独立完成护肤,以及护肤方法的准确性。
八、教学内容:1.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 护肤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日常生活中的护肤注意事项。
九、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护肤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互动法: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的护肤经验,让幼儿互相交流。
3. 实践法:让幼儿动手尝试护肤,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详案教案反思

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详案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健康我的皮肤详案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了解皮肤的作用和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保持皮肤清洁等。
3. 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 洗手液和水。
3. 大班教室环境整洁,可以进行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学生交流关于皮肤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皮肤的作用和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2. 展示图片或绘本,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主体活动:3.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皮肤保护经验和卫生习惯。
4. 引导学生认识到洗手对皮肤健康的重要性,进行洗手实践活动。
5.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保护皮肤的场景,如涂抹防晒霜、穿着适合的衣物等。
6. 给学生展示一些皮肤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皮肤的建议。
总结活动:7.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皮肤的作用和保护皮肤的方法。
8.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的皮肤保护计划,并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
教案反思:这堂课的教案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对皮肤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护皮肤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皮肤问题的原因和保护方法,以及对个人皮肤保护计划的制定。
此外,教师还需注意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的皮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的皮肤》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得皮肤是保护身体的紧要器官。
2.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3.学会保护和护理皮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教案制作。
2.教学PPT。
3.能代替真实皮肤的模型或图片。
4.纸、笔。
5.盆、毛巾。
6.相关的童话故事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向同学们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询问同学们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同学发觉皮肤并介绍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紧要器官。
第二步:引入学问(10分钟)向同学简单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并向同学呈现模型或图片模拟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步:察看试验(15分钟)1.老师向同学提示:“我的皮肤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同学用毛巾湿润全身,察看本身的皮肤,体验皮肤的柔嫩和敏感。
2.老师在盆里放入一些水,引导同学把本身的手泡在水中,感受皮肤对温度的敏感度。
引导同学讨论皮肤对温度的反应,如何保护皮肤?3.老师将黑白图案涂在一个小卡片上,将其贴到同学身上,让同学弯腰、伸展、转身等,体验皮肤的延展性,察看白卡片上图案的变化。
第四步:讲解学问(20分钟)1.老师引导同学讨论直接接触阳光会造成的危害,如晒伤、晒黑、晒斑等。
介绍紫外线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老师引导同学学习洗澡的正确方法,包括洗澡的频率、温水的温度等。
3.老师让同学练习洗手的正确方法,向同学介绍正确洗手的步骤以及对健康的紧要性。
第五步:小组探究学习(15分钟)同学分为小组,讨论皮肤保护的紧要性和如何保护皮肤,并在班级呈现出来。
第六步:操练活动(20分钟)1.老师向同学呈现一些由T恤或手套剪裁的护肤品捆绑,让同学试着本身完成,提示同学如何正确佩戴。
2.老师呈现如何用清洁棉填充面膜,让同学在同伴的帮忙下,体验在面膜中给皮肤供应的滋养和保护。
3.老师播放童话视频《红鞋子》,引导同学讨论故事中主人公由于乱用魔法而失去皮肤的后果。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今日学习的内容,提示同学保护好本身的皮肤,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大班健康优秀说课稿范文《我的皮肤》 (一)

大班健康优秀说课稿范文《我的皮肤》 (一)大班健康优秀说课稿范文《我的皮肤》一、导入(10分钟)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人体有一个保护机制,叫做“皮肤”吗?皮肤是我们身体的最大器官,它可以保护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外界的刺激,还可以帮助我们排泄废物。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的皮肤”。
二、核心(20分钟)1.皮肤的组成皮肤由三层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是最外面的一层,真皮是中间的一层,皮下组织是最里面的一层。
表皮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紫外线、化学物质和细菌对皮肤的伤害;真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实度;皮下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为皮肤提供坚韧的支撑。
2.保护皮肤我们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皮肤呢?首先,我们要远离紫外线,紫外线会让皮肤增厚变硬,还会导致皮肤衰老和皮肤癌;其次,我们要远离污染,污染物质会堵塞皮肤毛孔,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最后,我们要注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有益于皮肤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和油腻食品。
3.皮肤的清洁我们每天洗脸洗澡是为了保持皮肤的清洁,但是清洁过度也会让皮肤受到伤害。
清洁皮肤最好用温水,不要用太热或太冷的水,因为太热或太冷的水会导致皮肤受到伤害。
4.皮肤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如痘痘、干燥、出汗过多等。
对于这些皮肤问题,我们应该要及时处理。
痘痘可以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吃辛辣食物;干燥可以用润肤霜涂抹,补充水分;出汗过多可以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
三、小结(10分钟)皮肤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健康地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
我们可以多进行户外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助于促进皮肤健康。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皮肤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皮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的皮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知道皮肤的功能。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皮肤的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皮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放大镜、皮肤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卫生纸、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皮肤,分享观察到的皮肤特点。
(2)提出问题:“我们的皮肤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我们的皮肤?”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皮肤的基本结构,讲解皮肤的功能。
(2)介绍皮肤的保护方法,如:勤洗手、洗澡、穿合适的衣服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皮肤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皮肤的结构。
(2)讲解如何正确洗手、洗澡,以及洗澡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保护皮肤的方法。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保护皮肤,我们还应该关注哪些身体部位的健康?六、板书设计1. 我的皮肤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功能: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2. 保护皮肤的方法勤洗手、洗澡穿合适的衣服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皮肤,并写出保护皮肤的方法。
2. 答案示例:画皮肤:画出皮肤的基本结构,如表皮、真皮、毛发等。
保护皮肤方法:洗手、洗澡、穿长袖衣服、涂抹防晒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新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实施保护皮肤方法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皮肤
活动目标:
1、幼儿体会到保护皮肤的重要。
2、幼儿喜欢养成保持皮肤的清洁习惯。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体验、感知皮肤的作用,懂得保护皮肤,喜欢自我清洁。
活动准备:
感知所需的材料:热水(不易过热并装到有盖子的瓶子里)、冷水、钢丝刷(不易太尖)、绒毛玩具、瓷砖、粗糙的木块、放大镜、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不同位置的皮肤,简单了解皮肤表面的构造。
1、玩“小手爬爬”的游戏,幼儿随教师指令触摸全身皮肤,让幼儿感知人体不同位置的皮肤。
2、看一看皮肤是什么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放大镜和印泥,让幼儿仔细观察。
(皮肤上有细细小小的毛孔,绒绒的汗毛,通过印泥在纸上印指印使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手上的皮肤还有指纹,通过捏、按等感受皮肤的弹性。
)
3、讨论:每个人的皮肤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皮肤有各种颜色,皮肤有厚有薄,不同年龄的人的皮肤也不一样等等。
(让幼儿观看不同肤色的、体现皮肤衰老过程的图片。
)
二、通过触摸、观察,让幼儿初步感知皮肤的作用。
1、让幼儿用皮肤去感知教师所提供的各种物品,让她们说出自己的感觉。
(冷热、光滑、粗糙、软硬、平整、刺手等。
)
2、教师通过抚摸幼儿,与幼儿贴脸、拥抱等身体接触,让幼儿感受这其中传递的温暖情意和爱的表达。
提问:你的家人喜欢你时是怎样表达的?(亲亲我、摸摸我、抱抱我等身体接触或夸夸我等语言表达。
从而让幼儿意识到皮肤的接触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
3、观察受伤的皮肤:请几位皮肤受过伤的幼儿到前面来,让幼儿观察他们的皮肤出了什么问题?受了什么伤?(晒红的、曝皮的、痒痒的、疙瘩、生痱子的、跌破的等。
)
谈话:为什么会这样?受伤后怎样处理?不及时医治会怎样?
起因:太阳过度暴晒引起的红和曝皮、蚊虫叮咬的疙瘩、出汗不及时冲洗引起的热痱子、运动中保护不慎引起的刮伤、跌伤等。
治疗:涂抹清凉的药膏、消炎的药水等。
不及时医治的后果:细菌入侵、感染、发炎溃烂等。
4、讨论:皮肤有什么作用?如果人没有皮肤会怎么样?
*感知物体的冷热、光滑、粗糙等。
*通过排汗起到身体代谢的功能。
*保护身体内部的组织。
*感受温暖的情意、爱的表达及其他感情的表达。
*美观等。
师:皮肤这么重要,受伤后又会让人很难受,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呢?
三、潜移默化的向幼儿渗透对皮肤的自我保护意识
1、谈话:通过对皮肤作用的深刻感受,引导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洗脸、洗手、换衣服;经常锻炼并在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防止皮肤受伤、防止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受伤后及时医治等。
)
2、快乐体验:听快乐的音乐,做快乐的皮肤保健操,增强幼儿对皮肤的喜爱,从内心深处激发幼儿自我保护皮肤意识。
四、实践活动:洗手、洗脸。
师:刚刚小朋友们摸了许多物品,老师和小朋友们之间也互相抚摸、贴脸等皮肤接触,我们脸上、手上的皮肤可能都有了细菌,马上要进餐了,大家一起来清洗一下手上和脸上的皮肤。
(师生共同洗手、洗脸,用行动及时向幼儿传递一种养成卫生清洁好习惯的信息。
)
拓展活动:
1、在园的一日三餐前,及时提醒幼儿清洁手、脸部的皮肤。
2、天气炎热提醒幼儿及时涂抹家长事先准备好的防晒霜。
3、午睡时为幼儿准备花露水、痱子粉,给需要的幼儿用。
4、进餐时注意不烫伤、运动中注意不刮伤、跌伤。
活动反思:
对于皮肤的保护,应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为主要目标,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已有良好习惯的幼儿,应帮助他们理解皮肤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良好习惯,防止反复;对于保护意识不强,习惯养成不够全面的孩子,应分析其原因,加强认识,同时在行为上,家长和教师双管齐下同时
给予幼儿强化,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习惯的培养要长期的关注。
也从此次活动,我深刻的意识到像此类课程涉及更多关于习惯的养成,非一节完美的集中教育活动所能解决的,必须借助于更广泛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向生活活动、区域活动、家庭教育中扩展,教师家长联手协作,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性和实效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