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和意见,本次调研旨在收集对公共自行车的态度、需求以及使用体验等方面的数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居住区域的受访者。
问卷包括了关于公共自行车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使用频率、原因和障碍、改善建议等。
调研结果1. 使用频率: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使用公共自行车一次,其中30%的受访者每周使用频率高于三次。
2. 使用原因:大部分受访者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主要是环保和经济性,其次是便捷性和健康性。
少数受访者认为公共自行车能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使用障碍: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没有发现明显的使用障碍,但约有20%的人表示担心车辆维护不及时以及车辆短缺的问题。
4. 改善建议:受访者普遍希望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车辆的质量和维护水平,并引入更多智能化的系统,如刷卡、手机支付等。
5. 其他意见:少部分受访者提到希望加大宣传,提升公众对公共自行车的认知度;还有一些受访者认为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其他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等)的衔接可以更加便利和无缝。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自行车已经在广大市民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建议政府和运营方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改进:1. 增加站点数量和覆盖范围,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区域,以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
2. 提高车辆的质量和维护水平,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引入智能化系统,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公共自行车的认知度,推广其环保和健康的特点。
5. 加强与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提供便利的换乘服务。
总之,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认可。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城市绿色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选取某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投放与使用情况,分析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中的作用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投放情况分析1.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布不均衡。
有些站点密集,而有些地方则几乎没有站点。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出行较远或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难以使用公共自行车。
建议:对于那些人流较大和交通繁忙处,应设置更多的站点,而对于人流较小的地方,则可以适当减少站点的数量。
2.站点设施不够完善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站点内的设备配置不够完善,比如缺乏防雨棚、座椅、夜间照明设施等。
这些不足会影响人们对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体验,从而减少其使用频率。
建议: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投入力度,增加有益于用户体验的设备和服务。
1.出行目的主要为工作和学习调查显示,城区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上下班和读书。
这与公共自行车的时效性和方便性有关。
建议:提高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时效性和方便性,在高校、商铺、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场所增加站点,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用户。
2.使用率存在不足虽然城市推广了公共自行车出行的理念,但实际使用人数并不尽如人意。
在实际出行中,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明显低于机动车辆的使用率,这主要是因为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不均、设施不完善、风险较大等问题。
建议: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数量和密度,完善站点设施,加大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说明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用户信任感和使用安全性。
三、结论通过对某城区公共自行车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共自行车在城市绿色出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且用户主要是通过公共自行车进行工作和学习等出行。
但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仍存在站点分布不均、设施不完善、使用率低等问题。
因此,建议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投入力度,在关键地段增加站点,并提高站点设备完善程度;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管理力度,提高用户信任感和使用安全性,从而推动公共自行车在城市出行中的推广与发展。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杭州市政府有关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延伸公共交通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成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
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与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策建议:注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布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等级分布;完善服务管理程序,积极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动化营运;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优化Abstract: The public bicycle system is one major initiative, taken by Hang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public bicycles and the oth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means, which contributes to build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 stations of public bicycles in Hangzhou and the roads traffic plan,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nd advices to enhance the public bicycle system: 1) accelerate the pavements of the bicycle lanes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stations; 2) improve the operations of service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autonomous running of public bicycle service system; 3) enhance the correspondent service systems.Key words: Hangzhou, public bicycles, rental service, optimization但是由于城市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存在下车步行时间过长、等候时候过长、换乘不便等问题,导致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从而使小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引发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等诸多城市问题。
城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城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几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调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我们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出行目的、满意度、问题和建议等。
调查结果1. 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有使用共享单车的经历,其中近6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或者偶尔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这说明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一个重要方式。
2. 出行目的在共享单车的出行目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主要是用于短途出行,比如上下班、购物和社交等。
而在周末和假期,使用共享单车的出行目的更多地是观光游览和运动锻炼。
3. 满意度对于共享单车的满意度,约一半受访者表示比较满意,认为共享单车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但也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共享单车的车况和停放乱象等问题。
4. 问题和建议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车辆损坏、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
受访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高车辆质量、加强管理、规范停车和加大宣传等。
分析和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共享单车在城市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欢迎。
但与此共享单车的管理和服务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完善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规范停车秩序,加大巡查力度,对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共享单车企业也应加大对车辆的维护和管理力度,提高车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共享单车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城市居民对共享单车使用规则的认知和遵守度。
也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和推出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市民使用共享单车。
3. 智能化服务共享单车企业可以逐步引入智能化服务,比如智能车锁、智能定位等,提高车辆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摘要]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
杭州市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吃,喝,住,行等全方面发展的城市,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延伸公交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模式,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作为在杭大学生,出于课题的要求,生活的需要等,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等方面,对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满意度一. 研究背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集经济,健康,环保为一体,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其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了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是一项民生建设,更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而杭州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发达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采用固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方。
杭州共享单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杭州共享单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作者:倪渠成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4期摘要:2016年底杭州各大街道及城区周边出现了各种共享单车,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覆盖不到的地点。
共享单车是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有利补充。
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但运营企业无序投放占用社会资源,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管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城区共享单车的问卷调研发现,共享单车给杭州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感受到其缺陷和不足,对共享单车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顾客满意度杭州市一、调研背景2016年底共享单车出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在原有公共自行车“小红车”的基础上,杭州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
杭州“小红车”主要依赖刷卡租用,共享单车靠APP租用;还车的时候,公共自行车需停到有桩的租赁点内,而共享单车则采用无桩模式。
共享单车实现了可无桩化随停随还。
停放地点不受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不少的用户群体。
为了了解共享单车的满意度水平,通过调查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及现存问题,为共享单车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这是本次调研的出发点。
二、调研方法本次的调研范围主要涉及到杭州市滨江区、西湖区景区、下城区三个城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采用定点访问、拦截访问、随机访问3种方法对共享单车使用者进行调研。
调研采取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发放《共享单车社会满意度》纸制调查问卷。
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4份,问卷有效率为89.3%。
使用EXCLE和SPSS Statistics22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
三、数据分析(一)共享单车使用群体状况1.调查群体的性别本次收到有效问卷共计134份,其中调查群体中男性使用共享单车为77人,女性使用人数为57人,男性高于女性群体14.92%。
2.调查群体的收入从使用共享单车的群体收入数据上看,收入在5000以内和5001-10000的分别占32.09%与34.33%~10001-15000和15000以上,分别占15.67%占5.97%。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摘要】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一些的体现,本文从运营管理、运营结果、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杭州市政府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绩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指筹集和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水、电、气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非实物形态的产品)这一基本方式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过程。
[1]杭州市委、市政府2008年推出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是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体现,同时也是杭州市政府大胆创新的表现。
公共自行车项目自运营以来,使用人数日益增加,整个自行车运行系统得到不断完善。
但与此同时,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仍存在诸多问题。
此次评估目的在于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的优缺点,使其发扬优点,改善不足,继而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一、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的绩效评价分析(一)评估指标公共自行车是一个公共投资项目。
公共投资项目具有效益与费用无形化、财务评价指标非营利性、评价指标之间协调难度大的特点。
[2]笔者依据资料收集与问卷调研分析,通过李克特量表分析建立了杭州公共自行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杭州公共自行车绩效评价指标要素表(二)评估方法本文采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创新和学习四个维度对杭州公共自行车进行绩效评估。
在财务维度上,我们从现状与长远两方面进行评估。
在顾客维度上,主要取决于群众的满意和使用程度,同时还关注杭州公共自行车未来的发展。
而在内部业务上,主要从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去考量。
在这方面,杭州政府更是根据群众反馈不断进行完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时解决民众提出的借还车难题。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城区居民进行,内容包括对公共自行车投放站点位置、自行车数量、使用频率、使用目的以及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
实地观察则主要关注公共自行车站点的位置分布、站点周边环境、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者的情况等。
二、投放状况分析根据实地观察,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投放站点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域和主要交通枢纽周边。
投放站点周边环境较好,容易找到自行车,方便居民的出行需求。
在投放站点自行车数量方面,大部分站点的自行车数量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
个别站点的自行车数量偏少,导致部分居民难以找到自行车,影响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率。
三、使用状况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城区居民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以学生和上班族居多,他们主要用公共自行车来进行上学上班和短途出行。
在使用目的方面,大部分居民选择公共自行车主要是为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
也有一部分居民选择公共自行车是出于环保和健康考虑。
在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满意度调查中,大部分居民表示比较满意,认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城市的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
也有一部分居民对系统的投放位置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增加一些新的站点,以覆盖更多的地区。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投放站点的数量和位置上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了部分居民在使用公共自行车时遇到了困难。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投放站点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关注那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增加投放站点数量,提高服务覆盖面。
2. 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效率,及时对自行车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自行车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
告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
告
周梦霞
[摘要]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
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
杭州市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吃,喝,住,行等全方面发展的城市,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延伸公交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模式,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作为在杭大学生,出于课题的要求,生活的需要等,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等方面,对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满意度
一. 研究背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集经济,健康,环保为一体,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其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了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是一项民生建设,更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而杭州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发达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采用固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方。
而我们,作为在杭高校的大学生,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身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等,对贴近于生活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进行了调查,并书写成了调查报告的形式。
二.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实证分析。
(一)公共自行车使用群体的行业分布情况。
在本学期的第八周与第九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及周边地区,还有西湖边的居民,游客聚集地等,针对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时间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其满意度。
在对先前发放所得的问卷的数据进行输入,汇总与分析后,我发现,受访人群中,公共自行车使用群体主要由工人,学生,公务员,职员等职业群体组成。
其中,学生的比例为55.9%,占了一半以上,他们经常用于出行,游玩等;其次,就是职员,他们经常用于出行,上班,买东西等等,占了18.97%。
而公务员,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做生意的,无业者以及其他职业的,所占比例都小于10%。
如下图图1所示。
图1.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群体的行业分布比例饼图
(二)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的出行目的。
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出行目的。
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机动车数量过多,停放困难,出行不方便,为了更好地游玩,而选择了使用公共自行车;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出行方便,可以更快的上下班,买东西;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的出行目的分为上下班(或上学放学),日常事务(买菜、访友),风景区游玩,文化体育娱乐、健身和其他。
经过调查分析,以风景区游玩为出行目的的占25.64%,用于日常事务的占20%,用于上下班(上下学),和文化体育娱乐健身的分别占了10%多,其余的便是除去这些用途的“其他”目的,占了28.21%,总体来说,各个出行目的所占比例相差不大,较为均衡。
如下图图2,表1所示。
图2.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出行目的比例条形图
出行目的
频率百分比
风景区游玩5025.6
其他5528.2
日常事务3920.0
上下班(上放学)3015.4
文化体育娱乐、健身2110.8
合计195100.0
表1.公共自行车使用人群出行目的比例分布表
(三)公共自行车使用时间段分布情况。
每一位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时间段都十分不同,这也是由他们的出行目的所决定的,这也说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时间段与使用人群的出行目的有很大的相关性。
比如说,到风景区游玩的适用人群一般会再上午至下午吃饭前使用,上下班或者上下学的会在早上八点左右和下午五点左右使用,而出门买菜,购物的使用人群又会选择在上午十点左右和下午三点左右使用等等。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显示,上午使用自行车的人数明显多于下午与晚上使用的人数,分别占10.8%,16.4%和
36.4%,而下午使用的人数比例总和也只有36%左右。
如下图图3,表2.所示。
图3.公共自行车使用时间段比例分布图
频率百分比
12:00-16:303316.9
16:30-18:303115.9
18:30-21:007 3.6
6:30-9:002110.8
9:00-12:003216.4
其他7136.4
合计195100.0
表2.公共自行车使用时间段比例分布表
(四)人们未使用或者不用使用公交自行车的原因。
虽然,公交自行车有很多优点,有着其自身所固有的吸引人的特点,如60分钟内免费使用,全市范围内通租通还,方便实惠;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等,但是,也有其让人觉得不如意的地方。
如办卡麻烦,门槛高;网点少,不方便;自行车与公交车衔接不好等。
根据调查显示,认为办卡麻烦,门槛高和公交站点近,不需自行车而不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各占20%,其次,便是因为网点少,不方便,占了17%,其余的原因如机动车出行比较方便,公交车和自行车衔接不方便等原因所占比例都在10%左右或者小于10%。
如下图图4,表3所示。
图4.人们为使用或不用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
比例分布图
未使用或不愿使用的原因
频率百分比
办卡麻烦,门槛高3920.0
对机动车出行比较满意6 3.1
对现有出行方式满意2311.8
公交站点近,不需自行车3920.0
没听说过157.7
其他189.2
网点少,不方便3417.4
自行车与公交车衔接不好2110.8
表3.人们为使用或不用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原因比例分布表
(五)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的总体满意度。
以上的三个调查点都只是此次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的一小部分,诶根据我们所调查的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时间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我们也最后得出了使用者们对公共自行车的总体满意度。
我们采用根据老师的要求,采用了十分制,分别将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定义为10分,8分,6分,4分和2分。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评价为10分和8分的分别为21%和47%,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评
价为6分的占有30%,其余只有极小部分打4分或2分,其中,均值为7.71分,标准差为1.546。
(如下图图5所示)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使用者对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的运行情况持满意态度,认为这个项目便民利民,是一项好政策。
4.
公共自行车总体满意度百分比
三.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网点太少,需增加,网点布局不是很合理;
2. 自行车只有一种车型不能满足多方需求;
3. 办卡麻烦,门槛高;
4. 站点设置缺乏层次;
5.未更好地实现自行车换乘与公交换乘的结合;
6.车子的车锁配备不完善,自行车容易被偷;
7. 后台服务系统尚不完善等。
(二)对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提出的建议。
1.增加自行车租放网点;
2.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不应只沿主干道布设,还应继续深入居住区、商业区、校园等区域内部;
3.降低自行车办卡门槛,简化办卡程序;
4.调整自行车车型,按照市民要求增加车型,如可以带小孩的后座;
5.将自行车停放点与公交车站较好的衔接起来,拉近之间的距离,方便市民与游客的使用;
6.配备一把链子锁,运用科技手段,以免租车被盗;
7.要加大宣传力度,由于该系统刚推出,租车者对于一些服务网点以及服务项目还不是很熟悉,希望能增加固定出租点的引导图,让租车者一目了然,通借通还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总结。
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
而杭州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的休闲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采用固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
虽然,现在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摸索,以及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将日益完善,成为一个真正的民生项目。
行政管理1002班
92
周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