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新闻史

合集下载

俄国19世纪中期新闻事业

俄国19世纪中期新闻事业

俄国19世纪中期新闻事业通河忘川学社洪超一、19世纪中期俄国政治政策与新闻政策俄国自罗曼罗斯建立之始,到今日,政治生活中东方集权色彩一直比较浓厚。

特别在国土广阔、注重军事、帝制发达的沙皇俄国时期,历代沙皇都在不断加强国家机器。

国内政治政策上极为明显体现了这一传统:实行威权统治,设立特务机关、严格监视民众思想动态,要求民众对政府的服从、强调沙皇的地位同时要求贵族与之同心同德。

825年的二月党人革命中,贵族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同时与沙皇离心离德。

第二年,尼古拉一世即设立直属于自己的机构第三厅,凌驾于政府之上,“注意人民的思想动向,注意那些对宗教和政府肆意进行非议的人,搜索是否有新的秘密团体存在。

”【1】所谓“新的”,便是相对于被查禁、人员遭到流放二月党而言。

可见,沙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忘前车之鉴,仔细审视贵族中的叛徒。

宪兵团与政治警察的活动随之遍布全国。

对外政治政策很明显的一点便是其欧洲宪兵的自我定位。

在19世纪30年代的世界新闻界变化悄然发生,美国纽约《太阳报》开启了便士报时代【2】,随之带来月球蝙蝠人一系列猎奇的报道与虚假报道。

然而,此时的俄国,新闻业方才起步,宣传意味十分浓厚。

与新闻落后、政治高压对应的,俄国此时新闻政策十分严厉反动。

1826年颁布书报检查条例,建立“书报检查非常委员会”。

国外的刊物遭到严厉抵制,防止革命思想在俄罗斯扩散,为此,邮政部门没收了大量检查出的企图流入国内的违禁刊物。

同时官媒也出于自身立场诋毁歪曲革命思想。

由此看来,俄国新闻政策是其政治政策(对外扼杀欧洲革命、对内独裁专制)的延续。

【1】(苏)潘克拉托娃.苏联通史(第二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277【2】黄旦.第四等级:独立报刊思想之形成——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J].新闻大学.1999(4).23二、该时段报刊发展情况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其影响力主要在领土与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总体水平低下。

报刊的发展也不例外。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赵永华[摘要]由彼得大帝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张近代化的报纸《新闻报》产生于1703年,是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始。

俄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在农奴制改革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到1917年是俄国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顶峰时期,其发达水平并不逊色于欧美各国。

十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本土消亡,部分流向境外。

[关键词]俄国新闻史;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从产生到消亡,经历了200年的生存过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1917年形形色色的报刊林林总总将近4000种,可谓壮观。

这一段俄国新闻史是很值得研究的,然而,长久以来却被学界忽略了,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无产阶级报刊上,似乎当工人报刊一出现,资产阶级报刊就自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距今100年的历史为鉴,可以窥见到现代俄罗斯新闻事业在苏联解体后所呈现的面貌。

一、肇始于一国之君: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往往是在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才可能出现。

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松散,客观上不需要大范围的信息交流。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交换在封建主义内部的增长,至少是资本主义的一些因素的发展,才可能出现以机器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新闻事业才会诞生。

俄国新闻史的发展状况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报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俄罗斯的出现是在18世纪初。

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新闻报》,这是俄国的第一张印刷报纸,比1609年在德国诞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通告—报道或新闻报》要晚上一个世纪。

彼得一世本人也参与了报纸的编辑工作,成为俄国报业的创始人。

彼得大帝执政期间实行全面西化的改革政策,积极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缩短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距离。

创办报纸是他的文化改革措施中的一个内容,是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一个方面。

近代化报纸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10俄国新闻史

10俄国新闻史

《火星报》 的作用
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 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从何着手?》)这是对无产阶级新闻理 论的发展。 《火星报》组织工作:①收集稿件和信件。 ②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③在国内建立地下 印刷所。④通过代办员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 动经费,这个过程也是宣传组织群众的过程 。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①使多数工人接受 马克思主义,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②把 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组织 基础。③通过广泛讨论宣传,为建党准备了
5 民粹派或民粹主义
19世纪60年代末兴盛的知识分子社会改 革运动 人民之友、人民的精粹、为人民利益奋 斗的人 “知识分子对人民欠有无法偿清的债务” 著名的民粹主义思想家:巴枯宁、克鲁 泡特金、拉甫洛夫等
民粹派的报刊: 《俄国财富》 1876年在莫斯科创办。米海伊洛夫 斯基曾任主编。在19世纪90年代,米海 伊洛夫斯基等人发起与马克思主义者的 论战。1905-1907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后,《俄国财富》改变编辑方针,政治 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
普希金1820年他被派到 俄国南部任职,这是一 次变相的流放。 1824--1825年,被送回 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 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幽禁 1826年,普希金被召回 莫斯科,但仍处于监视 之下。他创作政治抒情 诗《致西伯利亚的囚 徒》,表达对十二月党 人的理想的忠诚。
1836年普希金创办《同 时代人》。后来由别林 斯基、涅克拉索夫、车 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 留波夫等编辑,直到 1866年。 普希金的活动令沙皇政 府头痛,挑拨导致1837 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 斗。普希金身负重伤, 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 了”。
记述从十二月党人起 义到巴黎公社前夕的 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 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 事件 。作者称此书 是“历史在偶然出现 于其道路上的一个人 身上的反映”。 向群众发表自由的俄 罗斯言论,举起伟大 旗帜来反对沙皇专制 制度这个蟊贼的第一 人”;是“在俄国革 命的准备上起了伟大 作用的作家” 。

第十二章苏联地区新闻事业

第十二章苏联地区新闻事业

第五节
“二战”前的苏联报刊
•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这里的新闻事业从此也进人了 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 苏联时期的报业可分以下五个阶段。
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1917-1926)
• • • •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新闻出版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取缔反动报刊。 二、创办党和苏维埃报刊: 从1919年到1924年,俄共(布)的党代表大会都对报刊 工作进行了专门讨论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根据这些 决议,党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在 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 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以服务 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报刊为辅的新型报业网络。 • 到1925年时,苏联共出版报纸589种,其中农民报纸 141种,少数民族报纸153种。 • 当时已经创建的主要中央报纸有:《真理报》、《消 息报》
第二节
《火星报》与建党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的人口中,属于无产 阶级各阶层的总人数不下2200万。随着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它们逐渐形成为一文独立的政治力 量。而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为阶级的舆论机关,无 产阶级报刊也随之出现。
1、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早期工人报刊
2、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 1883年,侨居日内瓦的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国外创 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国内也 出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小组。国内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是1885年彼得堡的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它创 办了俄国最早的社会民主主义报纸《工人报》。
2、《莫斯科新闻》的创办(1755)
• 彼得大帝对报业的限制十分严格,只允许 政府出版《新闻报》,不准民间办报;18世纪50 年代,沙皇政府的控制有所松动。1755年,政府 创建了第一所国立大学——莫斯科大学。为了出 版教科书和辞书手册,莫斯科大学建立了自己的 印刷所,这就为创办报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756年,莫斯科大学仿照《新闻报》的样式创办 了《莫斯科新闻》,自此打破了官办《新闻报》 独家垄断的局面。

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圣才出品】

郭亚夫《外国新闻传播史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圣才出品】

第八章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1.报业开端(1)彼得一世改革包括创办报刊。

1703年,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新闻报》,自任主编,开始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

(2)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该报经常发表文章,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攻击、诽谤。

《新闻报》慑于革命的威力于1917年底停刊。

(3)《新闻报》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

它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报业开端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报业 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 取缔反革命报刊 苏联时期的报刊事业 建立无产阶级报业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报业 战后苏联报业的发展和变化广播的创立与发展 苏联广播电视与通讯事业 对外广播 电视通讯社事业 苏联解体之前的新闻改革苏联解体前后及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苏联解体后俄联邦的新闻事业 俄罗斯及苏联地区新闻事业史2.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报刊分为两部分,即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1)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①1836年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同时代人》,是一份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43年前是季刊,之后改为月刊。

②《祖国纪事》1839年创办于彼得堡,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

③《钟声报》是亚·伊·赫尔岑和尼·普·奥加辽夫在国外出版的俄国革命刊物,1857年创办,最初为月刊,后来为不定期刊。

(2)民粹派报刊①《俄国财富》于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是俄国科学、文学和政治刊物。

1879年以前为旬刊,以后为月刊。

②《欧洲通报》杂志是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历史、政治和文学刊物,1866年3月一1918年3月在彼得堡出版,1866年一1867年为季刊,后改为月刊。

3.无产阶级报刊(从产生到十月革命)(1)产生背景及工人报刊的出现①1872年,沙皇政府修订1865年的报业法,使得原法仅有的一点宽松荡然无存。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由于俄国长期处于高度集权统治下,俄国没有从民间新闻纸转向官方报刊的发展过程,而是形成了由官办到非官办的发展过程。

(1)1702年12月,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出版一份印刷报纸,于是便开始了俄国的现代新闻史。

1703年1月2日,该报以《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他事件新闻》为报名出版。

1719年该报改名《圣彼得堡新闻》,简称《新闻报》。

该报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始终是沙皇政府的官报。

最初,报纸出版不定期,1815年起变成日报,是为俄国最早的日报,1917年停刊。

(2)俄国最早的杂志是官办的,即1728年俄国科学院接管《新闻报》后出版的《新 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19世纪中叶至1917年,在“放宽—收紧”政策中顽强发展的俄国新闻传播业 1917—1925年:苏维埃俄国新闻体制的形成 苏联新闻传播业初期的发展(1925—1940) 1925—1991年: 二战时期的苏联新闻传播业(1941—1945) 苏联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战后新闻事业恢复和发展时期(1946—1986) 苏联的新闻改革时期(1986—1991) 初期的变化“8·19”事件后俄罗斯 传媒业的集中联邦共和国的新闻传播业 传媒所有制的结构特点俄罗斯联邦新闻传播业的现状俄国新闻传播史闻报每月注释》。

俄国人写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是18世纪中叶主编该报的M.B.罗蒙诺索夫写的《论新闻业者的责任》。

(3)1756年,俄国的第一张非官方报纸《莫斯科新闻》由莫斯科大学创办,全国发行,每周发行两次,初期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介绍西方思想观念。

(4)18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了一系列讽刺杂志,但影响微小。

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为维护统治,开始对民办报刊实行压制,传播民主主义思想的报刊全部被查封。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第四章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俄罗斯地区的报业至今已走过了3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三个时期: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和独联体时期。

第一节沙俄时期的报业俄国是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历时最长的国家,历届沙皇均严格控制报业,因而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一、俄国报业的诞生和初创。

(一)、《新闻报》1703年1月2日,沙皇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倡导创办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它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作了大量的鱼卵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二)、《莫斯科新闻》和其他民办报刊的出现。

1756年,莫斯科大学仿照《新闻报》样式创办《莫斯科新闻》,自此打破了官办《新闻报》独家垄断的局面,它是非官方报纸,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发行量超过《新闻报》。

后来该报几易主编,越来越成为沙皇统治的帮凶。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被苏维埃政权查封。

18世纪后期,在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一些民办刊物。

最有影响的是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的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杂志,如《雄蜂》、《画家》。

1779——1789年,他曾主编《莫斯科新闻》,将它办成了宣传民主主义的阵地。

18世纪末,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俄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者惶惶不安,对刚兴起的民间新闻出版业采取镇压措施,传播民主思想的进步刊物全部被查封,进步的新闻工作者一一被放逐。

(三)、十二月党人和赫尔岑的报刊活动。

1825年12月,一些青年军官因深感俄国的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现状,率军队起义,史称这次起义的贵族军官为十二月党人,他们所办的报刊,最有影响的为1823年创办的《北极星》,主要内容为宣传解放农奴,废除书刊检查制度,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以赫尔岑为首的贵族革命家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继续促进民主运动的发展。

他与人合作出版了刊名和宗旨与十二月党人创办的《北极星》相同的《北极星》丛刊和《钟声》杂志。

俄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俄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新闻报》:是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1703年1月2日在莫斯科问世。

标志着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

它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

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做了大量舆论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工人曙光报》:创办于1880年2月15日,由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亲自担任编辑。

哈尔图林通过《工人曙光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现今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

《同时代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1836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

《工人报》:1885年布拉戈耶夫创办,俄国最早的社会民主主义报纸。

标志着俄国工人报刊日趋成熟。

宗旨和任务:要使工人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历史使命,为在俄国建立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而斗争。

《前进报》: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

1905年在日内瓦创办。

周报。

是列宁为反击孟什维克的进攻,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而创办的。

该报继承了旧《火星报》的传统,同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因后来创办新的机关报《无产者报》,《前进报》于1905年5月终刊。

《火星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1900年创于德国莱比锡,后迁至慕尼黑、伦敦,列宁担任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宣传内容:同经济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论战、宣传党的纲领(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党,党的纲领和任务是什么等)、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组织基础(“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作用:完成了统一全党思想、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筹备召开党代会的任务。

宣传了列宁的新闻思想,涉及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报纸的功能、对出版自由的论述和群众性等问题。

《真理报》:1912年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列宁是主要领导人。

内容广泛,阐述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工农运动,分析俄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评论俄政党活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西部地区
1917年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尚不完善的代议制共和体 制的临时政府,因继续参加一次大战而失去民心, 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十月革命,取得政权。 1917年11月8日-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苏维埃 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其中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始终在苏联处 于主导地位。
1825年十二月党人创办秘密刊物《北极星》,是为



最早沙俄政治反对派的报刊。 19世纪中叶的代表性反对派文学刊物是《祖国纪事》 和《同时代人》(普希金创办)。赫尔岑在国外创 办《钟声》。 1900年,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在国外创办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机关报《火星报》。20世纪初,俄国各种政 党的报刊多如牛毛,尽管报刊政策比较严厉。 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批量的民营新闻性报纸和大众 化报纸(戈比报),代表性报纸《新时报》(1868 -1917),老板苏沃林。他也是俄国最大的民营报 业主,拥有多家报刊,一度倾向社会民主工党。 但是,当时的俄国的民营报刊大多有一定的党派倾 向。(西欧进入大众报纸时期,俄国落后一步的反映)
俄国新闻史
一、俄国简单的历史
陈力丹
文明发展较晚,公元9世纪才形成奴隶制国家的雏 形——基辅罗斯(882年),13-14世纪臣服于蒙 古。1328年形成较为像样的莫斯科大公国,1480年 形成中央集权体制。历经两个王朝:912-1598年 的罗立克王朝和1613-1917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1547年时的莫斯科大公改称“沙皇”。 政治上高度集权是俄国的特征,因而新闻业从一开 始就出于集权政府的控制之下。
《共青团真理 报》2004年3 月26日编》4卷117-1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5年版)
十月革命后的一年内,基本实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新 闻自由设想。1918年9月前,苏俄有各种商业性报纸 226家、政党报纸235家。由于种种原因,到1918年 底,非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全部消失。但尚存20几家非 党的文学刊物,1925年以后全部消失。 1921年-1924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过 数百家“耐普曼”(即民营、私人)报刊和出版社。 1925年以后,全部消失。 1925年以后形成苏联模式的新闻体制。 斯大林基本观点: “我们不是自由主义者,在我们 看来,党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 “形式上的 民主是空洞的,而党的利益才是一切” 。(《斯大林全

1991年发生“8.19”事件,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 人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企图推翻戈尔 巴乔夫总统。莫斯科群众数百万人上街抗议政变, 决大多数的军人拒绝开枪。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俄 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领导人民粉碎了政变。 1990年3月-1991年12月,前苏联陆续解体,独立 的俄罗斯联邦承担前苏联的国际义务和债务。
俄国书报检 查官杰作



四、十月革命苏俄的新闻政策

二月革命以后半年内,总体上实行的是新闻自由政策,尽 管存在一些对反对派报刊的查封事件。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设想:十月革命前夕 (1917年9月28日)提出:没收大资产阶级的报纸和印刷 所,首先给予国家,其次给予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万 选票的大党(复数),第三,给予有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 (例如1万人以上)。(参见《全集》2版32卷157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1917年11月9日)列宁签署公告: “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 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 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
三、沙皇俄国的专制新闻政策
出现第一个反对党派(十二月党人)以后,开始出现明
确的书报检查制度,极为严厉。还成立了由三位大臣组 成的最高书刊检查委员会,“指导舆论,使其符合现实 政治形势与政治观点”。 1858年起,在上而下解放农奴运动的背景下,新闻政策 逐渐放宽,出现批量的民营报刊。1865年颁布较为宽松 的出版法,但是第二年因沙皇遭遇未遂刺杀而恢复原来 的书报检查制度。 1905年在日俄战争失败的背景下,沙皇再次有限开放新 闻自由,允许反对党出版报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得以 公开出版报纸《新生活报》(布尔什维克派)和《》报 (孟什维克派),但仅存在一个月,便被查封。 俄国新闻自由由沙皇恩赐的性质,造成“一放一收”的 抽风,根本原因是人治造成的。

集》7卷319、320页)



五、前苏联的主要传媒
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创刊。5月5日为 前苏联出版节。 最高苏维埃的机关报《消息报》,1917年3月在二月革命中创 刊。 《共青团真理报》,1925年创刊,苏联共青团中央机关报。 《劳动报》,1921年创办,苏联总工会机关报。 《红星报》,1923年创办,苏联红军的机关报。 《莫斯科新闻》,1930年创办,对外的英文周报。 塔斯社,苏联国家通讯社。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沙皇俄国时 期1894年成立的官方俄国通讯社。 全苏广播电台,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9月17日。 全苏电视台,最早可以追溯到1939年。 《论据与事实》,1978年创办,苏联知识分子协会的周报。


六、1986-1991年的苏联新闻改革
1986年以苏共27大为标志,俄国开始了改革年代。 党的总书记、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新闻传播领域,以列 宁的许多论述为依据,提出“公开性”原则。此后, 苏联社会对报纸的需求超乎想象,中央级的报纸发行 量均超过1000万份,《论据与事实》期发量达到 3150万份。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办“改革与探射灯”、 “实事求是的谈话”等节目。1989年夏天直播苏联人 民代表大会,时间总共达95小时25分钟。 1990年6月苏联颁布新闻法。 1990年7月总统发布广 播电视民主化命令,确认国家广播电视独立于政治和 社会组织,不允许任何政党垄断。 这种改革步伐太大,管理跟不上,没有与经济改革同 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二、十月革命前俄国新闻业的发展过程
1600年出现宫廷手抄新闻
1703年1月3日彼得大帝下令出版《新闻报》,一开始 就是现代印刷报纸,政府的官报,一直出版到1917年,
1728年由俄国科学院接手出版。该报存在214年。 1727-1914年还出版德文版。 18世纪内,形成科学院、大学办报刊的传统,因为沙 皇俄国有文化的人太少,差不多都集中在这样的文化 单位。最早的杂志《新闻报每月注释》1728年由科学 院创办。面向社会的报纸《莫斯科新闻》和《莫斯科 杂志》1756年和1791年由莫斯科大学创办。 19世纪初又出现政府部门纷纷创办官方行业报的新情 况,1837年起,各省官方开始创办报纸,形成沙皇俄 国的官方报纸体系。
目前新闻业的格局: 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共青团真理报、劳动报。 发行量各100多万份。 典型的大众化报纸: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发行量 也有约100万份。 经济类报纸:生意人报、实业界报。 最大的周报:论据与事实,发行量300万份。 国营的全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仍然在各种广播电视 台中居主导地位。 国营的俄通-塔斯社仍然是主要的通讯社,民营的 最大通讯社是国际文传电讯社。
莫斯科新闻 1989年10 月29日
七、俄罗斯联邦的新闻业
俄罗斯联邦实行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1991年12月 的出版法宣布实行报刊的登记制,不经批准即可出 版。原苏联各级党和政府的传媒,变成独立报刊, 实行企业化管理。多数仍使用原名。不再补贴报刊, 报刊种数和发行量均急遽减少。 出现民营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通讯社,但是2003 年起民营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受到限制。 报刊多数被前苏联的官僚们控制的商业公司所控制。 国家的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几经体制变动, 最终仍然为国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