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简介
山水相依城景相融——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打造“城镇生态”

山水相依城景相融——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打造“城镇生态”张周虎【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5(000)033【总页数】2页(P58-59)【作者】张周虎【作者单位】水城县小康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融合山体、水体、文化、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
2014年以来,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六盘水市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立足山地特色,坚持顺应自然、依山就势、依山傍水的理念,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主题,融合山体、水体、文化、居住、产业、就业、旅游等重要元素,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产业相连的山地特色小城镇。
全面推进玉舍、发耳、龙场、南开、米箩、野钟、保华、化乐、比德、木果等13个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补那、格枝、海坪、转山、双井、倮么等24个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中心集镇、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特色村寨一体化发展的“城镇生态”。
科学规划着力打造“高端小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水城县坚持“规划引领、精准定位”,站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高度,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着力构建空间优化、要素聚集、产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山水田园的宜居、宜业、宜游城镇体系,有效防止建设中出现“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现象。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规划等“多规合一”,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民族文化打造等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功能相适”的高端小镇。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切实把小城镇当作精品艺术来建设,将每一条街、每一幢建筑都建成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精品工程、艺术工程。
完善功能着力打造“民生小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水城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惠民”,把小城镇建设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人”的城镇化,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步推进各个小城镇的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猕猴桃策划方案

猕猴桃策划方案篇一:猕猴桃营销策划书猕猴桃营销策划书随着市场的发展,赠送礼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也将成为一种成熟消费。
过去主要是烟、酒、礼品等不实际的东西,现在人们逐渐将消费理念转变到送健康、送关心。
中国的送礼消费市场规模比前十年整整扩大了10 倍,每年的市场总量现以高达 6000 亿人民币。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送礼时代。
而猕猴桃现在也呈现为多元立体的发展趋势。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
猕猴桃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 10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包括丰富的钙、磷、铁,还含有胡萝卜和多种维生素,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猕猴桃味甘、酸,性寒。
入脾、胃经。
具有解热止渴,抗癌和胃降逆、通淋等功效。
适用于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等病;猕猴桃还有许多保健功能,调节新陈代谢,对多种癌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猕猴桃中的各种维生素对减肥美容都有独特功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治疗阳瘘有特别功效。
四川兴文**猕猴桃,采用全生态环境种植,健康无污染,而且口感甜酸清爽、香气浓,为所有猕猴桃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猕猴桃,而且每百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 在 100—400毫克,比柑橘高 5—10 倍,比苹果和梨高 20—30 倍,对人体有保健、美容、排毒、抗癌功效。
一、市场分析 1、市场细分按区域划分:叙永县是泸州市下辖县,有 11 个镇,15个乡,总面积 2977 平方千米,全县人口66.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品11.57万人。
水城县野钟特色经果园区简介

水城县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概况园区核心区位于水城县野钟乡发射、新发、锌铅村,顺场乡大发、红院、滑竹村,花戛乡底母、花水、天门、吴王山村,果布戛罗盘村等区域,核心区域耕地总面积约12万亩。
辐射野钟、果布戛、花戛、顺场等乡镇其他村组,主要是以特色经果刺梨、猕猴桃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林下养殖、中药材、商贸物流业等其他产业,以园区境内的北盘江大峡谷自然风光、地下温泉和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建设水上游览观光,温泉度假和黑叶猴科研科考等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2015年以来,园区以加强领导,形成乡村组三级联动一体化、园区与乡镇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了“建一个园区、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有”(一是与优势主导产业结合,二是与地域文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结合,三是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做到有产业、有规模、有市场、有品牌、有企业、有效益)的工作思路,大胆创新,搭建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园区规模化经营,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园区融资结构,提升园区融资能力,坚持科技引领,优化品种资源结构,打造精品水果(刺梨)品牌;园区入驻企业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
现有刺梨基地6.7万亩,猕猴桃基地0.5万亩,其它特色经果0.4万亩。
有刺梨苗圃两个,面积200亩,年产规格苗1000万株。
园区所有种植的刺梨品种为贵龙5号(属于国家级审定品种,编号:黔审果2007004号)。
本年度共完成投资7.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4亿元的188%;园区总产值完成8.2027亿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37%;园区销售总收入完成7.0391亿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28%;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8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6元的72.02%;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二○一五十二月三日。
弥你红首摘

弥你红首摘作者:于芳妮来源:《经济》2016年第26期8月25日,“弥你红首摘——公益扶贫凉都行”活动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猕猴桃产业园区启动。
本次活动由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经济》杂志·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主办,钟山区人民政府、水城县人民政府承办。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以弥你红首摘公益活动为契机,全面展示凉都山地特色农产品和夏季旅游避暑的品牌形象,充分体现凉都农业之美、生态之美、气候之美、风光之美和人文之美。
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市委副书记魏雄军,《经济》杂志社总策划、《经济》杂志·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谭勇,六盘水市市委常委、水城县县委书记张志祥,六盘水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刘睿,六盘水市副市长付昭祥,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宇霖,水城县政府县长王尔彬,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董事长胡光汝,北京优品街网络服务公司事业部总裁叶亚明,水城云逸汇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捷,熊猫互动品牌创始人王磊,北京万创聚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善勤等人出席此次活动。
自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改革的部署要求,转思路、转作风、转路径,积极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受到了中央、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创收。
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实践。
六盘水市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宣传畅游凉都旅游活动,并突出农旅一体化发展,以“3155工程”为平台,发展了特色农业产业400万多亩,打造百里猕猴桃产业带、百里刺梨产业带,培育了弥你红猕猴桃、水城春系列富硒茶、刺梨系列产品等凉都系列品牌,被国家评为生态原产地产品、示范保护城市。
观摩会解说词

全市“四化同步”现场会米箩境内参观路线解说词——从勺米镇方向进入米箩(2013年12月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欢迎您们来到素有鱼米之乡、猕猴桃之乡美称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米箩。
米箩乡位于水城东南部的巴浪河畔,距市中心区50公里,东与阿戛镇接壤,西与勺米镇相连,南与果布戛、野钟、杨梅等乡接交,北与盐井乡毗邻。
全乡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有耕地5.88万亩。
全乡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森林覆盖率达23.5%。
全乡辖5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8568户,31263人。
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
乡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20天,有效积温3500—5000℃,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水城米粮仓之称。
201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完成14535万元,同比增长117.1%,财政总收入完成942万元,同比增长76.02%;农民人均纯收入4870元,同比增长21.99%,粮食总产量9263吨,增长40.3%。
进入俄戛猕猴桃园观景台后……各位领导,我们已进入米箩农业园区的第一个观摩节点,请大家下车,到米箩乡西大门观景台远观润永恒公司俄戛猕猴桃园。
建一个基地,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已进入米箩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3园之一——润永恒公司俄戛万亩猕猴桃园。
润永恒公司俄戛万亩猕猴桃园是2012年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投资人是全市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永恒粮油贸易公司。
项目于2012年12月启动建设,公司计划在米箩投资1.8亿元,建设1万亩猕猴桃园。
目前,俄戛猕猴桃园已流转土地6500亩,其中已种植并搭架3602亩,正在整地2898亩。
俄戛猕猴桃园采取“公司+基地”的方式运作,园区实施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渐渐展开。
关于猕猴桃产业基地的建设,我已经构思了无数遍,今天,就让我以文字的形式,将这个方案呈现出来。
一、项目背景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猕猴桃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不完善等原因,猕猴桃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计划建设一个猕猴桃产业基地,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益。
二、基地规划1.选址基地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确保猕猴桃的生长条件。
我们计划在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某地建设基地,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2.规模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分为种植区、仓储区、加工区、研发区、销售区等五个区域。
种植区占比最大,主要用于猕猴桃的种植;仓储区用于存储猕猴桃,保证产品新鲜;加工区用于生产猕猴桃相关产品,如果汁、果酱等;研发区用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销售区则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3.基础设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电力设施等。
道路要保证畅通,方便运输;灌溉系统要保证水源充足,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排水系统要保证基地不受水灾影响;电力设施要满足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技术保障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猕猴桃品种。
同时,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基地种植的优质品种。
2.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地改良、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确保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品质和产量。
3.保鲜技术引进先进的保鲜技术,如冷库储存、气调保鲜等,确保猕猴桃在采摘后能够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产业融合1.产业链延伸在基地周边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企业,如果汁、果酱、果脯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2.文化旅游将基地打造成猕猴桃文化旅游景点,开展采摘体验、农家乐、科普教育等活动,吸引游客,提高基地知名度。
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

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泽能合作社2010年1000亩红阳猕猴桃基地的种植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市发(2010)1号《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县发(2010)1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及水党发(2010)12号《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要求,结合泽能合作社及水城县都格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项目实施单位: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猕猴桃项目基地位于水城县都格乡龙井村。
龙井村地处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城区50公里,东邻鸡场,西面与云南省宣威市隔江相望,南抵北盘江,北面是新盘村。
全村现有农户1188户,总人口4643人,现有耕地5800余亩。
全村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500米,无霜期达280天左右,尤其是适宜种植猕猴桃的曾家寨一片,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并且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3℃,年平均气温20℃以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对发展种养殖业极为有利。
都格至红光通村公路横贯项目区,交通便利。
为此,水城县泽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拟在该村新建1000亩黔宏牌红心猕猴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龙井村的观光农业示范区。
二、建设思路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追求基地建设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
三、建设内容及布局1、新建红心猕猴桃基地1000亩,完全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种植、搭架。
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及意义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营养价值极高,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我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递增,已成为我国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当前我国猕猴桃产业仍处于分散、低效、小规模的状态,市场开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不高。
因此,建设大规模、高效率、科技含量高、集中管理的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项目内容1.选址:该项目将选址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葛仙庄镇,选址原则是平原地带、土质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足、气候适宜。
2.规模:该基地的规模为1000亩,计划种植猕猴桃4000余棵。
3.建设内容:建设猕猴桃园、种苗繁育区、科技示范区、加工、贮藏、销售等配套设施。
4.种植管理:采用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确保猕猴桃优质、高产、健康。
5.技术支持:与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猕猴桃种苗、培育技术、根际微生物等,实现种植、管理、研究的有机结合。
6.销售渠道:建设销售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猕猴桃品牌,实现产业链全程化、专业化升级。
三、预期效益1.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可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建设规模化的猕猴桃产业基地,改变传统小规模、分散的生产模式,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提高附加值。
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种苗,开展科技示范,推动猕猴桃产业的科技化、现代化。
4.建立品牌:通过研究、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全程化、专业化升级。
5.环保效益:通过科学种植、膜覆盖、滴灌等节水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农业废弃物、农药残留等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效益。
四、投资计划1.总投资:1000万人民币。
2.资金来源:项目发起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简介
1、园区基本概况
园区境内山恋起伏,海拔高差大,具有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干湿季节界限分明,雨热同季。
北盘江支流巴朗河穿境而过,年平均径流总量11038×104立方米;年降水量1150-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8℃。
北盘江流域及东南部地热地区≥10℃,有效积温5000~5300℃,大部分地区在3700~3900℃。
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农业气候,园区土壤等环境无污染,是水城县乃至整个六盘水市辖区内的无公害精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水城米粮仓”之称。
园区现有猕猴桃产业基地5000亩,进入挂果期2000亩,产学研基地100亩,园区水、电、路全部贯通,园区有引灌渠1390米,水池4000立方米,能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作用,并且有2000亩基地已实现自动化喷灌。
园区共分为5个功能区,即猕猴桃核产业核心区、猕猴桃产业示范区、猕猴桃产业学研基地、猕猴桃产业深加工区、布依风情生态园。
以国家地理标识——水城猕猴桃为主导产业,适当发展蔬菜、烤烟、茶叶和养殖等产业,达到一园一品、多品共生、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目的,配套发展猕猴桃深加工及商贸物流业产业,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2、地理位置、区域
园区建设地点位于水城县米箩、猴场等乡镇,其中核心区设在水城县米箩乡草果、俄戛、米箩、倮么四村,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总人口30600人。
距双水42公里。
东与阿戛乡接壤,西与勺米乡相连,
南与果布戛、野钟、杨梅等乡交界,北与盐井乡毗邻。
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
3、园区投资、建设进度
园区规划总投资28.84亿元,现已投入资金达10.28亿元,占计划的35.6%,建成猕猴桃面积17600亩,进入挂果期面积6800亩;建成产学研基地200亩;荷花池120亩、智能温室科技展厅6300平方米、温室大棚23000平方米,管委会办公楼350平方米,接待中心1600平方米、休闲广场4500平方米、停车场26000平方米等。
4、入驻企业情况
入驻龙头企业11个,按规模分:省级4个、市级3个、其它4个;按建设情况分:投产4个、在建7个。
年总产值1.325亿元,年创税收1204万元,季节性用工及就业人数达3260人次,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增加收入。
5、园区地方农产品特色定位
(1)整合地方资源,以猕猴桃为特色水果龙头,做大做强;
(2)包括猕猴桃、杨梅、桃、李、柿、金桔等;
(3)综合休闲观光拓展产业链,集种植—采摘—深加工—研发于一体,将园区打造为六盘水市特色精品水果猕猴桃高效示范区。
6、未来展望、成就及影响
力争3—5年内,建成集猕猴桃、茶叶、蔬菜、花卉、精品水果等农作物优质高产培育、种苗引进繁育、现代物
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稳定生产年后,园区总产值将达到41730万元,其中农业种植22080万元、农产品深加工5000万元、服务业14650万元,分别占园区总产值的52.91%、11.98%、35.11%。
通过园区项目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科学组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农村居民区发展以现代农业景观为内容的休闲观光服务,建成生产持续发展、生活不断富裕、生态日益改善的循环型农业协调发展示范区。
园区建成后,稳定生产年,园区总产值将达到123000万元以上,其中:猕猴桃产值70000万元、优质猕猴桃品种展示和苗木繁育基地产值3000万元、猕猴桃深加工产值10000万元、布依风情生态旅游园产值40000万元。
水城猕猴桃2007年获得中国(江西)果品及苗木展销会“猕猴桃类”金奖,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指定果品,2009年再次被评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有机果品。
向国家农业部申报“水城猕猴桃”地理标识,并获批复。
现代农业园的建成,将成为“玉马生态旅游经济带”上重要的一环,并与北盘江大峡谷、纸厂乡啰咪期度假村、前进村乡村旅游、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海坪彝族火把节、百车河科技农业示范区、阿戛凉都温泉等旅游景点形成环形旅游带,米箩乡及猴场乡将以气候、水土等资源优势,形成休闲观光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到2015年,园区建成猕猴桃产业核心基地30000亩;喀斯特山区陡坡地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0亩;优质猕猴桃品种展示和苗木繁育基地600亩;喀斯特山区猕猴
桃生产技术培训基地200亩,科研用房1000㎡;建成布依风情生态旅游园;园区总产值达123000万元以上。
辐射猴场、蟠龙、阿戛、勺米、野钟、顺场等乡发展猕猴桃7万亩以上,带动11500户41200人参与猕猴桃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及水城县现代农业生产,提高产业水平,产业集约度达到70%以上。
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水城县现代化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园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