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知识要点检测】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清政府被追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道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基础练】1.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D)iA.“马神甫事件”B.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C.“亚罗号事件”D.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2018·襄阳)列强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A.《勘分西北界约记》B.《南京条约》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北京条约》3.(2017・青岛)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①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4.(2017・深圳)1860年10月9日美国《组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B)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慘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5.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可雨果却严厉地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B)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6.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B)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天津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D.《虎门条约》: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7.(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D)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中国近代史上通过条约最早割占中国领土的是英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含答案)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3)、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罪魁祸首?4)、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6)、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要扩大中国市场 B.“修约”交涉失败C.使公使进驻北京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3.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美国B. 德国C. 沙俄D.日本5.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左图景象变为右图景象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6.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英、法B.英、法、俄C.英、法、美D.英、法、美、俄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8.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指()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9.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两个人手挽着手,心满意足地回到欧洲。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 课时)一、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三个子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从而认识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结果与影响★多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时空背景和历史影响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的主张,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学习过程【自学测评】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的形势如何?(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产品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

当时,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

(2)中国形势: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处在传统状态。

武备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很差,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社会阶级矛盾正在激化中,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的经过与结果如何?(1)直接原因:虎门硝烟(2)战争经过与结果: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

这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2)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案)(2)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2.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5)社会矛盾: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问题思考材料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思考根据材料说明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提示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①原因: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每年流失大量白银,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

②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损害了其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概况①时间:1840年-1842年8月29日。

②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3)后续①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②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2、《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齐河五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姓名一、自学提纲班级(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扩大。

2.爆发:(1)借口:、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和“”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发动:年10月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3)战况: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炮台,逼近天津。

3.签订条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攻人北京: 1860 年,英、法两国再次出兵占领天津。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火烧圆明园: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的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北京条约》的签订(1)国家:中国同、两国。

(2)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进一步加深。

(四)知识点归纳二、堂清检测1.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这个侵略者是指()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2.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3.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4.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5.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柳州市一中2011—2012年(上)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案【高一历史备课组】姓名:学号:班别: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自主学习】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背景: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掠夺,成为列强的共同愿望。

2.借口:①法、美、英共同向请政府提出“”要求。

②制造事件和事件。

3.目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广州:1856年,英舰袭击广州,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在广州成立,制造了以柏贵为首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地方傀儡政权。

2.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①1858年联军沿海北上,在俄美“调停”掩护下,夺取大沽炮台,占领天津。

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②《天津条约》的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增开等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两白银。

3.攻占北京及《北京条约》的签订①1860年联军再占天津,进逼北京,洗劫、焚毁,占领北京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②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为商埠;割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两白银。

二、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平方公里领土。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的反抗。

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学以致用】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60分)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史实。

2.简述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列举《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史实,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

【自主学习】一、硝烟再起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但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种种特权,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新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为了扩大的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后,借调停之名,谋取自身利益。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开;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二、火烧圆明园3.第二阶段: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在疯狂抢劫之后,纵火烧毁了这座历时150多年建成的艺术文化宝库。

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4.《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承认继续有效;加开为商埠;割让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5.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3)两个强盗对夏宫带来了怎样的灾难?说明了什么?2.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

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析原因】
1.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所提供的大量史料,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如下图所示:
2.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学生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2.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结合史料,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再次战败的根本原因?
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节
【知识体系】
1、原因
(1)根本原因:
思考: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为何在中国市场上依然滞销?
(2)直接原因: (3)借口:英国借口“ ”;法国借口“
2、经过
(1)1856年秋, ,

(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 。

(性质 )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
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关于《天津条约》 签定国: (注意顺序) 内容: (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 ,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关于《北京条约》 签定国: 内容:
1、时间: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况: (1)《瑷珲条约》
时间:
内容: (2)《北京条约》
时间:
内容:
1、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中国政局发生变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
【重点、难点】
1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定的 (1)《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
《南京条约》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

这样,
外国的 (2)《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
中国的主权进 (3)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
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
(4)《北京条约》首先允许华工出国,使得
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
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
(5)总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
2
、关于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
(1)从原因上看: (2)从性质上看: (3)从影响上看:
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1)破坏的主权更多: (2)侵略的范围更广:
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

【课堂练习】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要求增开通商口岸
B C 、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
D
2 A 、马神甫事件
B C 、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 D 、林则徐禁烟 3、
《天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
A 、天津、广州
B C 、天津、琼州
D 4、马克思称英法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 该观点的是
A 、迫使清政府特许输出华工
B C 、洗劫焚毁圆明园
D
5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
A 、是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
C 、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
6
材料1: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御税、饷费,均宜秉
材料2
: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
材料3:……英国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上述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史纲》上册,第28、
30 阅读后请回答:
(1)材料1与材料2分别出自什么条约? (2)结合材料1与材料2,说明材料3
中美
7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