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讲解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都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整机设计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姓名:组员: 5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高频载波的克拉泼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利用共集电极调幅电路进行调幅,产生AM调幅波。
然后将调幅波通过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由于波形失真较严重,我们在后面添加了LC式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借助Multisum12.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得到了较理想的波形。
【关键词】Multisum AM波调制解调多级RC滤波器一.设计目的1.熟悉使用仿真软件Multisum12.0,掌握仿真操作;2.加深对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认识;3.加深对振荡器,调幅电路,解调的理解;4.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二.设计的实现1.系统概述调幅波的设计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模块,高频载波信号采用了克拉泼震荡电路来产生;调幅电路由集电极调幅电路来产生。
克拉泼电路是西勒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了频率的稳定度,减少了外界的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存在少许误差。
集电极调制,调制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电压,以实现调幅。
优点,集电极效率高,晶体管获得充分的利用,缺点是,已调波的边频带功率由调制信号供给,因而需要大功率的调制信号源。
电路实现模块:如图调制信号集电极调制调幅波1、振荡电路原理分析:振荡电路一般分为两种工作原理,其一为反馈式振荡器,其二是负阻式振荡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反馈式。
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
它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大部分组成。
放大器通常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 是一种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
其通过噪声产生起振,从而形成一个起振、非线性放大、反馈,再放大、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以及稳定条件。
起振条件要求AF>1,且相位相反(πφφn F A 2=+)。
河南理工大学-高频电子课设—高频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制作和调试精品

河南理工大学-高频电子课设—高频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制作和调试精品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制作和调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1设计任务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实践来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设计能力。
通过对一只正规产品收音机的拆卸、安装、仿真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全过程,训练动手能力,掌握元器件的识别,简易测试,及整机调试工艺。
1、掌握HX108-2 七管半导体收音机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调幅接收系统的调试过程及故障排除;3、通过对收音机的拆卸、安装及仿真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4、分析仿真和现实的差距,解决实际问题;5、了解如何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1.2设计要求1、分析调幅接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
2、仿真调试及仿真测量结果。
3、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系统性能。
二、总体方案2.1系统方案实现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由变频级,中频放大级,检波和自动控制带路,和低频放大电路构成。
中频放大级电路时指变频输出至检波之间的电路,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特性等指标。
从天线感应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输入回路的选择送入变频器。
本振信号与接受到的高频调幅信号在变频器内经过混频作用,得到一个与接受信号调制规律相同的固定中频调幅信号。
该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后,送如检波器,把原音频信号解调出来,并滤除残余中频分量,再由低频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AGC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控制中频放大增益。
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这样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
而且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目录摘要 (2)设计目的及要求 (2)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2)一、普通直放式接收机 (2)二、超外差式接收机 (3)三、组成电路及工作原理 (4)(一)输入回路 (4)(二)变频电路 (5)四、变频电路的组成与变频原理 (5)(一)变频电路的组成 (5)(二)变频电路的原理 (6)五、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 (7)(一)中频放大电路 (7)(二)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 (9)六、低放级与功放级 (10)(一)低放级电路 (10)(二)功率放大电路 (11)七、设计总结 (12)附录一设计原理图及元件清单 (13)(一)设计的总原理图 (13)附录二元件清单及参考文献 (13)(一)元件清单 (13)(二)参考文献 (14)摘要超外差接收机调幅接收机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本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
该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主要由调谐回路,变频回路,中频放大级,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构成。
设计目的及要求目的:一学会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方法和步骤二学习protel绘图方法和表格的绘制三进一步掌握所学元件及在此基础培养自己分析、应用其他元件的能力四了解调幅接收机的基本组成与各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工作频率为8MHz,输出功率为100mW。
接收信号:载频为8MHz,调制信号为1kHz的正弦波,调幅度为50%的AM信号。
调幅接收机的设计一、普通直放式接收机直放式接收机的特点是电路简单,一般只用1——4只,晶体管和一些基本元件。
易于安装调试,成本低,但它的灵敏度低,选择性不太好。
典型的电路图如图一所示:图一为了克服直放式接收机的灵敏度低选择性不好的缺点,我们便引入了“超外差”的设计理念。
二、超外差式接收机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调频接收调试电路的设计

目录一、引言 (3)二、设计目的 (3)三、总体方案设计 (3)3.1 设计思路 (3)3.2 调频接收调试电路的总体方框图 (4)四、设计原理分析 (4)五、总电路设计 (5)5.1 调频接收调试电路的总电路图 (5)5.2 单元电路的设计 (5)5.3 MC3357的极限参数 (8)六、单元电路调试步骤 (8)6.1 调试前硬件的检查 (8)6.2 调试过程 (9)七、总结与心得体会 (10)八、实验数据 (11)九、元器件清单 (11)十、参考文献 (11)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一、引言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
人们对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电路,也慢慢地趋于这种要求。
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以接收电路为核心的接收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以接收电路为核心制造的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
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这就对接收电路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调幅收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调幅接收机的调试过程及故障排除。
3、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体方案设计3.1 设计思路由天线收到的调频信号经高频放大后送到一混频级,与倍频后的一本振来的信号进行混频,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一中频,仍为调频信号),经10.7MHz 滤波器滤波后送到二混频级,与二本振来的信号混频,将信号再变为二中频,再经465KHz滤波器滤波和中频放大,通过限幅级消除干扰(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一般表现为寄生调幅),再由鉴频器解调还原为声音信号,送到低频放大器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声。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一、引言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无线电接收机,其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等优点,在广播、电视、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计。
二、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原理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是利用超外差原理实现信号的解调和放大的。
其基本原理如下:1. 信号输入将天线接入射频放大器,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
2. 超外差混频将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3. 中频放大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增强其弱信号。
4. 解调将中频信号通过解调电路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息。
三、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步骤1. 射频放大器设计射频放大器是整个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般采用共源极或共基极放大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增益、带宽、噪声系数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抗干扰设计。
2. 本振电路设计本振电路是指产生与射频信号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信号,以便进行混频。
一般采用晶体振荡器或LC震荡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频率稳定性、输出功率等因素。
3. 混频器设计混频器是将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合,产生中频信号的重要部分。
一般采用二极管混频器或倍频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转换增益、LO抑制等因素。
4. 中频放大器设计中频放大器是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中间弱信号。
一般采用共基极或共射极放大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增益、噪声系数等因素。
5. 解调电路设计解调电路是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息的关键部分。
一般采用检波二极管或运算放大器来实现。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解调效率、失真程度等因素。
四、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抗干扰能力差解决方法:采用合理的抗干扰设计,如增加滤波器、降低系统噪声等。
2. 频率稳定性差解决方法:采用高稳定性的晶体振荡器或LC震荡器,并进行合理的温度补偿。
3. 带宽不足解决方法:增加中频放大器的带宽、改变混频器的转换增益等。
调幅电路设计

摘要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将低频信号有效地辐射出去为了使发射与接收效率碌在发射机与接收机方面部必须采用天线和谐振回路。
但语言、音乐图像信号等的频率变化范围如果直接发射音频信号财发射机将工作于同一频率范围。
这样接收机将同时收到许多不同电台的节目无法加以选择。
克服以上的困难必须利用高频振荡将低频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人这样就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高尺寸缩小同时每个电台都工作于不同的载波颠串接收机可以调谐选择不同脉电台这就解除了上述的种种困难。
所谓将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就是利用信号来控制高频振荡的其一参数使这个参数随信号而变化。
达就是调制绪论中已指出调制的方式可分为连续波调制与脉冲波调制两大类。
连续波调制是用信号来控制载波的振荡频率或相比因而分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方法。
所谓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偏压,以实现条幅。
其基本原理是,低频调制信号电压与直流偏压相串联。
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着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
使三极管工作在欠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随着基极电压成正比变化。
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着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关键词:偏压;条幅;信号;调幅电路设计目录1、方案选择 (1)1.1 调幅电路的应用意义 (1)1.2 调幅电路设计的论证 (1)2、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 (1)2.1设计电路 (2)2.2基本电路框图 (2)3、电路调试与排故 (2)4、结论 (4)参考文献 (4)主要元器件参数 (5)1、方案选择1.1 调幅电路的应用意义传输信息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输信息的手段很多。
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在这些手段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导航、雷达、遥控遥测等,都是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输各种不同信息的方式。
在以上这些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要用到调制。
所谓调制,就是在传送信号的一方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再由天线发射出去。
收藏!经典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

收藏!经典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由分离元件组装的FM接收机中,超再生式具有灵敏度比较高、电路比较简单、制作和调试比较容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超再生式FM接收机,是很多爱好者动手制作必做的机型。
1、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是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
超再生FM接收机电路图电路的左边,是高频三极管组成的超再生检波器,能将调频信号变为调幅信号,并检波得到音频信号。
电路的右边,是有VT2和VT3组成的音频放大器,对检波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VT3构成射极跟随器输出,以便驱动低阻抗的普通耳机。
超再生的检波原理如下图所示。
超再生的检波原理三极管VT1与极间分布电容C0、谐振回路(L1、C1、C2)、反馈电容C5构成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
L2是高频扼流线圈,R2、C6在此处构成阻塞振荡,从而产生控制电压,使电路工作在超再生状态。
调频信号被调谐回路接收后,在回路两端形成与调频信号相对应的电压,经过VT1检波后,在R2上得到音频信号。
2、元器件选择与制作调谐回路L1的自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调谐回路L1的制作用直径1.5mm的镀银铜线(如无法找到,普通单股铜丝也行,只是效果稍差。
)在直径10mm的钻头柄上绕2匝,匝间距1mm,然后脱胎成空心线圈。
高频扼流线圈L2的自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高频扼流线圈L2的自制方法用直径0.1mm左右的高强度漆包线,在一个200kΩ的电阻上,密绕50匝,线圈的引线焊在电阻的引脚上。
其余部分没有特别之处,用常规方法自制即可。
3、电路调试电路调试第一步,调试工作点。
如下图所示,是调节VT3和VT1的工作点。
调节VT3和VT1的工作点调节R3使VT3的集电极电流在10mA左右。
调节R1使VT1的集电极电流在1.8mA左右。
此时转动可变电容C1,应该能听到“丝丝”白噪声,说明VT1已经起振,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如果没有起振,可以重新调节R1,直到起振。
电路调试第二步,调整覆盖频率。
这个调整,如果有信号发生器,会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只能配合一台收音机来参照调整。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一.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
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调频接收机组成图3-1 频接收机的组成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图 4-2 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 a )原理电路( b )等效电路A 、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4-2 ( a )、( b )所示。
对于图4-2( a )所示电路,通常将信号输入端口称之为 R 端口,本振电压输入端口称之为 L 端口,中频输出信号端口称之为 I 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双平衡组件用作双边带调制电路时,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响应差,调制信号一般必须加到 I 端口,载波信号加到 R 端口,所需双边带信号从 L 端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通信教研室摘要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广播通信工具,有多种制作形式。
例如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和点频调幅接收机。
本文主要介绍点频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此种调幅接收机主要有五部分组成,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本机振荡,解调和音频放大.输入回路是选择接收信号的部分,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高频放大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同样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本机振荡则是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最后的音频功放则是将声音信号放大。
本文详细介绍了点频调幅接收机各部分的制作过程和最后在电类软件中的仿真。
关键词:接收机,解调,放大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 (1)1.1 方案一原理框图 (1)1.2 方案二原理框图 (2)1.3最终方案的选择 (2)第二章局部电路的设计 (3)2.1 接收输入电路 (3)2.2 高频放大电路 (3)2.3 本机振荡电路 (4)2.4 解调电路 (5)2.5 低频放大电路 (7)第三章整机电路的设计 (8)第四章电路的仿真 (9)第五章总结 (11)参考文献 (12)附录一元件清单 (13)附录二整机电路图 (14)第一章 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取1.1 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一原理如下图所示:、图1.1 方案一原理框图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送至高频放大器,输入回路选择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高频放大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后送至混频电路。
本振信号是频率可变的信号源,外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的频率f0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 之和为固定中频fi,内差式接收机本振信号频率f0与接收信号的频率fs 之差为固定中频fi 。
本振输出也送至混频电路,混频输出为含有fs,f0,f0+fs,f0-fs 频率成分的信号。
中频放大器放大频率为中频fi的信号,中频放大器输出送至解调电路。
解调器输出为低频信号,低频功放电路将解调的后的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或推动控制器工作。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控制高频放大级及中频放大级的增益。
1.2 方案二原理框图方案二原理如下图所示:图1.2方案二原理框图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到输入回路,输入回路用来选择接收到的信号。
并且输入回路应该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被选择后的信号传到高频放大器部分,经过选频放大。
并且选频回路同样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经过高频放大后的信号传到由模拟乘法器构成的解调电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
由于模拟乘法器用作检波时必须有一与接收信号同频的本振信号,因此用本机振荡来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
经过解调后的低频信号传入音频放大器电路,放大后再传到扬声器,发出声音。
1.3最终方案的选择方案一和方案二都能实现调幅接收机的要求,但方案一有两个自动增益电路,增加了方案设计的复杂度,方案一比方案二更易于实现,所以最终方案选择方案二。
第二章局部电路的设计2.1 接收输入电路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是谐振天线回路。
具体的电路设计如下图:图 2.1 接收输入电路图接收机输入回路的任务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并从中选择出所需电台信号。
输入回路是由接收机内部的磁棒天线线圈与调台旋钮相连的可变电容CA构成的LC调谐电路。
调节可变电容CA可使LC 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2.2 高频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 他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高频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图 2.2 高频放大电路图2.3 本机振荡电路本机振荡即正弦波振荡器,产生频率为f的等幅振荡信号。
其振荡信号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
振荡信号要输入解调器。
设计振荡电路时,必须注意:①频率稳定度振荡电路特性的良否,是由频率稳定度决定的,此为振荡器的重要特性。
关于频率的变动可以用以下数值表示之。
经过时间的变动电源ON后,随着时间的经过,所产生的频率变动。
特别是,在热机(warm-up)时的变动最大。
②输出位准的稳定度:相对于时间,温度,电源电压的输出位准稳定度。
③振荡波形失真:此为正弦波输出的失真率表示。
如果为纯粹的正弦波时,失真率成为零,在高频率振荡电路中,除了上述特性以外,尚要考虑到在设计时的频率可变范围以及振荡频率范围。
④频率温度系数:相对于温度变化时的频率变动,用ppm/℃表示,电源电压变化时的频率变动,用%/V表示。
本机振荡电路如下图所示:图 2.3本机振荡电路图2.4 解调电路检波即调幅波的解调,从输入的调幅波中还原调制信号。
可见,检波器是调幅接收机的核心电路,衡量它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检波效率、检波失真、等效输入电阻等。
为了了解解调,我们首先来看调制的过过程。
调幅就是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载波)的幅度,使高频振荡的振幅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把调制信号和载波同时加到一个非线性元件上(例如晶体二极管或晶体三体管),经过非线性变换电路,就可以产生新的频率成分,再利用一定带宽的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频率成分就可实现调幅。
解调时可以用同步检波或者包络检波。
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实现同步检波是很方便的,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cos cos s sm c v t V t t ω=Ω,另一输入端输入同步信号(即载波信号)()cos c cm c v t V t ω=,经乘法器相乘,可得到所需要的低频调制信号分量,和可用滤波器滤掉的高频分量,从而实现了双边带信号的解调。
如果输入信号()s v t 为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同步信号为载波信号()c v t ,利用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同样能够实现解调,得到所需要的低频调制信号分量。
如果输入信号()s v t 为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同步信号为载波信号()c v t ,利用乘法器的相乘,用隔直电容及滤波器可滤掉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得到所需要的低频调制信号分量,从而实现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
解调电路如下图所示:图 2.4 解调电路2.5 低频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器是调幅接收机的最后部分,用来将解调后的低频的微弱的语音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给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的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的小,效率尽可能的高。
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电路也有用专用集成电路的功放.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是集成运放组成的功放。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线性集成电路,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低频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图2.5 低频放大电路图第三章整机电路的设计制作完各个分立部分的电路后,将各个部分的电路级联起来,即可以得到整机的电路图。
首先要调整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再分级调试,从前级单元电路开始,向后逐级联调。
调试合格的单元电路在整机联调时往往出现不合格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单级调试时没有接负载,或是所接负载与实际中的负载不等效,或是整机联调又引入了新的分布参数。
因此,搭接完整电路时的参数调整十分重要。
因此,在设计每个模块时就应宏观把握各功能模块的参数,以保证将各电路连成一个完整电路时不会出现太大差错。
整机电路如附录和下图所示:图3.1 整机电路图第四章电路的仿真在整机电路的仿真中:首先要模拟天线接收到的AM信号,具体的做法是在天线的接收端直接连接一个AM信号源。
而信号源则可以直接从电路软件中取用,只要调整好其相关参数即可。
仿真中所采用的AM调幅如下图所示:图4.1 AM调幅信号波形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构成的同步检波解调部分在软件中的仿真。
仿真电路如下图,其中输入的两个信号一个是AM调幅信号,另一个是与载波同频率的本振信号。
运行解调电路后的仿真结果如下图,即是解调后的低频波形图4.2 解调部分的仿真波形将解调后低频信号输入由集成运放组成的音频放大器中,由音频放大器起放大作用。
放大后的低频信号再驱动扬声器发声。
低频放大部分音频仿真结果:图4.3 低频放大波形第五章总结通过这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我了解并发现了很多设计电路的方法,而且懂得了如何处理错误的方法。
拥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对课程设计每一步的顺利进行极其重要。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我得到了许多知识,也解决了许多以前的疑问,在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雨宫好文,振荡/调制解调电路[M]. 吉林:科学出版社2008.3[3]于洪珍,通信电子线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4]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5]牢五一,牢佳.模拟电子电路分析、设计与仿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6]博战捷,童辉.AM信号到DSB信号的连续过渡与同步检波[J]. 吉林:大学学报2010.2[7]陆秀令,韩清涛.模拟电子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郁汉琪,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及课题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10]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附录一元件清单附录二整机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