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农业政策
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

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1. 引言玉米和大豆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发展,我国制定了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
本文将对该政策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介绍。
2. 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的背景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是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同时种植一定比例的大豆,并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
这项政策的出台有以下几个背景:2.1 环境保护需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生产对环境有着巨大影响。
而玉米单作会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过度利用等环境问题加剧。
通过套种大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从而保护环境。
2.2 农产品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大豆产量较低,依赖进口。
通过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可以增加国内大豆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3 农民收入提升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可以为农民提供经济补贴,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由于玉米与大豆生长特性互补,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作物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3. 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3.1 补贴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年度的情况,玉米套种大豆补贴标准会有所调整。
一般而言,补贴金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面积:按照每亩土地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大豆产量:按照每亩土地上的大豆产量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大豆品种:对于某些优良品种给予额外的奖励。
3.2 补贴发放方式玉米套种大豆补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放:•直接发放:农民在符合条件后,可以直接领取补贴金额;•银行转账:补贴金额直接打入农民的银行账户;•农业合作社代发:由农业合作社代为农民领取补贴。
3.3 补贴申领流程申领玉米套种大豆补贴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农户填写申请表格,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土地证、种植计划等;2.提交申请表格和证明材料到当地农业部门;3.农业部门进行审核,并对土地进行实地考察;4.审核通过后,向农户发放补贴。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摘要

摘 要2020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总结回顾了18个(种)主要农产品2019年市场形势,对未来10年尤其是2020年、2025年和2029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假设。
中国经济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综合各机构预测,假设2020—202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5.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1%和5.8%(以2019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年均增长2.6‰;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02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8.5%;CPI涨幅先升后降,展望前半段涨幅在3.0%~3.5%,之后涨幅保持在2.0%~3.0%;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强走势,年度间小幅波动,2020—2029年1美元兑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年均值在6.3~7.0区间波动;国际原油价格短期波动剧烈且低位运行,长期呈震荡上涨态势。
从农业自身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将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4亿亩a(1.16亿公顷)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6 384万吨,连续5年站稳6.5亿吨台阶。
棉油糖、果菜茶等生产保持稳定,油料、糖料产量分别较上年增长1.8%和2.2%;肉品稳产保供和非洲猪瘟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牛肉、羊肉、禽肉、禽蛋产量分别较上年增长3.6%、2.6%、12.3%、5.8%。
农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持续调优调精,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 400万亩(93.33万公顷),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近3 个百分点;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3 000万亩(200万公顷),启动实施长江重点流域禁捕,新认定41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
两部门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两部门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一重要时刻,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农办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政策保障。
这份规划不仅是对当前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结和规划,更是对未来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具体规划和部署,必将为我国农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了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农业农村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村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农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支撑。
规划提出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宽带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接入率和覆盖率,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升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推进农业高效生产与经营模式的数字化改造。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农业装备和技术的普及,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
规划提出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对流通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产品上行与下行全方位互联互通。
规划还强调要加强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示范引领、典型推广等方式,为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造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三是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规划指出要加强农村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构建健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体系,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培育和壮大数字农村产业,打造一批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和园区。
中国及部分省市观光农业相关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

中国及部分省市观光农业相关政策积极发
展乡村新业态
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
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国家层面观光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观光农业行业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约束条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在村庄建设边界
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实行比例和面积控制,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和供地手续。
2016-2021年国家层面观光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地方层面观光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耕读教育、森林康养等业态,更好满足市民到乡消费需求。
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邹於娟 摘 要: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从“农村合作化改造”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从“统筹城乡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当中离不开政策和改革的保驾护航。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梳理不同时期重要农业农村政策,以便从历史纵深视角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进而清楚认识“从何处来”,深入思考“向何处行”。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政策演变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安则天下安,农村兴则天下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乡村建设的探索在历史上从未中断。
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从“农村合作化改造”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从“统筹城乡发展”再到“乡村振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当中离不开政策和改革的保驾护航。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审时度势地调整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回顾建国七十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梳理不同时期重要农业农村政策,以便从历史纵深视角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进而清楚认识“从何处来”,深入思考“向何处行”。
一、农村合作化改造阶段(1949年-197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加快在农业农村建立和发展集体经济,在城市和工业领域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并分步实施了系列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形成了集体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双轮驱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同时,我国采取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苏联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恢复农业生产基础上,严格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产品流动,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战略。
这段时间,我国重点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合作化改造、人民公社制度、统购统销和供销信用合作政策。
四项政策在不同时期逐次推进、各有侧重,共同奠定了新中国农业农村政策框架。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3.03•【文号】•【施行日期】2020.03.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依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等有关文件,我部编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农村部2020年3月3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目录引言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培育发展意义重二、培育成效初步显现三、短板制约依然突出四、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第二章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第三章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一、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二、加大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力度三、强化家庭农场指导服务扶持四、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第四章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一、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二、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二、促进农民合作社联合与合作三、加强试点示范引领第五章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融合发展一、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推动服务组织联合融合发展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四、推动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第六章全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营者素质一、广泛开展培训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三、着力提升科学素第七章完善支持政策一、加强财政投二、创新金融保险服务三、推动用地政策落实四、强化人才支撑五、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第八章强化保障措施一、落实部门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强化工作力量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发展成效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引言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增强其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是关系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业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中国农业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7T06:57:50.81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期作者:任雨薇[导读] 结合农业发展背景,从政策发文主体、类型、效力等级、政策工具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对77份农业政策样本进行了定量分析。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政策的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合作关系应该进一步加强,要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与衔接。
从政策类型和效力等级这一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最高等级:权威型政策相对匮乏,从而导致政策效力整体上不高。
这样一来,农业行业中一般性问题的约束与政策的执行缺乏动力。
任雨薇河北经贸大学050000摘要:结合农业发展背景,从政策发文主体、类型、效力等级、政策工具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对77份农业政策样本进行了定量分析。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政策的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合作关系应该进一步加强,要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与衔接。
从政策类型和效力等级这一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最高等级:权威型政策相对匮乏,从而导致政策效力整体上不高。
这样一来,农业行业中一般性问题的约束与政策的执行缺乏动力。
从另一方面讲,效力等级低的政策类型丰富多样,可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应的、针对性的调整与命令、指示。
从政策工具体系角度来看,目前农业政策工具体系完备。
其中,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
供给型和需求型还有较大应用空间。
接下来要进一步调整应用策略,加强后者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文本分析;政策工具前言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是基础产业: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这体现了农业产业重要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都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和重视,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非常重视生产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农业相关政策,如我国中央政府把重点放在三农问题上,重视农业的优质发展,多次发布中央一号文件。
涉及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0年第3号

64 中国饲料添加剂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第4期(总第21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0年第3号
(2020版兽药GMP发布)
㊀㊀«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已经农业农村部2020年4月2日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ꎬ现予公布ꎬ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ꎮ(附件见农业农村部网站)
部长㊀韩长赋
2020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2号
(2020版兽药GMP配套文件发布)
㊀㊀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ꎬ现发布无菌兽药㊁非无菌兽药㊁兽用生物制品㊁原料药㊁中药制剂等5类兽药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ꎬ作为«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配套文件ꎬ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ꎮ
特此公告ꎮ
附件:1.无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2.非无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3.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4.原料药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5.中药制剂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附件见农业农村部网站ꎮ)
农业农村部
2020年4月3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农业政策
一、普惠制的支农补贴不会减少,甚至要增加。
这是个好事。
什么是普惠制支农补贴,直白点说就是凡是农民、凡是有地的、凡是种植者,只要够条件都能得到的补贴,你有我也有,是均摊的。
以黑龙江2016年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为例,比如
“三项补贴”又叫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是每亩71.45元;大豆价格补贴
每亩130.87元;玉米种植者补贴(第一次)是153.929元。
这些补贴
来年还会有,而且钱数可能还会增加,大家要放心,你也可以转发
给你的亲戚朋友。
在最近的农家朋友留言中,还有不知道三项补贴是什么,还问发没发呢。
黑龙江的还问有没有大豆补贴?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一部
分农民对补贴还是不了解,关心的不到位,也希望农家朋友多关注
信息。
自己的事,还是补贴的事,应该多听听,多问问,多看看,
掌握一些信息对自己有好处!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大家,在流转土地时一定要签好协议。
国家的一些补贴是给种植者的。
二、惠农补贴要向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种植倾斜。
国家要下大力气支持规模经营,这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政策巨大调整所在。
而对于规模经营者来说,应该抓住政策机会,干实事,迅速壮大,并不是摆样子,享受政策。
将来,从补贴资金的送达角度来看,最大的变化是:政策补贴的扶持导向是依据农业改革的方向来配合推动的,之前普惠制的惠农
补贴资金应该不会减少,但为了配套推进改革的扶持资金一定会是
成倍增加。
对于规模经营者来说,想要申报惠农扶持资金,核心还
是要把握住2017年农业改革到底有哪些致富机遇(明天发帖说17年
都有哪些补贴),如果连农业改革的重点方向都摸不透,空谈补贴又
有何用?
国家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度进行农业改革?目的就是要加速推
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规模
农业是必经之路,在国家推动规模农业的过程中,尤其是以粮食增
产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国家推动规模农业的重要一环,在这其中尤
其是针对带动能力更强的经济组织,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增收
将成为主旋律!
那么,怎么增收?就要通过产业去带动,就要完善补贴。
完善补
贴从字面的理解上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减少补贴,而是基于原有的
补贴规模进行完善弥补空白,从补贴资金的总量上首先就要有提高,至于价格机制,仅从种粮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通过政策机制和价格
机制双重保险来确保农民收入。
而确保农民收入提升核心还是要依
靠农业经济组织,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包括是工商企
业转型进行农业的人群,将成为国家推动规模农业,重点扶持的对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