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综述
金属表面处理化学

金属表面处理化学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金属的表面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氧化、腐蚀、污染等,因此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化学来保护金属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原理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原理是利用化学物质与金属表面发生特定反应,形成一层保护膜或化学物质吸附层,防止金属表面氧化、腐蚀或污染。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原理包括:1. 防锈处理:利用含锌或含铬的化学物质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防止金属氧化腐蚀。
2. 防腐处理: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腐蚀涂层或防腐化学物质吸附层,防止金属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
3. 清洗处理:利用碱性、酸性或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油污或其他污垢,提高金属表面的清洁度。
二、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方法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机械去除、喷砂、喷丸等,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溶液浸泡、喷涂或电化学沉积等方式进行。
1. 酸洗:利用酸性溶液对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去除氧化膜、油污和其他杂质,使金属表面清洁光滑。
2. 电镀:通过将金属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流的作用将金属离子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镀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3. 化学喷涂:采用化学物质溶液喷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膜,防止金属氧化或腐蚀。
三、金属表面处理化学的应用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家电、建筑等行业。
通过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美观性和机械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航空航天领域,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可以保护飞机、火箭等器材不受大气环境和高温、高速环境的影响,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可靠。
在汽车制造领域,金属表面处理化学可以提高汽车车身的防锈性能和外观质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外观状态。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摘要】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是为了改善其性能和耐久性,主要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热处理和涂层处理。
机械处理方法包括抛光、打磨和喷丸等,可以去除表面缺陷和提高光洁度。
化学处理方法涉及酸洗、镀锌和电镀等,可以防止金属氧化和腐蚀。
电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阳极氧化和阳极保护,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
热处理方法通过调整金属结构和组织,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涂层处理方法包括涂漆、喷涂和镀层等,可以形成保护膜隔绝外界环境。
不同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是将多种方法相结合,实现表面处理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热处理,涂层处理,优缺点,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表面处理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是在金属材料表面施加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过程。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电化学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和涂层处理方法。
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的处理,可以增加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深入研究金属材料表面主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品质、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特点与应用,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增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改善金属材料的外观和表面质量,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利用率,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需求,以及探索新型表面处理技术,推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金属表面处理原理

金属表面处理原理
金属表面处理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来增强其抗腐蚀、耐磨损和美观性能。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将金属离子沉积在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金属物体作为阳极,与金属离子溶液中的金属阴极反应,使金属离子还原为固态金属沉积在物体表面,从而形成均匀、致密、涂层。
2. 喷涂:喷涂是将涂料喷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一种方法。
喷涂涂料通常由树脂、溶剂、填充物和添加剂等组成,涂料喷涂后通过干燥和固化形成坚硬、耐磨损的涂层,起到保护和美化金属表面的作用。
3.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将金属表面制成阳极,在电解液中经过氧化反应形成氧化膜的一种方法。
阳极氧化常用于铝、镁、钛等金属,可使其表面生成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的氧化膜,增强金属表面的抗氧化性和美观性。
4. 热处理:热处理是利用高温对金属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的方法。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5.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通过切削、磨削、打磨和抛光等力学
处理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通过机械加工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毛刺和凹凸不平,使金属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并提高其美观性和质感。
综上所述,金属表面处理通过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提高金属的抗腐蚀、耐磨损和美观性能。
这些处理方法各自具有特定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种类简介

电镀/电泳/锌镀/发黑/金属表面着色/抛丸/喷砂/喷丸/磷化/钝化电镀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电泳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镀锌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
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 (著),泳漆,电沉积。
发黑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在高温下(约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
在低温下(约3 50℃)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处理。
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处理。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资料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资料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一系列工艺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和美观度等综合性能的一项工艺。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一、金属表面处理的原理和分类金属表面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形成一层或多层功能性覆盖物,以达到改善金属表面性能的目的。
根据处理方法和处理液的不同,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 电化学处理:包括镀层、阳极氧化、电解抛光等技术。
其中,镀层技术是最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之一,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覆盖层,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2. 化学处理:如酸洗、碱洗、酸溶解等。
这些化学处理技术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和污染物,清洁金属表面并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3. 热处理:如淬火、回火等。
通过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来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4. 物理处理:包括喷砂、抛光、拉丝等技术。
这些处理技术可以改变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和光洁度,增加金属表面的美观度和触感。
二、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制造: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制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镀层、喷涂等处理,可以提高汽车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2. 电子产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例如,手机外壳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增加其抗氧化和耐磨性能。
3. 建筑装饰: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建筑装饰领域中用于处理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表面。
这些处理技术可以增加建筑材料的耐候性和美观度。
4. 机械设备: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对机械零件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三、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需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究综述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是超越物质属性本身的加工过程,它可以改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从而提高物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钢铁、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建筑等,还可以应用于商业银行、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重要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以钢铁材料为例,介绍钢铁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新的研究进展。
一、钢铁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1. 传统钢铁表面处理技术传统钢铁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镀、喷涂、热镀锌等方法。
其中,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金属的过程,常见的有镀铬、镀锌、镍电镀等;喷涂是将涂料喷射到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的方法,常见的有漆性涂料、高分子涂料、陶瓷涂料等;热镀锌是将锌熔化后涂覆在钢板上形成一层锌层的方法。
传统钢铁表面处理技术在提高钢铁材料的防腐性、美观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这些表面涂层耐久性差、易脱落,会影响钢铁的防腐性,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其次,传统表面处理技术中多种材料的运用使得表面涂层分布不均匀、厚薄不一,增加了其腐蚀风险;最后,涂层生产过程中环保问题尤为关键,表面涂层生产的废水和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2. 新型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铁表面处理技术逐渐转向新型技术。
这些新型技术采用的新材料具有性能稳定、防腐性能好、环保等特点,对钢铁表面的涂层腐蚀性、光泽度等性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主要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化学镀、电化学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
化学镀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
化学镀法比传统的电镀法更加环保,而且涂层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塑性和良好的外观效果。
电化学沉积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到基体表面的方法,最常见的应用是金属膜的制备。
这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具有高效、高质量的特点;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种利用物理气相或者化学反应沉积材料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元件、光学材料和微电子等领域。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第一篇: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概述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打磨、除锈、氧化、涂层等一系列工艺处理,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金属加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表面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表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耐磨损性等性能。
按照处理方法不同,金属表面处理可以分为机械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类。
机械处理是通过金属材料的表面磨削、抛光、打磨等方法,使材料表面光洁平整,去除表面毛刺和锈蚀物,提高工作表面质量。
机械处理常用的设备有砂轮机、抛光机、电解抛光机和喷砂机等。
物理处理是在根据金属材料表面性质和处理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理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包括了制造物理涂层、阳极氧化、电渗析、真空处理和电泳涂层等技术。
物理处理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无害。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品和水进行表面清洗、腐蚀、氧化、镀层等工艺处理,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改善功能等目的。
化学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酸洗、钝化、溶剂去除、镍铬电镀、热熔锌涂层等。
总的来说,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提高金属材料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制造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对它的需求及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二篇: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非常重大,以下列举几个方面:1. 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金属表面处理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材料受到腐蚀、氧化、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更换费用。
2. 改善金属的性能。
对不同金属材料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增加材料的使用价值。
3. 提高产品档次。
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改善产品外观和装饰效果,让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
4. 保护环境。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的药品和溶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适当的处理和回收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表面 合金 化
能力知识点2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是一 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虽然从总体上可分为表 面涂层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但该学科中具体 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分类,国内外都无公 认的说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就会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作用原理,表面技术可以 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Matton分类法)
金属材料层 陶瓷材料层 高分子材料层
按表面强化层材料分
按表面处理工艺特点分
表面改性技术 包括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表面形 变强化等,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碳 氮共渗、喷丸、滚压等。 表面涂(镀)层技术 如电镀、化学镀、热浸镀、气 相沉积、热喷涂、堆焊、激光熔覆、涂装等。 表面转化膜技术 如氧化处理、磷化处理、铬酸盐处 理和着色与封闭处理等。 高能束表面处理技术 如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表 面改性与强化等。
表面技术是直接与各 种表面现象或过程有 关的,能为人类造福 或被人们利用的技术。
1.2 为什么研究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所有的金属材料都不可避免与环境相接触, 而与环境真正接触的是金属的表面,如各种 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 金属表面发生破坏或失效,进而引起整个设 备或零(构)件的破坏或失效。 发展金属表面防护和强化技术, 是各国普 遍关心的重大课题。
原子沉积:沉积物以原子、离子、分子和粒子集团等 原子尺度的粒子形态在材料表面上形成覆盖层,如电 镀、化学镀、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 颗粒沉积:沉积物以宏观尺度的颗粒形态在材料表面 上形成覆盖层,如热喷涂、搪瓷涂敷等。 整体覆盖:它是将涂覆材料于同一时间施加于材料表 面,如包箔、贴片、热浸镀、涂装、堆焊等。 表面改性: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材料表 面的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微观结构、缺陷状态 或应力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表面处理综述
综述题目:金属表面处理
学院:理学院
姓名:户攀攀
班级:0123414
学号:021341405
指导老师:秦柳
日期:2015.12.24
摘要:近年来,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随着金属加工业、铁路制造业、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及铁路、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一些简单、简易的前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金属加工及涂装的基本要求。
只有采用标准的前处理生产工艺,才能使钢铁表面形成一层标准的磷酸盐膜和防护膜,以满足金属加工和涂装处理的质量要求。
因此,选用低成本、低能耗、高品质的金属前处理产品,是企业保证涂装质量和防护质量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另外,我国对彩涂板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 20 世纪90 年代末才兴起彩涂板的消费和生产热潮, 而且在新增产
能中, 许多品种和质量满足不了家电、汽车等行业的需求, 建筑领域需求的以镀铝锌板、镀锌铝合金钢板等为基板的彩涂板产量也比较少。
因此与世界水平相比, 我国彩涂板在应用范围、产品质量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本文介绍了我国彩涂板市场发展的概况, 并从产能、产品规格、品种涂料、市场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主要彩涂板生产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望了当前国外彩涂板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优质,生产线,
正文:1935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生产线,从而用彩板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
1967年日本有了第一条彩涂生产线。
1985年5月冶金工业部科技办、化学工业部科技局和轻工业部科技公司联合在北京召开“涂层钢板科研工作座谈会”,研讨彩涂工业。
到1987年武钢钢铁公司引进我国第一条彩图生产线(年产6.4万吨)。
1988年,北京建翔彩板厂引进日本彩涂生产线(年产3万吨)。
紧接着上海宝钢公司、西南铝相继引进生产线,形成我国第一次彩涂工业的发展高潮。
2002年后,随着彩板需求的增加我国出现第二次彩涂工业的发展高潮,这次主要是以私营企业为主。
从而彩涂的产能的增长远远大于彩涂需求的增长。
从而使彩涂生产厂家进入了
非常危险的时期(优胜劣汰的时期)。
彩涂板的品种和类别繁多,目前全世界已有彩涂板品种600多个,彩涂用基板有冷轧板、热镀铝板、热镀锌板、合金板、热镀铝锌板、热镀锌铝板、电镀锌板、电镀锌-镍板等,其中冷轧板已日渐被淘汰,而采用热镀铝锌板、热镀锌板钢卷作基板的数量在增加,甚至出现了以不锈钢作基板的彩涂板。
世纪交替之际,彩涂板市场非常好,许多民营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彩涂板。
民营彩涂机组多采用国产设备,虽装备与控制水平不高,产能较小,但投资低、上马快,其产品主要面向建材、装饰行业。
民营彩涂机组上马之快,数量之多,现已达到难以统计的地步。
与此同时,外资、台资也纷纷登陆中国兴建彩涂机组,这些机组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
1999年以来,随着彩涂板市场兴旺,彩涂板的生产及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到2004年全国已有彩涂板产能约为800万t/a。
彩涂板在国内的主要消费领域仍为建筑业,其消费量占总数的85%~90%。
从建筑市场来看,我国建筑用钢板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而彩涂板用量占建筑用钢板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彩涂板得到愈来愈多的用户认可,如1995年我国建筑用彩涂板实际消费仅15万
t左右,但到2000年其用量超过75万t。
建筑用彩涂板主要消费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建筑和城市标志性建筑,民用建筑虽尚未出现实质性启动,但已出现启动消费的倾向。
随着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预计我国建筑业在未来20年将会出现快速发展时期,其主要发展方向为住宅钢结构、高层钢结构、轻型钢结构等。
据预测在今后10年内我国建筑用彩板的需求量增长将达到15%以上。
家电用彩涂板在发达国家里已相当普遍,但在我国仍处于由“引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时期,目前仅有海尔及上菱、苏州三星、松下、小天鹅等部分合资企业在个别产品上应用或试用,估计此彩涂板家电市场容量在10万t/a以下,其原因是我国家电企业工艺装配线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建设的系统,基本采用自带脱脂、磷化和喷涂装备的“后涂装”工艺,现在这些设备仍可利用。
如改用彩涂板则意味着现有的“后涂装”设备闲置并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进行现有装配线的改造,即在老线上改用彩涂板会受到综合成本的影响,加上目前对家电用彩涂板基本未进口,且价格偏高,这样就阻碍了彩涂板在家电行业的应用。
但随着环
保要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家电企业进一步迈向世界,彩涂板在我国家电行业的用量必将随之提高。
目前, 法国彩涂板实际年产量在100万t 以上, 居全球第1位; 澳大利亚居第2位, 实际年产量约80万t, 全部由BHP 集团提供, BHP彩涂板占其钢材总量14.5%。
该公司有12条镀锌生产线和11条彩涂生产线, 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镀面及彩涂生产企业, 其镀面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大陆最大的彩涂板生产厂是宝钢股份公司, 2004年设计产能将达到57.3万t。
综合对比分析
①规模方面: 产线数量和年产能方面中国宝钢股份与韩国POSCO、韩国东部制钢、中国台湾烨辉等公司相当, 而BHP公司的彩涂机组数量和总产能占绝对优势; 与韩国POSCO和韩国东部制钢相比, 中国宝钢股份彩涂板的厚度下限偏高, 韩国现代钢管在彩涂板宽度上具有优势,BHP公司的彩涂板尺寸规格覆盖较广。
②品种方面:中国台湾两家公司彩涂板品种专注于镀铝锌或镀锌彩卷,韩国东部制钢侧重于功能性彩涂板,宝钢股份暂无彩色镀铝锌卷;韩国东部制钢的彩涂基板种类最多,宝钢
股份基板种类缺乏热镀铝锌板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彩涂板耐蚀性的竞争力;韩国东部制钢、现代钢管,中国台湾盛馀和宝钢股份的涂料种类都较多,品种数量上实力相当。
BHP 公司注重差异化产品,不仅品种全、质量好,而且有特色。
③市场方面: BHP、浦项、烨辉和宝钢市场策略方面较突出; BHP的销售攻势最快最强
全世界彩涂板的生产已趋饱和, 国外已集中于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功能型产品, 因此,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日趋活跃。
工艺上由辊涂新增了覆膜、压花和印花; 品种上由最初的预涂钢板( PCM) 发展到彩色层压板( VCM) 以及环保彩色钢板( ECM) ; 应用上从建筑内外装饰材料拓展到汽车制造、家具、集装箱、家电用品等更广泛的领域。
此外, 国外彩涂板技术关注热点主要有:
(1)基板: 多采用Galfan(5%Al)、Galva-lume(55%Al)、Galvanneal(Zn-Fe)、电镀Zn-Ni甚至不锈钢,且对其表面质量、板形及尺寸精度的要求愈来愈高;
(2)预处理: 趋向于采用无铬的表面预处理工艺, 以满足愈来愈苛刻的环保要求;
(3)涂层技术: 关注于粉末涂层及PET膜( 聚乙烯对苯二
酸盐膜)与油漆复合涂层技术;
(4)涂装机: 采用新型双涂头和单滑轨涂装机;
(5)其他: 在工艺段前设拉矫、涂装机设置博士刀,使涂层更均匀、表面更光滑等新技术。
国人应该多关注本国与外国的合作,做到技术共享,技术共存。
参考文献:
[1]曾晓雁,吴懿平.表面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2-112.[2]赵文轸,材料表面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34-1
[3]沈延祥金属表面防腐蚀处理新技术——达克罗表面处理.[J].华通技术.1999(01)[4]汪小星.金属表面工艺[Z].中国图书年鉴.1996
[5]阎洪.金属表面处理新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63-67,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