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②到图③,溶质的质量不变B.由图③到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由图①到图④,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D.由图①到图②,溶液的质量减少2 . 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插入瓶塞中,瓶塞与瓶口及玻璃管之间密封良好,直玻璃管的下端套有一个小气球。

当小科将装置从山下带到海拔较高的山上时,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A.不会发生变化B.鼓起一些C.变瘪一些D.先变瘪后鼓起3 . 台风“利奇马”带来强风暴雨,重创温州经济。

台风之所以会带来强降水,主要是促进水循环中的某一环节,这个环节是()A.1B.2C.3D.44 . 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5 .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氯化钠B.称氯化钠C.量取水D.溶解6 . 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④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⑤在加热的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7 . 实验探究课上,小明将一部分酒精和水分别倒入两只量筒内,如图所示。

结果测得,A、B两点受到的压强恰好相等。

则小明推测()A.甲试管内装有酒精B.乙试管内装有酒精C.AB两点的深度相同D.无法确定8 . 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描述中,先后顺序不确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影响的实验时,必须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应的温度下水浴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混合C.测定空气氧气含量实验时,先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D.探究天竺葵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前,必须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9 . 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2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2章)(含答案)

期中测试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以下做法与“五水共治”的内容不符的是( )A.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B.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C.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D. 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2. 若如图表示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其中丁表示海洋水,箭头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到乙一定是蒸发B. 丙到丁一定是地表径流C. 乙到丙一定是降雨D. 甲到乙一定是水汽输送3. 周末,小科与家人一起登上衢州天脊龙门附近的一座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水门尖”,他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

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季风4. 小科在“水门尖”(同上题)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插入瓶塞中,瓶塞与瓶口及玻璃管之间密封良好,直玻璃管的下端套有一个小气球。

当小科将装置带下山时,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 )A. 不会发生变化B. 鼓起一些C. 变瘪一些D. 先变瘪后鼓起5.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111克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A. 1:2:3B. 2:3:1C. 1:1:2D. 1:3:26.下列测量工具不能直接读出所要测量值的是( )A. 空盒气压计B. 干湿球湿度计C. 密度计D. 弹簧测力计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A. 天气变化B. 气候变化C. 温度变化D. 季节变化8. 如图所示,质量为30千克的小孩趴在游泳圈上,人体平均密度和水密度相近,则游泳圈受到的浮力大小最接近( )A. 3000牛B. 300 牛C. 30牛D. 3 牛9. 将包装相同、体积相同,均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冰水中,浮沉状况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A. 无糖可乐的质量比普通可乐大B. 普通可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普通可乐的密度比无糖可乐大D. 无糖可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10. 如图所示,甲图台秤上放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乙图台秤上放一只未装满水的烧杯。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试卷(1-2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试卷(1-2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试卷(1-2章,含答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试卷(1-2章)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3分)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淡水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立方千米,约占水资源总量的2.5%,以下几种水体中含量最高的是()A.湖泊淡水B.浅层地下淡水C.冰川水D.土壤水2.(3分)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发掉20克水③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③加入3.2克食盐④加入5克食盐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3.(3分)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4.(3分)科学课上,老师将装满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用细绳一端牵着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细绳的重力忽略不计),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水槽底部,静止后乒乓球的状态最接近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5.(3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

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中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取液去渣D.袋装保存6.(3分)2022年9月5日至6日,超强台风”轩岚诺”北上经过浙江省东部海域,为全省大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

”台风过境”和”台风雨”体现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A.水汽输送降水B.降水水汽输送C.蒸发水汽输送D.水汽输送蒸发7.(3分)”海水晒盐”是指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提取的方法是将海水引入海滩上的盐田里,利用日光和风力逐渐使水蒸发,慢慢浓缩,使食盐结晶析出,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剩下的溶液称为苦卤。

下列对”海水晒盐”分析正确的是()A.海水慢慢浓缩的过程中,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食盐结晶析出,属于蒸发结晶C.获得的食盐,属于纯净物D.苦卤是室温下食盐的不饱和溶液8.(3分)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theInvisible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1-2)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1-2)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1-2)一、选择题1. 上海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 . 河流水源污染严重B . 淡水资源短缺C . 降雨量冬夏不均衡D . 取水点远离城市2. 实验操作具有规范性,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粗盐称量B . 粗盐溶解C . 浊液过滤D . 蒸发结晶3. 现有一组物质:汽水、啤酒、食醋,下列物质中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是()A . 牛奶B . 珍珠奶茶C . 蒸馏水D . 矿泉水4. 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了()A . 蒸馏水是纯净物B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 水是氢和氧组成的D . 物质通电时都能分解成几种新的物质5. 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B . 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C . 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小D . 应用:飞机机翼上平下凸(如图)6. 华顶山是台州的避暑胜地,ft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的气温要低的多。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纬度位置B . 海陆分布C . 地形D . 季风7. 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浸在水中,A为木球,B为泡沫球,C为塑胶球,D为铁球,则受浮力最小的是()A . A球B . B球C . C球D . D球8.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9.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相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 .10. 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 .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 .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 .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11. 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一、单选题(共20 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 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C .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 . 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2.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 . 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 5 帕(760mm 汞柱)C .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 .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有关3. 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4. 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四川泡菜制作简单,易于储存,食用方便。

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g 食盐和100g 水配制溶液⑤用生锈的砝码称取A . ②⑤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5. 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p甲<p乙,F甲=F乙B . p甲>p乙,F甲=F乙C . p甲=p乙,F甲<F乙D . p甲=p乙,F甲>F乙6. 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B .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C .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D .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7. 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B .C .D .8. 小明将收集满某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甲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现象。

小明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 该气体不易溶于水B .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C . 试管内的气体可能是氧气D . 试管内液面上升,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9.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温度升高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B . 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 .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D . 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10. 如下表是物质A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现向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37.241.445.850.455.2A . ②中A 的质量分数最大B . ③⑤中A 的质量分数相等C .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11. 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 .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D . 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12.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 .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 .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 .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D .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13. 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3A . 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B . 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C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 .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14. 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甲实验为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 .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 . 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②中称取食盐为5g,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D . 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5.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克。

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所示,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50 克水,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是A .B .C .D .16.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 层占了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B . B 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C . C 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D . D 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17. 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完全溶解后,弯曲的玻璃管内液面将A . a 液面升高,b 液面下降B . a 液面下降,b 液面上升C . a、b 液面均无变化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8. 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平均值上升。

专家预测我国在未来50~100 年间,气温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可见气温的升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 气温升高将会减少寒潮南侵,从而抑制沙尘暴的发生B . 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化必将导致沙层变厚,一旦遭到寒潮侵袭,必将产生沙尘暴天气C . 气温升高将导致西部地区冰川加速融化,使得淡水资源的储存减少D . 我国西南地区如果不加限制地开发土地、破坏植被,气温升高将会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的频繁发生19. 为改善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科设计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

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A .B .C .D .20. 如图,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

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②四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③在b 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④c 容器中冰块融化后水面高度将下降;⑤d 容器中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A . ①②④B . ①③⑤C . ①②⑤D . ②③④二、填空题(共9 题,每空1 分,共25 分)21.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下图①是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________地为阴雨天气。

(2)如图②所示的离心式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内装满水,在动力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

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________压区,外面的水就在________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22. 如图所示,请根据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图中M 点的含义:________;(2)将t2℃时A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3)温度为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4)得到A 物质的晶体常用________的方法。

23. 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针筒活塞的面积为5×10-5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

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0.8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0.6kg 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Pa。

24. 观察下面的小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________。

(2)在图乙中,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3)图丙中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________。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5. 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紧缺程度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人均水量(米3/年)1700-30001000-1699500-999(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经操作B 后,观察到大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晶体配制溶液。

①称量时A 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C.右盘中适当减少砝码D.左盘中适当增加食盐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 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③C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④D 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

________。

32. 小明从井中提水,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

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