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观察昆虫_教案教学设计
《昆虫记》教案

《昆虫记》教案《昆虫记》教案1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语文教案八上语文法布尔蝉教案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语文教案|八上语文法布尔蝉教案》摘要:二部分(二——三然段)记叙了法布尔观察昆虫两件事,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齐,()用“有……还有……”说句话这是写人记叙记叙人物法布尔——著名昆虫学欢迎起欣赏由]编提供《法布尔观察昆虫》语教案欢迎浏览教材分析这是写人记叙记叙人物法布尔——著名昆虫学而且题目也明确了这所要记叙事件即观察昆虫通题目就可以了主要容因学习这要抓住主要事件描述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这共分四然段根据作者写作思路可将分三部分部分(然段)交代法布尔身份地位二部分(二——三然段)记叙了法布尔观察昆虫两件事二部分又可以分两层层(二然段)记叙法布尔路上观察蚂蚁四事二层(三然段)记叙法布尔树上观察螳螂被误事三部分(四然段)总结全赞扬法布尔勤奋精神这是按“总分总”思路组织材设计理念课教学力体现“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体裁是记叙因而要促进学生对课理和认识可以采用教师、组、由、指名、引等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表现人物精神和品质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认识到3生会写出03、理课重词语全神贯、坚持不懈等、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道理教学重、学会写医药0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和背诵课教学难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卡片教学程、交流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听段录音《昆虫记》片段——螳螂捕食蝗虫听了这片段你眼前出现了幅什么样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法布尔所写《昆虫记》片段()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吗?(3)你是通什什么方法集到?(通师生交流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了获得多种方法到图馆、上询等等)()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成就呢?相信我们了这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齐、初课扫清生障碍()看拼音课要音准、课通()看汉课要不会看拼音标出有几然段(3)指名课要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是生音是否准3、再课了课至容()通刚才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现让我们走进课相信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认识由课边边想课写了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几件事?()轻者、3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用笔画出有关语句有次……(3)组分句课出示黑板还有次……()用“有……还有……”说句话(5)朗展示名课检检学生课情况(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7)辩析句子写法有什么不?;法布尔观察了才离b法布尔直观察了、齐然而然段理“坚持不懈”思用“因……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法布尔成著名昆虫学原因5、看图背诵;指导学生图结合背诵课二然段6、拓展交流预习集了很多法布尔有关有许多关法布尔迷恋昆虫事例谁能给介绍下?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有关7、现场采访由对话()角色竞聘聘名学生扮演法布尔要主动报名并说明竞聘优势;聘三名记者要我推荐其余学和老师作观众()实地采访记者就有关问题向法布尔提问观众可以随补充提问或发表己看法8、结通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课()朗课检生认情况。
初中语文蝉法布尔教案

初中语文蝉法布尔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及其对蝉的研究,通过阅读课文,把握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蝉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蝉相关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深入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蝉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蝉的生活习性的理解。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写一篇关于蝉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蝉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基本常识】《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法布尔(Jean-Henri Fabre, 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 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昆虫记》内容简介】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 教学设计

《昆虫记》教学设计《<昆虫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点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2)学习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主要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1)体会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2)引导学生将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2、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书中感兴趣的昆虫,交流阅读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写作训练法让学生模仿法布尔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世界。
2、作者及作品介绍(1)介绍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他在昆虫研究方面的成就。
(2)简要介绍《昆虫记》的创作背景和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3、阅读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如何抓住重点、做读书笔记等。
(2)选取书中几个精彩片段,如描写蝉、螳螂、蜜蜂等昆虫的段落,与学生一起阅读分析,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生动细致的描写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昆虫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昆虫的特点、习性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科版小学语文《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教案设计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教科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培养关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善于发现、细心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字。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昆虫特点,导入课文《法布尔观察昆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和特点。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点评练习题,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对昆虫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点,下周分享。
2. 拓展作业:(1)阅读有关昆虫的书籍,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幅关于昆虫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小学语文《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法布尔观察昆虫》。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过程和方法。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3)学会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有关昆虫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昆虫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工具书和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昆虫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昆虫的了解。
(3)简介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有关昆虫的信息。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过程和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课后练习。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展示学生搜集到的有关昆虫的有趣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昆虫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课堂纪律等方面。
教师还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科版小学语文《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小学语文2. 年级:四年级3. 教材版本:教科版4. 教学内容:《法布尔观察昆虫》5.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法布尔及作品背景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虫的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正确的语气和情感朗读课文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昆虫的观察和描绘,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关注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生字词卡片和相关图片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观察身边的昆虫,积累相关知识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昆虫的了解展示相关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气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3. 讲解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加深理解4. 品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和特点学生讨论作者的语言表达,体会作品的美感5. 实践活动:学生模仿作者的观察方法,谈谈自己身边的昆虫展示观察成果,互相交流分享6. 小结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生字词练习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是否有序进行,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对自然生态的兴趣是否提高2. 学生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的情感表达学生对观察昆虫的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和感受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布尔观察昆虫
本文是关于法布尔观察昆虫,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人物为法布尔——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
而且题目也明确了这篇文章所要记叙的事件即观察昆虫。
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抓住主要事件的描述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篇文章共分四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法布尔的身份地位。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记叙了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两件事。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记叙法布尔在路上观察蚂蚁四个小时的事。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记叙法布尔在树上观察螳螂被误解的事。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赞扬法布尔的勤奋精神。
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材料的。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本文的体裁是记叙文,因而要在读中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读时,可以采用的教师范读、小组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等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到13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等。
4、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书写文中医药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1、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螳螂捕食蝗虫。
听了这个片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
(2)、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3)、你是通过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会字看拼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至内容。
(1)、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几件事?
(2)、轻读者2、3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有一次……
(3)、小组内分句读课文,出示小黑板
还有一次……
(4)、用“有……还有……”说一句话。
(5)、朗读展示:点名读课文,检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读。
(7)、辩析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a:法布尔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
b:法布尔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
4、齐读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坚持不懈”的意思。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解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原因。
5、看图背诵;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6、拓展交流: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7、现场采访:自由对话。
(1)、角色竞聘:聘一名学生扮演法布尔,要求:主动报名,并说明竞聘的优势;聘三名小记者,要求:自我推荐。
其余同学和老师作为观众。
(2)实地采访:小记者就有关问题向法布尔提问,观众可以随时补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8、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组的识字能手,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教师用幻灯片,检查生字。
5、学生用各种方法记生字。
6、字卡接龙比赛。
(二)、指导写字。
1、你以为哪个字不好写,重点指导“脚”、“抓”、“期”、“注”、“现”。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描写、临写。
3、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1、收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在同学之间交流。
2、完成之后,第一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