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仪器操作规程HYYB016

合集下载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检测仪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操作规程》一、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检测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这些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按照规程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操作规程1. 检测前准备在进行检测之前,必须对检测仪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是否充足等。

对于特定的检测项目,还需要根据检测规程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2. 操作流程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对于复杂的操作过程,还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细心,严禁大意和马虎。

3. 数据处理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

包括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还需要进行再次检测,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4. 仪器维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零部件等。

只有保持仪器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检测仪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避免使用损坏的仪器、避免感觉疲倦时进行操作等。

三、结论检测仪器操作规程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牢记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试验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操作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程适用于试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计量设备、试验装置等。

正确使用和操作仪器设备是保证试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本规程的实施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质量。

2. 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确认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要确认仪器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电源、仪器显示屏、按键、连接端口等。

对于有问题的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前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2 清洁操作区域和仪器设备清洁和整理操作区域和仪器设备是确保试验检测过程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步骤。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操作台面、仪器的外壳和工作面,确保环境整洁,并且避免灰尘和杂物的干扰。

2.3 校准仪器设备在进行试验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准确度,避免因仪器设备本身的误差而引起的试验结果的误差。

3. 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试验检测过程准确可靠的关键。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步骤:3.1 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并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

不同的仪器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

3.2 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操作开机和关机是使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

在开机之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开机操作。

在关机之前,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关机操作,并断开电源。

3.3 样品处理和仪器设备的连接在进行试验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并将样品装入相应的容器或样品台。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将仪器设备与样品连接,以进行试验检测。

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试验仪器操作规程试验仪器操作规程1. 概述试验仪器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规范试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试验仪器的操作人员。

2. 责任与义务2.1. 试验仪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操作证书。

2.2. 试验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设置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2.3. 试验仪器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仪器的故障、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3. 试验仪器的准备工作3.1. 试验仪器操作人员应先检查仪器的外观和电源是否正常,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安全隐患。

3.2. 确保试验仪器的仪表盘和指示器清晰可见,且所有的显示指示灯正常工作。

3.3. 检查试验仪器所需的试剂、标准物质等是否齐全并处于有效期内。

4. 试验仪器操作流程4.1. 根据试验要求,将试验样品放入试验仪器中,并调整好相应的参数。

4.2. 开始试验前,操作人员应先关闭所有的阀门、开关和电源,确保仪器处于停止状态。

4.3. 按照试验要求打开相应的阀门、开关,启动试验仪器,并进行预热或预冷操作。

4.4. 确保试验仪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监测和记录试验数据。

4.5. 试验结束后,关闭试验仪器的阀门和开关,停止电源,清理试验仪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6.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整理成报告。

5. 试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5.1. 定期对试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仪器、校准仪器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5.2. 检查试验仪器的电源线、接线和电源插头是否正常,确保电源的安全可靠。

5.3. 定期检查仪器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并对仪器进行标定和校验。

5.4. 保持试验仪器的工作环境清洁整齐,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仪器内部。

5.5. 如发现仪器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及时修理或更换仪器。

6. 安全操作6.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等。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在实验室中,检验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检测样品的各种性质。

然而,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来使用这些仪器,就有可能导致不准确的测试结果,甚至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险。

因此,制定和遵守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操作人员应该熟悉并理解每一台检验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这些说明书通常会详细地介绍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步骤、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只有对仪器有足够的了解,操作人员才能够正确地使用它,并且在遇到故障时能够快速排除问题。

其次,操作人员在使用检验仪器时应该注意安全。

例如,在操作高压设备时,需要戴上绝缘手套和护目镜;在使用有毒气体检测仪时,需要确保通风良好并严格按照使用规程操作。

另外,操作人员也应该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它们的精度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操作人员还需要严格按照检验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这包括正确设置仪器参数、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准确取样、避免干扰因素等。

只有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程,才能够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总之,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和准确的重要
保障。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操作人员才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保护仪器,并获得可靠的测试数据。

因此,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该熟悉并遵守《检验仪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一、检验前准备
在操作检验仪器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通电是否正常,各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应对待检验的样本进行准确的标识和准备。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检验仪器电源,并根据使用说明书对设备进行正确的启动操作。

2. 根据待检验的样本类型和检验项目,设置好相关参数,确保仪器能够正确进行检验。

3. 取适量的待检验样本,根据要求将样本放入样品孔或者其他适当位置。

4. 启动仪器检验程序,观察仪器运行情况,确保检验过程正常进行。

5. 检验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将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参数。

2.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排除故障。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操作仪器的干净卫生,避免污染样本和影响检验结果。

4. 操作人员应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及时清洁和更换消
耗品。

四、记录和存档
在每次操作检验仪器时,应当对操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本信息、检验参数等内容。

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后期查询和核查。

五、其他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操作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检验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一、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检验仪器的正常运行及准确测量结果的产生,并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化验室中使用的检验仪器。

二、检验仪器的使用前准备1. 仪器环境准备:清理仪器周围的工作台面,确保无杂物和异味干扰。

2. 电源和通电准备:插上仪器的电源线,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待准备工作完成后,才可通电。

3. 仪器开启准备:打开仪器前,请检查上一次使用后是否已关闭相关设备和仪器,并确保仪器内部无异常。

三、仪器操作步骤1. 仪器开机: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启动完成。

根据仪器的具体操作说明,进行相应的初始化设置。

2. 样品准备:根据仪器分析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样品,并确保样品已经完全符合要求,不掺杂其他杂质。

3. 样品装入:按照仪器的要求,将样品装入相应的样品槽或容器中,并确保装入的样品量符合要求。

4. 测量参数设置:根据具体的检验项目,设置相应的测量参数,如温度、时间、浓度等。

确保参数的设置符合要求。

5. 仪器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仪器校准。

校准前,请阅读仪器的校准操作说明,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

6. 测量操作:按照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测量。

注意操作时的步骤和顺序,确保按照仪器要求进行操作。

7. 结果记录:测量完成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格或记录本上。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仪器关机:完成工作后,关闭仪器,并将仪器周围的环境清理整理好。

如果仪器长时间不使用,请断开电源。

四、仪器操作注意事项1. 仪器操作前请认真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操作时请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操作前请检查样品和试剂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异常情况。

4. 严禁随意更改仪器设置和参数,如需更改,请与实验室主管进行沟通。

5. 使用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操作顺利。

检测仪日常操作规程

检测仪日常操作规程

检测仪日常操作规程检测仪日常操作规程一、开机流程1、设备上电:旋转设备总开关,设备通电后,输送带应启动,风机应启动,工控机应启动并自动进入检测软件;2、每班清洁设备:清洁中转台与杯子接触部件清洁检测仪分杯螺旋处粉尘等异物;用酒精布分别清洁输送带和吸球等杯子接触部件;用酒精布清洁收杯台与杯子接触部件3、选择检测品种;4、取要检测样品杯,放置在检测仪入口端,调节螺旋下杯高度,保证下杯螺旋出口与吸球之间距离大于检测样品高度20-30mm,距离太高会出现掉杯情况,太矮容易出现卡杯现象。

调节吸球高度,保证吸球与输送带之间距离大于检测样品高度在5-10mm,距离不合适会压褶产品和倒杯等现象,调节出杯筒高度,保证出杯筒高度大于样品10-20mm;调节相机高度,保证检测画面质量,并调整参数到合适(具体参考使用说明书)5、取样品杯10只,其中不合格杯5只,合格杯5只;放置在生产上,进行检测验证,合格杯通过,不合格杯全部排出;6、开机生产,动态观察并调整设备1-2小时,观察是否生产异常和检测异常;7、正常生产;二、关机流程1、关闭检测软件;2、关闭工控机;3、关闭设备电源;三、日常保养1、设备内部掉落杯清理(日常及时清理);2、设备内部各部件每周应进行定期擦拭,确保设备内部清洁无灰尘;3、相机镜头用干燥清洁眼镜布轻轻擦拭(建议每两月一次,灰尘不多时无需擦拭);(1)禁止使用酒精、水、汽油、洗洁精等任何清洁剂;(2)禁止将镜头从相机上拧下;(3)不得随意调节镜头焦距和光圈(会造成成像模糊);4、定期检测风机出风口是否堵塞,并清理;5、禁止在工控机上安装任何软件,游戏等无关程序;6、禁止随意调节相机、光源支架;四、常见问题处理1、检测效果不佳:(1)检测区域是否恰当,可调节光源的位置;(2)相机的拍摄区域是否包含所有需要检测的区域,有产品无越界情况;(3)检测图像是否清晰;(4)参考说明书对效果较差区域进行相应参数调节;2、打开软件是提示“相机初始化失败”、“创建回调函数失败”等异常信息:(1)检查相机指示灯是否为绿色;否则检测相机电源、数据线是否正常接通;(2)关闭检测软件,拔除相机电源线,等候30秒,重新接通,打开软件,观察是否问题解决;(3)关闭检测软件,打开相机自带驱动工具“”,参考说明书进行IP配置->关闭驱动软件->重新打开检测软件;。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更改历史检验仪器操作规程1.0 目的为保证检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规程。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3.0 职责3.1 研发部会同质量部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特点确定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要求。

3.2 质量部负责编制各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3.3 设备使用人员、管理人员检验仪设备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4.0 工作程序4.1 开机准备4.1.1 为防止设备误操作,应在使用前对按键符号标记较多、操作繁复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按键或模式等进行识别,必要时形成文件或记录。

4.1.2 为防止数据失真或输出结果不符合要求,检测前应确认设备是否需要设定运行模式或调整参数设置。

4.1.3 如需要其他工装夹具或辅助设备配合使用,应提前准备,完成安装或组合。

4.2 参数设置及状态确认4.2.1 接通电源,开启设备。

4.2.2 根据检测或运行需要,进行必要的确认或校准,设置好运行模式、参数、时间或显示设定等内容,完成仪器设备的调整以及状态确认。

4.3 设备运行4.3.1 运行设备,确认设备正常工作。

4.3.2 设备开始工作,进行检验、测量和/或等待运行结束。

4.2.5 进行观察或读数,必要时记录过程和结果。

4.3.4 运行结束,关闭仪器,切断电源。

4.4 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4.5.1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设备,防止损坏。

4.5.2 使用后清理现场,确保环境卫生。

4.5.3 清洁仪器设备表面,对仪器设备以及配合使用的工装夹具、辅助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5.0相关记录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BLD-200S电子剥离试验机操作规程1.打开控制器左侧电源开关,显示“GOOD”。

2. 预热十分钟后,显示“0000”,按“设置”键,依次设定参数:F0→F1→F2→F3→F4→F5→F6→F7→F8,不得随意改变FA设置,否则会引起试验失准。

只有更换不同规格的传感器时,才可以对FB进行相应修改。

3. 按“推出”推出状态。

4. 按“剥离”或“抗拉”选择试验项目。

5. 按“点动”、“回位”或“停止”调整夹头距离。

6. 装夹试样之后,按“运行”启动试验。

7. 试验断裂自动停机(或手动停机),根据F2打印状态设定报告试验数据。

8. 按“回位”、“停止”键,该次试验结束。

二DHG——9023A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1.样品放置:把需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干燥箱内,上下四周应留存一定空间,保持工作室内气流畅通,关闭箱门。

2. 风门调节:根据干燥物品的潮湿情况,把风门调节旋钮旋到合适位置,一般旋至“Z"处;若比较潮湿.将调节旋钮调节至”三”处(注意:风门的调节范围约60"角)。

3、开机:打开电源及风机开关。

此时电源指示灯亮,电机运转.控温仪显示经过 "自检” 过程后,PV屏应显示工作室内测量温度.SV屏应显示使用中需干燥的设定温度,此时干燥箱即进入工作状态。

4、设定所需温度:按一下SET键.此时Pv屏显示“5P",用↑或↓改变原“SV""屏显示的温度值,直至达到需要值为止。

设置完毕后,按一下SET键,PV显示“5T" (进入定时功能)。

若不使用定时功能则再按一下SET键,使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即可。

(注意:不使用定时功能时,必须使Pv屏显示的“ST”为零,即ST=O)5、定时的设定:若使用定时,则当PV屏显示“5T"时,SV屏显示“0";用加键设定所需别间(分);设置完毕,按一下SET键,使干燥箱进入工作状态即可。

(注章:定时的计时功能是从设定完毕,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计算,故设定的时间一定要考虑把干燥箱加热,恒温、干燥三阶段所需时间合并计算。

)6、控温检查:第一次开机或使用一段时间或当季节(环境湿度)变化时.必须复核下工作室内测量愠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误差,即控温精度。

7、关机:干燥结束后.如需更换干燥物品,则在开箱门更换前先将风机开关关掉,以防干燥物被吹掉;更换完干燥物品后(注意:取出干燥物时,千万注童小心烫伤),关好箱门,再打开风机开关,使干燥箱再次进入干燥过程;如不立刻取出物品,应先将风门调节旋钮旋转至“Z"处.再把电源开关关掉,以保持箱内干燥;如不再继续干燥物品,则将风门处于“三”处,把电源开关关掉,待箱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箱内干燥物品.将工作室擦干。

三GBB-A热封仪操作规程1.将压缩空气管气源打开;2.将脚踏开关连接到主机右侧面连接处;3.将电源线插座连接到主机右侧面的电源入口;4.准备试验片;5.通入压缩空气用压力调节手柄将压力调节到能使上下热封刀压合到一起的压力值,通常为0.2~0.4Mpa;6.将电源开关调到ON;7.温度控制器设定到所需要的温度(设置温度值:按“SET”键0.5秒,使PV 窗显示“SO”,按▼或▲键,使SV显示窗的数值为所需值,再按“SET”键0.5秒二次即可退出。

如所需温度为145℃,使SV显示为145即可。

);8.将上热封刀12、下热封刀11的加热开关调到ON;9.用越10~30min时间使设定的温度稳定;10.将计时器设定到所需的时间中;11.以上操作完成后,将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调到自动;热封仪即可依设定的时间进行热封;12.将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调到手动状况下,计时器不起作用;踏脚踏开关期间,热封刀被压合。

四GB-M密封试验仪操作规程1.将压缩气管接入仪器。

2.将仪器自配的6mm管接入真空管。

3.把适量水加入到真空管中(管内水位高于多孔压板上10mm左右)。

4.放入待测物品,盖上真空盖(放在正中位置)。

5.打开电源开关。

6.设置时间压力时间设置“m”(或“s”或“h”)左边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

“压力”中P3为实际需要值:│P1│=│P3│—1 (例如实验要求压力为-50,即P3= -50,P1= -49);P2、P4不更换,为仪器的出厂设置-101.3,单位为KPa。

7.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按“启动”键实验完毕自动反吹,反吹结束后压力显示在“0”附近。

8.实验结束后取出试样,关闭电源或重新放入试样再做实验。

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连续气泡冒出,需:按“停止”键再按“反吹”键,直到气压显示为“0”附近。

维护保养1.定期观察压缩空气进气端压过滤器状态,有水时指压排空。

2.定期清洗真空罐至十字形接管段的过滤器,避免因堵塞造成的真空度达到困难。

3.保持仪器及周围环境清洁。

4.按操作面板时须用指腹,防止损坏面板。

5.及时更换真空罐内因实验造成的不洁水液,保持清澈,便于观察。

五GC-9800色谱操作规程与维护开机:1.打开载气(即氮气)气源,调节钢瓶减压阀输出压力为0.35~0.4Mpa,气相色谱仪主机处载气压力为0.06 Mpa,尾吹压力为0.03Mpa(此处压力在安装调试中已经设好,请勿随意变动)。

2.打开气相色谱仪主机电源设置柱箱、汽化、检2的温度。

具体步骤为:(1)按“柱箱”键;(2)按数字键输入所需温度;(3)按“输入”键。

到此柱箱温度就设定好了。

“汽化”和“检2”的温度按同样方法操作即可,然后再按“运行”键。

此时按“显示”键即可查看其温度。

参考温度:柱箱温度65°C、汽化温度150°C、检2温度150°C。

如出现秒表计时则按顺序按“秒表1”、“秒表2”、“退出”,则进入温度设定。

3.温度稳定后打开空气气源,同样调节钢瓶减压阀输出压力为0.35~0.4Mpa,气相色谱仪主机处空气压力为0.03 Mpa(此处压力在安装调试中已经设好,请勿随意变动)。

4.打开氢气气源,调节钢瓶减压阀输出压力,0.2Mpa,打开色谱仪上“氢气开关”,显示压力为0.02Mpa(此处压力在安装调试中已经设好,请勿随意变动)。

5.打开FID放大器电源,放大器中“讯号衰减”默认为1,“灵敏度选择”默认为2;6.在电脑上打开在线工作站,打开“通道一”,点击“查看基线”,当左下脚出现表明时间与高度的红色字体时即工作正常。

7.打开点火开关,点火,点火后必须关闭点火开关,当基线平稳时就可开始制作标样或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1、将试样裁出10cm*10cm,剪碎后放入试验瓶中并封口,用力旋转瓶盖,如果可以被拧动则未封紧。

2、将封瓶试样放进烘箱,在80°C下烘30分钟。

3、时间到达后将封瓶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再从中抽取1ml气体打入色谱仪,然后迅速按下”数据采集”按钮;(注: 打入气体要干脆,并且每次实验按下”数4、据采集”按钮的时间间隔应次次相等)。

5、出完峰后在“在线工作站”软件中做相应操作如下:(1)按“停止采集”,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文件名;(2)按“打开”,打开一个方法文件,例如之前刚做好的方法文件;(3)按“预览”,如无问题按“打印”则可打印结果。

实验完毕关机1、关闭色谱仪上氢气开关,关闭氢气气源;2、关闭空气气源(此步骤必须在关闭氢气气源之后)3、退出温控:依次按“输入”、“退出”;4、关闭FID放大器电源;5、全部温度下降到70°C以下后,关闭色谱仪电源,关闭氮气气源。

维护与注意事项1、必须注意氢气安全,氢气泄漏遇明火即会产生爆炸,工作环境最好通风,并用肥皂水对管路各个接头定期进行检漏;2、点火开关在打开后,无论点着火与否都应该再将点火开关关闭,以免造成氢气泄漏;3、在熄火后切记将仪器氢气开关、减压阀、氢气总开关关闭,以免泄漏;4、色谱柱在工作中(包括降温过程)必须有氮气通过,否则色谱柱会因此造成损坏;5、在仪器工作过程中柱箱温度不可超过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否则色谱柱会因此造成损坏,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可看色谱柱说明书;6、毛细管色谱柱在工作中禁止打开柱箱盖,否则温差可能使色谱柱断裂;7、长期不使用仪器在重新使用时请先老化;8、请将仪器放置于标准实验室环境中使用;9、需要注意进样垫的使用情况,如有漏气必须更换,漏气会使结果偏小;10、定期清理衬管,如果出峰的形状发生异常,可能是衬管堵塞,必须清理衬管;11、进样器、玻璃瓶必须清洁干净,否则可能使结果偏大12、捡漏,各个接头有无漏气现象,特别是氢气,氢气泄漏遇明火即会产生爆炸,此处请务必小心;13、操作步骤顺序请不要随意更改。

六MXD-01摩擦系数仪操作规程1. 外部电源连接好后,打开仪器正面左侧的电源总开关。

2. 开机之后,仪器首先进入“试验画面”。

3. 做实验前,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参数的设置,参数设置不能在“试验画面”中进行,必须进入“设置画面”。

4. 按“设置”键,即可从“试验画面”进入“设置画面”,参数设置一般来说就是两个:一个事试验次数;一个事滑块质量的设定。

5. 在“试验画面”中设置完参数后,按“确定”键就可以转到“试验画面”中,这是如果“回位”上面的指示灯未亮,说明电机还没有回位,按“回位”键,应取下滑块,等其灯亮时,即可进行实验。

(回位灯未亮时,“实验”键无效)6. 按附录GB10006-88国际规定的方法装夹试样,并将滑块前部竖销插入传感器销轴孔内。

7. 试验时,按“试验”键,试验灯亮,然后“实验画面”中的T开始计数,15秒后,滑块开始滑动,T值先清零,然后又开始重新计时,试验灯灭,42秒该次实验结束,F显示的是滑块过程中滑块所受的拉力。

(非试验中,F值无意义)试验次数则会自动加一。

“试验画面”的右侧则显示摩擦系数随位移变化的曲线。

取下滑块,按“回位”键,回位指示灯亮后,即可做下一次试验,如此循环。

8. 到此为止,一批试验结束,想做下一批试验,按“复位”键,此时又切换到了“试验画面”。

七TG-328A型全机械加码分析天平操作规程1.旋动开关旋钮时,必须缓慢均匀转动启闭,过快会使刀刃损坏。

同时由于晃动过剧造成计量误差。

2.称量时适当估计加添砝码,然后启动天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法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到10mg内的读数为止。

3.在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摆动时增减砝码,或在称量盘中加减被称物。

4.被称物在10mg以下者,可由投影屏上读出10mg以下数值。

被称物大于10mg 时,旋转砝码主档指数盘,来增减10mg-199.990g的环形砝码。

维护保养1.天平应放置在稳定的台面上,室温20℃±2℃,并避免日晒和受冷, 柜内应放硅胶干燥剂并定期更换。

2.所称的物应放在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