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
碾压混凝土坝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坝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碾压混凝土以其独到之处受到青睐。
现通过对碾压混凝土大坝项目的应用实例,对碾压混凝土在施工中存在问题进行优化,总结出碾压混凝土坝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一、碾压混凝土特点碾压混凝土坝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筑坝技术,与常态混凝土筑坝用振捣器插入振捣密实的方法不同,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水泥含量低,高掺粉煤灰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相同的运输和铺筑设备,薄层摊铺振动碾压、层层上升填筑。
这实质是把混凝土坝结构与材料和土石坝施工方法两者的优越性加以综合,经过择优改进,相结合而成的一种筑坝新技术。
这种筑坝方式能节省水泥,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因而能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它与普通常态混凝土相比有如下优缺点:(一)、优点1、可进行流水化、大面积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2、可利用原有混凝土施工配套系统(简称系统),提高系统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工作能力。
3、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施工质量。
4、大量使用掺合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5、可缩短工期(1/2~1/3),提高投资收益。
(二)、缺点1、施工工艺过程增多,对模板的要求趋向易拆、装,单块面积大、强度高、宜调适的大模板。
2、施工节奏快,对整个系统要求较高,施工中不能轻易延缓。
3、出现了层间结合强度、抗渗等新问题。
二、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特点(一)、碾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点如下1、采用VC值为5 ~12s 的干贫混凝土。
2、大量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3、采用通仓薄层浇筑。
4、碾压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和表面防裂。
施工程序总结为:下层铺(砂)浆→汽车(运输)入仓→(平仓机)平仓→(振动机)压实→切缝处拉线→机械对位→切缝至设计深度→拔出刀片、留铁皮在混凝土中→缝处无振碾压。
(二)、原材料控制要点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情况下,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掺入适量粉煤灰,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各种原材料均由有资质的商家供应,并按照规范要求将原材料送试验室进行检测,不合格产品禁用。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综合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的综合探讨摘要: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其应用与普及也非常的广阔。
本文以影响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加强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混凝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筑坝混凝土施工技术,指的是在筑坝的过程中,沿着坝体平面通仓薄层对碾压混凝土进行摊铺碾压。
然而,施工的质量是所有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所以相关部门、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影响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一)相应理论及技术的欠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由美国1970年第一次提出,我国从1978年才开始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进行研究,1986年才建成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试验坝-坑口电站。
目前,国内外在碾压混凝土的设计、施工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差异,且对存在的问题也未得到彻底解决。
作为一种新坝型,虽然碾压混凝土坝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在理论上和施工技术上目前还不够成熟,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
(二)施工过程由于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受影响的条件较多,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施工水平、施工工艺等等。
而且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混凝土浇筑强度大,工程紧,且质量要求高。
加之目前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对碾压混凝土原理缺乏深入学习、认识、研究和应用。
另外,还有少数施工企业的恶意偷工减料问题。
这些都可能对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施工质量打折扣或埋下质量隐患。
常见的质量问题都不无与施工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施工质量检测,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是我们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建筑材料只有用合格的原材料才能修建出合格的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
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属隐蔽工程,所用材料众多,既有土建工程通用材料,又有特色材料,如外加剂、防排水材料等等。
浅谈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银

置均匀 , 冲洗水压适 宜 , 喷水 能均 匀覆盖 筛 网; 邻管 相
道上喷水孑 喷出的水应有一定交叉 , L 否则 , 应及时调整
喷水 孔布置的方向 、 数量 、 间距。 4 24 成品骨料保护 ..
自做的 圆孔钢板 网, 钢板厚度为 8 m, m 中石底层筛 网孔
对 于刚从筛分机生产经皮带机输送分 离出来 的各
骨料生产质量控制工作 。
承包人现场建 有工地试 验 室 , 有专用 的试 验操 作 平台, 标准砂石筛 1 , 套 筛摇 机 1台 , 试验 室恒 温烘 箱 ( 20 ) 0~ 0 ℃ 1台 , 片状规 准仪一 架 ,k 、k 天 平 台 针 1g 5 g 各1 架。免 费将 其提供 给监理 人使用 , 并提 供抽 样复 检的成品骨料 。各生 产厂家 对生产 的砂 、 骨料 进行 石
8 轻物质含量 < % . 1
细 骨料
9 S . O <1 %
每个料场每 2 0 0 0 0 m 或每 4 个 台班检测一次 0
1 .饱和面干吸水率 0 每个料场每 2 00 或每 4 00m 0个台班检测一次 1 .干松容重 >16 g e 1 . 0/ r a 1 .泥团含量不允许存在
表2
项 目 检测 组数
细度
模数
含泥量
( ) %
含泥量 超径含量 逊径含量 片状含量 含泥量 超径含量 逊径含量 针片状含量 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准值
一
26~ . . 30
表1
检 测 内 容
质量 标 准 按 《 工 混 凝 土 施 工 规 范 》( L T 水 D/
略论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略 论碾 压 混 凝 土 的质 量 控 制
肖 国 哲
( 山西省水利建筑 工程局 )
文 摘: 本文分析 了碾压混凝土质量 的控制要 素。
关键词 : 碾压混凝 土; 量控 制要素 质
1 引言
拌和、 运输 、 仓面浇筑等环节进行严格 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就这几点进行论述 。
2 碾 压 混凝 土原 材料的 质量控 制
准确 。由于碾压混凝土对 水的敏感 , 水的衡量应 当 比常态混凝 土的衡量要求更严 。对衡器的各种材料 检查次数及允许偏差见表 4 。
表 4 配料称量偏 差检验 标准
Ⅲ级 <1 5
<1 <15 <3 5 1 不规定
注 : 、 19 1GB 56—7 9即《 用于水 泥 和 混 凝 土 中 的粉 煤 灰》 ( 国家标准 ) 、D 2 8— 2即《 。2 S J0 8 用于水工混 凝土 的粉 煤灰 标准》 原水电部标准 ) ( 。3、 )S一8 J2 D 6郎《 粉煤 灰 在 混凝土 和砂浆 中应 用技术 规程》, Ⅱ、 I、 Ⅲ等 级 , 指 粉煤 灰等级 ( 原城乡建设部标准) 。
3 砂 子是碾压混凝土 的细骨料来自, ) 其细度模数及 表面含水率是主要检测项 目( 见表 1 。当采用人工 ) 砂 时应检 测 微 粒 (<005 m) .7 m 含量 , 为微 粒 改 变 因 会引起碾压混凝土稠度的变化。细度模数每天至少 检测一次 , 果检测结果与给定值相 差 ± % 以上 如 2 时, 需调整混凝土配合 比。碾压混凝 土用水量 的变 化影响到其稠度和强度的变化 , 因此对砂表面含水
维普资讯
第2期 ( 2月 4 1 2年 0 总第 13期) 0
肖国哲: 略论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概要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吴正敏(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元苍溪,628400)摘要: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而采用天然砂石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本文结合亭子口水利枢纽的骨料及工程特点,重点阐述了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工艺及质量控制难点。
经过骨料试验检验及碾压混凝土取芯检测表明,碾压混凝土满足各项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指标,VC值控制稳定,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亭子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引言近20 年来,中国在建、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包括围堰等临时工程)已达160座之多,筑坝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采用砂石骨料品种选择上,国内在建和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绝大部分是采用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生产出的人工砂石骨料[1],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天然砂石骨料储备充足,碾压混凝土由天然砂石骨料拌制,但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需要从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进而确保大坝的工程质量安全。
1 料场选择与开采1.1 料源情况工程约500万m3,经估算需要砂砾石净料约850×104m3,其中粗骨料净料约596×104m3,细骨料净料约254×104m3;土料约1.34×104m3。
经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坝址下游23km的河段分布的回水坝、花家坝、杜里坝、张家坝、右双漩滩、左双漩滩、葡萄堡等七个料场,查明砂砾石总储量约1686×104m3,其中砾石储量约1311×104m3,砂储量约375×104m3,满足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
1.2 砂砾料质量及碱活性天然砂砾石料场中含有硅质岩、砂岩等碱活性岩石,均为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活性骨料,根据前期勘察成果在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90%或混凝土总碱量不大于2.5kg/m3时,掺不小于20%的粉煤灰均能有效抑制骨料碱活性。
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制

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控制摘要:随着砂石业务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砂石企业由传统的自主经营项目转变为自主经营模式,与社会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对混凝土砂石骨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砂石骨料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总量的80%以上,砂石骨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一。
砂石骨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及混凝土要求,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成本。
因此,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整体性方面,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砂石骨料;质量控制前言:砂石骨料的质量受砂石原料本身材质的影响,同时其加工质量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对混凝土水泥用量有很大影响,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控制。
从实际生产情况看,砂石骨料的质量问题主要有破碎、分离、污染、颗粒等,同时也涉及到含水率、细度模数的控制。
对此,不仅要求相关人员在生产作业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而且要求相关人员在骨料生产中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砂石骨料出现生产质量问题,为提高混凝土质量、促进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1.混凝土砂石骨料的重要性砂石骨料作为生产建设的重要骨架,在混凝土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无水泥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收缩开裂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传递应力的作用。
90年代以后,混凝土向高性能方向发展,骨料被用于骨架结构的主要材料。
目前,混凝土砂石骨料的质量控制是制约我国混凝土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合理配置砂石骨料中的颗粒含量、类型以及空隙率等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并优化解决的问题。
2.生产工艺流程一般而言,大多数砂石骨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重要步骤:一是剥离矿山覆盖层,用篦条筛对挖掘机挖出的毛料进行预筛,预筛将毛料分为80毫米以上的石料和80毫米以下的土夹石物料,土夹石物料通过振动筛后除去渣土。
二是破碎大块石料,通过一级或多级破碎机,将除土后的石料进行有效破碎,形成符合混凝土砂石骨料使用要求的粒径范围。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毛远锋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摘要:通过对碾压混凝土的试配、拌合、摊铺、碾压、养护总结一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碾压砼施工与质量控制1 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具有干硬性和碾压成型的特点,它与普通常态混凝土相比有如下优缺点。
1.1 优点(1)可进行流水化、大仓面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2)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施工质量。
(3)大量使用掺合料,节约水泥,收缩小,降低成本,减少水化热。
(4)可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收益。
1.2 缺点(1)施工工艺过程增多,对模板的要求趋向易拆、装,单块面积大、强度高、宜调适的大模板,且仓内最好不需撑拉。
(2)施工节奏快,对整个系统要求较高,要求有较高的混凝土入仓强度。
2 碾压混凝土的试验碾压混凝土在施工前,需先进行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施工参数,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主坝均为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前进行了多次试验,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及各种施工参数;结果如下:采用配合比三级配碾压砼C10,W2 水胶比0.6 VC值(s)3~12s 水85kg 水泥64kg 粉煤灰125kg 砂737kg 小石418kg 中石558kg 大石418kg 减水剂7.739kg 引气剂5.6kg根据拌和物各项性能试验,强制式拌和机投料顺序可不作要求,拌和时间在75s效果最合适,碾压混凝土一般情况采取小VC值(3.0~7.0s)控制较为理想,行走速度为1.6km/h时,碾压6遍达到碾压压实要求,且压实度较好,故使用无振2遍+有振6遍+无振2遍为碾压最佳遍数,根据现场碾压试验效果,碾压时混凝土略呈弹性(塑性回弹),碾压混凝土的表面泛浆均较好(80%以上表面有明显灰浆泛出),混凝土表面湿润,有亮感,根据钻芯取样显示,无明显层间分界线,层间结合均较好;变态混凝土采用在施工层面上掏槽的方法进行注浆再振捣,注浆量控制在6%较为合适;碾压混凝土建议连续上升时,层间间隔时间不得大于8h,超过8h必须进行层面处理。
浅谈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

浅谈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简述了碾压混凝土的优点,针对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碾压混凝土入仓、卸料和平仓、层间结合面、防渗及模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采取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
标签: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0 引言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不相同,它是一种无坍落度的超干硬性混凝土,它利用强力振动和碾压的共同作用进行压实,综合了混凝土坝结构与材料和土石坝方法二者的优越性,它具有水泥用量少、水化热低、可连续铺筑等优点。
1 碾压混凝土入仓碾压混凝土仓面面积大、方量多,要求入仓速度快。
碾压混凝土浇筑有汽车和皮带机两种入仓方式。
皮带机入仓时,皮带下料口至仓面距离需控制在2~3m范围内,仓内采用汽车和装载机转料,推土机平仓;汽车入仓碾压混凝土施工速度快,混凝土强度高,一个仓碾压混凝土强度能超过8000立方米,同时还可连续施工,一般是2m~2.4m一层,最高一次能连续浇筑5.3m。
汽车运输碾压混凝土直接入仓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①汽车将泥水带入仓污染仓内混凝土;②仓内卸料与铺料;③入仓口封堵。
解决汽车入仓污染问题。
目前采用仓外冲洗,即在入仓口外100~150m处修一流动水池,水深30cm左右,再在距入仓口50~100m处建冲车台,从水池到入仓口铺碎石路面,视情况在入仓处铺麻袋。
这样,汽车轮胎及底板在冲洗干净经过一段碎石道路脱水后进入仓内,减少赃物和水份进入仓内污染混凝土和改变混凝土配合比,从实际情况看,严格按上述要求去做,效果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入仓口封堵问题。
采用汽车入仓,入仓口施工是个难点,它制约混凝土施工速度快慢,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因汽车入仓是端退法施工,浇至仓口时范围比较狭窄,变成“楔形”。
入仓口起始是吊装栈桥边立模边浇筑,加长了覆盖时间,容易导致钢模板变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吊装栈桥边立模边浇筑的施工方法、整体立模板浇筑法、预先浇筑入仓口法、预制混凝土模板法等四种办法施工。
经过现场多次施工比较,入仓口施工采用预制模板比较理想,安装比较方便,花费时间少不易产生混凝土初凝,预制模板之间有齿槽相连接,预制模板之间用砂浆嵌缝,且预制模板上预留锚筋伸入混凝土中,这样预制模板不易走样也不易漏浆,确保了混凝土浇筑进度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吴正敏(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元苍溪,628400)摘要: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而采用天然砂石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本文结合亭子口水利枢纽的骨料及工程特点,重点阐述了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工艺及质量控制难点。
经过骨料试验检验及碾压混凝土取芯检测表明,碾压混凝土满足各项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指标,VC值控制稳定,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亭子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引言近20 年来,中国在建、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包括围堰等临时工程)已达160座之多,筑坝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采用砂石骨料品种选择上,国内在建和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绝大部分是采用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生产出的人工砂石骨料[1],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天然砂石骨料储备充足,碾压混凝土由天然砂石骨料拌制,但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需要从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进而确保大坝的工程质量安全。
1 料场选择与开采1.1 料源情况工程约500万m3,经估算需要砂砾石净料约850×104m3,其中粗骨料净料约596×104m3,细骨料净料约254×104m3;土料约1.34×104m3。
经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坝址下游23km的河段分布的回水坝、花家坝、杜里坝、张家坝、右双漩滩、左双漩滩、葡萄堡等七个料场,查明砂砾石总储量约1686×104m3,其中砾石储量约1311×104m3,砂储量约375×104m3,满足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
1.2 砂砾料质量及碱活性天然砂砾石料场中含有硅质岩、砂岩等碱活性岩石,均为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活性骨料,根据前期勘察成果在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90%或混凝土总碱量不大于2.5kg/m3时,掺不小于20%的粉煤灰均能有效抑制骨料碱活性。
1.3 料场选择(1)双漩滩~花家坝河床料场双漩滩~花家坝河床料场是指嘉陵江大桥下游150m的双漩滩起,止于坝轴线下游10km的花家坝的枯水位以下河道上砂砾石的储量。
料场顺江分布,河道长约8.4km,河床宽约100~200m,分布面积约1.176km2,料场高程358.5~368.9m,料场多位于水位以下,以水下开采为主。
南充-广元高速公路的公路桥及兰渝(兰州-重庆)铁路的铁路桥分别从该区通过,为保征大桥基础的安全,铁路桥上游150m至公路桥下游150m范围内砂砾石不宜开采。
根据勘探和物探揭示,该料场砂卵砾石堆积厚度为5.90~13.60m,为卵砾石夹砂,无含泥夹层,无剥离量。
下游堆积厚度大于上游端,砂卵砾石层结构松散。
卵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以及少量花岗岩组成,卵砾石一般表面光滑,磨园度较好,粒径大小不均,粒径多在20~200mm,分选性差;砂呈浅灰色,以粉粒和细粒为主,有少量中粒,成份以石英颗粒为主,含少量泥。
根据钻探及物探成果,采用平行断面法进行储量计算,考虑到受水下开采能力的限制,储量计算时对水下10m的储量进行计算,双漩滩~花家坝河床料场可开采的区域内砂砾石总储量约为438.83×104m3,其中砾石储量约375.37×104m3,砂储量约63.46×104 m3。
(2)韩家河~王家河河床料场韩家河~王家河河床料场范围为坝轴线上游0.6km的韩家河起,止于上游8.5km的王家河的嘉陵江河床及河漫滩。
根据勘探和物探揭示,该料场砂卵砾石堆积厚度为 6.25~12.5m,为卵砾石夹砂,无含泥夹层,无剥离量。
下游堆积厚度大于上游端,砂卵砾石层结构松散。
卵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砂岩、凝灰岩以及少量燧石组成,卵砾石一般表面光滑,磨园度较好,粒径大小不均,粒径多在20~200mm,分选性差;砂呈浅灰色,以细粒为主,有少量中粒,成份以石英颗粒为主。
储量计算采用平行断面法,考虑到受水下开采能力的限制,储量计算时对水下12m的储量进行计算,水位线采用实测水位,勘察期间嘉陵江水位线高程369.65~374.97m。
勘探结果为:该料场砂砾石总储量957.35×104m3,其中净砾石储量812.02×104m3,净砂储量145.33×104m3。
(3)砂砾石料场开采及质量上述料场粗骨料可以满足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卵砾石粒度模数为6.38~8.31,粒度模数平均值为7.33,针片状含量8.74%,软弱颗粒含量0.09%;细骨料细度模数为1.46~3.49,细度模数平均值为2.16,平均粒径为0.345。
粗骨料以5~ 80mm级配含量为主,约占总储量的62.9%,级配较好。
由砂砾石的物质组成可知,粗细骨料中均含有碱活性骨料。
细骨料以细砂、粉细砂为主。
主体工程细骨料主要采用砂(卵)砾石粉碎制砂,砂的细度模数为2.9~3.0,平均粒径0.45mm左右,为中粗砂,级配良好,达到混凝土用细骨料质量技术要求。
2 成品骨料生产亭子口水利枢纽天然砂石骨料的生产系统主要承担约500.0万m3混凝土所需的骨料生产任务,系统需加工砂石成品料总量约1150.0万t(其中粗骨料约800.0万t,细骨料约350.0万t),需满足高峰期月浇筑强度25.0万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产要求,其中碾压混凝土(RCC)高峰月浇筑强度20.0万m3。
2.1 成品骨料生产工艺(1)细骨料细度模数的质量控制随时掌握天然砂来源情况和各个车间制砂的品质情况,即掌控第二筛分车间、细碎车间、超细碎车间、棒磨车间和回水小系统砂的细度模数指标及在掺和后成品砂的综合指标,始终将成品砂细度模数控制在合格范围以内。
(2)细骨料石粉含量质量控制成品砂的组成情况:a.第二筛分车间:细度模数1.2~1.9之间;b.细碎车间:细度模数2.8~3.2之间;c.超细碎制砂:细度模数2.8~3.1之间;d.棒磨车间:细度模数2.9~3.1(可调)。
已确定的各车间制砂设备工况及主要参数,如下表:各车间制砂设备工况及主要参数表通过各个车间生产工况的调整,确保成品砂细度模数始终控制在中砂范围,石粉含量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范围以内。
(3)细骨料含水率的质量控制在砂石加工系统第二筛分车间与棒磨车间成砂后,经螺旋洗砂机进行砂水分离后,通过直线脱水筛进行机械脱水。
细碎及超细碎车间采用干法生产工艺,将筛分后的干砂掺入成品砂中,以降低含水量。
进入成品砂堆场后,分区堆存,利用盲沟进行自然脱水。
在转砂销售过程中,机械配合供料,持续向用料单位提供含水率合格的成品砂。
(4)粗骨料超逊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第二筛分车间各级筛网网孔尺寸,保证筛分加工后的各级成品粗骨料在合格范围以内。
在成品大石堆场设臵缓降器,以避免二次破碎后的逊径含量。
(5)粗骨料针片状质量控制按照砼用粗骨料标准,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应为≤15%,加工系统已使用先进的粗、中破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排料口尺寸进行质量控制。
2.2 成品骨料质量控制2.2.1控制难点1)由于毛料中天然砂不足的缺陷特性,系统加大了人工砂的生产比例,最终造成了2.5mm粒级及其以上的比例偏大,0.315mm粒级及其以下的比例偏少,级配曲线呈“哑铃状”分布。
2)左砂系统成品砂采用的工艺是洗砂机湿法生产,在洗砂过程中带走大量石粉,经取样检测后测得石粉含量仅为8%左右,《水工碾压混凝土规范》DL/T5112-2009要求的石粉含量宜控制在12%-22%,石粉含量低将导致碾压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和易性不好,施工过程中泛浆困难,层间结合质量难以保证。
2.2.2 优化方案1)为适当调整级配曲线,在棒磨机生产过程中适当降低细度模数,使成品砂连续级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为了解决石粉含量较低的现象左砂系统专门组建了制粉车间生产石粉,并利用罐车运送至拌合楼,在拌合过程中按比例外掺,以解决石粉含量偏少的问题。
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为碾压混凝土、常态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每种混凝土又由多个强度等级构成。
承建单位分别对各自承担的标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参考了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招投标文件推荐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最终形成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详见表3.1)第一阶段配合比试验主要是进行各类原材料试验和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主要为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胶材用量、粉煤灰掺量、单位用水量、水胶比、外加剂掺量等关键参数。
第一阶段的配合比试验基本确定了左岸非溢流坝段及右岸非溢流坝的施工配合比。
第二阶段(二期)配合比试验时,左岸砂石生产系统已经投产,因此第二阶段采用了左岸砂石生产系统生产的骨料对一期的配合比参数进行优化和验证调整,同时进行大坝主体工程施工配合比试验。
二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提出后,通过了咨询专家的审查。
从施工过程中各参建方抽样检测数据可知,二期配合比报告中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阶段的配合比试验主要是对二期试验进行全面的验证,第三期的配合比报告数据全面,提出了全部的混凝土试验指标,包括抗渗、抗冻、抗压、弹模、极限拉伸、绝热温升等。
3.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4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4.1拌合系统布臵亭子口水利枢纽程分别在左右岸布臵了两个拌和系统,其中左岸混凝土生产系统配臵了2×6m3的强制式拌和楼和2×4.5m3的强制式拌和楼各1座,右岸混凝土生产系统配臵了2×4.5m3的强制式拌和楼和2×3m3强制式拌和楼各1座。
4.2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法经碾压混凝土现场工艺试验相关测试,得出如下结论,并按下述工艺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
(1)经碾压试验仓现场工艺试验验证,采用室内提供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拌和物工作性较佳,无粗骨料分离现象,具有较好的亲和性。
(2)投料顺序采用“(小石+中石+大石)→(砂+石粉)→(煤灰+水泥)→(水+外加剂)”、冬季拌和时间采用75s的拌和方式,拌和物性能最优。
夏季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为105s,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分两种,加冰量≥20kg拌合时间为120s,加冰量<20kg拌合时间为105s。
(3)碾压混凝土出机口VC值控制在3~5s,拌和物可碾性较好,且泌水少;(4)碾压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多点接料、两点下料方式,骨料分离较少;(5)碾压混凝土摊铺厚度采用35cm、压实厚度30cm较经济、快速,利于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6)BM202AD-2型振动碾采用“无振2遍+有振8遍+无振2遍”、徐工XD121型振动碾采用“无振2遍+有振10遍+无振2遍”、LW321F型手扶振动碾采用“无振2遍+有振32遍+无振2遍”的碾压方式均满足大面及与变态混凝土结合部压实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