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咳嗽 变异 性 哮喘 6 4例
李玉 叶 成 意伟
关键 词 : 咳嗽 变异性 哮喘 ; 中西 医结合 中图 分类 号 : R 5 6 2 . 2 + 5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6 — 0 0 1 7 — 0 2 ( 4 0 . 5 2  ̄ 1 1 . 7 8 ) 岁; 病程( 3 . 9  ̄ 1 . 8 ) 个月 , 两组 病 例 一 般 资料 经 统计 学 处理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尸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诊 断 标准 : 采用 我 国 咳嗽指 南[ 3 1 中C V A的诊 断标 准 : ①慢 性 咳 嗽( 超过 8 周) , 常伴 有 明显 的夜 间刺 激性 咳嗽 ; ② 支气 管 激 发试 验 阳性 ,或 呼 气峰 流 速 日间 变异 率> 2 O % ,或支 气 管舒 张试 验 阳
皮质功能, 增 强 抗 过敏 的 能力 , 具 体 措 施如 下 : ① 健脾 补 肾 : 用 金 匮 肾气 丸加 以健脾 利湿 之药 。② 滋 阴补 肾 : 用左 归 丸加 以滋 补 肾 阴之药 。 ③ 壮 阳补 肾 : 用 左归 丸 加 以滋补 肾 阳之药 。 常 采用 以上各 法, 增 强抗 体 , 以控 制和 防止 复发 。 3 酮 替 芬及 克伦 特罗 气雾 剂 的应用 酮 替 芬 是一 种 新 型抗 组 胺药 ,是 目前 抗 组胺 药 中最 强 的一 种, 有 抗过 敏作 用 。克 伦特 罗 是短 效 B 受体 激 动剂 , 平 喘作 用 为 1 临床 资 料 沙 丁胺 的 1 0 0 倍 。根据 其 作用 特点 , 在 哮喘 发作 期 用克 伦特 罗气 在 收治 的支 气管 哮 喘患 者 中选择 过 敏性 哮 喘患 者 2 0 例 作 为 雾 剂雾 化 吸入 。而 酮替 芬无论 是 哮 喘发作 期还 是缓 解期 , 均 给予 临床 观 察 。 用药, 用法 为每 次 1 毫克 , 1日 2 次, 口服 , 给药 时为 3 个月。 1 . 1 病例 选择 : 有 典型 的过 敏性 哮 喘发 作病 史 及症 状 , 排 除支 气 管 4 疗 效观 察 炎及 心 源性 哮 喘 。 4 . 1 疗 效 判定 : ①完 全 缓解 ( 显效 ) : 经 中药的 对症 治疗 与 酮替 芬持 1 . 2一般 情 况 : 2 0 例病例 中, 男性 1 5例 , 女性 5 例; 年龄 为 1 0 ~ 2 0 续 服药 3个 月 , 全部 停 药后 症 状 完全 消 失 , 或 在服 药期 间症 状消 岁3 例, 2 1 ~ 3 1 岁 5例 , 3 1 ~ 4 O岁 5例 , 4 1 ~ 5 0岁 5例 , 5 1 岁 以上 2 失, 观察 6 个 月或 更长 时 间不 复发 者 。 ② 未完 全缓 解 ( 有效 ) : 用上 例 。病 程 1 - 2年 的 3 例, 3 — 5 年的 7 例, 6 ~ l 0年 的 6 例, 1 0 年 以上 法 治疗 后 , 症状 未完 全 消失 ( 但 哮 喘减轻 或 完全 停止 ) 偶 尔还 需用 的 4例 。 些 止 咳药 , 或症 状完 全 消失 而在一 年 内又 复发者 。 ③无 效 : 经 上述 2 中药的 治疗 方法 治 疗后 一个 月 内症 状不 缓解 或不 完全 缓解 。 根据 支气 管 哮 喘发 病 急 、 缓 解快 、 多复 发 、 控 制 发作 较 易 、 防 4 . 2治疗 结果 : 2 O例 中完 全缓 解 1 2 例, 占6 0 %, 未 完全 缓 解 6例 , 止 复发较 难 的特 点 , 在 中医 的辨症 论 证 的基础 上 , 采用 “ 急 则治 其 占 3 0 %, 无 效 2例 , 占1 O %。 标, 缓则 治 其 本 ” 及“ 发 时治 肺 , 平时治。 肾” 的 特殊 手 段 , 用 不 同 的 5 讨 论 方药 , 进 行对 症施 治 如下 : 中药治 疗支 气管 哮 喘 , 采 用急 则治 其标 、 缓 则治 其本 的 原则 , 2 . 1 发作 期 的 治疗 : 一般 采 用 清肺 平 喘 、 化 痰 止 咳之 法 , 以达 到缓 即发病 时治 肺 , 积极 控制 症状 , 减轻 患者 的痛苦 , 而 在缓 解期 或未 解 支气 管 平滑 肌 痉 挛 的 目的 , 具 体 分 型施 治 如下 : ① 热 喘 者用 麻 发 病之 时 , 积极 提高 肾上 腺皮 质 功能 , 增 强 自身 抗体 , 加 强抗 过敏 杏石 甘 汤加 清肺 养 阴之 药 ;② 寒 喘者 用小 青龙 汤 加温 化痰 药 ; ③ 的 能力 , 从 而收 到积极 治疗 和 预 防支气 管哮 喘 的 良好 效果 。 喘甚 者 临 时给予 二 羟丙茶 碱 或 。 肾上腺 皮质 激 素 , 以缓 解支 气管 平 酮 替芬 对各 种类 型 哮喘都 有一 定 的治 疗和 预 防作用 , 对 过敏 滑肌 痉 挛 。 性 哮 喘优 于混 合 型 与感 染 型 , 但 疗效 与 疗程 有 关 , 本 品起 效较 为 2 . 2缓解 期 的 治疗 : 大都 采 用 扶 正之 法 , 以补 肾壮 阳 , 提 高 肾上 腺 缓 慢 , 一 般 用药 5 周疗 效 明显 , 超过 3 个 月疗 效 更为 满意 , 但 因本 品具有 镇静 、 嗜睡、 头晕及 疲乏 无 力等不 良反应 , 故 对高 空作 业人 陕西 省延川 县 中医 院( 7 1 7 2  ̄) 2 0 1 3年 5 月 1 1日收稿 员及 驾 驶员 应慎 用 。
中西医怎么治疗哮喘中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

中西医怎么治疗哮喘中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中西医怎么治疗哮喘中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中西医治疗哮喘常见的方法一、中医治疗哮喘: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
秋冬天寒,易发哮喘,中医主张在秋冬服用益气补阳的中药制剂治疗,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敷贴等,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
而中医治疗方法的核心是以补气为中心、通过润肺、健脾、益肾进行整体性治疗,并在中医内部调理的基础上,通过激活人体自愈能力,实现原来以药治病到人药结合共同治病的转变。
二、西医治疗哮喘:1、哮喘的患者应该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
治疗哮喘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舌下脱敏疗法,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
2、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控制发作药和缓解发作药,控制发作药就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主要使用这种药是为了达到减少和避免哮喘发作的,这样才可以稳定肺部功能,而缓解发作药也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的,这种药一般都是在患者急性发作的时候使用的。
3、哮喘的患者建议用雾化平喘治疗,这样会好的快一点,最好选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这个药在这个方面的效果要好一点。
治疗哮喘期间患者一定要多喝开水,否则那些痰排不出来,可以适当的口服一点化痰的药,如盐酸氨溴索片效果不错的。
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一类是治本的药物,主要指激素类气雾剂。
由于气雾剂的喷射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气道,局部作用强,因此效果明显。
这类药物是通过抑制气道黏膜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哮喘的治疗十分有用。
第二类就是治标的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
包括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另外还有口服激素、静脉注射激素等药物。
由于不少人对治疗哮喘常用药物类固醇有误解及恐惧,不含类固醇的长效吸入气管舒张剂成分哮喘药,近年的使用量愈来愈高。
这些所涉药物的确为临床常用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哮喘,但科学系统用药就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减缓肺功能恶化。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有支气管哮喘这种病,那么科学的来说,到底该怎样解释这种病呢?比较正式的回答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疾病。
其实它也是一种炎症,大家都应该知道这种病发作的样子,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喘息声特别严重,而且比较反复。
并且他们通常都会感觉到胸口有些闷,这是支气管哮喘病的普遍特征。
并且支气管哮喘病还伴随着轻微的咳嗽。
总之,患有这种病是很麻烦并且难受的。
而且这种病在白天期间一般不会严重,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发病尤其严重。
目前临床之上对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并没有特效的疗法,常规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等,积极地对病情进行控制,并防止复发。
常使用的药物为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以及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在中医之中,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症范畴,主要由脾肾肺等脏器的功能下降造成,患者情志不畅、饮食不节、风寒侵袭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使用的中药之中,炙麻黄可以宣散肺气平喘止咳,还可以扩张支气管,增加肺的通气量。
黄芪中的黄酮等物质可以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还可以解痉祛痰。
并且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辨证治疗,加入不同的中药,使得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尽早恢复,在临床之上值得推荐使用。
1、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哮喘轻度发作用药:哮喘轻度发作时,应按需吸入或口服β2激动剂。
常用的吸入β2激动剂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均为200-400μg3-4次/d。
由于高浓度β2激动剂吸入后,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起效迅速、扩支气管效果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2)哮喘中度发作用药:应按需联合吸入β2激动剂及皮质激素,必要时口服长效β2激动剂或加用抗胆碱药物。
常用吸入皮质激素有丁地去炎松、倍氯米松等。
一般每日吸入剂量应大于600μg。
干粉吸入制剂丁地去炎松、倍氯米松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目前单纯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科近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较为理想,现总结分析如下,期望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疗效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和阵发性气急等等,近年来由于粉尘、油烟、空气污染等诱发因素日益显著,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不能形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将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
而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而经过对比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持久,对于防止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具有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10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严重度分级标准,随机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4岁到65岁,病程6年到26年,其中重度患者15例,中、轻度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23岁到62岁,病程7年到23年,其中重度患者14例,中、轻度患者2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做好抗感染、抗炎,化痰、解痉,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具体地: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给予吸氧和吸入喘乐宁等等。
观察组:除给予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汤剂:炙麻黄9g,北杏10g,僵蚕12g,莱菔子15g,紫苏子15g,地龙12g,桔梗10g,浙贝12g,陈皮6g,法夏12g,百部12g,甘草69g,治疗以化痰平喘为主,偏热者清热宣肺,偏寒者温肺散寒,剂量应酌情加减。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

者 ,所有患者均经 支气管哮喘指南》口 确诊,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
不 同程度的 喘息 、气促 、胸 闷、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将患者 随机 分为 观察组和对 照组 ,观察组 3 2 例 ,对照组 3 3 例 。其 中观察组有2 0 名 为男 性 ,1 2 名为 女性 ,最大年 龄为7 O 岁 ,最 小年龄为 l 7 岁 ,平均年 龄 3讨 论
效率为7 5 . 7 6 %。 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 < O . 0 5 )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 的临床疗效 ,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关键 词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支 气管哮 喘 ;临床疗 效
中图分类号:R 2 5 6 . 1 2
文献标识码:B
1 . 2方法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临床表明,采用纯西药治疗 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依从性也不高。
从 中 医角 度 上 讲 ,支气 管 哮 喘 属于 “ 哮病”、 “ 喘 病 ” 的 范
畴 ,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 “ 痰饮伏肺”,如果人体出现了情志失
调 或者 受到 外邪入 侵 ,则会 发生 痰阻气 道 ,最终 引起气 道痉 挛而 发 生 该病 。 因此 ,在 治疗 上 因从豁 痰纳 气 、补 肺纳 肾人 手 ,本 方所 选
着 中西 医结 合的发展 ,在支气管哮 喘的治疗 中逐渐 的引入 了中西医结
1 . 3效果判定标准 .
显效: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 : 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但并未消 失,显效 :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
为研 究对 象 ,随机 分为观 察组 ( 3 2例 )与对 照 纽 ( 3 3例 ) 。对 照 组采 用 西药 治疗 ,观 察组 在对 照 纽 的基础 上 中 医辫 证后 自 拟 中药方 煎服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作者:于春芝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于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中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哮鸣。
该病季节性发作,诱因一般为粉尘、花粉、冷空气、油烟、化学性气味及饮食不宜等。
近几年,哮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现在全世界罹患哮喘的约3亿人,而我国约1%的发病率中,仅儿童便达3%[2],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我院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8-62岁,平均42.4±15.2岁,病程3-20年,平均8.3±3.7年,其中:轻度患者52例,中度28例,同时排除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对所用药物过敏或禁忌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62岁,平均42.1±14.3岁,病程4-20年,平均8.1±3.2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61岁,平均41.8±15.8岁,病程3-19年,平均7.8±3.6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哮 剂 用 于肺 湿 多痰 , 血瘀 不 畅者 , 日 1剂 , 渣再 煎 再 服 。 每 翻 热哮剂 用于肺 热多痰 , 咽喉 燥热 者 , 日 l , 每 剂 翻渣再 煎再 服 。 金喉 健 气雾 剂 每次 约 1 0mL, 次 / , 化 吸入 。西药 组使 用 3 d雾
平 均( 9 3 . .) ; 喘 发病 史 > 5年 1 , 5年 l 6±1 岁 哮 1 2例 < 8例 。
F C 、4h最高 呼气 流量波动率 ( E 比较 。 V %)2 P F)
1 统 计 学 处 理 . 4
西药 组 3 0例患 者 , 年龄 l 3~ 5 5岁 , 均( 88±1 岁 , 中 平 3. . 3) 其 男 1 , l , 喘发病 史 ≥ 5 1 例 , 5年 l 。中 5例 女 5例 哮 年 1 < 9例 药组 3 患者 , 龄 1 0例 年 5—5 7岁 , 均( 82 . 岁 , 中男 平 3 .±16) 其
用t 检验 , 一步 采 用 S K法进 行 差异 程 度 分析 , < 00 进 N P .5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间患 者性别 、 年龄 、 活方式等 一般资料 比较 , 生 均无统计 学意 义
( > 00 , 有 可 比性 。 P . 具 5)
12 方 法 .
2 结 果
1例 , 1 ; 8 女 2例 哮喘 发病史 ≥ 5年 1 例 , 5 1 。各 组 1 < 年 9例
采 用 S S 1 . 计 软件 进 行 统 计 学分 析 , 量 资 料 以 P S 30统 计
( 士s) 表示 , 各组 患 者 资 料并 对 患 者 治 疗 前 、 治疗 后 资 料 采
21 各 组 患 者 治疗 前 相 关评 价 指 标 平 均 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 中医中药 · 67l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支气 管哮喘急 性发 作的临床分析
林 涛 邓 治平 杨 莹 (四川省 自贡市第一人 民医院呼吸 内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支 气管哮 喘急 性 发作 的 临床 疗 效 。方法 分析我 院 自 2010年 3月至 2012年 10月收 治的 95例 支 气管哮
两 组 均常 规给 予抗 过敏 、止 咳 、抗炎 治疗 。对 照 组组 给予 布地 奈 德 (阿斯 利康 公司生 产 ) 雾化 吸人2 mL/次 ,2 ̄,/d, 口服氨 茶碱 缓 释片 (广 州迈 特 兴华 制药有 限公 司 )O.25g/支 ,1次/d。治疗 组在 此基 础上 给予 平肺定 喘汤 (我院制剂 室提供 ),每 日1N ,早 、晚温 服 。平 肺定 喘汤组 方为 麻黄 15g,罂粟 壳 lOg,桔梗 15g,苏 子 10g, 苏 叶 各 10g,蝉 蜕 10g,杏 仁 8g,甘草 8g。观 察治 疗 后总 体疗 效 , 哮 鸣 音 、 咳 嗽 、喘憋 、湿 哕 音 的消 失 时 间 。FEV.、FVC、PEF、 PEF50%值变化 。 1.3疗效标 准 ]
文章编 号 :1671-81 94 (2013)19-0671-02
支 气管 哮 喘 以气道 高反 应性为 特 征 的呼吸 系统 的多 发病 和常 见 病 ,是一 种呼 吸困难性疾 病 ,主 要 由嗜酸性 粒细胞 等参与【1】。西医对 于 急性发作 期的支气管 哮喘患者常规 给予补液 、抗 感染 、解痉 、氧疗 等措施 进行治 疗 ,但是效 果不甚理想 ,且易导致哮 喘的反复发作 ,给 患者 身心带来极 大痛苦 。本 研究在西 医常规治疗 的基 础上给予 中药平 肺定喘 汤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10T13:25:10.4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作者:符桂平
[导读]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以胸闷、呼吸困难、气喘等为主要症状[1]。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 813000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季节性发作。
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2个指标。
分别给予两组常规西医防治、中西医结合防治。
观察患者的疗效,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降低哮喘复发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肺部哮鸣音
前言: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以胸闷、呼吸困难、气喘等为主要症状[1]。
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本文将中西医结合防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取得显著效果,现将74例患者的治疗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季节性发作。
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2个组别。
纳入标准:(1)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221-64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2w内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治疗的患者;(2)排除对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过敏的患者;(3)排除不配合及无法接受随访的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2±3.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0.4)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3.4±3.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0.6)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西医防治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防治。
(1)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疗。
给予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Glaxo Operations UK Linmited;批号:H20090242;规格:50μg/500μg)吸入治疗,给药频率为1吸/次(500μg丙酸氟替卡松、50μg沙美特罗),每日2次(间隔12h)。
治疗时间视患者病情好转程度而定。
(2)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
给予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批号:H20150323;规格:50μg/100μg)吸入治疗,给药频率为1吸/次(100μg丙酸氟替卡松、50μg沙美特罗),每日2次。
(3)支气管哮喘发作预防。
佩戴口罩外出,恶劣天气尽量避免外出;保持情绪平和。
1.2.2中西医结合防治
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防治。
(1)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疗。
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2)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
给予患者补肾防喘片(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50020405;规格:0.25g)治疗,给药频率为4片/次,每日3次。
治疗时间视患者病情改善状况而定。
(3)支气管哮喘发作预防。
西医预防方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中药预防:以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黄芪、党参、黄精等药材组成药方,以水煎服。
给药频率为每日1剂,每季度连服1个月;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指导其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增强体质,以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复发。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疗效,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显效。
观察患者的复发率,评分项包含复发、正常。
1.4评价方法
无效:患者的肺功能、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患者肺功能FEV1增加15%-25%,症状有所好转;显效:患者肺功能FEV1增加超出35%,症状基本消失。
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具采用SPSS20.0软件。
疗效、复发率的统计学方法选用检验。
如P<0.05,可判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疗效
对照组6例无效,观察组仅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低于观察组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1。
3讨论
3.1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我国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渐升高。
这种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病程迁延难愈等特征。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为:因接触变应原触发或引起,这种疾病多与可逆性气流受限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哮喘属哮证范畴,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加之感触外邪,入里化热,痰热蕴肺,诱发支气管哮喘[2]。
3.2中西医结合防治
(1)西医防治。
西医防治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为主,作为一种复方制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主要由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2种有效成分组成。
其中,丙酸氟替卡松属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功能及抗炎功能;沙美特罗则属于一种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这种药物具有长效性特征,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为:可对组胺诱导的支气管收缩起到保护作用,扩张患者的支气管,进而改善其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3]。
常规西医防治用于支气管哮喘,效果尚可。
(2)中医防治。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以补肾平喘片为主,这种药物具有温阳补肾等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预防以黄精、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黄芪、党参等中药制成药方,其中,黄精归脾经、肾经、肺经,具有益肾润肺、补气养阴等作用;菟丝子具有滋补肝肾、补阳益气等作用;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效果;黄芪具有补肺健脾、敛汗固表、通调血脉等作用;党参具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扩张血管等功能。
因此,中西医结合防治用于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3.3中西医结合防治效果
本研究将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西医防治、中西医结合防治,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观察组复发率2.70%,低于对照组1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这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结论:医院可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推行中西医结合防治,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痛苦体验,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艳,杨德民,塔晓红.三位一体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9):180-181.
[2]刘莹,郑小伟.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06):112-114.
[3]李国勤.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05):61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