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交叉口改善设计)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班级:交通工程06—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交叉口改善设计目录目录 (2)第Ⅰ部分交通调查分报告 (3)第Ⅱ部分数据分析分报告 (8)2.1 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 (8)2.2 交叉口现状问题剖析 (15)第Ⅲ部分交叉口改善设计分报告 (17)3.1 交通控制方案优化设计 (17)3.1.1 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优化 (17)3.1.2 行人信号灯优化 (17)3.1.3 交通管理与执法的优化方案 (17)3.2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渠化的优化设计 (18)3.2.1 交叉口车道流向设置的优化 (18)3.2.2 交叉口渠化 (18)3.2.3交通标志、信息板优化设计 (19)3.3交叉口安全保障设计 (19)3.3.1 行人安全设施 (19)3.2.2 非机动车安全设施 (19)第Ⅰ部分交通调查分报告一、交叉口概况果园路与解放路的交叉口是一个十字路口,东西方向流量比较大,北进口较窄偏西,由于交通量非常少,道路为机非混行,其实主要是非机动车与行人出入,机动车流量基本上为零。
没有信号灯控制,功能相当于一个丁字路口,相对来说解放路上的车流量比较的大,信号灯控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信号配置大致合理,车辆行驶有序,比较稳定,基本上严重的阻塞与排队现象,总的来说此路口的通行还是比较顺畅的。
存在问题:1、红绿灯的箭头与时间显示不完全同步,会误导司机违章行驶。
路口是个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车辆在路口的违章不仅对行人安全形成一定的隐患,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2、人行道绿灯时间过短,尤其是东西进口处人行道,需要跑过去,对于老残行人,很难过去。
3、横冲直撞的情况依然突出。
不少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横穿马路乱闯红灯,随意与机动车抢道,加剧了交通的混乱情况和拥挤状况。
4、交叉北进口紧邻着一居民区,行人比较多,该处未设置相关安全标志,存在安全隐患。
二、交叉口现状平面图与信号配时图、相交道路横断面图1、交叉口现状平面图2、信号配时图3、相交道路横断面图(1)解放路横断面图为三幅路(2)果园路横断面图为三幅路三、流量流向图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调查表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西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型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尹富勇等时段左转直行右转小汽车公交摩托小汽车公交摩托小汽车公交摩托07:00~07:15 0 0 0 70 20 21 16 0 7 07:15~07:30 0 0 0 95 19 49 20 1 10 07:30~07:45 0 0 0 96 15 44 28 0 16 07:45~08:00 0 2 1 105 17 36 17 2 17 08:00~08:15 0 0 1 87 15 40 25 0 16 08:15~08:30 0 0 0 90 10 32 29 0 10 小计0 2 2 543 96 222 135 3 76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量调查表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西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型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尹富勇等时段非机动车行人左转直行右转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车自行车07:00~07:15 0 057166 17 607:15~07:30 1 68 231 57 6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东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路口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东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路口日期6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观测者李俊锋、甄晓源、杨莉、冯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南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地点果园路路解放路路南进口路口形式十字形第Ⅱ部分数据分析分报告2.1 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2.11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分析1、理论通行能力5924148Q=⨯=西东直124431Q=⨯=西东右6204155Q=⨯=东西直180445Q=⨯=东西左148437Q=⨯=南北左272468Q=⨯=南北右2、实际通行能力519 Q=西东直104 Q=西东右501 Q=东西直134 Q=东西左113 Q=南北左191 Q=南北右2.12现状评价(1通行能力由观测可知:早高峰时段为7:30—8:15之间,基本上无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严重的阻塞与排队现象,车辆能及时通过,其实际通行能力小于理论通行能力,基本为零目前其通行能力还是能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的。
丰乐路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丰乐路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1.掌握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了解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熟悉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实际交通工程问题。
5.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设计和计算能力。
6.学会使用交通工程相关的软件和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实施方法和案例分析。
1.丰乐路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4.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包括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
5.引言:介绍丰乐路交通工程的概念和意义。
6.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讲解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7.技术和方法:介绍交通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8.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讲解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管理要求。
9.案例分析:分析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丰乐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交通工程学》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总学时/总学分:3适用对象: 交通工程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道路工程学、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一、课程简介《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其设置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交通工程设施能使车辆安全、舒适、快速、经济的到达目的地。
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实践,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实习打下必要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等最新规范的规定,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开展设计任务,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并按要求提交设计成果和资料。
本课程设计主要以X X 平交路口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目标,开展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工作。
通过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进一步巩固课堂基础知识,掌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初步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加强学生读图、绘图、编制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根据工程实践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内容包含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道路照明设计、道路绿化设施设计、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等。
序号课程设计名称计划课程设计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类别1 交叉口设计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第1天到第5天收集道路的基本信息、对交通流运行特征、交通设施布局要求、交叉口渠化、以及行人交通流特征,路边停车管理等相关设计内容进行调查。
完成数据真实调查综合性2 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分析第6天利用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对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结合路网、路线实际条件,确定道路使用者对交通工程设施的需求,指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道路条件分析综合性3 交通工程设施系统设计第7天-对交叉口及路段交通工程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控制设施、安全设施、照明设施、绿化设施、无障碍设施等。
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概述本文档是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的说明文档,主要介绍了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交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展示学生在交通工程总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工程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受到交通工程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加强学生对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1.选择一个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问题;2.研究该问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定研究方法和步骤;3.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介绍所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5.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课题并完成研究工作;2.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图表、数据、算法等相关工具和方法,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3.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时,需要自信从容地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所学知识;4.课程设计报告应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必须排版整齐、文字清晰、格式规范,且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论文;5.课程设计报告提交截止时间、抽查整改时间以及答辩时间在课程中进行安排和确定;6.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报告。
考核方式1.课程设计报告初稿成绩占总成绩的50%;2.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3.课程设计报告和课程设计答辩成绩相加,计入该门课程最终成绩。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交通工程课程设计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实践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名称:交通工程学实践学时:一周适用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交通工程理论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各类交通数据调查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的讲授与现场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具体交通项目数据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过渡,加深对专门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实践的目的及要求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区域交叉口规划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道路网交通规划的理解。
要求学生知道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内容:1)在费县选取不少于6个交叉口的区域,进行交通调查(现地调查或调用已有资料),分析各交叉口的现状通行能力和饱和度。
2)通过分析制定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
3)针对交叉口规划的制约条件阐述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安排:1、下达任务书,现场勘察1天2、交通量调查1天3、饱和度计算与现状分析1天4、改进方案设计(含对现场的再调查)1天5、整理文稿、绘制图纸1天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2月参考资料: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 交通工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上交:1、规划说明书1)项目概况:说明规划范围和目的;2)设计过程叙述,外业调研过程、内业分析过程及现场信息再搜集的说明3)方案分析与改进设计(结合图表)。
(有条件的可附路段和路口照片)2、设计图纸1)绘制标有现状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2)按非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3)按含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按照5分制评分。
评定实习成绩各等级的标准如下:1)调查资料认真、准确程度2)计算分析是否正确3)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合理4)对交通规划的认识是否正确、有一定深度、有独特见解5)设计报告详细、清楚、条理评“优”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皆达到为“优”。
本科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交通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交通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提高学生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交通工程设计和规划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交通工程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交通工程的应用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交通工程概述:交通工程的定义、特点、任务和发展趋势。
2.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预测、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
3.道路工程:道路设计、道路施工、道路维护与管理。
4.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与隧道的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
5.交通工程设施:交通信号系统、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
6.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噪声控制、交通污染治理。
7.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交通工程案例,了解交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交通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交通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交通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
本课程旨在通过分析交通工程案例,探讨交通工程设计的原则、技术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交通工程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为:1.了解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信号、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熟悉交通工程实践中的经典案例,理解其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4.合作完成一项小型的交通工程设计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大纲1. 交通工程基础•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理论、道路交通容量等基本理论。
2. 交通规划•市区道路网规划和农村公路规划;•交通流预测和需求预测方法;•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的规划。
3. 道路设计•道路基本参数的确定;•垂直和水平曲线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道路照明、排水等辅助设施的设计与管理。
4. 交通信号•信号控制的类型和控制原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交通信号操作方法和交通信号故障排除。
5.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类型和组织形式;•公共交通的需求、计划和资源分配;•公共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运营管理;•公交优先信号的设计和实施。
6. 智能交通•交通信息系统的概念和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交通智能化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7. 交通工程设计案例•市中心交通规划案例;•高速公路出口设计案例;•地下人行道设计案例;•城市公交线路规划案例;•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案例。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每周需要完成文献阅读或案例分析的课前作业;2.学生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一项小型的交通工程设计项目;3.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小论文,总结其课程作业和设计项目的内容,提出个人观点和思考。
五、评分标准•课前作业:20%•团队设计项目:40%•教师给出的出席率:10%•小论文:30%六、教学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设计项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 (2)

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建筑和道路的建设,交通工程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CAD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帮助学生掌握CAD工具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掌握CAD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熟悉交通工程基础图形绘制•熟悉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三、课程内容3.1 CAD基础•CAD基本概念•CAD基本操作•CAD图形绘制原理3.2 交通工程基础图形绘制•基础交通线型绘制•道路绘制•路口绘制•高速公路绘制•桥梁绘制3.3 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路网规划•交通信号灯设计•手动绘制路线图•交通工程设计中CAD的其他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上教师将介绍CAD基础概念和操作技巧,课下学生将进行实际操作。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练习,并完成课程设计作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旨在帮助学生检验课程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对CAD的应用能力。
评估内容包括:•实际操作考试•课程设计作业六、参考资料1.图形计算机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年2.AutoCAD操作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CAD基础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七、总结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交通工程CAD的应用技巧的课程。
学生将通过课上教学、课下操作和课程设计作业来深入了解CAD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工程班级: 1002学号: U1姓名:左康指导教师:高健智日期: 2013年3月5日进口道方向右转直行左转总计东进口7002002西进口南进口44264北进口230对机动车增长的拟合计算根据已知资料,初步整理整理出所需数据。
即可据所得数据绘制出机动车增长曲线。
图表3 机动车增长用线形拟合PHV 的时间分布曲线可得到公式 x y 036.05.2407+= 二、 通行能力计算1.机动车通行能力该路口为十字形交叉口,其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而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分析路口现状图,各车道在交叉口处均为双向四车道,可认为各进口道均有一条直左、直右车道,且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流比例取50%。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确定的停车线法,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3600[()/1]/s s g is c N t t t t ϕ=-+式中:c t ——信号周期(s);g t ——信号周期内绿灯时间(s);1t ——排队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is t ——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间隔(s); s ϕ——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根据给定的信号周期及绿灯时间,东西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南北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
1) 东西向进口道直右车道:其通行能力sr ew s N N =。
由c t =110s, g t =60s, =, 1t =,s ϕ=。
代入公式得485.98/srew s N N pcu h ==直左车道:其通行能力按公式'(1/2)slew s l N N β=-计算。
其中,'0.5l β=。
故slew N =h 。
2) 南北向进口道直右车道:南北向直右车道的绿灯时间为44s ,其余和东西向相同。
故代入公式得:361.08/srsn s N N pcu h ==直左车道:代入公式计算得'(1/2)270.81/slsn s l N N pcu h β=-=。
3) 对面方向左转车辆的折减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面到达的左转车超过3~4pcu 时,应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包括直行、直左、直右及直左右等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东西面进口道:本面进口道左转车的设计通过量183.595le N =pcu/h 。
未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对面左转车数为:'43600/110131/le N pcu h =⨯=因'le le N N >,故采用公式''()e e s le le N N n N N =--计算折减后的进口道通行能力。
式中,本面各种直行车道数2s n =,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856.77/e N pcu h =。
故计算得折减后的进口道通行能力''751.58/ee ew N N pcu h ==。
南北面进口道:同理,对于南北向进口道'43600/110131/135.405/le le N pcu h N pcu h =⨯=<=南北面进口道折减后的通行能力''713.36/es en N N pcu h ==。
故该交叉口折减后的通行能力: ''''2749.32/v ee ew es en N N N N N pcu h =+++=2.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经初步验算,该交叉口不同进口道自行车交通不尽相同,西进口自行车量较大,而南进口相对较小。
由道路现状图可以看出,该交叉口四个方向的进口道均为双向四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且之间有隔离设施。
故根据《规范》,其推荐值为800~1000veh/(h ·m)。
本文取900/()b N veh h m =。
该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通行能力 43600/()uv b N N veh h m == 三、 流量预测及饱和率的确定1.流量预测模型1)机动车流量预测模型将高峰小时流量导入MATLAB 进行拟合,发现其随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拟合结果如下图所示:因此,本文对总量的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法中的二次指数平滑法。
二次指数平滑是对一次指数平滑的修正,即再作二次指数平滑,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建立直线趋势模型。
计算公式为:(1)(1)(1)(2)(2)(1)(1)(1)t t t t t t S y S S S S αααα--=+-=+-式中,是一次指数的平滑值,是二次指数的平滑值。
当时间序列{}从某时期开始具有直线趋势时,类似趋势移动平移法,可以用直线趋势模型进行预测:^(1)(2)(1)(2),1,2,2()1t t t T t t t t t t y a bT T a S S b S S αα+=+=⋅⋅⋅⎧=-⎪⎨=-⎪-⎩取=,初始值取为,用MATLAB 计算一次和二次指数的平滑值,以及1995-2007年高峰小时流量的模拟值,如下表所示:图表5 PHV 模拟值计算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标准差,可得S=由于取值的不同决定模拟结果的接近程度,因此分别取α=,,...,进行计算,各次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标准差列为下表:图表6 不同值时实际值与模拟值之间的标准差由上表可知,α=时计算得到的模拟值与实际值最为符合。
因此,由(1)(2)14143960.26,3415.53S S ==,计算得当t =14时,(1)(2)141414(1)(2)14141423980.1()121.61871a S S b S S αα=-==-=-于是,我们可以得到t =14时的直线趋势方程,即机动车流量预测模型为:^143980.1121.6187T y T +=+预测2008年,2009年高峰小时流量为(单位:辆/小时) ^^^200815141^^^2009161424101.723980.1121.618714101.724101.723980.1121.618724223.34y y y y y y ++===+⨯====+⨯=2)非机动车流量预测 非机动车流量的预测采用年增长率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取增长率为5%,即:(15%)n n uv N N =+根据前文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初始值取为该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值3600veh/(h ·m)。
由此预测2008年,2009年的非机动车流量为:2008220093600(15%)3780/()3600(15%)3969/()N veh m h N veh m h =⋅+=⋅=⋅+=⋅2.饱和年的确定在前文的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中,我们得到该交叉口的机动车通行能力值为h。
可以认为该值为饱和年的机动车流量。
再对照历年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表,即可确定该交叉口在1996年就已经达到饱和。
3.机动车流量流向预测因为假设路口机动车流量流向比例不发生变化,根据预测的2008年,2009年,即可得到这两个年份的流量流向分布。
计算结果见下表:图表7 2008年流量流向分布预测值图表8 2009年流量流向分布预测四、饱和年信号配时1.饱和年流量流向分布预测前文已得出,饱和年为1996年,且假设该路口机动车的流量流向分布比例不变,故可预测饱和年的流量流向分布,结果见下表:图表8 饱和年交通流量流向预测北进口69.27492.饱和年信号配时方案周期长度及红灯、绿灯时间根据交叉口总交通量、两相交道路交通量确定。
黄灯时间根据交叉口的大小确定,一般为3~5s。
根据交叉口现状图,比较适宜的配时方案为四相位,如下图:图表9 交叉口相位设计前文已预测出饱和年交叉口流量流向分布,但设计资料给出的数据中未包括公交车和货车数量,故只能粗略的计算。
1)交叉口等量交通量:首先计算各进口等效交通量,采用以下公式:n LHVVe 6.05.0++=式中eV——等效交通量(pcu/h,直行);V——交叉口实际交通量(pcu/h);H——公交车、货车车辆数(pcu/h);L——左转车车辆数(pcu/h);n——进口道有效车道数。
东V =h, 西V =h东西V =max(东V ,西V )=h南V =h 北V =h南北V =max(南V ,北V )=h故交叉口等量总交通量为:h V V V e /pcu 8.905=+=南北东西2)周期长度计算:周期长度、相位数、等效交通量之间有以下关系:e V P T -=133313330式中 T ——周期时间(s );P ——相位数;e V ——等效交通量。
故计算得周期长度为:T=13330*4/=取周期长度为130s,黄灯时间为4s,则总绿灯时间为:G=T-4*黄灯时间=118s则按照各个相位的等效交通量比例所分配的绿灯时间为:图表10 绿灯时间分配五. 分流渠化前文已经计算,每个方向进口道在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多于4辆,因此每个交叉口均应增设左转车道;同时,为了方便疏导右转车流,对每个进口道增设右转专用车道。
1. 进口道拓宽条件允许时,应拓宽交叉口,以增加进口道车道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拓宽的主要方式有:拓宽右转车道;缩减分隔带宽度来组成左转车道;在狭窄街道利用紧靠的对向车道组成左转车道。
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交叉口的几何条件和周围环境,一般的拓宽措施有:取消人行道绿带;中断机非分隔带;使交叉口附近沿路建筑后退。
在本文研究的交叉口中,由于原进口道行车道宽度是,机非分隔带宽度是,因此,可以压缩相邻的对向车道组成左转车道,形成总宽为9m的进口道行车道,拓宽后每条行车道为3m。
由于该交叉口每个进口道应增设右转和左转专用车道,故拓宽后的三条车道中,一条作为左转专用车道,两条作为直行车道,右转专用车道利用导流岛分隔,与非机动车进行机非混行。
2. 渠化段与渐变段长度计算下面分别对每个方向的进出口道进行渐变段与渠化段长度的计算1) 东进口道渐变段长度根据道路勘测设计中给出的计算渐变段长度的公式/3.6d l vB J =,其中路段平均行驶车速取公交车行驶车速20/v km h =,车道宽度3B m =,侧移率 1.0/J km h =。
计算得渐变段长度16.7d l m =,取整为20m.渠化段长度根据道路勘测设计,渠化段长度计算公式为:s n l nl =其中n 为一次红灯受阻的直行车辆数,可按下式计算:1n ⨯-=每条直行车道通行能力(右转车比例)每小时周期数/该向红灯占周期长的比例 本文取直行等候车车辆所占长度为7n l m =,代入相关数据得到东进口道渠化段长度为62.09s l m =,取整为65m 。
2) 西进口道渐近段长度同东进口道,渐变段长度为/3.616.7d l vB J m ==,取整为20m. 渠化段长度根据计算公式及上文所得数据, 60.15s n l nl m ==,取整为60m.3) 南进口道渐近段长度同上,渐变段长度为/3.616.7d l vB J m ==,取为20m 。